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师生互动途径的探讨
摘 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不仅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能及时发现学生学习知识的误区与盲区,并及时有效矫正,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因此,教师应积极寻找有效策略,围绕具体教学内容积极开展师生互动活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所学知识,并为其灵活运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高中数学;师生互动;途径探讨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文章编号:2095-624X(2020)24-0039-02
引 言
实践表明,在新课讲解、例题讲解、巩固训练、能力拓展等环节,教师注重师生间的互动,可使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所学,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的本质,在解题中真正地做到灵活运用,进而实现解题能力及数学学习成绩的显著提升。
一、在新课讲解中进行互动
在新课讲解过程中,教师通过师生间的互动,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教学中。为获得良好的互动效果,教师应提高互动意识,在课前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围绕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点设计由易到难的问题,然后在课堂上围绕问题开展互动活动。对数函数是高中数学的重点知识,也是高考的热门考点。在讲解该部分知识时,教师可围绕以下题目与学生积极互动,通过互动帮助学生构建指数与对数之间的关系,使其认识到为解决问题,可引入参数实现指数与对数的互化[1]。另外,教师可以通过互动进一步加深学生的理解,使其更好地掌握相关习题的解题技巧。
例1:设x、y、z为正数,且2x=3y=5z,则下列正确的是(? ? ? ?)
A.2x<3y<5z? ? ? ?B. 5z <2x<3y
C. 3y<5z <2x? ? ? D. 3y<2x<5z
该题目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对数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课堂上,教师可设计如下问题与学生积极互动,引导其从对数角度寻找解题突破口:(1)指数与对数有什么联系?(2)怎样表示出x、y、z?(3)比较大小有哪些方法,该题适合用什么方法作答?通过互动,学生认真解答出该题,即根据给出的已知条件巧妙地设出参数k,则2x=3y=5z=k,由对数知识可求得x=log2k,y=log3k,z=log5k,然后分别作商以比较大小,即
>1,则2x>3y ;
<1,则2x<5z,综上可知,正确选项为D。
二、在例题讲解中进行互动
例题讲解是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通过讲解例题,可使学生亲身体会数学知识在解题中的应用、更好地掌握所学。为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提高其思考的主动性,教师应注重在讲解的过程中与学生进行互动[2]。一方面,教师应优选经典例题,确保学生通过互动能够更好地巩固所学,提高思维的灵活性,积累相关的解题方法;另一方面,在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注重给予学生点拨,帮助其找到解题思路,同时给其预留一定的时间,要求其认真书写解题步骤。例如,在讲解完立体几何知识点后,教师可围绕以下例题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互动。
例2:如图1所示,在棱长为2的正四面体ABCD中,E、F分别为直线AB、CD上的动点,且|EF|=,若记EF中点P的轨迹为L,则|L|等于______。(注:|L|表示L的测度,在本题L为曲线、平面图形、空间几何体时,|L|分别表示对应的长度、面积、体积)
很多学生看到该题一时没有思路。此时,教师可与学生互动,引导其将该四面体放入正方体中,借助坐标法进行分析。互动的问题有:(1)正四面体与正方体之间有什么关系,能否将题目中的正四面体放入正方体进行分析?(2)求点的轨迹一般用什么方法?(3)若点P的轨迹是一个圆形,则|L|表示什么?如此互动能使学生很快找到解题思路。
解题过程为:正四面体的边长为2,因此,对应正方体的棱长为。如图2所示,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E(0,y1,y2),F(,y2,-y2),P(x,y,z)。则|EF|=,
整理得:(y1-y2)2+(y1+y2-)2=1,
又∵x=,y=,z=,
代入解得(2z-)2+(2y-)2=1,
即(y-)2+(z-)2=,表明點P的轨迹是一个半径为的圆,
则圆的面积S=()2π =π,即|L|等于。
三、在巩固训练中进行互动
巩固训练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既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又能提高其运用知识的灵活性。为提高巩固训练的趣味性,避免学生产生训练的枯燥感,教师应注重在训练的过程中与学生进行积极互动[3]。一方面,教师应结合学生所学,围绕训练内容,设计与训练习题相关的问题,通过互动使其更好地掌握所学的重点、更好地解答习题。另一方面,在学生顺利地解答出习题后,教师应注重在课堂上给学生留下一定的时间,要求其认真反思解题过程,做好训练的总结,进而不断提高其相关习题的解题效率。例如,函数的单调、奇偶性是各类测试常考的知识点,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围绕以下习题与学生进行互动。
例3:已知函数f(x)是定义在R上的单调函数,且对任意的x、yR都有f(x+y)=f(x)+f(y),若动点P(x,y)满足等式f(x2+2x+2)+f(2y2+8y+3)=0,则x+y的最大值为(? ? ? )
A.+3? ? ? ? ? B.-3? ? ? ? ? C.-3? ? ? ? ? D.3
在进行该题训练时,为使学生尽快找到解题思路,教师应与学生积极互动,使其根据给出的已知条件正确判断函数的奇偶性,而后运用函数的奇偶性、单调性找到x与y之间的关系,并灵活运用所学求出x+y的最大值。互动的问题有:(1)如何证明抽象函数的奇偶性?(2)对抽象函数而言,如何去掉其对应关系“f ”?(3)怎样运用三角函数知识求解最值?通过互动,学生很快找到了解题思路,即根据已知条件可令x=y=0,代入f(x+y)=f(x)+f(y),可得f(0)=0;令y=-x,∴f(0)=f(x)+f(-x)=0,即f(-x)=-f(x),可知函数f(x)为奇函数。∵f(x2+2x+2)+f(2y2+8y+3)=0,∴f(x2+2x+2)=
-f(2y2+8y+3)=f(-2y2-8y-3),又∵函数为单调函数,则x2+
2x+2=-2y2-8y-3,整理得到+=1。令x=2cos-1,y=sin-2,∴x+y=2cos-1+sin-2=sin(+)-3,∴x+y的最大值为-3,正确答案为C。
四、在能力拓展中进行互动
高中数学习题类型灵活多变,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教师应注重创设新颖的问题情境,使其不断积累解题经验与方法。为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课堂上,教师应注重与学生积极互动。一方面,教师应引导学生先认真审题,然后通过互动加深学生对题干的理解与认识,之后要求其动笔作答,以提高其解题的正确性。另一方面,在互动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给予学生鼓励,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尤其当学生正确作答题目后,以增强其解题的成就感。函数新定义题是近年来高考的热点。在能力拓展中,教师可围绕以下题目与进行学生互动。
例4:设D是函数y=f(x)定义域内的一个区间,若存在x0D,使得f(x0)=-x0,则称x0是f(x)的一个“次不动点”,也称f(x)在区间D上存在“次不动点”。若函数f(x)=ax2-3x-a+在区间[1,4]上存在“次不动点”,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 ?)
A.(-∞,0]? ? ? B.[0,]? ? ? C.(-∞,]? ? ? D.[,+∞)
该题目属于新定义题。部分学生因对题意的理解不够深入,不能建立与所学知识的联系,无法正确作答。事实上,该题难度并不大。课堂上教师可与学生互动,使其顺利作答。教师可以设计的互动问题有:(1)怎样理解题干中的“f(x0)=-x0”?(2)通过审题你认为该题属于哪一类问题?(3)如何寻找解题突破口?通过互动学生找到了解题思路,即先将问题转化为熟悉的问题,依据题意可知ax2-3x-a+=-x在区间[1,4]上有解,显然x≠1;等式整理得到a=,即问题可转化为求a=在区间(1,4]的值域。令t=4x-5,则t(-1,11],则a=。当t(-1,0]時,a≤0;当t(0,11]时,a=≤=,当且仅当t=3,x=2时取等号。综上可知,a的取值范围为(-∞,],正确答案为C。
结 语
高中数学课堂上师生积极的互动可打破沉闷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做好课堂互动的设计与安排,通过互动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帮助其寻找相关习题的解题思路,促进其解题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夏定强.优化高中数学课堂师生互动“四策略”[J].数学教学通讯,2020(06):63-64.
王彦久.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技巧[J].科技资讯,2020,18(02):152-153.
范霓霞.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问题与对策[J].学周刊,2019(32):25.
作者简介:朱健忠(1974.10—),男,江苏启东人,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南通市骨干教师,主要从事高中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