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个新视角审视北京老城建筑遗产整体保护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在论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时,特别强调“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北京老城建筑遗产是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梁思成说,北京老城是保留着中国古代规制,具有都市计划传统的完整艺术实物。整体保护老城早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并在规划制度层面得以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以下简称“新总规”)提出老城不能再拆,确定了加强老城整体保护的十项主要内容,强调严守整体保护要求,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的关系,使老城成为保有古都风貌、弘扬传统文化、具有一流文明风尚的世界级文化典范地区。
尽管北京老城在基本格局及重点文物建筑的保护上卓有成效,但从整体保护的要求看,仍存在一些不足亟待解决。一是老城部分历史景观支离破碎,城区、街区和单体建筑遗产之间并未建立充分的联系。一些零散分布的建筑遗产由于开放性和主题性开发不足,导致出现无人知晓或无人问津的情况,难以发挥老城建筑遗产的整体文化效应。二是忽视从城市设计的整合性视角探索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路径,未能有效地将建筑遗产保护与维护城市整体风貌和营造城市公共空间有机融合。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北京老城建筑遗产,本文认为应当基于城市设计和主题建构的视角,探索老城建筑遗产整体保护的可行策略。
城市设计视角:强化老城建筑遗产的文脉延续
当代城市建筑遗产保护范式,一个明显转向是日益摆脱仅仅重视文物建筑保存与修复的古典范式,更加注重建筑遗产的多元化展现和利用。强调建筑遗产与城市空间形成一种有机联系和互动的关系,致力于在更具整合性的城市设计层面探索建筑遗产保护的新路径。
城市设计是对城市体型和空间环境所作的整体构思和安排,贯穿于城市规划全过程。城市设计作为一种空间塑造行为,是赋予城市环境连续性和协调性的重要手段。对于老城保护而言,城市设计首先强调从空间维度上将单体建筑遗产和周边环境、空间格局的关联保护作为首要考虑因素,注重城市肌理各主要元素之间关系处理,使其在空间上互相联系和渗透。其次,重视从时间维度上强调与过去的连续性,注重處理好新建筑与老建筑之间的关系,以创造出新旧和谐、特色鲜明的空间秩序。新总规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面提出了加强城市设计的要求,基本策略是通过“特色风貌分区”的方式,对新建筑的整体风貌提出不同的管控目标。具体将中心城区划分为古都风貌区、风貌控制区、风貌引导区三类风貌区。其中,老城属于古都风貌区,实行最为严格的建筑风貌管控,严格控制区域内建筑高度、体量、色彩与第五立面等各项要素,逐步拆除或改造与古都风貌不协调的建筑,实现对老城风貌格局的整体保护。
城市设计视角的建筑遗产保护策略,除了采取“特色风貌分区”这一区块管控模式外,还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
第一,科学织补城市肌理,完善老城风貌特色。近年来,在城市更新和老城保护实践中,“织补城市”逐渐成为一种延续和保护城市肌理的城市设计方法。“织补”是一种形象说法,指在影响老城文脉延续和古都风貌特征的区域里,对中断的、碎片化的建筑遗产和历史空间进行整治、修补或“微更新”,“编织”风貌协调、肌理承续的老城景观。织补城市肌理具体可采用“节点织补”与“意象性展示”两种方式。“节点织补”是指在建筑遗产景观的一些重要节点遭到损毁的情形下,通过科学复建、恢复关键节点的方式,联接起史实节点,使老城历史景观恢复连续性。例如,永定门作为北京老城中轴线的南端起点,是中轴线文化古迹不可或缺的关键性节点。2004年复建永定门城楼的重要意义,是将中轴线南端“断了的琴弦补上”,恢复老北京的集体记忆符号,实现中轴线的完整性。新总规提出要采取遗址保护、标识或意象性展示等多种方式,保护和展现重要历史文化节点。“意象性展示”就是指对于早已消失、不宜复建的,但却体现古都风貌的重要建筑遗产,可以通过以标识系统为主要载体的“意象性展示”呈现出来。例如,北京中轴线上缺失的节点建筑——地安门,可以考虑在原址上标示该城门位置与形象或通过添加文化空间等方式加以展示。
第二,重视将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公共空间的营造有机结合。公共空间是展示老城形象、带动老城活力的基本途径,没有完善的公共空间体系作为支撑,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很难融入现代城市生活。从总体上看,北京老城与“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匹配的高质量、多层次的公共空间系统有待完善,尤其是北京老城传统的胡同肌理被逐渐蚕食,绿色空间相对匮乏。对于北京老城的公共空间营建而言,尤其需要与建构老城线性建筑遗产景观和提升街巷胡同空间品质有机结合。从城市设计视角看,可依托老城主要建筑遗产空间和特色自然景观为关键节点,逐步完善以历史环境保护为导向的北京老城公共空间系统。例如,可围绕明清北京城墙格局建构连续的公共空间系统。1950年7月,梁思成提出关于北京城墙再利用的著名设想,基本思路就是将其改造为公共绿色休闲空间——全世界独一无二的环城立体公园。如今,北京的老城门城墙几乎拆除殆尽,仅余的城墙城门遗迹比较散落,老城“凸”字形城郭格局及形象特征均已变得模糊。因此,有必要在已建成的城墙遗址公园和绿色空间基础上,以展现“凸”字形城郭的完整格局为目标,利用现有的城墙城楼遗址、护城河水系及相关建筑遗产节点,建构北京城墙公共空间系统框架。新总规提出打造沿二环路的文化景观环线。要具体依托德胜门箭楼、古观象台、内城东南角楼、外城东南角楼、明城墙遗址等若干重要节点,开展二环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及景观提升。要贯通步行和非机动车系统,完善绿地体系,建设城墙遗址公园环,形成展示历史人文遗迹和现代化首都风貌的文化景观环线。实际上,“二环路文化景观环线”,就是以明清北京城墙格局及其主要节点为基础营建的公共文化空间。
主题建构视角:强化老城建筑遗产的公共文化效能
“主题建构”是一种对建筑遗产资源进行综合性、文脉性梳理,同时对个别建筑遗产资源的相对重要性进行比较分析的工具。主题建构方法运用于老城保护的可行性策略,是运用关联建筑遗产景观和步行路径相结合的方法,基于老城空间建筑遗产资源要素的客观分布,而构建的“主题性建筑遗产线路”。它是整体性保护老城建筑遗产、活态延续城市文脉的重要方法。“主题性建筑遗产线路”,类似国外一些城市的遗产足迹(Heritage Trail)方式,主要是指运用主题筛选、文化规划和主题阐释等方法,以“点”成“线”,将具有文化相关性或相同文化主题的建筑遗产资源有机融入整体保护与展示系统之中,形成一种线性或链状结构的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框架。“主题性建筑遗产线路”不是孤立地保护单个建筑遗产,而是以共同的文化主题为纽带,搭建并加强单体建筑遗产节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整体提升建筑遗产的文化价值,实现整体价值大于线路上各部分遗产价值之和的共赢效益。同时,该线路还是以特色建筑遗产资源串连而形成的“文化探访路”,具有带动老城特色文化旅游发展的独特作用。
依据北京老城建筑遗产突出的类型特征和共性文化元素,通过文脉分析、比较资源特色和文化主题筛选,建议主要提炼和打造两种类型的主题线路。第一,打造能够鲜明体现北京古都风韵和城市文化特色的主题线路。例如,通过公共文化空间模式,完善与强化“中轴之路:北京老城中轴线上的建筑遗产”主题线路的城市文化标识价值,以中轴线现存各节点建筑以及消失的节点建筑历史记忆展示为主要依据,营造轴线视线廊道景观,构建北京老城中轴线公共文化空间的系统框架。通过博物馆模式,构建“礼制之路:北京老城坛庙建筑”“王府之路:北京老城王府建筑”等主题线路,让保存较好的建筑遗产变身为主题博物馆或文化展示中心,加大对公众开放的力度。第二,打造具有较为重要教育价值的主题线路。例如,通过博物馆模式和与文化旅游相结合的综合开发模式,提炼和打造“红色之路:北京老城革命纪念建筑遺产”“发展之路:长安街至前三门大街优秀近现代建筑”“名人之路:北京老城名人故居”等主题线路,强化革命纪念建筑、名人故居和优秀近现代建筑的文化教育功能。
基于“主题性建筑遗产线路”的保护,是一项综合性遗产保护策略。它不仅包括建筑遗产保存和修复活动,还包括改造再利用、遗产活化、遗产展示、注入主题性文化事件等活动。应遵循适宜性再开发原则,在保护建筑遗产文化价值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和充分发挥其蕴含的独特公共文化效能。第一,完善标识系统。建筑遗产线路上的各节点可通过统一的指路标牌、视觉识别或解释性标牌及导向标识系统,向游客和公众提供全面的信息,建构一种主题性环境,加强各遗产节点之间的联系,使场所具有可读性,提升公众对建筑遗产的兴趣及对其价值的认知。第二,打造文化品牌。通过经营空间事件的方式将文化遗产以“活态历史”场景的方式呈现出来,提升遗产与城市日常生活和体验之间的关联。例如,可以结合建筑遗产的特色,定期举办相关的仪式、庆典、传统民俗、非遗展示项目和特色文化活动。第三,挖掘核心价值。借鉴国外一些国家建筑遗产保护中重视编制遗产阐释规划的经验,注重通过编制遗产阐释规划,加强对老城建筑遗产文化内涵的系统挖掘,增强公众的文化认知度和自豪感。例如,可借鉴加拿大多伦多市《多伦多老城遗产阐释总体规划(2013)》的作法,编制《北京老城遗产阐释总体规划》。其中,阐释规划最核心的部分是在主题筛选的基础上构建主题框架,归纳提炼出总的阐释主题和具体的故事主题。在此基础上,通过详尽、具体和直观的展示途径将北京老城的文化价值传达给公众。
(本文系北京市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基于主题性策略的北京老城建筑遗产资源保护及再利用模式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秦红岭,北京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 / 易 艳
尽管北京老城在基本格局及重点文物建筑的保护上卓有成效,但从整体保护的要求看,仍存在一些不足亟待解决。一是老城部分历史景观支离破碎,城区、街区和单体建筑遗产之间并未建立充分的联系。一些零散分布的建筑遗产由于开放性和主题性开发不足,导致出现无人知晓或无人问津的情况,难以发挥老城建筑遗产的整体文化效应。二是忽视从城市设计的整合性视角探索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路径,未能有效地将建筑遗产保护与维护城市整体风貌和营造城市公共空间有机融合。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北京老城建筑遗产,本文认为应当基于城市设计和主题建构的视角,探索老城建筑遗产整体保护的可行策略。
城市设计视角:强化老城建筑遗产的文脉延续
当代城市建筑遗产保护范式,一个明显转向是日益摆脱仅仅重视文物建筑保存与修复的古典范式,更加注重建筑遗产的多元化展现和利用。强调建筑遗产与城市空间形成一种有机联系和互动的关系,致力于在更具整合性的城市设计层面探索建筑遗产保护的新路径。
城市设计是对城市体型和空间环境所作的整体构思和安排,贯穿于城市规划全过程。城市设计作为一种空间塑造行为,是赋予城市环境连续性和协调性的重要手段。对于老城保护而言,城市设计首先强调从空间维度上将单体建筑遗产和周边环境、空间格局的关联保护作为首要考虑因素,注重城市肌理各主要元素之间关系处理,使其在空间上互相联系和渗透。其次,重视从时间维度上强调与过去的连续性,注重處理好新建筑与老建筑之间的关系,以创造出新旧和谐、特色鲜明的空间秩序。新总规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面提出了加强城市设计的要求,基本策略是通过“特色风貌分区”的方式,对新建筑的整体风貌提出不同的管控目标。具体将中心城区划分为古都风貌区、风貌控制区、风貌引导区三类风貌区。其中,老城属于古都风貌区,实行最为严格的建筑风貌管控,严格控制区域内建筑高度、体量、色彩与第五立面等各项要素,逐步拆除或改造与古都风貌不协调的建筑,实现对老城风貌格局的整体保护。
城市设计视角的建筑遗产保护策略,除了采取“特色风貌分区”这一区块管控模式外,还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
第一,科学织补城市肌理,完善老城风貌特色。近年来,在城市更新和老城保护实践中,“织补城市”逐渐成为一种延续和保护城市肌理的城市设计方法。“织补”是一种形象说法,指在影响老城文脉延续和古都风貌特征的区域里,对中断的、碎片化的建筑遗产和历史空间进行整治、修补或“微更新”,“编织”风貌协调、肌理承续的老城景观。织补城市肌理具体可采用“节点织补”与“意象性展示”两种方式。“节点织补”是指在建筑遗产景观的一些重要节点遭到损毁的情形下,通过科学复建、恢复关键节点的方式,联接起史实节点,使老城历史景观恢复连续性。例如,永定门作为北京老城中轴线的南端起点,是中轴线文化古迹不可或缺的关键性节点。2004年复建永定门城楼的重要意义,是将中轴线南端“断了的琴弦补上”,恢复老北京的集体记忆符号,实现中轴线的完整性。新总规提出要采取遗址保护、标识或意象性展示等多种方式,保护和展现重要历史文化节点。“意象性展示”就是指对于早已消失、不宜复建的,但却体现古都风貌的重要建筑遗产,可以通过以标识系统为主要载体的“意象性展示”呈现出来。例如,北京中轴线上缺失的节点建筑——地安门,可以考虑在原址上标示该城门位置与形象或通过添加文化空间等方式加以展示。
第二,重视将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公共空间的营造有机结合。公共空间是展示老城形象、带动老城活力的基本途径,没有完善的公共空间体系作为支撑,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很难融入现代城市生活。从总体上看,北京老城与“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匹配的高质量、多层次的公共空间系统有待完善,尤其是北京老城传统的胡同肌理被逐渐蚕食,绿色空间相对匮乏。对于北京老城的公共空间营建而言,尤其需要与建构老城线性建筑遗产景观和提升街巷胡同空间品质有机结合。从城市设计视角看,可依托老城主要建筑遗产空间和特色自然景观为关键节点,逐步完善以历史环境保护为导向的北京老城公共空间系统。例如,可围绕明清北京城墙格局建构连续的公共空间系统。1950年7月,梁思成提出关于北京城墙再利用的著名设想,基本思路就是将其改造为公共绿色休闲空间——全世界独一无二的环城立体公园。如今,北京的老城门城墙几乎拆除殆尽,仅余的城墙城门遗迹比较散落,老城“凸”字形城郭格局及形象特征均已变得模糊。因此,有必要在已建成的城墙遗址公园和绿色空间基础上,以展现“凸”字形城郭的完整格局为目标,利用现有的城墙城楼遗址、护城河水系及相关建筑遗产节点,建构北京城墙公共空间系统框架。新总规提出打造沿二环路的文化景观环线。要具体依托德胜门箭楼、古观象台、内城东南角楼、外城东南角楼、明城墙遗址等若干重要节点,开展二环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及景观提升。要贯通步行和非机动车系统,完善绿地体系,建设城墙遗址公园环,形成展示历史人文遗迹和现代化首都风貌的文化景观环线。实际上,“二环路文化景观环线”,就是以明清北京城墙格局及其主要节点为基础营建的公共文化空间。
主题建构视角:强化老城建筑遗产的公共文化效能
“主题建构”是一种对建筑遗产资源进行综合性、文脉性梳理,同时对个别建筑遗产资源的相对重要性进行比较分析的工具。主题建构方法运用于老城保护的可行性策略,是运用关联建筑遗产景观和步行路径相结合的方法,基于老城空间建筑遗产资源要素的客观分布,而构建的“主题性建筑遗产线路”。它是整体性保护老城建筑遗产、活态延续城市文脉的重要方法。“主题性建筑遗产线路”,类似国外一些城市的遗产足迹(Heritage Trail)方式,主要是指运用主题筛选、文化规划和主题阐释等方法,以“点”成“线”,将具有文化相关性或相同文化主题的建筑遗产资源有机融入整体保护与展示系统之中,形成一种线性或链状结构的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框架。“主题性建筑遗产线路”不是孤立地保护单个建筑遗产,而是以共同的文化主题为纽带,搭建并加强单体建筑遗产节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整体提升建筑遗产的文化价值,实现整体价值大于线路上各部分遗产价值之和的共赢效益。同时,该线路还是以特色建筑遗产资源串连而形成的“文化探访路”,具有带动老城特色文化旅游发展的独特作用。
依据北京老城建筑遗产突出的类型特征和共性文化元素,通过文脉分析、比较资源特色和文化主题筛选,建议主要提炼和打造两种类型的主题线路。第一,打造能够鲜明体现北京古都风韵和城市文化特色的主题线路。例如,通过公共文化空间模式,完善与强化“中轴之路:北京老城中轴线上的建筑遗产”主题线路的城市文化标识价值,以中轴线现存各节点建筑以及消失的节点建筑历史记忆展示为主要依据,营造轴线视线廊道景观,构建北京老城中轴线公共文化空间的系统框架。通过博物馆模式,构建“礼制之路:北京老城坛庙建筑”“王府之路:北京老城王府建筑”等主题线路,让保存较好的建筑遗产变身为主题博物馆或文化展示中心,加大对公众开放的力度。第二,打造具有较为重要教育价值的主题线路。例如,通过博物馆模式和与文化旅游相结合的综合开发模式,提炼和打造“红色之路:北京老城革命纪念建筑遺产”“发展之路:长安街至前三门大街优秀近现代建筑”“名人之路:北京老城名人故居”等主题线路,强化革命纪念建筑、名人故居和优秀近现代建筑的文化教育功能。
基于“主题性建筑遗产线路”的保护,是一项综合性遗产保护策略。它不仅包括建筑遗产保存和修复活动,还包括改造再利用、遗产活化、遗产展示、注入主题性文化事件等活动。应遵循适宜性再开发原则,在保护建筑遗产文化价值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和充分发挥其蕴含的独特公共文化效能。第一,完善标识系统。建筑遗产线路上的各节点可通过统一的指路标牌、视觉识别或解释性标牌及导向标识系统,向游客和公众提供全面的信息,建构一种主题性环境,加强各遗产节点之间的联系,使场所具有可读性,提升公众对建筑遗产的兴趣及对其价值的认知。第二,打造文化品牌。通过经营空间事件的方式将文化遗产以“活态历史”场景的方式呈现出来,提升遗产与城市日常生活和体验之间的关联。例如,可以结合建筑遗产的特色,定期举办相关的仪式、庆典、传统民俗、非遗展示项目和特色文化活动。第三,挖掘核心价值。借鉴国外一些国家建筑遗产保护中重视编制遗产阐释规划的经验,注重通过编制遗产阐释规划,加强对老城建筑遗产文化内涵的系统挖掘,增强公众的文化认知度和自豪感。例如,可借鉴加拿大多伦多市《多伦多老城遗产阐释总体规划(2013)》的作法,编制《北京老城遗产阐释总体规划》。其中,阐释规划最核心的部分是在主题筛选的基础上构建主题框架,归纳提炼出总的阐释主题和具体的故事主题。在此基础上,通过详尽、具体和直观的展示途径将北京老城的文化价值传达给公众。
(本文系北京市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基于主题性策略的北京老城建筑遗产资源保护及再利用模式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秦红岭,北京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 / 易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