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议诸葛亮的军事悲剧命运

    赵育辉

    内容摘要: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智者和忠臣的代表,成为影响传统文化的重要人物。然而,人无完人,诸葛亮的军事悲剧命运在识人用人及军事谋略方面略见一斑。究其原因,主要是诸葛亮的传统儒士思维性格、战略思想的偏差及军事基础的匮乏导致。

    关键词:军事悲剧 战略 原因

    《三国演义》众多的人物形象中,诸葛亮毫无疑问是作者着墨最多、最成功的一个,他堪称《三国演义》第一主角,诸葛亮已经成为《三国演义》的中心人物,甚至他的影响力贯穿整部三国乃至西晋大一统。罗贯中将诸葛亮作为小说的重中之重,从诸葛亮的神奇出山到其后一系列精彩的表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诸葛亮这个近乎完美的艺术形象,是《三国演义》的魂之所在。在刘备的“三顾茅庐”下隆重推出后,诸葛亮的绝世才华更令曹操、周瑜、司马懿等人都望尘莫及。他的绝顶智慧真是神鬼莫测,而且可谓无所不能。他进入蜀汉集团核心权力层后,使刘备走出困境,予取予求,迅速立稳了脚跟,初步实现了《隆中对》所提出的三足鼎立之势。然而,诸葛亮这样一位天之骄子,盖世奇谋之卧龙,却在军事方面存在着自身的短板,尤其是在北伐方面表现得更加明显,一系列军事谋略的不足最终只能落得“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第一,识人用人。

    首先是失荆州。庞统落凤坡遇难后,刘备不得已写信要诸葛亮前来相助夺取西川。诸葛亮在入川之前,对关羽能否独力守住荆州曾经有所疑问,在得知关羽“以死保之”后更是忧虑万分,并给出了“东和孙权,北拒曹操”的建议。而关羽身死异乡后,诸葛亮却道出了这么一句未卜先知的话“云长平日刚而自矜,故有此祸。”可见,诸葛亮对关羽的骄傲自大是有着预判意识的,然而诸葛亮却因为关平送信而擅自做主,将如此重要的关防重地交予了并不令人踏实的关羽。其后,关羽守荆州时的一系列表现更是他骄傲自矜的表现,所谓知人善任,盛极必衰,诸葛亮对人对事都很清楚,但因为关羽地位特殊,又心存侥幸心理,可事情的发展却有着必然的规律,关羽大意失荆州,与诸葛亮有着重要的关系。自此以后,蜀国一系列的感情用事遭致的惨败,都是诸葛亮一手造成的。

    其次是失街亭。诸葛亮深知街亭无论从战术到战略,其地位都是非常重要,关乎第一次北伐的全局。因此,当马谡自告奋勇要去据守街亭这一要地时,他也曾有过短暂的谋划和考量,说实话马谡本人作为参军,出谋划策是其本职,带兵作战并非其长项,再加之刘备白帝城托孤时曾点评过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但就因为马谡熟读兵书,又有着在南征战场所提出的“攻城为下攻心为上”这一著名的论断,与诸葛亮私交甚密,于是乎就把这一重任交由马谡来完成,以实现马谡的理想从而杜绝其他人的闲言碎语。街亭失守后,大军只好退人汉中,拱手将大好战果葬送于一人之手,第一次北伐就这样无功而返。这完全是由于诸葛亮重用了与自己私交较好而无实际经验的马谡,反映了他性格中的弱点。

    再次是罢李严。李严作为蜀汉集团中东州系统的代表人物,又兼具刘备托孤之重任,可谓位高权重,资历颇深。然而李严托孤后回到成都,却出人意料地被诸葛亮任命为主要助手,就是“以中都护署府事”,李严一下子地位变成了诸葛亮的属下,从同为托孤大臣到下属,这种心理落差不是谁都能一下子接受的。同时,李严改名李平。又在诸葛亮北伐期间,李严负责后勤供给,由于天降大雨,运输困难,李严要求撤军。等大军回朝后,李严又百般推脱责任,在主上和诸葛孔明之间踢皮球。诸葛亮禀明后主刘禅,老账新账一块儿算,将李严废为平民,流放边郡。总之一句话,诸葛亮对李严那是一百个不喜欢,两个人可谓气不打一处来,水火不容。诸葛亮就因为这些人际关系的不悦而随意处理元老重臣,不可谓不聪明。

    第二,军事谋略。

    首先是北伐战略。魏延曾提出从子午谷径取长安,兵行险招一举攻克,直捣长安,而此时,恰逢司马懿遭贬大好时机,魏国君臣也就只有投降,连司马懿自己都认为如果这样,诸葛亮就必成大业。但是诸葛亮却没有采纳魏延的奇袭意见,出于性格方面的因素,北伐路线过于保守,谨小慎微,不肯弄险,六次北伐都无功而返。军事在战争的形势瞬息万变,不能一条道走到黑,非奇谋者不能成功也,诸葛孔明的六出祁山均告失利,其实也是偶然中的必然。

    其次是隆中战略。在诸葛亮的战略思想中是先取荆州,在这一点上诸葛亮看到了荆州战略位置的重要性,事实上他们也是这样去做的,在另一方面,他认为东吴已历三世,国富民强,并且都面临着北方强魏威胁,所以存有合作的广泛利益,这样的考量也是对的,但是当把这两方面的战略思想放在一起的时候,不难发现两者并不能同时完成。诸葛亮在制定隆中战略的时候,对时事把握不够准确,没有站在东吴的立场上去看荆州的重要性。后来的事实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在曹魏进攻襄樊之时,东吴趁机杀了关羽,抢回了荆州。在诸葛亮没有放弃荆州的同时,蜀汉和东吴的实质性联合就是一句空话。恰恰如此如果蜀汉放弃了荆州和东吴和好,那么其钳形进攻中原的军事战略便是一纸空谈。

    究其原因,我们会发现诸葛亮军事悲剧命运的背后隐藏着一系列未知因素:

    第一,性格特点。

    诸葛亮的性格特征,无论是后世研究者的点评,还是他本人的自我评价,都几乎大差不差地归为一点——“谨慎”。《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说他是“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这句评价应该说是相当到位并且异常客观公正的。也就是说,诸葛亮是萧何,不是张良和韩信。谨慎的性格决定了诸葛亮不长于奇谋。“诸葛一生惟谨慎”,后人这样称誉诸葛亮,并且他在《出师表》中也说:“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然而,话又说得过来,古代行军作战,将帅的性格类型,谨慎与冒险,安静与焦躁,都将直接影响指挥作战。过于谨慎的将帅,在该冒险的时候不冒险,那就会陷人错失良机的尴尬境地,不敢出奇招统一魏延的子午谷奇谋正是诸葛孔明的性格使然.乘虚蹈隙出奇兵,是古代兵家常用的取胜之道,曹操冒险袭击乌巢获胜,决定了官渡之战的命运;周瑜用黄盖诈降成功,赢得了赤壁大捷;邓艾偷渡阴平,变被动为主动,加速了蜀国的灭亡。这种战例是举不胜举的。而诸葛亮作為一个将帅,却要求战争三思后行,徐徐图之,弃魏延之奇险之计不用。因此,后人多以此来印证“奇谋为短”的评价。

    第二,战略思想。

    诸葛亮在收荆州和联吴抗曹的两大方针出现冲突的时候,他决定放弃荆州来保其后者,实质上也就是说东吴和蜀汉真正进行实质性的联合的时候,也就是在蜀汉没有再图荆州之时。在荆州问题没有解决,蜀汉和东吴的联合就是表面上的,而且孙吴和曹魏也有联系。那么如果当年的隆中战略意识到荆州问题,而且考虑到和东吴联合的话,两家就荆州共分或者自我损失一点,双方完全可以联手抗拒曹操的南下。所以从战略思想看,当时没有意识或重视与东吴的联合,到后来的弥补都为时已晚,故有关羽之死,蜀国大输精亏,从此一蹶不振。可以说,战略思想的延迟致使蜀国失去了进军中原乃至恢复汉室的大好良机。可以说,在后来的几次北伐过程中,吴国虽然也进行了呼应,但效果不佳,很多都是试探性的进攻,一旦受挫,便采取守势,不图进取,缺乏誓死决战的勇气和信心。曹魏把防御的重点全部集中于陇西边境,形成了魏蜀两国犬牙交错的对峙局面。虽然蜀国和东吴的合作有了良好的基础,但是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没有发挥到最好。

    第三,军事基础。

    诸葛亮的军事战略只是纯路线,没有深入分析国力状况,蜀国灭亡的根本原因在于魏国之强大。在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朝代的变迁和兴亡最终都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也就是双方的实力对比。综观三国之中,魏国占据经济最为发达的中原广大地区,拥有天下十八州中的十二州,并且人口数量是蜀国的8倍,高达66万户,440余万人。再加上曹操实行的一系列先进政策和方针如“唯才是举”“屯田令”等作为后盾和模板,所以魏国的经济发展无论从空间还是深度上都是当时首屈一指的。国力的强大必然在军事上反映为源源不断的军事输出和良好的军事保障,这一点是实力弱小的蜀国和吴国所不能比拟的天然优势,以致于后来为什么魏国灭掉蜀国、西晋能够吞吴完成天下大一统的任务,那也源自于此。当然还有学者认为诸葛亮的北伐战略思想是一种以攻为守的方式,但最终是北伐没有取得实质性胜利。究其根本,蜀国的灭亡仅仅是表面现象,最根本的是实力使然,诸葛亮所谓的北伐最终失败也是历史的必然,再次印证了社会发展规律不以某个历史人物的意志为转移这一永恒的定律。

    参考文献

    [1]趙翼.廿二史札记[M].王树民,校证.北京:中华书局,2001.140.

    [2]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2.871

    [3]沈伯俊.三国演义新探[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

    [4]杨定勋.试论曹操的用人观[J].保山师专学报.2004(6).

    [5]杨景生.吕蒙与王平[J].领导科学.2005(13).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