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
摘 要:语文是我国各阶段必修的重要课程,其除了能够给予学生基本的语文知识外,还可以发展他们的情感认知能力与思维能力。小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黄金时期,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思维,启发他们的智力,进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满足小学生人生发展的需求。但是,目前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单纯注重知识教学,忽视了核心素养的培养,阻碍了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对此,本文主要探究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现状及改进策略,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提供些许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 核心素养 培养 提升
随着教育水平的提升,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显著进步。为了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我国中小学指导纲要中指出,小学语文教师需要突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由于部分小学语文教师深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固守单一的教学方式,导致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无法实现。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学习先进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在知识教学中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使他们的思维和智力不断发展,培育出核心素养,最终实现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成为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1]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核心素养的含义
核心素养具有众多内涵,一般而言其指个体为了适应社会与时代发展需求而不可或缺的各项能力,诸如我们常说的创新能力、认知能力以及各种良好品德等都是核心素养的一部分。核心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个体通过自身的学习和人生经历而逐渐培养出来的。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个体为了能够适应社会变化,满足需求必须具备核心素养。只有具备核心素养,人才能健康的成长和生活,为之后的人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2]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核心素养意味着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改变知识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开发他们的智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加深小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使他们学习文章中主人公的优秀品质,成为一名德才兼备的学生。最终满足培育小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要求。[3]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现状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小学语文教师积极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教学中注重实现小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双重进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但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仍旧道路漫长,包括教师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方式等因素都制约着该目标的有效实现。
1.教学趣味性缺失
兴趣是小学生学习语文课程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只有对语文感兴趣才可以主动学习,配合教师的教学安排,为培养核心素养奠定最初的基础。但是实际教学中部分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较为枯燥,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动力。
部分小學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仍旧使用口头讲授的教学方法,该教学模式单一枯燥,而小学生的注意力有限,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他们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开小差的现象,同时也影响了语文课程的学习,阻碍他们语文能力的进步。久而久之,小学生会感到学习越来越吃力,失去学习的信心,不再积极根据教师的要求学习,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更加无从着手。
2.师生关系错位
我国新课程改革中提出教学中需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师生关系,但是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阻碍了小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由于小学生年纪小,对语文教学中抽象的内容无法充分理解,小学语文教师为了节约教学时间,代替学生思考,没有引导学生一步步的分析和探索,而是一股脑的全部讲解。从而使小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受到限制,对教师依赖严重,形成了惰性思维,不利于核心素养的形成。
3.教学缺乏知识的外延
语文是一门包罗万象的实用性学科,小学生只有涉猎众多信息才可以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开阔自己的视野,促进核心素养的形成。但是,一些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以教材为主,缺乏对教学内容的外延,限制了他们视野的扩展,思维能力发展受阻,限制了核心素养的培育。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小学语文教师从课程性质出发,同时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进而采取科学合理的有效策略。
1.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小学语文教师需要采取多种措施使小学生感受到语文课程内在的趣味性,进而激发他们参与教学的兴趣,为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奠定基础。
一方面,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教师通过对教材的整合分析,之后借助课堂的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教学视频,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既缓和学生的紧张状态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采取游戏教学法,使小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进行角色扮演,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同时,小学生在游戏中还可以深层次了解角色的内涵,学习角色具有的宝贵品质,养成良好的道德思想,形成核心素养的萌芽。
2.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
创新思维是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现学生创新思维的进步,需要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他们独立思考。采取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可以实现小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实现培养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教学内容提出几个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之后激励学生积极思考和回答。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为了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而主动搜集资料和反复思考,活跃了思维,智力也明显提升。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给予学生较多表现自我的机会,使他们在分享成果的同时收获信心。借助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使小学生摆脱了对教师的依赖,能够以独特的视角看待问题,一定程度上具备了核心素养。
3.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核心素养的培育与小学生知识视野的扩展密切相关,具有丰富知识储备的小学生更加聪明和灵活,也更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
小学语文教师需要主动学习新鲜事物,在教学中分享给学生,同时对教学内容做出一定的外延,使小学生获得更多的外部信息,促进他们认知能力的发展。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播放一些同教学内容相关的科普视频,在活跃教学气氛的同时,拓展他们的视野。
参考文献
[1]许蕾蕾.花式翻转——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11).
[2]夏井梅.论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J].好家长,2017(68).
[3]赖美连.浅谈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落实[J].考试周刊,2017(42).
作者简介
颜玉琼(1972.06—),女,民族:汉族,籍贯:湖南省攸县,学历:本科,毕业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