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有效利用课前五分钟

    赖晓璘

    语文是一股涓涓细流,润物细无声,所以学习语文的过程也是潜移默化的过程。语文是一片大海,包容日月星辰,所以学习语文的过程也是造山填海的过程。语文从广义讲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狭义上看,才是一门课程。作为语文学科的重要阵地,语文课的价值就特别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并仔细挖掘。我们要让语文课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语文素养的平台。

    目前一堂语文课的时间是四十五分钟,与其老师从头讲到尾,进行所谓的“充实”教育,不如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自觉,所以课前五分钟就是一个值得关注和研究的节点。

    课前五分钟能力训练是用时不多、学生能力却日有所增的有效活动,它以训练学生听、说能力为主要目的,以广阔的社会生活和学生的所思所想为主要素材,以学生登台演讲为主要方式,形式多样,内容灵活,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具体做法是:一、由学生自己出题,请同学做题,并自己来讲题;二、学生轮流到台前演说,提前一天准备,可脱稿也可读稿,师生听完后要发表意见和建议。

    一、课前出题 贵在坚持

    高中阶段,语文学科的考查发生了变化,考查的范围更广、更深、更注重能力。这些改变使很多学生一时适应不了,他们或者紧张,或者厌倦,或者轻视。而语文学习注重积累,并不是努力一两天就能学出成效的,所以我们要尽快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将学习融入到每一天。

    通常一节课的前五分钟是学生注意力不太容易集中的时间,如果老师马上开始讲课,效果一般会较差。所以最好的办法是充分运用好这课前的五分钟,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命题或者挑选题目写在黑板上,并由学生们自己完成做题、讲题的过程。

    命题或者挑选题目就得认真地去思考要考什么,讲题的前提就是把题认真地研究透彻,以便更好地批改和讲评。这一过程,可以让出题的同学更牢固地掌握考查的知识点,也让他们从另一个角度重新看待试题和题目。对于其他同学来说,则可以通过这个环节查缺补漏。

    课前出题的类型以基础题为主,字音题、音形题、词语选择题、病句题、标点题以及名著导读题。前三者是识记类的题目,每天训练一题,对于这类题目的把握度就会加大。后三种题目的训练则可提高学生在短时间内做出准确判断的能力。同学们之间的交流切磋,对于扩展思维广度,提高快速判断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在日常的实践中,这个训练的重点需用心坚持。长期坚持下来,确实帮助学生提高了能力。

    二、课前演讲 形式自由

    思想的苇草

    每位学生都是一棵有思想的苇草,他们对外部世界充满好奇心。作为老师要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这种好奇心,而开阔他们的视野则是事半功倍的方法,而这也符合新课标对高中生的要求。

    课前的五分钟就像一扇小窗,让学生透过这扇窗看世界,让古今中外、天文地理都进入学生的视野,从而使学生逐步养成博览群书、勤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习惯。他们会通过这个窗口,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与同学进行交流。而演讲的过程则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归纳、加工、表达的能力。

    有同学说:“不要总是抱怨不公,如果一个人的眼里只有不公平、不公正,他所看到的就是不公平和不公正,好像整个世界都不公正。”有同学说:“温暖就在我们身后,我们离它只有一个转身的距离,所以重拾起那颗暖暖的心,打开心灵的窗儿,让日光晾晒一下我们潮湿的心,或许这样,我们能感觉到这世界温暖的爱。”有同学说:“我曾是一个留恋驻足的行者,但人生没有弃我而去。于是,我坚持向远方走去,在生长,在拼搏。”……

    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棵会思想的苇草”,在这里,我充分地感受到思想的力量,我也希望能通过自己的用心,让这课前的五分钟更加充实,让语文课堂成为一个思想的传播之所。

    对“专家”的质疑

    我们的辞典有一个词叫专家,还有一个词叫权威。“专家”也好,“权威”也罢,都是在某些领域有一定成就的人。但这并不意味着,专家与权威就是绝对的正确。孟子曾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爱因斯坦也说:“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伟大。”可见我们要有敢于质疑的精神,敢于对“专家”起疑。

    教科书就是“专家”与“权威”的一种存在形式,我们除了把教科书当成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媒介,也应该把它当成研究与置疑的对象。对于教科书的疑惑、疑难、质疑我们都放在课前五分钟加以讨论,并习以为常。这种模式既可以呈现学生对课文的预习程度,也可以反映同学们对课文的熟悉程度。

    通过这个方式鼓励学生们发现文中有误之处,深层次地研读课文,促使他们用心、用脑子读书,而不是仅仅用口“念”书。结果不少同学找出文中有病句、标点不明等问题,也有不少同学将他们难以理解字词与语句拿出来与大家探讨。

    比如有同学在预习《记念刘和珍君》一文后,提出鲁迅先生在课文第四节开头说到“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便得到噩耗”,这一句话在时间上是否合理,经过一翻讨论,学生明白了原来鲁迅先生早上知道有运动要举行,但是没有参加,下午又得到了上午运动结果的消息,这样的讨论让学生对文章的词句开始认真品味起来,增加了他们阅读鲁迅文章的兴趣。

    质疑、讨论的过程就是学习语文的过程。这种钻研、琢磨、领悟的精神,无疑是语文学习的一个良好习惯,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处处留心皆学问”的真理,使语文课真正成为提高语文能力的阵地。

    文字的共享

    好的作品生命力最强,那些短小精悍的佳作,更是师生喜闻乐见的精品。我们鼓励分享名家作品,更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作品与大家分享。如朱自清的《匆匆》、余光中的《乡愁》,同学们选择自己最喜爱的作品来品评,感受文字的优美,构思的精巧,说出自己喜欢的道理,真诚的感情流露于朴素的语言之中。教师也可以将自己欣赏的名家名篇加以分析,与学生一起去感受北国的大好风光,领略大漠孤烟直的壮阔,体会小桥流水人家的静谧和温馨。

    曾经有一位女生,她很喜欢白居易的《长恨歌》,她在讲台上把《长恨歌》倒背如流,同学们也对她肃然起敬,课堂里的掌声叫好声持续了很长时间。这件事对班里最大的影响就是,同学们开始变被动背诵为主动。

    还有很多同学写下的优美语句被大家记录、摘抄下来。如“读沈从文的《边城》,脑海中浮现的是小时候家乡里的那个总是湿漉漉、绿油油的端午节。”“奶奶却老了,老了。像那扇用久了的门,红漆斑驳,吱呀作响。”……

    文字的分享,转变了同学们对于写作的看法,大家开始喜欢作文时斟酌文字,互相批改同学的作品,写作的氛围悄然地发生着变化。

    虽仅仅是课前短短的五分钟,无论从知识还是到心灵,都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学生显示出极大的参与兴趣和热情,而且语文学习的兴趣变得浓厚了,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短短的五分钟培养了学生命题、主动研究题目的好习惯;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辨别能力。全班同学大都能仪表大方、神态自然地站在讲台上,用清晰洪亮的声音,完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见解、感受,尽情发挥;提高了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的习惯;开阔了眼界,扩大了知识面,丰富了知识储备,积累了写作素材。

    课前五分钟是很可贵的短暂瞬间,只要我们好好珍惜,用心经营,合理利用,就能发挥语文的学科特点,滋润孩子们的心灵。

    (作者单位:赣县中学北校区)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