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高校研究生招生宣传方式探析
王艳++何忠伟++李秀英
摘 要:本文以北京农学院为例,通过分析农林高校研究生招生现状,探讨现阶段农林高校研究生招生宣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农林高校加强研究生招生宣传的对策,为农林高校更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生招生宣传工作,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研究生招生;招生宣传;招生宣传对策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教育结构中最高层次的教育,它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任,是增强我国国力、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力量。[1]目前,研究生招生正在从扩大规模向提高质量进行转化,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是全国各高校当前的一个重要任务。[2]研究生生源质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并对最后的学位授予也将产生很大影响[3]。
面对全国研究生报名人数逐年下降,生源普遍紧张的情况[4],各农林高校应积极加大研究生招生宣传力度,从而拓宽生源渠道,改善生源结构,提高生源质量。本文以北京农学院为例,探讨现阶段研究生招生机制问题,从而为农林高校更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生招生宣传工作,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农林院校研究生招生现状
1. 研究生生源数量不足
研究生报考数量近年呈下降趋势。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热度趋缓(表1)。近20年内,考研报名人数继2008年首次下降之后,2014年出现第二次下降,报名人数为172万人,全国各地考研报名人数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如北京、河北、湖北分别下降7.6%、3.8%、1.24%,考研报名人数已经减少,近年来的考研热开始出现降温。面对全国研究生报名人数下降的趋势,农林院校因其自身的一些特点,研究生招生工作面临着研究生生源数量不足的巨大挑战。以北京农学院为例,2014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报名人数由2013年的507人下降到了446人,降幅达到了12%,远远高于北京地区的整体水平;2015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为384人,现场确认时,65人放弃考研,最终参加201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为319人,比2014年下降了15.8%,招收研究生的8个学院中共有7个学院报名人数和计划招生人数的比值低于3。
2. 研究生生源质量欠缺
农林院校的优秀毕业生一般会报考“985工程”“211工程”高校,优秀生源大量流失,造成一志愿生源水平整体偏低,并且要依靠录取大量的调剂生源来完成招生计划。个别专业也因生源较为缺乏,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对研究生选拔质量的要求。复试时出现“零淘汰”的现象,使复试成为了走过场,严重影响了研究生生源质量,造成后期研究生教学、培养和质量提高上存在困难。这对一些普通农林高校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办学层次的提升造成了一些负面的影响。[5]北京农学院2015级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报名考生中,66.46%的考生来自于本校,来自“985工程”或“211工程”高校的考生仅占到了4.39%。
表1 历年考研报考人数与录取比例统计表(1995年-2014年)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网站(http://kaoyan.eol.cn/nnews_6152/20141218/t20141218_1215059.shtml)
3. 研究生生源分布不均衡
农林院校之间生源分布不均衡,一些“985工程”“211工程”高校因其学科实力较强、办学水平较高以及招生学科面较宽,生源数量以及质量都处于优势地位。2014年,中国教育在线通过调查发现学校知名度、奖助学金待遇、学校地理位置是考生选择学校及专业考虑较多的因素。普通农林院校受到办学水平、师资力量以及所处地域的影响,生源状况急需改善[6];同一学校内部,学科专业之间生源分布不均衡,生源较多集中在具有学科特色、就业前景好的专业,而一些冷门专业主要依靠调剂生源。2015年,北京农学院报考人数较多的专业主要为招生人数较多的专业,如农村与区域发展、园艺,新增专业对考生的吸引力也比较大,如生物工程;学科实力较强的专业如食品加工与安全、兽医、风景园林学也吸引了大量的考生报考;同一专业领域内部,不同导师的生源分布不均衡,一些在专业领域知名度较高的导师,生源报考较为集中。
农林院校研究生招生宣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缺乏完整的招生宣传队伍
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专业型、政策性较强的工作。农林院校目前普遍缺乏专门的研究生招生宣传队伍。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研究生招生宣传工作的成效。以北京农学院为例,参加研究生工作的招生宣传的教师除研究生处招生科和各二级学院负责研究生工作的秘书之外,其余的教师基本都为临时参加,个别教师对研究生招生的政策不甚了解,对研究生招生工作的业务不太熟悉,造成了研究生招生宣传工作的非专业性。
2. 研究生招生宣传工作开展不及时
研究生招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考生在准备考研的过程中急需获取所要报考院校的相关信息。2015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考试时间提前了一周时间,这对于研究生招生宣传工作来说,时间更加紧迫。目前,多数农林高校研究生招生宣传工作开始于每年5月,而据调查,很多考生在大三的第一学期末即决定了考研的意向院校,宣传效果会大打折扣,导致最终报名人数的下降。
3. 研究生招生宣传工作开展不到位
招生宣传工作开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生源的数量和质量。[7]农林高校研究生招生宣传目前多采取参加全国性的招生咨询会,但该类咨询会多由综合性高校举办,生源针对性较差;另外,主要是通过研究生招生宣传人员前往全国农林院校,并通过研究生招生手册、学校宣传片等形式进行宣传,受到时间以及对前往院校情况的不了解等方面的限制,过度依赖于对方接待单位,也同样制约着招生宣传工作效果。
加强研究生招生宣传的对策
1.在组织机制上,要着力构建高效、集约、资源共享的统一招生大平台
农林高校应优化、整合校级、院级组织的各类研究生招生宣传活动,汇聚优势力量,在学校与学院两个层面打造一支以导师为主体的专业化、高水平的研究生招生宣讲队伍,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在制度建设的基础上,重视质量文化建设,不断增强导师的质量意识,加强师德教育,调动导师参与研究生招生宣传工作的积极性,塑造研究生招生宣传品牌,扩大学校影响,树立声誉最优的卓越文化、质量第一的竞争文化、开拓创新的科研文化和学术严谨的学习文化,提升学校声誉,从而获得优秀的、足够的第一志愿生源,为研究生教育的大力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 坚持“走出去”,及时开展宣传工作
在招生宣传方式上,农林高校研究生招生宣传人员应积极“走出去”,发挥全体研究生招生人员的能动性,全方位地展开宣传工作,将现场宣传的效果最大化,吸引推免生、统考生等各种类型的优秀生源;加强与兄弟高校的交流,在全国存在潜在生源的院校,建立形成一个长期定点宣传的合作方式,利用自身所具备的优势,进一步丰富各项研究生招生宣传活动的内涵与形式,尽早地启动研究生招生宣传的各项工作,并重视后续跟踪与落实,不仅是停留在口头说做了什么工作,重点要提高研究生招生宣传的实效性,促进优质生源的良性流动;完善宣传工作细节和流程,严格遵守相关法律规定和工作纪律,在工作中以考生为本,提高服务质量。
3. 拓宽研究生招生宣传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吸引优质生源
国内外的许多高校都相当重视研究生的招生宣传工作。面对研究生生源紧缺的情况,农林高校在以后的研究生招生宣传中也应该积极拓宽宣传方式,建立以介绍学校专业学科、研究方向等为主要内容的优秀导师讲座体系,从而吸引优质生源;举办推免生夏令营活动,让学生切身感受学校浓郁的学术与科研氛围及人文环境,与学校的知名专家和导师面对面交流与沟通,参观重点实验室、优质实习基地,使考生能够较为全面地了解该校。
4. 加强学科建设,提升自身办学实力
农林高校在加强传统优势学科的建设之外,应积极调整研究生学科教育结构,建立一些具有自身特色的学科专业,从而增强学校办学实力,提高学校办学声誉,加强对考生的吸引力。例如:宁夏大学在园艺学学科设立了葡萄与葡萄酒学专业、中国农业大学在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下设立了农业经济史专业等,这些特色专业使其在研究生招生过程中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同时,面对就业难的问题,农林高校更要解决好研究生的就业问题,建立优质产业基地,将农林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加大社会对农林高校研究生的需求量,提高研究生的就业率及就业质量,从而吸引更多的优质生源报考。
5.加大研究生奖助投入力度,建立完善的研究生“三助一辅”体系
农林高校应多方筹措资金,争取政策支持,吸引社会热心企业或个人建立奖学金,加大对研究生的奖助力度,同时做好“三助一辅”体系建设工作。教育部在关于做好研究生担任“三助一辅”工作的意见中指出,“三助一辅”要与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等制度、政策统筹设计和整体优化,实现优化学科结构、加强能力培养、调动师生积极性、支持完成学业、提高培养质量的综合政策效果。这就要求农林高校要建立完善的“三助一辅”体系,增加岗位设置,对有相关需求的研究生提供帮助,减轻研究生的压力。
本文系2015年北京农学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项目“北京农学院研究生招生机制与对策研究”(5076516001/011)成果
参考文献:
[1] 俞继仙,冯宝鹏. 研究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探析与思考[J]. 教书育人, 2007(9):19-21.
[2] 吴均,肖萍,何其迅,吴萍. 首都医科大学研究生生源分析及招生宣传对策探讨[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增刊, 2011:79-80.
[3] 廖文武,陈文燕,郭代军. 研究生教育质量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J].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2, 2(8):11-14.
[4] 刘梦星,滕桂法,张世红. 统考形势下普通农业院校农科专业研究生招生工作探析[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2013, 15(4):21-23.
[5] 蒋四华.地方高校研究生招生困境及对策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05(6):52-53.
[6] 郭时印,李阿利,卢向阳,毛友纯. 农林院校研究生生源现状及对策的研究[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8):60-64.
[7] 高静,郑兆兆. 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招生管理工作的探讨[J]. 科教文汇旬刊, 2007(11) :102-103.
(作者单位:北京农学院研究生处)
[ 责任编辑:于 洋]
摘 要:本文以北京农学院为例,通过分析农林高校研究生招生现状,探讨现阶段农林高校研究生招生宣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农林高校加强研究生招生宣传的对策,为农林高校更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生招生宣传工作,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研究生招生;招生宣传;招生宣传对策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教育结构中最高层次的教育,它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任,是增强我国国力、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力量。[1]目前,研究生招生正在从扩大规模向提高质量进行转化,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是全国各高校当前的一个重要任务。[2]研究生生源质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并对最后的学位授予也将产生很大影响[3]。
面对全国研究生报名人数逐年下降,生源普遍紧张的情况[4],各农林高校应积极加大研究生招生宣传力度,从而拓宽生源渠道,改善生源结构,提高生源质量。本文以北京农学院为例,探讨现阶段研究生招生机制问题,从而为农林高校更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生招生宣传工作,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农林院校研究生招生现状
1. 研究生生源数量不足
研究生报考数量近年呈下降趋势。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热度趋缓(表1)。近20年内,考研报名人数继2008年首次下降之后,2014年出现第二次下降,报名人数为172万人,全国各地考研报名人数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如北京、河北、湖北分别下降7.6%、3.8%、1.24%,考研报名人数已经减少,近年来的考研热开始出现降温。面对全国研究生报名人数下降的趋势,农林院校因其自身的一些特点,研究生招生工作面临着研究生生源数量不足的巨大挑战。以北京农学院为例,2014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报名人数由2013年的507人下降到了446人,降幅达到了12%,远远高于北京地区的整体水平;2015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为384人,现场确认时,65人放弃考研,最终参加201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为319人,比2014年下降了15.8%,招收研究生的8个学院中共有7个学院报名人数和计划招生人数的比值低于3。
2. 研究生生源质量欠缺
农林院校的优秀毕业生一般会报考“985工程”“211工程”高校,优秀生源大量流失,造成一志愿生源水平整体偏低,并且要依靠录取大量的调剂生源来完成招生计划。个别专业也因生源较为缺乏,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对研究生选拔质量的要求。复试时出现“零淘汰”的现象,使复试成为了走过场,严重影响了研究生生源质量,造成后期研究生教学、培养和质量提高上存在困难。这对一些普通农林高校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办学层次的提升造成了一些负面的影响。[5]北京农学院2015级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报名考生中,66.46%的考生来自于本校,来自“985工程”或“211工程”高校的考生仅占到了4.39%。
表1 历年考研报考人数与录取比例统计表(1995年-2014年)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网站(http://kaoyan.eol.cn/nnews_6152/20141218/t20141218_1215059.shtml)
3. 研究生生源分布不均衡
农林院校之间生源分布不均衡,一些“985工程”“211工程”高校因其学科实力较强、办学水平较高以及招生学科面较宽,生源数量以及质量都处于优势地位。2014年,中国教育在线通过调查发现学校知名度、奖助学金待遇、学校地理位置是考生选择学校及专业考虑较多的因素。普通农林院校受到办学水平、师资力量以及所处地域的影响,生源状况急需改善[6];同一学校内部,学科专业之间生源分布不均衡,生源较多集中在具有学科特色、就业前景好的专业,而一些冷门专业主要依靠调剂生源。2015年,北京农学院报考人数较多的专业主要为招生人数较多的专业,如农村与区域发展、园艺,新增专业对考生的吸引力也比较大,如生物工程;学科实力较强的专业如食品加工与安全、兽医、风景园林学也吸引了大量的考生报考;同一专业领域内部,不同导师的生源分布不均衡,一些在专业领域知名度较高的导师,生源报考较为集中。
农林院校研究生招生宣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缺乏完整的招生宣传队伍
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专业型、政策性较强的工作。农林院校目前普遍缺乏专门的研究生招生宣传队伍。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研究生招生宣传工作的成效。以北京农学院为例,参加研究生工作的招生宣传的教师除研究生处招生科和各二级学院负责研究生工作的秘书之外,其余的教师基本都为临时参加,个别教师对研究生招生的政策不甚了解,对研究生招生工作的业务不太熟悉,造成了研究生招生宣传工作的非专业性。
2. 研究生招生宣传工作开展不及时
研究生招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考生在准备考研的过程中急需获取所要报考院校的相关信息。2015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考试时间提前了一周时间,这对于研究生招生宣传工作来说,时间更加紧迫。目前,多数农林高校研究生招生宣传工作开始于每年5月,而据调查,很多考生在大三的第一学期末即决定了考研的意向院校,宣传效果会大打折扣,导致最终报名人数的下降。
3. 研究生招生宣传工作开展不到位
招生宣传工作开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生源的数量和质量。[7]农林高校研究生招生宣传目前多采取参加全国性的招生咨询会,但该类咨询会多由综合性高校举办,生源针对性较差;另外,主要是通过研究生招生宣传人员前往全国农林院校,并通过研究生招生手册、学校宣传片等形式进行宣传,受到时间以及对前往院校情况的不了解等方面的限制,过度依赖于对方接待单位,也同样制约着招生宣传工作效果。
加强研究生招生宣传的对策
1.在组织机制上,要着力构建高效、集约、资源共享的统一招生大平台
农林高校应优化、整合校级、院级组织的各类研究生招生宣传活动,汇聚优势力量,在学校与学院两个层面打造一支以导师为主体的专业化、高水平的研究生招生宣讲队伍,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在制度建设的基础上,重视质量文化建设,不断增强导师的质量意识,加强师德教育,调动导师参与研究生招生宣传工作的积极性,塑造研究生招生宣传品牌,扩大学校影响,树立声誉最优的卓越文化、质量第一的竞争文化、开拓创新的科研文化和学术严谨的学习文化,提升学校声誉,从而获得优秀的、足够的第一志愿生源,为研究生教育的大力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 坚持“走出去”,及时开展宣传工作
在招生宣传方式上,农林高校研究生招生宣传人员应积极“走出去”,发挥全体研究生招生人员的能动性,全方位地展开宣传工作,将现场宣传的效果最大化,吸引推免生、统考生等各种类型的优秀生源;加强与兄弟高校的交流,在全国存在潜在生源的院校,建立形成一个长期定点宣传的合作方式,利用自身所具备的优势,进一步丰富各项研究生招生宣传活动的内涵与形式,尽早地启动研究生招生宣传的各项工作,并重视后续跟踪与落实,不仅是停留在口头说做了什么工作,重点要提高研究生招生宣传的实效性,促进优质生源的良性流动;完善宣传工作细节和流程,严格遵守相关法律规定和工作纪律,在工作中以考生为本,提高服务质量。
3. 拓宽研究生招生宣传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吸引优质生源
国内外的许多高校都相当重视研究生的招生宣传工作。面对研究生生源紧缺的情况,农林高校在以后的研究生招生宣传中也应该积极拓宽宣传方式,建立以介绍学校专业学科、研究方向等为主要内容的优秀导师讲座体系,从而吸引优质生源;举办推免生夏令营活动,让学生切身感受学校浓郁的学术与科研氛围及人文环境,与学校的知名专家和导师面对面交流与沟通,参观重点实验室、优质实习基地,使考生能够较为全面地了解该校。
4. 加强学科建设,提升自身办学实力
农林高校在加强传统优势学科的建设之外,应积极调整研究生学科教育结构,建立一些具有自身特色的学科专业,从而增强学校办学实力,提高学校办学声誉,加强对考生的吸引力。例如:宁夏大学在园艺学学科设立了葡萄与葡萄酒学专业、中国农业大学在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下设立了农业经济史专业等,这些特色专业使其在研究生招生过程中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同时,面对就业难的问题,农林高校更要解决好研究生的就业问题,建立优质产业基地,将农林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加大社会对农林高校研究生的需求量,提高研究生的就业率及就业质量,从而吸引更多的优质生源报考。
5.加大研究生奖助投入力度,建立完善的研究生“三助一辅”体系
农林高校应多方筹措资金,争取政策支持,吸引社会热心企业或个人建立奖学金,加大对研究生的奖助力度,同时做好“三助一辅”体系建设工作。教育部在关于做好研究生担任“三助一辅”工作的意见中指出,“三助一辅”要与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等制度、政策统筹设计和整体优化,实现优化学科结构、加强能力培养、调动师生积极性、支持完成学业、提高培养质量的综合政策效果。这就要求农林高校要建立完善的“三助一辅”体系,增加岗位设置,对有相关需求的研究生提供帮助,减轻研究生的压力。
本文系2015年北京农学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项目“北京农学院研究生招生机制与对策研究”(5076516001/011)成果
参考文献:
[1] 俞继仙,冯宝鹏. 研究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探析与思考[J]. 教书育人, 2007(9):19-21.
[2] 吴均,肖萍,何其迅,吴萍. 首都医科大学研究生生源分析及招生宣传对策探讨[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增刊, 2011:79-80.
[3] 廖文武,陈文燕,郭代军. 研究生教育质量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J].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2, 2(8):11-14.
[4] 刘梦星,滕桂法,张世红. 统考形势下普通农业院校农科专业研究生招生工作探析[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2013, 15(4):21-23.
[5] 蒋四华.地方高校研究生招生困境及对策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05(6):52-53.
[6] 郭时印,李阿利,卢向阳,毛友纯. 农林院校研究生生源现状及对策的研究[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8):60-64.
[7] 高静,郑兆兆. 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招生管理工作的探讨[J]. 科教文汇旬刊, 2007(11) :102-103.
(作者单位:北京农学院研究生处)
[ 责任编辑:于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