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无为”教育思想及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黄世虎 沈奕伶
〔摘要〕道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蕴含着丰富而独特的哲学智慧。“无为”作为道家思想的精华所在,不仅穿越时空积淀在中华古老哲学的深层结构中,而且以其顽强的思想扩张力渗透在当今的教育生活中。“无为”思想具有丰富教育内涵,无论是在教育理念和教育原则,还是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等方面,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都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意义。
〔关键词〕“无为”;教育思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治思想教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8048-(2015)06-0026-04
中国传统德育思想派别众多,历史悠久,深深影响着我国的社会文化和人们的价值观念。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而人们心灵日益无所依据的今天,道家文化所构筑的纯真质朴、自然温馨的社会蓝图正是现代社会人们对“诗意栖居”生活的一种期待。以道家“无为”思想为研究切入点,取“无为”思想之精华,将其积极方面与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实结合起来,借鉴道家“无为”思想的当代教育价值,既可以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又可以进一步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启示。
一、“无为”思想解读
长期以来,儒家以其积极入世,以德论道的“有为”思想成为世人眼中的显学,而以“无为”思想为核心的道家理论却往往被看作消极避世的学识而给予否定。实际上,“无为”思想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理念和生命哲学。因此,首先应对“无为”思想的内在含义有个正确的认识。
“无为”,就其字面意思而言,包括“不作为”和“无作为”两层含义。“不作为”是什么也不想做;“无作为”主要是指因为各种原因使得作为失败,没有成功。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无为”的解释是“顺其自然,不必有所作为,这是古代道家一种消极的处世态度和政治思想。”
然而,笔者认为以上对“无为”的解释是片面的,道家“无为”的含义并非局限于此。关于“无为”的含义,老子的弟子文子曾在《文子·自然》中引用老子的话,对“无为”做了解释:老子曰:“所谓无为者,非谓其引之不来,推之不去,迫而不应,感而不动,坚滞不流,卷握而不散。谓其私志不入于公道,嗜其不枉正术,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功,推自然之势,曲故不得容,事成而身不伐,功立而名不有……夏渎冬陂,因高为山,因下为池,非吾所为也。”这段话对“无为”作了相当明确的解释。文子在继承“无为”的原始含义——清静无事的基础上,又增添了一层不对万物多加干预、顺物而为的涵义。所谓“无为”,不是什么事都不做,而是顺应客观规律去做,即不做违反自然的活动,也就是文中所说的“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功”。
老子文本中的“无为”是一种简化的表达方式,完整的表达式应为“为不为”,这样可以清晰地看到“无为”不等于“不为”。〔1〕“无”表示一种虚无状态,所以确切地说,“无为”应是按照自然规律去为,而非对行为的直接否定,它包含着有为与无为的相互转化,是因势利导,顺应自然公道而为。“无为”的本质就是不人为矫作,使事物顺应自然之变化,保持其天然的本性,达到“无为而无不为”。
二、“无为”思想所蕴含的教育精神
“无为”思想作为《老子》五千言的精华所在,是道家人生观和教育观的一种体现。它所涵化的教育思想有着完全不同于儒、法、墨等大家的特色,在此意义上来说,重新解读和总结“无为”思想的教育精神十分必要。
(一)“道法自然”的教育理念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五章)这是老子五千言中的主要问题。“道”是客观存在的,其根本性质是“道法自然”。它包含两层含义:其一,“道”是自己运动的,是自然而然活动的,是不听命于任何外力的;其二,“道”包含着它是无所不包的大自然的意思。“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法自然”便是“无为而无不为”的基本特性和内在精神。
道家以“道法自然”为最高教育理念,即一种合乎人自然本性的教育价值取向。道家主张教育应“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因而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受教育者能自觉地是其所是、成其所成。
教育的本质是顺其自然的引导,而非强加性的行为。“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道德经》第十六章)“归根”、“复命”、“知常”是老子对事物回归本性特质的强调。因此,遵循“道法自然”的教育应从人的个体差异出发因材施教,尊重、发展人的个性,不以扭曲人的本性去教育、发展人。教育只有做到尊天之时,随地之性,应人之心,才能达到主体不矫性、不昧心,直心而动;客体不逆性、不抑志,自然而应的境界,这正是道家“道法自然”教育理念之精髓所在。
(二)“行不言之教”的教育原则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辞。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在这里,老子提出了“无为”的观点,用“无为”的态度处理世事,用“不言”的方法传道授业。“道”是万物之师,“行不言之教”就是“道法自然”的教育理念在教育活动中的具体延伸。道家认为,最好的教育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行不言之教”最能体现道家教育思想的精髓。具体来说,“行不言之教”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教育内涵。
其一,强调教育者的身体力行。所谓“不言之教”,就是指教育者用自身的良好行为去感染教育对象,而不是一味地强迫灌输,以身教来体现教学要求。老子认为“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相较于“言”,道家更青睐于“行”的教育方式。教育者若能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为受教育者树立模范,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那么就有利于受教育者在言教之外用心体会,使教育内容内化为受教育者的自身品质。只有这样,教育者才能通过“不言”、“希言”达到“有言”、“善言”,做到“善行不辙迹,善言无瑕谪”,使教育过程在春风化雨中进行,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其二,强调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道家认为最好的教育应具有潜在性这一特点,要在不知不觉中进行,这与“道法自然”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道家反对约束性和强制性教育,要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使受教育者自发地去理解“道”,进而自觉地实践“道”。“行不言之教”的教育原则不仅体现了教育过程中双方的平等性,更要求教育者要尊重受教育者的本性,“希言自然”,顺其本性,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作用,突出其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从而激发受教育者固有的内在潜能,实现受教育者的自我完善。
(三)“致柔示弱”的教育内容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谓天下王。正言若反。”在《道德经》第七十八章中,老子论述了“柔弱胜刚强”的规律。人们历来有这样一种观念:做人要顶天立地,要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所以人们在心理上对“柔软”有一种误解,认为柔软就是懦弱屈从,贪生怕死。正因如此,绝大多数人做不到“致柔示弱”。要改变这一错误观念,实现教育者的“无为”,“柔”是其中一个关键因素。
道家强调要将“贵柔”作为实现“无为”的重要内容。老子提出教育者要遵循“柔”的规律,培养“贵柔”的美德。老子认为,“柔”就是顺时而变,接受新事物。“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在自然界中,新生事物总是柔弱的,但柔弱的新生之物充满生机活力,所以“柔弱”是“生”的自然法则。老子的这一观点,投射在现代教育中,就是要求教育者关注时局变化,正确面对运用新事物、新方法,打破受教育者的传统思维定式,引导教育客体对“致柔示弱”所包含的教育内容的全面理解,培养受教育者“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气度,做到随机应变,宠辱不惊,达到“致柔如水,风情万种,机巧无穷”的境界。
(四)“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的教育方法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道德经》第四十八章)老子认为“道”生万物,得“道”必先宇宙万物而反之。“为学”是追求知识的活动,“为道”是对“为学”的一种运用,是提升精神境界的活动。“益”是增加积累,而“损”是一种扬弃的过程。求学的人,他的知识要逐渐的增加;而寻求真理的人,则要逐渐减少主观与客观、理想与现实、物质与精神之间的障碍,与“道会合,少之又少,最后以至于“无为而无不为”。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用今天的教育角度来分析,就是学习知识要用加法,一步步地肯定;而悟“道”,则要用减法,一步步地否定。真正的哲学智慧,必须从否定入手,逐渐消除表面的偏见、错误,穿透到本质深层。在教学过程中,教育者要引导受教育者:积累知识用加法,体悟人生用减法。做学问是天天在增加,而体悟世间万物,则要天天减少自己的负累。减少片面真理对人的误导,摆脱功名利禄对人的束缚。如此循环反复才能达到道家“致虚极守静笃”的境界,从而完成道家对心性本明的追求。
三、“无为”教育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以“无为”思想的教育思想为基点,结合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从理念、方法、内容三个具体维度借鉴“无为”思想之精髓,更深层次挖掘“无为”之教育智慧,可以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启示。
(一)树立“返璞归真”的教育理念
首先,注重主体性教育。道家思想以“道”为核心,主张顺应自然规律行事,尊重人的个性独立,注重教育对象主体作用的发挥,这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论存在着内在的一致性。而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是受教育者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本质属性,是受教育者自主调节行为,并在实践中完善自身品德。〔2〕较长时间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对受教育者个体差异的关注,“整齐划一”的教育理念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转变教育理念,尊重教育对象的主体性,体现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教育者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创建平等互动的教育环境,使教育对象在这样的环境中,通过教育者的启发引导,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其内在需求。“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只有通过教育对象的自我独立思考,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得到内化和外化,从而增强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塑造受教育者的主体人格,培养受教育者的主体能力,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更为有效的成果。
其次,顺应人之本性。卢梭以为,人诞生了两次,“一次是为了存在,另一次是为了生活”。〔3〕为“存在”而诞生的人同其他生物没有区别;为“生活”而诞生的人属于社会意义上的人。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人作为“社会人”而存在,人性的异化无法避免,因此老子“复归于婴儿”的思想可以看作是人的第三次诞生,也可以看作是人性本身。自由是人的本性,内心存在的自由倾向会激发其对某些社会约束的反抗。道家对道德教育并不持否定态度,而是反对用一些人为的权威去约束人的道德,认为对道德的过度追捧反而会使人失去真正意义上的道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借鉴道家“道法自然”的教育理念,针对“90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立足其本性,帮助受教育者回归精神家园,以受教育者获得“纯真自然”为最终目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不以强制性方式进行灌输,不是直接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而是通过教育者的循循善诱使教育对象明白不应该做什么,真正做到“谦恭自然,怡然天成”。
(二)构建“知足贵柔、超拔飞越”的教育内容
首先,提倡“上善若水”的品格。“上善若水。水善利外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在《道德经》第八章中,老子认为,水滋润万物而又不与万物争名夺利,是最温柔、善良的东西,它最接近于“道”的特性,它所具备的宽广胸怀和与世无争、甘居人下的情操,正是我们所应效仿的德行。世事纷扰,高校教育逐渐染上了急功近利的色彩,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已无法有针对性地为学生解决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困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从“水”的性质出发理解实施教育之道,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受教育者追求“上善若水”的大道品格。如水的形态一般,心胸宽广,清湛怡然;如水的流势一般,谦虚容忍,不争高低。为人处世的要旨即“不争”,但它并非自我放弃、消沉颓废,而是顺着自然的情状去“为”。拥有如水的品格,就能与大道协同一致,就会免去纷争,消除急功近利,在喧嚣尘世中,保持一份淡然的心境。
其次,提倡“淡泊知足”的态度。在熙熙攘攘的人世和各色人等的欲望追逐中,人往往不知道自己身处何处,人心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和痛苦而又无法化解。“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累累兮,若无所归。”在《道德经》第二十章中,老子讲求了淡泊名利,低调处世的人生态度。淡泊是对人生世界深切感悟的一种超越。文化多元的背景下,社会的功利性原则和市场化取向逐渐渗透到高校校园,思想政治教育陷入到被忽略、不受重视的尴尬处境,渐渐沦为高校“形式化”的环节。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加强对受教育者的名利观教育。淡泊名利,并不是放弃名利,而是启发受教育者不要刻意追求或者不择手段地追求名利。道家用否定的方法来化解人生之忧,它否定知识、名教,否定一切外在形式的束缚,甚至包括儒家仁义的束缚,来寻求精神的超脱。如果利欲熏心,执着于外在物欲,束缚于名言名教,人就会被物所役,不仅无法获得内心的自由,而且会造成“机心”、“芒昧”,人与自然难以达到和谐状态。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对待名利适可而止,知足知乐,达到清静无为,名利难动的心境。
最后,提倡“超拔飞越”的精神。在《庄子·逍遥游》中,老庄强调得其自在,歌颂生命的超越升华。人生不应被现实环境、物质世界所困扰,若被外在所困扰,那就说明其人生见解已经不够了。人只有高瞻远瞩,才不会被外界所困扰迷惑,人生自然会超拔升华。在《庄子·齐物论》中,又强调蕲于平等,肯定物我之间的相互融合。道家启迪我们在现实与理想、有限与无限中,要致广大,尽精微,遍历生命之层层境界,求精神之超脱解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培养受教育者超拔飞越的人生态度,个人自我价值、生存利益、人生自由和人格尊严的实现,必须以承认他人的各种需求为前提。这种平等的价值观包容、肯定各种相对的价值观,决不否定他人的利益需要或者其他学派的存在空间。在此熏陶下,教育对象才能更好地从紧张、偏执中超脱出来,从而去寻求自我超拔的途径。
(三)提倡“润物无声”的教育方法
首先,注重教育中的不行动。“为无为,则无不治”,道家的“无为”思想并非消极保守地无所作为,而是“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既然是“辅”,就表示不是不行动、毫无作为,而是因势利导,根据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辅助万物遵循自然法则去发展。这种温和的教育方式,不是有意地对事物进行干涉,而是使它们自由地发展,彰显出各自的本性,最终取得“我无为而民自化”的效果。黑格尔认为,“教育”是“自在的存在通过培养成为自为的存在”,〔4〕这是一个培养“人”的过程。而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仍以“灌输”为主,受教育者被当成是一个“容器”,它的功能是被动地“装入”,而非主动地“选择”。在这种教育方法下,整个教育过程就是教育者不断向“容器”“注入”的过程,而这并非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需要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给受教育者以一定的自由度,通过教育者的“无为”来衬托教育对象的“有为”,最终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教育效果。这就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以“无为”的态度去“为”,“为而不争”、“为而不恃”,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教育对象的主观能动性,就是强调教育者要尊重受教育者的自然本性,尽量减少对受教育者的人为干预。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疏导教育法,即在把握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素质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疏通和引导,若过分强求或者越俎代庖,就会违背受教育者的本性。
其次,强调隐性顿悟。道家“以自隐无名为悟”,一再强调其绝学弃智的主张,表明其反文化的执着,实际上这反映了道家在教育中对无意识的、直感的隐性教育的追求,其特色是顺其自然,依乎天理,是直接的而非逻辑的,即庄子所说的“体道”。道家认为认知只能从本真知觉开始,五色、五音、五味都会使人失真。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强调受教育者的隐性顿悟。“悟”就是思考,只有通过思考,才能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悟出结果。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悟”的对立面是“迷”。这强调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要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重视教育对象自身的彻悟。道家提倡“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它不仅是一种教育方法,更是教育对象自身悟道的原则和一种人生智慧。学习知识用加法,人生悟道用减法,在加与减的变化之中,得知识之精华,体人生之真谛。对于知识的真正领悟往往并不是简单地来源于有言之教,而是有待于受教育者感悟出言外之音。思想政治教育的极致并不是滔滔不绝、口若悬河,恰恰相反,它应升华到一种“知者不言”的境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不在说教,而在感染,不在作秀,而在诚心,只要“情系于中”,就会“行形于外”。〔5〕
尼采说过,老子思想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道家“无为”思想有其自身特色,是从更深层次上探究教育之本,对受教育者施以一定的教化手段,从而对教育对象的道德内化产生提升作用。道家的“无为”不仅是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更是一种具有现实意义的教育方法论,大道“无为而无不为”,以“无为”思想为观照,发掘“无为”思想的教育内涵和其具有恒定价值的教育智慧,对今天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仍有无尽的启迪意义。
〔参考文献〕
〔1〕江澜.论老子文本中的为无为思想〔J〕.湖北社会科学,2013,(8).
〔2〕张耀灿,郑永延,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1.
〔3〕卢梭.爱弥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6.
〔4〕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123.
〔5〕唐劭廉,周敏.论道家文化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扬州大学学报,2004,(2).【责任编辑:石本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