学生伤害事故处理三步曲

    吴锡山

    

    〔关键词〕伤害事故;危机处理;中小学生

    “老师,李明和张杰打架,头被打破了。”“在哪儿?伤得重不重?”我一边急切地询问情况,一边和报信的同学一起向现场跑去……

    在十几年的班主任生涯中,我曾遇到过几次班里学生突发伤害事故的情况,有些处理得比较成功,也有些留下了不少遗憾。对照教育部制定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和《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反思这些事故的处理过程,我认为,班里学生突发伤害事故,班主任处理时必须做好三方面工作。

    一、临场处置须周全

    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明确指出:“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因此,当班里学生突发伤害事故时,班主任应该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担当起事故处理第一负责人的角色,进行组织协调,有效控制现场局势。反思自己参与处理过的几次事故,我认为,班主任临场处置时必须考虑周全,注意以下两点。

    1.生命最重要,救治受伤学生是首要任务

    生命是最可宝贵的,学生伤情不能有一刻拖延。一旦班里学生突发伤害事故,作为班主任,我们临场处置的首要任务就是救治受伤害学生。如果事故发生在校园内,班主任应该马上组织将受伤学生送到学校医务室,由校医安排治疗;如果事故发生在校外,班主任应该马上组织将受伤学生送到临近医院进行治疗。教育部制定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明确指出:“发生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当及时救助受伤害学生。”因此,不管造成学生伤害事故的原因是什么,也不管责任归属,谁是谁非,班主任到达事故现场的第一项工作应该是救治受伤害学生。这样做,既可以尽最大可能保护学生的生命健康,将学生的人身伤害降到最低,更是班主任依法履行职责的必然要求。

    2.证据很关键,保留现场人证物证应全面真实

    对于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划分问题,家长和学校经常发生矛盾,甚至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虽然教育部为此专门制定了《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但是由于社会、家庭在对学生伤害事故责任的认定上存在诸多误区,甚至片面认为,只要学生在学校或者在学校组织的活动中受到伤害,学校都应该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为了便于划清事故责任,妥善处理善后事宜,在班里学生发生伤害事故后,班主任临场处置的另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及时保留现场证据。在事故现场,班主任在救治受伤害学生的同时,要尽可能地保护好现场,可以采取手机拍照、调取监控等方式记录现场情况。班主任还应及时组织调查事件的当事人、目击者及证人,可以采用手机录音等方式,尽可能多地积累事故发生前后的第一手资料,用证据还原事故发生的真实过程,争取做到事故的每一个环节都有详细真实的人证物证,避免事故真相被扭曲。

    二、事中协商勇担当

    事中协商,指的是学生伤害事故发生后学校、家长之间的沟通问题。对于大部分的学生伤害事故,班主任不可能是直接责任人,也没有权力代表学校与家长谈责任划分、经济赔偿等问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班主任可以置身事外,恰恰相反,由于本班学生是伤害事故的当事人,在事中协调过程中,班主任承担着很重要的职责。

    1.勤沟通交流,确保相关人员知详情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明确指出:“发生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当及时告知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情节严重的,学校应当及时向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及有关部门报告。”对于本班学生发生的伤害事故,班主任往往是第一知情人。因此,在完成临场处置的一系列安排后,班主任必须及时与有关人员沟通。

    一是向学校有关领导汇报。学生伤害事故涉及面广,处理复杂,存在责任划分难、事故处理难等诸多问题。班主任不能自作主张,更不能欺上瞒下,必须按学校安全事故处理的相关程序,向学校有关领导汇报,保证领导们及时了解事故的相关情况,由学校领导进行宏观把握,以利于事故的妥善处理。

    二是向受伤害学生家长通报。对于打架斗殴类的突发性伤害事故,班主任还需要向事故的另一方当事人——加害学生的家长通报情况。《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指出:“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监护职责,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管理和保护工作。”因此,当学生伤害事故发生后,班主任应该及时通知家长,请相关家长及时赶到医院。这样,既可以让家长们及时了解病情,对治疗进行及时决策,更有利于防止家长们产生误解。让事故处理过程公开、透明,可进一步减少事故的后遗症。

    2.多关心爱护,帮助受伤学生早康复

    俗话说,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一旦学生受到伤害,不仅学生遭受肉体痛苦,还给家长带来巨大的精神创伤。有些事故的发生,甚至给一个原本圆满的家庭带来无法弥补的痛苦和遗憾。而学校、教师往往成为他们愤怒、痛苦的发泄口。如果受伤害学生能够尽快恢复健康,回到学校开始正常的学习生活,无疑能缓解家长们的不满。因此,班主任应该挺身而出,多关心爱护受伤害学生,帮助他们早日康复。

    一是积极探望。如果学生病情允许,在学生治疗期间,班主任应该经常探望,包括组织本班学生探望,以安定受伤害学生情绪。

    二是提供服务。班主任应该及时为学生提供全方位服务,包括心理疏导、补习功课、出示各种现场人证物证来帮助当事双方划清责任、商谈赔偿、帮助受伤害学生向保险公司索赔等事宜。事实证明,如果学生能早日康复,家长们就可能更加理智,事故的处理也将面临更少的阻力与障碍。

    三、亡羊补牢不可缺

    发生学生伤害事故总是令人遗憾的,然而,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事故发生后怎样避免其再次发生才是关键。因此,剖析事故原因,亡羊补牢,班主任的工作也很繁重。

    1.警钟常鸣,提高安全意识不放松

    2014年4月10日,海南省澄迈县老城镇欣才学校组织学生春游,一辆汽车半路发生侧翻,导致8名学生当场死亡,32名师生受伤。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暂且不谈,从央视的公开报道看,一个细节暴露出学校、教师、学生的安全意识极其淡漠:长途客车竟然没有安全带!《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指出,班主任的职责之一是“组织、指导开展班会、团队会、文体娱乐、社会实践、春(秋)游等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并做好安全防护工作。”作为班主任,我们在组织班级集体活动时一定要提前做好安全预案,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对活动涉及的场地、交通工具更要提前进行安全检查,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学生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2.防微杜渐,不让小矛盾酿成大问题

    学生突发伤害事故的原因很多,例如同学之间打架斗殴、学生自残自伤、教师体罚、意外事故等,其中很多突发性学生伤害事故,都是有迹可循的,其导火索往往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例如,本文开头提到的学生打架伤害事故,事后据我调查,起因就是两人打篮球时发生口角,导致场下大打出手。弄清楚原委后,我也感到很内疚,如果我能及时发现两人之间的小矛盾,及时加以劝阻、批评教育,就可能避免发生后面的“流血事件”。《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要求班主任要“全面了解班级内每一个学生,深入分析学生的思想、心理、学习、生活状况”。因此,班主任一定要练就一双金睛火眼,在班内打造一张天罗地网,及时发现学生之间的小冲突、小矛盾,随时加以处置,做到防微杜渐。

    总之,学生伤害事故受到社会、学校、家长的高度关注。对于本班学生突发的伤害事故,班主任承担着特殊的职责义务。我们只有依法依规,多尽责、多尽心,临场周全处置,积极参与协调,及时亡羊补牢,才能让事故少发生,让家长多放心,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山东省平度师范学校,青岛,266700)

    编辑 / 丁 尧 终校 / 于 洪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