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之我见
吴景仙
开放式教学是一种在相对开放的教学环境下,以多元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组织进行的教学活动。相对于传统的教学,开放式教学更加注重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教学目标的开放
教学目标的开放,即不再拘泥于原有教学的统一目标,而是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掌握程度。因此,在开放式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当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定的掌握以后再进行下一阶段的教学。如在讲解“圆”时,教师可先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圆,谈谈对它的认识,然后再对其进行深入的讲解。教师要将圆的构成和特征作为初步知识,要求学生在掌握了该方面知识后再进行如何画圆的探索,接着解决圆的周长计算、圆的面积计算等问题。总之,教师要让学生逐层深入,通过分阶段目标的实现来促进对整体知识的学习。
二、教学过程的开放
教师要遵循课程标准的要求,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为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最终的目的不仅仅是教会学生解答数学题目、知道结论,更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锻炼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发现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只要学生能明白的,就指导他们自己去了解,教师应创造条件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为他们创造自由思考的空间。
三、引导学生积极讨论
在数学教学中,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习知识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去发现,开放式的教学要求教师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培养他们数学思维的多样性。对于学生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应积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鼓励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及互相学习。笔者在讲解空间与图形相关内容时,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不直接给出空间和图形的具体概念,而是让学生观察自己生活、学习的空间,自己给出空间的概念,然后进行讨论。这样的活动不知不觉地深化了教学内容,使教学由点到面地发散,提升了学生思维的创新性和发散性。
四、建立全面的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是引导学生正确进行开放式学习的保证。教学的目标是全方位的,因此评价的体系也应是全方位的,这样才能保证整个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一方面从横向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进行评价,即不仅评价他们对数学知识的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还要评价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另一方面从纵向对学生进行评价,让学生与自己以前的成绩进行比较,如有进步则应加以表扬。
五、师生关系的开放
开放式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不同于传统教学,学生与教师之间不再是知识接受者和传授者的关系,而是和谐平等的亦师亦友的关系。师生关系的开放能够让教学环境变得更加民主、和谐。对于小学生而言,严肃的教师容易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恐惧,从而影响日后的学习;而亲和力较高的教师则能够让小学生产生好感,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不要轻易否定一个学生,无论是回答问题错误还是做错事,都需要对其进行引导,而不是一味去责罚。小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直接批评会让他们在精神上受挫,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多肯定学生的优点,对于不足之处要进行专门的个体辅导。只有师生关系和谐融洽了,学生才能彰显自己的自主意识和创新意识。
开放式教学既主张在主动学习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在教学中形成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让学生通过学习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把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素养体现在社会实践中。
开放式教学是一种在相对开放的教学环境下,以多元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组织进行的教学活动。相对于传统的教学,开放式教学更加注重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教学目标的开放
教学目标的开放,即不再拘泥于原有教学的统一目标,而是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掌握程度。因此,在开放式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当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定的掌握以后再进行下一阶段的教学。如在讲解“圆”时,教师可先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圆,谈谈对它的认识,然后再对其进行深入的讲解。教师要将圆的构成和特征作为初步知识,要求学生在掌握了该方面知识后再进行如何画圆的探索,接着解决圆的周长计算、圆的面积计算等问题。总之,教师要让学生逐层深入,通过分阶段目标的实现来促进对整体知识的学习。
二、教学过程的开放
教师要遵循课程标准的要求,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为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最终的目的不仅仅是教会学生解答数学题目、知道结论,更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锻炼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发现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只要学生能明白的,就指导他们自己去了解,教师应创造条件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为他们创造自由思考的空间。
三、引导学生积极讨论
在数学教学中,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习知识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去发现,开放式的教学要求教师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培养他们数学思维的多样性。对于学生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应积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鼓励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及互相学习。笔者在讲解空间与图形相关内容时,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不直接给出空间和图形的具体概念,而是让学生观察自己生活、学习的空间,自己给出空间的概念,然后进行讨论。这样的活动不知不觉地深化了教学内容,使教学由点到面地发散,提升了学生思维的创新性和发散性。
四、建立全面的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是引导学生正确进行开放式学习的保证。教学的目标是全方位的,因此评价的体系也应是全方位的,这样才能保证整个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一方面从横向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进行评价,即不仅评价他们对数学知识的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还要评价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另一方面从纵向对学生进行评价,让学生与自己以前的成绩进行比较,如有进步则应加以表扬。
五、师生关系的开放
开放式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不同于传统教学,学生与教师之间不再是知识接受者和传授者的关系,而是和谐平等的亦师亦友的关系。师生关系的开放能够让教学环境变得更加民主、和谐。对于小学生而言,严肃的教师容易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恐惧,从而影响日后的学习;而亲和力较高的教师则能够让小学生产生好感,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不要轻易否定一个学生,无论是回答问题错误还是做错事,都需要对其进行引导,而不是一味去责罚。小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直接批评会让他们在精神上受挫,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多肯定学生的优点,对于不足之处要进行专门的个体辅导。只有师生关系和谐融洽了,学生才能彰显自己的自主意识和创新意识。
开放式教学既主张在主动学习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在教学中形成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让学生通过学习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把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素养体现在社会实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