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的对照艺术
郑志峰
【摘要】《鸿门宴》中,司马迁巧妙地运用对照手法,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人物形象,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关键词】《鸿门宴》;对照艺术
司马迁是伟大的史学家,更是杰出的文学家。在《鸿门宴》中,作者只是以对照手法,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了刘邦、项羽的性格,预示了人物的历史结局。
首先,“项羽大怒”和“沛公大惊”拉开了政治斗争的序幕。当项羽听到奸细曹无伤的报告后,没有任何的语言铺垫,也没有丝毫的动作描写,便有了“项羽大怒曰:‘旦日饗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凸现出项羽的自矜功伐、政由己出、目中无人的性格特点;而刘邦在听到项羽要举大兵讨伐他时,文中一句“沛公大惊”,可以看出刘邦是何等警觉,对事态的严重性非常清醒,进而向张良虚心问计。
其次,“项伯许诺”和“项王许诺”决定了刘邦能够从危机四伏的鸿门宴中全身而退的必然结局。张良沉着机智,他清楚地看到刘邦如果与项羽交锋无疑是以卵击石,要使盛怒中的项羽改变初衷,放弃攻打刘邦的打算,必须由第三者在其中做说客,而项伯无论是从身份还是地位上来说无疑都是最佳人选,因而鼓动刘邦先去向项伯请罪,表明自己的清白。刘邦是何等聪明之人,他先向张良打听项伯其人,一见面便执兄长礼,并临场发挥,与其约为婚姻,拉近了私人之间的距离,一句“日夜望将军至”和“不敢倍德”便使项伯洗去疑虑,“项伯许诺”。项伯回去后连夜向项羽转递了刘邦的表白,并进加了一句“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在这里项伯忘却了人臣应尽的职责,完全是站在裙带的立场上替人求情,而项羽既不与手下谋臣商量,也不加思虑其政治后果,便轻率地接受了叔父项伯的建议,放弃了出兵的打算。其有勇无谋、刚愎自用的性格非常鲜明。
第三,谋士对君王的态度上预示事情发展的必然趋势。“伴君如伴虎”,道出了侍奉君王的危险,作为谋臣如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不仅计不被用,而且还会刀下送命,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在这里,张良是聪明的,他知道自己所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君王,而范增是糊涂的,他太高看自己对君王的影响了。张良机智多谋,刘邦久有称王之心,张良怎会不知,但当刘邦狡诈地辩称是误听小人之言时,其只是默然,不予点破,谦恭地对待君王,伴随刘邦深入是非之地。刘邦逃席,张良独留在虎狼之穴,忍辱负重地留下周旋残暴的项王,是何等的忠心!天下大定后,他又放弃爵位,归隐山林,说明他对君王之道和为臣之道看得十分清楚;而范增,被项羽尊为亚父,可见其功高位尊,但他也真把自己看成了项羽的父亲,这是他致命的错误。鸿门宴上不加请求,直接安排项庄舞剑,得不到君王项羽的支持,其计不成,在所难免。刘邦逃席后,拔剑破玉斗,骂项羽“竖子不足与谋”,说明他虽有雄才大略,但是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甚至有犯上作决定的愚行,所为不够谨慎,其被项羽日渐疏远,最后郁郁而死,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最后,在对待奸细的态度上决定了各自在政治上的作为。刘邦平时是十分傲慢无礼的,但在鸿门宴上却能卑躬屈膝,称自己的先入关是“不自意”,感到自己无意,高抬项羽,贬低自己,受到小人挑拨,感到委屈。而项羽一句“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何其坦率!一句恭维的话便使他轻易地把自己的间谍给出卖了,项王确实坦诚可爱,但以后谁还敢给他做奸细呢?可见其政治上极不成熟。而做为最大奸细的项伯不仅没有引起项羽的丝毫警觉,而且还被项羽尊为上宾,文中“项王、项伯东向坐”便说明了这一点,而刘邦在宴席中也没有半句透露他与项伯交往。文中“沛公至军,立诛曹无伤”表明了刘邦的凶残果断。
人物的性格决定了各自的命运,司马迁没有简单地述说,而是运用对照手法,生动形象地刻画了每个人的形象,让形象说话,让人物自己去完成自己的命运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