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博物馆触屏体验系统的信息设计研究
刘宁 张力丽
摘要:文章归纳了信息设计高效性、差异性、交互性等特点,对博物馆的触屏体验系统界面设计方法进行优化分析。探讨将藏品源数据转化为具有交互性的视觉化信息图形的操作方式,通过对博物馆触屏体验中信息设计所呈现的特点整合总结,进而提出将藏品信息进行图形化转化的基本要求和应用策略,旨在充分解说藏品信息的同时,提高并丰富参观者的使用体验。
关键词:博物馆 触屏体验系统 信息设计
中图分类号:TB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7)04-0122-02
引言
博物馆是为社会发展服务、向大众开放、非营利的永久性机构。它为研究、教育、欣赏之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证。近年来,博物馆逐渐成为社会和游客关注的焦点。由于博物馆内展品所包含信息的专业性较强,大多数博物馆内开始架设触屏体验装置作为展品的辅助展项,起到对展品的解说功能。但需要注意的是,通过对国内多家省市级博物馆内触屏体验系统的调研发现,多数博物馆触屏系统内信息设置过于依赖文字解说,使其信息结构单一,类同化明显,同时缺乏对藏品信息的图形化设计表达。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对信息的有效传递,影响了参观者的使用体验和博物馆实现其社会教育功能。因此本文以信息设计为立足点,对博物馆触屏体验系统内信息的呈现特点、结构设置及视觉表达进行分析,以期对博物馆触屏体验系统内藏品信息的优化设计提供帮助。
一、博物馆触屏体验系统中信息设计的提出
触屏体验系统,又称为“触摸屏系统”,是在信息技术发展的今天,最易学、便捷的一种人机交互方式。随着触屏体验系统交互技术的逐渐便捷,大多数博物馆将一体机式的触屏体验系统展项,起到参观导览和文物介绍的作用,为参观者提供在传统参观方式之余的必要补充。就展示目的而言,触屏体验系统一般分为两类,即导向类触屏系统和展陈类触屏系统。
顾名思义,导向类触屏系统一般作为形象墙或迎宾台,设在博物馆或大型展厅的正门入口处,起的主要作用是对博物馆或展厅做概况简介和全局导向。此类展示系统中信息架构较为简单,专业性内容较少,且不需要频繁地更新换代,故在本文中不做重点研究。展陈类触屏系统是博物馆内设立数目较多的多媒体展示媒介,是本文的研究载体。它通常架设在某一展厅中间位置或出口处,是该展厅展品的辅助展项。在展陈系统中会将所在展厅藏品的“隐含”信息如藏品的概况说明、历史背景、工艺流程,通过数字化处理显示于页面中,参观者通过对屏幕的滑动或点击,自主播放相关文字和音频等展示内容。
通过调研发现,展馆大多把精力放在了展示设备的外观造型设计上,而忽视了展示内容的更新和扩展,在有限的展示空间内仅使用照片和描述性文字来说明展品的多模块信息,这使展品在信息传达上收到了极大的限制,无法支撑展览辅助说明这一体系。信息设计是对信息的层级做艺术化处理,把原本繁杂混乱的大量数据加工成可以清晰传达的图形、图像化内容,为大众提供清晰且直观的交流方式,最大的特點是对某一特定知识进行集合呈现,以满足受众对内容理解的需求,这也正是参观者在参观博物馆时期表达的心理诉求,因此提出将信息设计应用于博物馆触屏体验展示中,减少参观者因过量且繁复的信息造成的障碍和困扰,将信息选择通过设计转化为有形,使受众更好地进行信息识别和信息筛选。梳理整合展品的“隐含”信息,重新架构,将具有交互性的信息图形展示于信息受众,丰富参观者感知体验。
二、信息设计在博物馆触屏体验系统中呈现的特点
(一)高效性
在博物馆展览中,参观者能否快速吸收和评估外部参观环境的刺激,是评判信息传递成功与否的标准。经过整合的图形化藏品信息呈现着全局性的表述,大容量的信息节点在同个画面出现,突破了博物馆参观人群层次和触屏体验系统展示空间的限制因素,通过说明性图表、统计类图表、象征符号等多种形式,建立于参观者沟通的可视化媒介,重构碎片化信息,清晰地描述了各个信息要素之间的穿插关系,使藏品信息达到高效性识别,如对泰坦尼克号事故解说的信息设计图(见图1)。
(二)差异性
信息设计注重“图解”的客观表达方式。但纯文字的辅助解说在触屏界面的布局设计上缺少个性化和节奏感,无法体现不同的博物馆自身所具有的展览风格,并且纯文字表达易使读者产生主观想象,娱乐性不高,降低参观者的感知效果。视觉信息的差异性决定了系统展现效果,不同的差异化设计形式见(图2)。图形化信息设计不仅减少了纯文字表达中无法避免的无效信息,同时可以根据博物馆自身的品牌特征设计图形要素,调整比例美感和造型特征,突出目标信息,体现馆际差异。
(三)生动性
信息元素的呈现载体常以静态的、动态的、二维化、三维等形式表现,从信息数据的语言内容入手,通常分为具象图形、引导符号、文字与数字。具象图形直观地表现了信息内容,具有较强的图释功能。在快速传达信息的同时,借用暗喻的手法表达信息的深层内涵。“引导符号是由公共符号引申出的特殊标识,其作用是引导信息流程方向和链接信息单元转折过渡。与只有表意的公用标识不同的是,引导符号根据信息内容独立设计,在图表中作为单元形式出现,在画面上成群组或线性运动,具有极强的识别性与功能性。文字与数字在信息图表设计中具有视觉与数据的双重语义,不仅可以作为信息传播的主题要素,亦可作为说明性文字与图形组合出现。在以文字设计为主的图表设计中,要注重信息筛选和编排效果,集成化组织信息的层次与节奏,弥补具象图形造成的主观判断,强化数据信息的视觉冲击力。多类型的表现手段与数据信息交叉融合,兼顾展示需求和解说功能,注重客观信息和主观信息的使用联系,创新视觉符号的表层释义和深层语意,赋予藏品信息视觉上的生动性。
(四)交互性
交互式信息图形是在网络技术发展背景下催生出的表现形式,它区别于传统的静态平面信息图表,以动态化为表现形式,更加注重信息的空间性、时间性和人机交互性。将信息源以非物质形式映射于触屏载体上,同时综合了文字、图画、音像等因素,用户在感知到信息的同时,又对信息发布内容做出反馈,在信息收发过程中建立联系,在多元体验中增加对信息的感知与记忆。《纽约时报》曾推出过一款“针对快速场地的黏土掌握者”的交互式信息图,在图表中阐释了网球场地面土质与网球弹起速度的关系。用户可以根据个人兴趣,点击不同类型观看网球运动视频,通过视觉、触觉、听觉的综合作用,选择出满意的运动场地和运动方式。
在博物馆触屏体验系统中设置交互体验,可以有效地改善参观者对文字说明一知半解的状况,辅助博物馆的文化传播,这是单纯的文字和照片罗列无法达到的设计功能。其次,从文物展览的角度分析,触屏体验系统不仅是宣传展品的载体,还是维系博物馆与参观者的文化纽带,多元的交互方式为参观者提供了全新的体验感受,在解答参观中知识性问题的同时,提升了信息图形的品质和适用范围,使触屏体验系统的可用性满足受众的参观需求。
三、信息设计在博物馆触屏體验系统中的应用策略
(一)分层整合信息结构
博物馆触屏系统内所要体现的信息设计包含了针对展品各个角度反馈的数据,不同类型的信息在统计学中整合的差别决定了不同的图形表现方式,比如分类型数据与数值型数据在画面设计上就会有所不同。并且面对不同的藏品对象,会有不一样的依据原理和参照类型,因此在信息结构的梳理和分层上,首先要抓住藏品特征,在优化数据形式的同时,突出流程节点。
信息的组织过程可以理解为通过将零散的数据、信息进行归类、分组,再以某种结构化的形式将它们有规律地重新组合排布的过程。依据藏品信息的基本属性对照其图形化的表现形式。首先在藏品信息的整合上,考虑到博物馆展品的广泛性和特殊性,建立关于展品的产生历史、发展演变、形制工艺等信息模块,这些范畴所需的原始资料,则是藏品介绍中地理位置、造型、尺寸、材料等相关信息数据;其次根据不同的参数信息,从数据内容的角度划分形式将信息串联,例如在首页界面上对展项从朝代、器型、颜色、制作工艺等方面进行分类整合,为参观者在使用过程中提供有效的整合提炼。
在信息结构的分层上,由于信息单元和信息集群之间的层次关系是构建合理信息层次的基础,注意信息组成在时间、空间、数量、位置等维度之间的组合结构和逻辑关系是整合的前提。另外参观者在使用触屏时的体验感受也是在组织结构上所要考虑的因素,在使用过程中的操作顺序、滑动方式和信息获取的效率都会对界面布局和信息图表的设计产生影响,要在保证展品信息体现的完整性之上,体现出信息设计流程的差异化和节点的作用。
(二)多维优化藏品信息
数字博物馆的保存形式适应了数字时代的发展下的网络科技和虚拟现实技术,在创新手段的传播推动下,传统的平面信息图将时间维度、空间维度融入其中,图形符号由平面化、静态化向着多维化、动态化和综合化方向发展。图形的延展性成为其新的发展优势。藏品原型在新媒体技术的背景下,将传统相互分离的文字、图像、声音等信息元素有机融合,为参观者提供多维度、综合化的参观体验。
在针对独立馆藏珍品的信息设计中,除了表现其体量和容积等基本的形态外,多维化的展示方式更拓展了其深度和广度的概念,使展品在触屏系统展示中体现出厚重感和纵深感,在平面空间表现出立体效果和空间重构。这种呈现方式不仅可以体现出展品形态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对其内部与外部结构详细解读,并且从全新的角度描述信息,在讲解器物各部分穿插关系的同时,对其整体风貌、使用方法、工艺制作等方面进行整合。
(三)设置交互式信息资源
交互性信息设计是指在信息设计中加入具有交互性的信息元素,是信息由客观传达被动接受变为可选择性接受所需传达信息的设计。利用交互过程的双向性帮助信息通过媒介传递给参观者,受众选择互动链接或按钮,根据自身需求获取想要了解的展品信息,即传播学家麦克卢汉所说的“媒介是人的延伸”。在参观中,改变人们被动参观的方式,提高游览参与性,通过一点屏幕即可获得详细信息,兼具展示功能和教育功能。
传统的触屏展示软件中信息资源结构简单,展示类目较少,仅注重视觉交互而忽略了触觉和听觉等交互方式的辅助,与展品题材相关的信息出现频次较低,致使受众对展品的记忆度变浅。因此互动信息展示中要将图像触摸与信息交叉相结合,从多位感官的用户体验入手,在藏品多维化呈现的基础上突出重点信息,让参观者在最短时间的操作上理解呈现的信息内容。除点击、滑动文字或图形操作外,还可以实行多触点移动文物造型,全方位观察展品全貌。同时引入更多灵活的互动形式,缓解参观者的阅读疲劳,如文物的互动拼图游戏、还原历史场景的模拟游戏等。带动参观者亲自融入到信息资源的发布中,了解事情过程,控制情节发展,直接参与互动。
结语
信息图表与数据可视化在本质上都是对于统计得来的数据信息的可视化呈现,所涉及的领域也相似,为信息图表作为数据可视化基础的、简单的存在形式提供了可能性。将博物馆触屏系统展出的过于专业的解说知识利用信息设计手法进行改良,不仅丰富了展品的艺术表现力,弥补现有博物馆展览的缺失。同时有利于参观者更加直观地了解馆藏珍品的文化内涵,建立参观者与展品间的联系,进一步增强博物馆的文化传播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