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活水 抒写真我
张德宏
当《时间都去哪了》这首歌风靡大江南北之时,我们也想追问现在初中生的时间都去哪了,因为现在不少学生作文透露出令人震撼的信息:缺乏真实的生活和感悟。这与家长、教师对学生的误导有关,他们往往会向学生推荐优秀作文、满分作文。在此影响下,不少学生会花大量时间关注这些范文,文中的事例往往也被他们移植,所以真情实感自然缺乏。
但是,对于初中生而言,作文必须尊奉“真”的原则,做到有感而发,现就此做一番探究。
一、开辟兴感之径
中学阶段,学生身心发展还未定型,对未来的憧憬、感慨必然会很多。花团锦簇的自然、异彩纷呈的社会、包罗万象的人生和变化发展中的自我都是关照的对象,也是抒写的对象。实际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分这四个系列融入、关照和梳理自己的生活及感受。例如静坐小河旁,欣赏朝阳、小桥、垂柳、飞燕等景象,必然会生发对恬静自然风光的热爱之情;留意小区,耄耋老者多年如一日地义务清扫路道,必然会引发尊老赞老之情;融入生活,关注身边,每一个片段都会让人回味,回味之时,必然会用满腔的热情去亲近拥抱生活;反省自我,发现自己不再如少年时期那样纯真,变得巧言多变,甚至动辄谎言相加,必然会感慨自己惊人的退化。
但不可回避的是,完整的生活应该是自然、社会、人生和自我的有机融合。所以,最初的探寻兴感的途径可以从这四个系列单方面融入,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倾心关注与融入自然、社会、人生、自我四者融合的世界。这就要求学生既能寄情山水,又能心系社会和芸芸众生(包括自我);甚至达到更高层面——在山水自然里关照自我、社会和人生。诗人将个人乃至世人的悲欢离合与月的阴晴圆缺关联起来,天人合一的理念融贯其中,全诗境界顿出,情感真挚而深沉。当然,这种融入会比较困难,毕竟学生的阅历和能力有限,但必须明确这个方向。
二、助力兴感之法
事实上,学生作文之所以缺乏真实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生不懂得运用多种多样的方法为自己的作文“涂脂抹粉”。教学时,教师要积极从以下三个方面指导:
1.语言特色要典型化。《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要求:“要积极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激发学生语言思维,培养全面的语言素养。”学生作文是对汉语言的组织和运用,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语言,在生活中运用语言文字。例如,讲解完“撬边儿”中“撬”应为“缲”的误写之后,一位学生就极其用心地将“缲边”两字贴在他妈妈缝纫店的门口,引来众多顾客,生意火爆;学生就将这件事写了出来,抒写他被妈妈表扬之后的快乐心情。从这个角度写感慨,一般学生想不到,但却是有感而发,真切、自然而独特。
2.口语交际要多元化。语文课程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但现实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往往被众多老师忽视。语文教师要想方设法培养学生在口语交际的环境下妥善地说出所兴之感,例如在校园广播站设置“真情表白”专栏,开展“我是故事大王”系列活动……这样让学生多角度接触生活,了解生活,学生真实地关注周边世界和人物,真实地表达丰富多彩的人情世态,更可促动学生思考与实践,从而真切地融入生活。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学生的作文素材必然日益丰富,抒发的情感也必然更加真实。
3.表现手法要多样化。一篇好文章往往离不开好的表现手法,以朱自清的《春》为例,作者为表达对春的喜爱之情,综合运用了拟人、比喻、反复、用典、排比等手法,将春写得形象而生动,细微而感人。对于初中学生而言,教材里的经典文学作品都是必须精读的文章。这一点往往又被不少学生乃至语文教师漠视,他们往往舍近而求远,寻求时下的作文选,这是对教育资源的浪费。有心的语文教师应该在每单元教学结束之后,帮助学生梳理经典作品里的独特技巧,并且嫁接到作文中。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为例,作者在文中带着读者去看和想象济南冬天温晴的景象,并运用拟人化手法使得文中的一切景物都带上人的情感。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在文章中变换使用手法,最大程度地增强文章的表现力。接着让学生模仿文本写一篇以“春天”为题目的片段作文:
三月,春姑娘姗姗而来
闭着眼睛想象吧,热情的燕子欢歌热舞为她引路。春姑娘穿过身着绿衣、一碧万顷的麦田,驻足在热情相迎的迎春花前,贪婪地呼吸着乡村芬芳的泥土气息。小伙子们甩去厚重的棉衣,姑娘们穿着五彩缤纷的锦衣,他们翩翩起舞,欢腾着迎接春姑娘的到来。
就这样,春姑娘来到我美丽的家乡。
学生的模仿虽然简单,但是想象独到,情感真挚,将春写得色彩斑斓,富有活力。其实,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的写作很大程度上还要靠模仿。语文教师最需要做的就是给予正确引导,帮他们透彻分析文中运用的各种文学表现手法,架构课文阅读与写作的桥梁。在此过程中,语文教师要始终牢记一个循序渐进的原则:起初阶段,可以进行片段模仿练习;然后再引导尝试模仿全篇作文。
三、更新兴感之源
在学生成长过程中,他们会经历越来越多的人和事,他们的阅历会逐渐丰富,思辨能力也会随之增强。在此背景下,教师要敏锐、及时地引导学生重新审视和整理过往对自然、社会、人生和自我的感悟。
具体来讲,教师应要求学生分系列编辑自己的习作,习作完成之后的某一时间,应专门设置习作回看课。在这种课上,学生要对自己和他人的习作在字词句等方面重新批改,更要努力读出新感觉,添加新感悟,运用新技法。
总之,当社会越来越复杂之时,初中生更应保持一份纯真,坚持在作文中抒写真情实感,这是作文育人功能的体现。对于语文教师而言,要站在育人高度帮助学生持续不断地寻找兴感之源,开拓性地梳理兴感之法,并且使得这些感悟不断得到更新和升级。相信假以时日,学生写出的文章必将真实感人,他们的人生大作也将魅力四射。
(作者单位:南通市海安县城
东镇西场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