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领导干部政治定力与反省自律
张树俊
〔摘要〕
反省自律是保持政治定力的重要途径。反省自律的前提是自我反省,只有通过自我反省,才能找到问题根源,进而矫正自己的思想行为,保持政治定力。政治定力需要通过反省自律来自我提升,自我反省是提高修养之基础,是事业成功之要素,也是战胜困难之法宝。政治定力需要通过反省自律来保持清醒,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同时也才能更好地做好心理防预,减少危险或损失。政治定力需要通过反省自律来保持廉洁。反省是廉洁之关键。领导者只有经常反省,才能挡得住各种诱惑。
〔关键词〕
领导干部;政治定力;反省自律;廉洁;党的建设;理想信念
〔中图分类号〕D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8048-(2015)05-0080-04
党员尤其是党的领导干部必须保持高度的政治定力,这是习近平同志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什么是政治定力?简单地说就是党员干部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有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懈奋斗的坚持和抵制各种诱惑的廉洁坚守。那么,如何才能保证这种政治定力呢?勇于和善于反省是重要的路径之一。所谓反省,就是自我审查,自我解剖, 并通过自我解剖,摆问题、找差距、明方向,从而实现自觉与自律,保证自己的政治定力。
一、政治定力需要通过反省自律来自我提升
政治定力首先表现为思想上的纯洁性,因为只有保持思想上的纯洁性,才能保证政治上的坚定性。而要使我们的思想保持纯洁性,就要经常做思想清洁工作。早在抗战胜利前夕,毛泽东同志就形象地说:“房子是应该经常打扫的,不打扫就会积满了灰尘;脸是应该经常洗的,不洗也就会灰尘满面。我们同志的思想,我们党的工作,也会沾染灰尘的,也应该打扫和洗涤。”〔1〕 反省自律就是为了打扫和洗涤我们思想和工作上的灰尘。党员干部开展反省自律的目的,就是为了改造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南怀瑾认为,修行的人,“就是一辈子在寻找自己、塑造自己的人”。南怀瑾所说的“寻找自己、塑造自己”,当然包含两层意思,一方面要通过反省寻找自己的优点,另一方面就是要通过反省寻找自己的缺点。〔2〕
反省主要靠自己。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个人有缺点、有毛病,本很正常,关键要能及时改正缺点与毛病。诚然,找自己的缺点与毛病可以请他人帮助,但自己毕竟是问题的主体,自己的病也只有自己最清楚。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反省更不能由别人代替,必须自觉地“攻己之过”。〔3〕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所以反省不靠外求。如果“逐外驰求”,就是“颠倒错乱,愈鹜愈远”了。〔4〕王栋认为,“知过”是“反身”的一个关键性环节,所以他要求人们在修养的过程中多自责,不责人。他说:“夫子反己格物,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所以自尽之至善。”〔5〕 “自尽之至善”,就是要人在修养的过程中通过反省来了解自己的缺陷,克服自己的弊端,养浩然之气,使自己更加完美。
反省的关键是提高人修养的水平。古人修身常思己过,一日三省。王艮把反己之省看着是格物的工夫。一方面,他认为反己之省是正己的前提。他说:“君子之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亦惟正己而已矣。”另一方面,他认为,人性之中不免有“气质杂性”,通过反省可以“复其初”。也就是通过“反身”的方法,找出“气质杂性”,并去除“气质杂性”“以迁善改过,日入于精微”。〔6〕王栋也认为,颜子的克己、曾子的忠恕以至于孟子的“反身”强恕,无非是“反身立极,知至至之”的“格物工夫”。“反身”格物有助于涵养性源。他说:“只反身格物,以自认良知,寻乐养心,而充满和气,则自然刚暴者温,柔懦者立,骄矜者异,简傲者廉,鄙吝者宽,惰慢者敬,诸所偏重,咸近于中矣。以是知学必涵养性源为主本,而以气质变化为征验。”〔7〕魏书生天天写日记,目的就是梳理头绪,反思反省,他把这种方法称之为“道德长跑”。领导者在自我认知的问题上,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把自己看得太高。而反省则可以在意念上淡化自己的优点,强化自己的缺点,以免把自己的长处看得过重,把个人的作用估计得过高。
反省需要诚意。清初著名学者阎若璩说过“廉易而耻难”。为什么说廉易耻难呢?因为“廉尚可矫,而耻不容伪”。〔8〕事实上廉也不易。廉与耻都是容不得“伪”的。廉,不仅要有严明的纪律,严格的监督,更要有一种自律精神。这种自律精神,是在没有人现场监督的情况下进行的自觉的、主动的行为,不仅作不得“伪”,而且要在心灵深处做文章,在意念深处常反思。为此,反省要诚心诚意,不自欺。歌德曾说:“我们从未受过别人的骗,我们只是自己骗自己。”富兰克林也曾说:“骗你次数最多的人,除了你自己还能是谁?雨果说:被人揭下面具是一种失败,自己揭下面具是一种胜利。”〔9〕所以反省要诚心。就党内反省自律而言,其自我反省的真诚就在于,不局限于现象查找,关键是能认识问题,并真心分析问题存在的根源。所以,自我反省必须把查摆问题与根源剖析统一起来。
二、政治定力需要通过反省自律来保持清醒
政治定力不是一种固执,而是一种自我价值的认定和对自我缺陷的否定。释迦牟尼曾说:“一念清净烈焰成池,一念惊觉船登彼岸。”〔10〕人需要有一种冷静来进行反省,并通过反省好好地把握自己,在比较理智的状态下合理而为,合道而行。陶宏景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智从明生,明能生智,故欲知人,必须自知。”〔11〕一个不断经由认识自己、批判自己而改造自己的人,智慧才有可能渐趋圆熟而迈向成功之道。九十多年党的建设实践充分表明,只要我们的党员能够经常反省,党内就风清气正,生命力旺盛。反之,党的战斗力就受到削弱,党的事业就会遭受损失。
反省事关社稷大事。有人认为,反省只是个人的事件,与他人、与社会无关,其实,反省虽然是个人的一种心理活动,其效果则直接影响他人及社会。因为自己的内心看起来只与自己有关,而内心环境没有解决好,则直接影响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由于我国古人早就认识到了反省与修身以及治国平天下的关系,所以古人们早就把反省修身与社会、与国家联系起来进行思考。孔子认为,一个人能正己然后才能正人。胡瑗认为,修身为正一己,齐家为正一家,治国为正一国。他说:“政者,正也。使民物各得其正。故贞为政也。”而这个“正”,又靠“反己”的功夫。“得其正道盖上之临下,必得其正道,若一失于正而入于邪,则下之从也,若影响之效,固不可以无正也。”〔12〕泰州学派更是把“正己”看着是治国之本。如王艮认为身、家、国、天下虽同为“一物”,“唯一物而有本末之谓”。〔13〕治天下有本,而本就是身,治国先治身,治身先“反身”。王襞认为,“修身”是关系到社稷存亡、家庭兴衰的大事。他说“身之不修,而致家齐、国治、天下平者,未之有也”。 〔14〕但反省也需要很大的勇气,没有勇气,反省难以深刻。就党内反省自律而言,更要有勇气,所以广大党员要勇于正视矛盾,并以整风精神紧密联系自己在党性修养和作风方面的实际,通过自我反省认真查找存在的问题。当然,这种查找不能轻描淡写、避重就轻、遮遮掩掩,而应触动灵魂、戳中要害。
反省影响事业成败。人的事业成功与否,固然与许多因素有关,但是否经常反省则更为重要。一位奥林匹克金牌得主曾说道:“我惟一超越的人,是我自己。”人必须经常向自己内在的弱点和缺点进行挑战,经常向原来的成功、境界提出新的挑战,从而创造新成功。而这一切都需要不断地反省。唐太宗李世民尽管夺取了天下,文治武功有史以来少见,但是他对自己经常不满意,而且失去天下的恐惧时常在他的心头萦绕。为此,他把魏征看成自己的一面镜子,以便随时端正自己的衣冠,检查自己的言行。《全球商业》采访团问李嘉诚:“当了五十多年的老板,对于管理、领导,你有很深切的体悟,也曾经以‘管理的艺术发表演说,能否分析老板与领袖的差异?”李嘉诚回答说:“我不敢和那些管理学大师相比,我没有上学的机会,一辈子都努力自修,苦苦追求新知识和学问,管理有没有艺术可言?我有自己的心得和经验。我常常问我自己,你是想当团队的老板,还是一个团队的领袖?一般而言,做老板简单得多,你的权力主要来自你地位,这可能是上天的缘分或凭着你的努力和专业的知识。做领袖就比较复杂,你的力量源自人性的魅力和号召力。做一个成功的管理者,态度与能力一样重要。领袖领导众人,促动别人自觉甘心卖力,而老板只懂支配众人,让别人感到渺小。”〔15〕李嘉诚回答说明了一个道理,即要当领袖就要不断地反省自己,完善自己。
反省减少风险。《新民晚报》曾发表过范敬宜的一篇文章。文章说的是一位企业家找他写一个“求阙(缺)”的横幅。这位企业家为什么要“求阙”呢?他的高论是:首先我现正是一帆风顺的时候。但是,越是顺利我越担忧。因为世界上的事件,总是祸福相倚、顺逆相随、圆缺相生的。如果缺乏这种预见和思想准备,万一将来遇到意想不到的风浪,精神就先跨了。其次,世界上任何事件,“圆”总是相对的,而“缺”却是绝对的。只有时时刻刻看到自己的“缺”,才有不断进取的愿望和动力。再说,作为一个人的人生追求,我觉得应宁求缺,不求全;宁取不足,不取有余。现在流行一种“享受人生”的说法,对年轻人很有诱惑力。可是人生的享受是无止境的,譬如有人有了单元房,就想要复式楼;有了小别墅,又想要“豪门庄园”……求之不得,有的人就会想各种非法手段,巧取豪夺,最后陷入不能自拔的深渊。分析一下有些腐败分子走过的道路,他们往往都是从过于追求“完美的人生享受”开始的。所以,我现在正在努力求阙。不过真正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需要时时有人给我提个醒。求您写这个字,就是准备挂在墙上,当个座右铭〔16〕。作者所说的事件是否真实无从考证,但就这位“年轻的企业家”所说的话,确也十分正确。反省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预防功能。反省能让人知错、知不足,也能测风险,知未来,为应对将来的突变与风险早作准备。
三、政治定力需要通过反省自律来保持廉洁
保持政治定力需要有抵御诱惑、守住底线、廉洁自律的定力。反省自律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正本清源。就党的建设而言,共产党员只有经常从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党性修养、政治纪律方面找根源,才能强基固本,进而练就“金刚不坏之身”,挡得住各种诱惑与侵蚀。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经常自我反省也是推进党的廉政建设的重要法宝。
经常反省才能挡得住各种诱惑。领导干部是诱惑的目标,因为领导干部握有一定权力,拥有一定资源,特别是公共资源,各种各样的诱惑也就在身边。那些想以你的权而谋私的人,那些坚信“有钱能使鬼推磨”的人,一定会百折不挠,不达目的不罢休地向你攻击。而如果你经常反省,就能端正品行,挡住诱惑,攻击再猛对你无效。“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就是这个道理。在历史上,有的人少年得志,屡建功勋,及至老年走向歧途。有的老年干部清廉大半辈子,退休前一年却思想裂变,走向大狱。〔17〕原因是什么?就是缺少反省。当然,反省也不容易,明朝洪应明曾言:“反己者,触事皆成药石。”意即自我反省的人,接触到的事物都是修身戒恶的良药。所以反省要有一种揭面具的勇气。反省的效果如何,取决于“反己”的程度。王艮认为,对于过错自己要有充分的认识,要善于发现自己的过错。王栋认为,反省要做到“切己反己”,“于无过中搜出有过来,然后不见己之是”。〔18〕泰州学派的平民弟子韩贞更是一个“切己反己”的人。《吾韩先生遗事》记有一事:“先生曾舟行适他,剌舟者误以缆堕其巾入水中,其人知为先生,惶恐请罪。先生笑曰:‘无汝事,我坐太高耳。使我坐得其所,何令汝落我帽耶!相谢而去。”又据《理学韩乐吾先生行略》记述说:“先生尝谒孔子庙,归次东平,暮宿旅店。店中妓狎之,先生正色严辞拒之,曰:‘为谒孔庙而来,今夜不知误投汝家也。少顷,又狎之。先生则闭门而坐,天明起谓妓曰:“昨因误投,致尔未纳他客,少有所与以偿汝。”留之饭,不应,恳名姓,不对而去。后有本邑人过之,妓道其状,乃知为先生。〔19〕 韩贞“正己”而不邪,明明自己没有错,但他却能找出自己的过错,这种“反己”应该说是最为彻底的了。当然,韩贞这种做法有点过分,也容易造成是非不分,但这种“切己反己”的勇气还是要肯定的。
经常反省才能有效控制自己的放纵行为。反省是自我控制、自我调整的有效措施。现代心理学上有一个“破窗理论”。“破窗理论”说的是这么一种现象:如果一所房子的一扇窗户破了没有修补,那么用不了多久,其他的窗户也会被人打破。这讲的是一种社会现象,其实就一个人的心理发展来说,也存在这一现象。反省不是孤立地了解自己的行为,关键是要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比较、预测,进而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矫正。腐败的人总是越试胆越大:反正已经收过人家的,再收也没事。这样就会继续滑下去。而如果经常反省,就不会错上加错,愈陷愈深。据说,韩愈年轻时曾到朋友家作诗会友,在创作时因情绪激动打翻了朋友的一只碗,回到家后反省自己:虽然打破了一个碗事小,但如果办公也意气用事,岂不会坏了大事?于是他登门谢罪,削掉了一束头发以作誓证。如果我们都像韩愈这样,及时反省,及时改正,错误就不会越犯越多,越犯越大。所以只有自觉地进行反省,才能有效、及时地调控自己的偏差行为。
经常反省才能懂得预防。我们常说,在廉政问题上关键要做到警钟长鸣。怎样做到警钟长鸣?警钟长鸣一要有外部提醒,二要有内部自警。只有自警才会自律,而反省则是自警、自律的前提。心理学告诉我们,自律与反省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认清自己”的过程,即一个“不断经由认识自己、批判自己而改造自己”的过程。〔20〕 事实上,领导者要做到警钟长鸣,主要依靠自己的反省,只有经常自省才能在思想上筑起抵腐的心理长城。举个例子:贺敦是北周大将,能力很强缺乏忍耐力,尤其是管不住嘴巴,并因此而被权臣杀害。在将死之前,他叫自己的儿子贺若弼走到自己身边,趁其不备,将其舌头刺得鲜血淋漓。他悲愤地对儿子说:“我就是由于管不住舌头才吃这么大的亏,你一定要记住我的教训。”父亲以生命为代价换来的教训,以及自己舌头所感受到的刺痛,使贺若弼深深地懂得了一个人生的大道理:谨口慎言关系到生死存亡。在相当的时期内,他都遵从父亲的遗言去做。但后来,他当上了隋朝的大将军,位高权重,父亲的教训被渐忘于脑后,最后他又犯了与父亲同样的错误,被皇帝赐死。贺若弼的问题主要也在于不知通过反省来预防危险。如果贺若弼常将自己与父亲的行为及其结果进行对照,悲剧就不会在他身上重演。所以反省能戒瘾,戒习惯,还能戒危险。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1.1097.
〔2〕〔11〕吴甘霖.心力学〔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182,176.
〔3〕〔6〕〔13〕王艮.明儒王心斋先生遗集〔C〕.袁承业辑.明刻清修本.泰州馆藏.
〔4〕〔14〕王襞.明儒王东厓先生遗集〔C〕.袁承业辑.明刻清修本.泰州馆藏.
〔5〕〔7〕王栋.王一庵先生遗集〔C〕.袁承业辑.明刻清修本.泰州馆藏.
〔8〕田东江.清廉乃为官底线〔J〕.大众社会科学,2009,(06).
〔9〕〔16〕张华.走向成功——关于创业理念的思索〔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178,11-12.
〔10〕唐锦禄.勤作自省者〔J〕.大众社会科学,2009,(02).
〔12〕胡瑗.周易口义〔C〕.四库全书文渊阁本.
〔15〕《全球商业》采访团.不疾而速——对话李嘉诚的经营哲学〔J〕.大众社会科学,2008,(5).
〔17〕周文彰.领导干部要有职业风险意识〔J〕.大众社会科学,2010,(3).
〔19〕韩贞.韩贞集〔C〕.黄宣民重订.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203-204.
〔20〕谢尔兹编译.感悟生活中的210个小故事〔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147.【责任编辑:石本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