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扬先抑兴味多
孙新+刘大红
经常看到有教师在学生作文的评语中写道,“人物太扁平化了,能不能立体一点”或者“事件经过太普通了,能不能曲折点啊”?而学生看到这样的评语多半会觉得无所适从,因为他觉得自己看到的人物或者经历过的事件就是这样的,原本就没什么曲折,怎么能写出曲折呢?那么怎样才能让作文中的情节多一点曲折呢?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笔者从四个“一”入手,较为巧妙、直观地让学生掌握了欲扬先抑这种写作手法。
一、把对人的真实态度先遮一下
这种写法就是在叙述故事的过程中不交代人物身份或者故意在读者心目中留下不良印象,也就是说明明想要赞美某个人物,却偏偏从劣处写起,然后在文章的结尾处交代人物的真实身份(或者本来面目),形成反差,出乎意料,对比映衬,印象深刻。比如在学生作文《那根银链子》中,作者把故事的环境选在拥挤的客车里,再把聚焦点放在一个衣着另类的“小混混”身上:“那个人头发染成枯草一般的颜色,而且根根黄发上指,脸上的青春痘煞是刺眼,脖子上还挂着一根明晃晃的银链子,疲倦的双眼却紧盯手中的手机,沉浸在自己的手机世界里。”当中途上来一位老人需要座位,几乎所有的人都在以各种借口拒绝让座时,那个“小混混”却主动站了起来,非常热情地给老人让座。如此一来,文章前后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也告诉我们,不要依貌取人,思维定势看待周围的人,不要轻易给别人下结论。
二、把读者的胃口稍吊一下
在文章的开头故意设置某种意外的情境,引起读者关注,却又不立即告诉读者结果,有意吊一下读者的胃口,激发阅读欲望,最后才揭开谜底,让读者恍然大悟,文章波澜顿生。比如在学生作文《偶遇》的开头,作者先写在花鸟市场买金鱼时,碰到一位浓妆艳抹的女子也在挑金鱼,“她穿着一身很是奇怪的衣服,好像是舞衣。脸上涂了粉,眉毛画得细细的,像根快断的线,眼睫毛比牙刷毛还长,眼睛旁涂了深色眼影,貌似是当下比较流行的烟熏妆。”这样浓墨重彩地刻画年轻女子的外貌衣着,让人顿生疑惑。当“我”离开市场时,没想到她也一直紧随身后,直到来到某小区102室,“我一想,不对劲儿,102室听说住的是个孤寡老人,平时都没人去,她是谁呢?该不会要做什么坏事吧?”第二次设疑,交代了102室主人的身份,为下文揭开谜底做铺垫。“我悄悄跟了上去。”偷听她们的对话,谜底揭开,原来这位姑娘是一位戏曲演员,演出刚结束还没来得及卸妆,便来看望她们一直照顾的孤寡老人。习作中不住地设疑,吸引读者,同时又注意释疑,前后照应,一气呵成。
三、让读者的感情多转一圈
作文中,无论是正面描写,还是反面映衬,其目的都是为了调动读者的感情,激起读者感情的共鸣。我们如果抓住了这个规律,写作时就不妨让读者的感情多转几圈,达到欲扬先抑的目的。比如一篇作文《留点感激在心中》,开篇便极言自己对补鞋老人吆喝声的厌烦与抱怨,好不容易有个可以睡懒觉的星期天,却被老人一声接一声的吆喝声彻底搅和了,相信很多同学都有共鸣;也正是有了这种厌烦与抱怨,才产生了想捉弄补鞋老人的想法,并且马上就有了“妙计”,便“故意从垃圾箱中找双破鞋子让他给补补”。行文至此,不同的读者或许会对“我”的做法有不同看法,有赞同的,也有反对的;有会心一笑的,也有觉得欠妥的,然而,令“我”没想到的是,三四天以后,晚上放学回家,发现补鞋老人正等在门口给“我”送鞋,一时间,“我”的羞愧、后悔与感激的思想感情和老人勤劳、和善、充满爱心的品性交织在一起,抑扬之间,老人的鲜明形象便跃然纸上。
四、把故事的结局先瞒一会儿
在作文中,我们可以利用“误会”的处理方式,把人物对某一事实的真相作出与之相反或毫不相关的判断作为情节的基础,由此来展开矛盾冲突,塑造人物形象。从某种意义上讲,误会的过程也是蓄势的过程,误会越深,最终给人的震撼越强烈。所以不论何种误会,结尾一定要解开谜底。学生作文《海外归客》中,作者通过“我”对“伯父”的误解和重新认识,较好地表现了“伯父”的高尚品质。文章前部分先贬低“伯父”:从海外归来不带礼物,太抠门,连远房叔叔都不如;形象无风度,“黑瘦的脸上爬满了皱纹”;穿着老土,“一身半旧的中山装”,这些都是贬抑“伯父”。文章后部分,“我”从“伯父”与父亲的告别中,了解到他是一个慷慨大方、重情讲义、热爱故乡的人,他的内在的精神美顿时使“我”肃然起敬,“伯父”的形象在“我”眼里和心里高大起来,引发我“流下了愧疚的泪水”。可见巧用“欲扬先抑”的技法,能提高文章的质量,收到了感人的效果。
不过,需要提醒学生注意的是,在使用这种手法时,不能抑得过多,而扬得不够,这就背离了初衷。此外,必须要注意的是使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开头要根据中心表达的需要选准人物或事物不协调的两个对立面,渗透截然相反的两种情感。
(作者单位:霍邱县龙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