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虚拟组织对大学生的现实影响及教育对策
汪旸等
摘 要:在信息技术革命的背景下,一种全新的组织形式—网络虚拟组织正逐渐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并给高等教育带来了新的严峻挑战。本文梳理了组织的演进,分析了网络虚拟组织的形成原因及特征,归纳了网络虚拟组织对大学生组织归属感、虚拟领导力等方面的影响,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在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道路上对其进行更好的引导和培养。
关键词:网络虚拟组织;大学生;教育对策
组织的演进
1.传统组织
我国古代就有“国人树桑麻,习组织”的记载,这里的“组织”指的是编织、纺织,有按照一定的规律将事物分成纵横不同的隔断,并交织在一起之意。在国外,“组织”一词源自器官,最初被用来解释物。现代意义上的所谓组织,是指个体在社会群体交往活动中,为实现特定目的、协调个体间的行为,按照一定的关系建立起特定的规则,并经规范化、稳定化、形式化后形成的群体。西方工业文明时期,古典组织理论研究重点是组织的内部结构、运行模式和管理职能。[1]其理论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提高效率为手段,使组织机构合理化为核心。有主张实行职能管理制以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理论,有以大企业为研究对象以法约尔为代表的一般组织管理理论,也有以“组织理论之父”韦伯为代表的官僚制组织理论。
2.虚拟组织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人类社会步入知识经济时代。1989年,在美国由国家工程院和国家科学院联合举办的一次研讨会上,首次提出了“虚拟组织”(Virtual Organization)概念。当时的涵义指的是一些企业为了满足市场需求,通过信息技术共享技术、资金和人员,整合成一个跨地域、跨空间的临时型网络组织。虚拟组织是一种动态的联盟。当特定目标出现时,虚拟组织开始组建、形成并运作;当特定目标、任务完成时,虚拟组织便告解体。
将目光转移到大学校园里,同时存在着各类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如学校的党、团组织,各院系、学生会、工会、班级、教研室等都是典型的正式组织。但基于共同的理想目标、兴趣爱好、价值观或相近的社会背景,使得非正式组织已越来越成为一种常态,如老乡会、登山组织、学术沙龙、校园BBS、QQ群等。而这些正式和非正式组织,都有网络化、虚拟化的趋势,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以互联网为载体,产生了一大批网络群体、虚拟群体、网络社团、虚拟团队、虚拟社区等。
3.大学生网络虚拟组织及形成原因
所谓大学生网络虚拟组织,是指基于共同的理想目标、相同的兴趣爱好、相似的背景经历,由大学生建立或参与的以网络平台为载体,以信息技术为手段的网络组织,包括现实组织的网络化和基于网络诞生的组织。类型可分为“群”,如QQ群;“客”,如博客、微博;“吧”,如校园BBS;“面”,如社交网站;“游”,网络游戏公会等。[2]
大学生内心想和外界交流的愿望是迫切的,但他们往往并不想只与某一个人进行单独交流,这可能对一些人来说存在困难。以QQ 群为例,那些在里面很活跃、看似和谁都能搭上话的人,可能恰恰适合那些很少私聊并和其他人都比较陌生的人。多数大学生也表示,在虚拟组织中,成员哪怕在没有直接互动的情况下,也很享受共用虚拟环境,体验到高度的“社会临场感”(Social Presence)。斯坦福大学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的团队将这种现象称为“一起各自玩”。实质上,这一过程恰恰满足了大学生个体心理的需求。
大学生网络虚拟组织的特点
1.社会圈子的强关系和弱关系
社会学中有“社会隔离”的概念,认为社会圈子存在一条不能随意跨越的界限。在现实社会中,人和人构成一个个社会圈子,这些圈子虽有不同, 但受地域的限制,具有高度的同一性。一个人一旦被某个圈子排除出来,基本上其他的圈子也会在很短的时间内作出同样的反应。
与此同时,不同的网络虚拟组织载体给强关系或弱关系的产生提供了不同的土壤。在“人人网”等实名制的虚拟组织中,更倾向于产生强关系,好友之间互相结识,可能是同学、同事,这种维系不会轻易地改变,甚至进而深入到现实关系中。而弱关系更可能产生于豆瓣小组、微博小组等虚拟组织,成员间的纽带相对复杂,可能是通过地理位置、一部好看的电影或是一篇不错的文章而产生了互动和交流,多数情况下,相对脆弱的关系只是聊上两句就“相忘于江湖”。
2.平等性和不平等性
在传统组织里,社会人一般都承载了社会地位、社会角色等不同的社会属性,这些社会属性带有很强的等级特征,人际互动由这些社会属性所决定。对于网络虚拟组织一般都会产生这样的印象:网络上都是人人平等、拒绝权威、去中心化的,个人和组织都可以平等地享有网络上的资源。网络的平等性使得一部分大学生体验到在现实生活中难以体验的平等关系。当然,网络虚拟组织的领导者并不都是为了所谓的权力而去做“领导”或者“领袖”,更不会终身去做。在诸多校园BBS上,“维护版面(组织)秩序”“服务网友”几乎是所有网络虚拟组织领导者申请“版主”的理由之一。
然而,网络的平等性是相对的,在各类网络虚拟组织载体上,都会制定各种复杂的等级制度,这种制度的制定一方面是从总体上维持网络虚拟组织的秩序,另一方面则是作为一种激励手段不断刺激用户追逐更高等级。在校园BBS 里会有站务、区务、版务这一类的网络身份,不同的身份拥有不同的权限和功能。在游戏里则是打怪升级,游戏玩家们一般认为“练级是游戏最让人满意的一种反馈形式”, 而在网络游戏公会里,等级的划分可能并不亚于一个现实成熟组织的组织架构。
3.线上的组织,线下的活动
利用网络传播的媒体特性,发起者渴望“召唤” 随之带来“响应”。通过参与网络虚拟组织而参与该组织的线下活动也是一部分网络人的需求,线下活动是网络虚拟组织中的关系向现实关系转化的关键点,相比于从网络获取的信息,大学生还是对面对面得到的信息更为信任,如果说网络给关系的建立提供了机会,那么线下活动则是为关系的巩固奠定了基础。
目前来看,多数大学生均参与过各类网络虚拟组织引发的线下活动,其中聚餐是最常见的方式。线下活动的广泛参与度使其成为网络虚拟组织与现实活动交互的主要表现形式。这对主动参与活动者来说,增加了他们参加线下活动的机会。目前,固然有许多充满正能量且影响力较大的网络学习团体、网络公益组织等正进行着各类有益的线上及线下活动。值得关注的是,探讨社会问题渐渐成为各网络虚拟组织线下活动的基本议题之一,当然也有类似于“父母皆祸害”(Anti-Parents)这样的豆瓣小组,其内容令人瞠目。
网络虚拟组织对大学生的影响
1.看不见的影响
目前来看,大学生参与网络虚拟组织的涉入率极高,“微时代”带来移动化、即时化、互动性的生活方式,信息的裂变式传播,使得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利用碎片化甚至“粉尘化”的时间参与网络虚拟组织之中。而网络虚拟组织先天具有的前所未有的开放性,给对传统上被动接收的大学生群体进行了最大限度的解放,实现了信息的社会共享,并且正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衣食住行、学习、科研、恋爱、就业等方面。
一项对大学生参与网络虚拟组织影响的调查显示,网络虚拟组织对大学生的影响维度大致可分为知识技能维度、人际交往维度、自我调节维度三方面。政治面貌是群众的比党员、非独生子女比独生子女更能从网络虚拟组织中获得知识技能;而工科专业学生,女生比男生、高年级比低年级的学生更能从网络虚拟组织中获得人际交往;而女生比男生、低年级比高年级的学生、学生干部、城市生源更能从网络虚拟组织中得到自我调节。
2.看不见的组织归属感
在传统的组织里,人们之间为了争夺资源相互竞争主要依靠的是体力和脑力,组织要比个体更有力量,网络虚拟组织则改变了这种状况。假设大学生在通过电子手段进行交流时,他们所看到的仅仅是计算机屏幕。他们没有机会利用面部表情、姿势以及语音语调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所拥有的仅仅是字和词。对于交流者来讲,他所能够感受到的也仅仅是这些字和词。
在网络虚拟组织中,组织成员之间的交流最大的特征是“空间感”的消失,交流环境由“场景”转化为“屏幕+时间”,知觉者对被知觉者的认识主要是通过视觉和听觉的部分来间接地、选择性地感知的,而且这种感知是通过数字化处理过的,知觉和被知觉者一般不在同一个空间,交流的形式呈现为屏幕显示,时间效应被强化。上述调查还显示, 大学生群体中,男生比女生、参与过比没有参与过QQ群、校园BBS、网络游戏公会的大学生更不认为网络虚拟组织有组织归属感。
3.看不见的领导力
尽管大学生在QQ群、校园BBS、人人小站、豆瓣小组、网络游戏公会等常见网络虚拟组织的参与度很高,但多数人并不活跃,只是简单地浏览、潜水或者“轻交流”,其网络行为和网络意识更多的是受组织中的舆论领袖所影响。于是,在网络虚拟组织中,适时地出现了这样一类特殊群体,他们高度活跃,积极发表意见,并通过强大的人际影响力和号召力成为网络舆论风向标,对于校园生活、社会热点话题的舆论导向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这种虚拟领导力,往往是在网络中介因素的作用下,以网络媒体为沟通媒介,是领导者管理并引导组织成员实现个人期望,继而实现组织目标的一种能力。[3]“沉默的螺旋”理论很好地解释了这一现象。在网络虚拟组织中,充当舆论制造者的是少数积极用户。从国内某知名高校BBS每天的“十大新闻” 形成及结果可以发现,主要的话题来源于几个版块,主要的内容集中在几个问题上,主要的回帖力量也集中在少数积极用户上。
对网络虚拟组织中的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1. 高度重视,加强引导,构建新型校园实体组织社团模式
毋庸置疑的是,在经济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网络已成为大学生主要生活方式之一,网络虚拟组织的涉入率极高。但网络上各种信息鱼龙混杂,高校大学生网恋、网游上瘾,甚至由此走向犯罪道路的案例也不胜枚举。这就要求高校思政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大学生网络文明和网络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网络信息识别能力。此外,大学校园内的各类实体组织和社团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的大学社团管理体制行政指令式管理色彩浓厚,不尊重社团的主体性,影响大学生社团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4]。高校应建立具有较强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实体青年社团组织,充分发挥实体组织的开放性、包容性,以兴趣团聚人心,发挥社团的全面育人作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及相应的制度设计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锻炼能力。
2. 转变思路,提高认识,充分利用网络虚拟组织优势
高校思政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到网络虚拟组织已经成为大学生人际交往、知识获取、发表见解等不可或缺的媒介和平台。在日常思政教育过程中应牢牢抓住网络思政的主阵地,提升思政教育的吸引力、交流互动性,以当代青年更为喜欢的话语方式,以鲜明的主题特色,吸引大学生参与进来,便于掌握学生思想动态,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教育。在高校管理和教学中可以充分挖掘网络虚拟组织在传递和交流信息、组织学生活动、及时了解学生动态等方面的功能。坚持网络育人原则,将教务信息、学习资源、就业实习机会等关系学生切身利益的相关信息及时公开,形成学生的主动聚集,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交流氛围中,实实在在得到实惠,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
3. 创新形式,优化机制,加强实体组织与网络虚拟组织联系与合作
网络虚拟组织的产生和发展打破了传统学生社团、组织在联结大学生中的唯一性。这就要求现存各类社团及大学生自主积极创新组织覆盖方式,善于利用QQ、BBS、微博、微信等各类网络平台和载体来联系青年学生,建立规模合适的网络虚拟组织,把具有共同兴趣爱好的青年团结起来。同时,应注意对网络舆论领袖的培养,注意话语引导,充分发挥队伍优势,让广大共青团干部的工作触角延伸到各类大学生网络组织,主动设置议题、多用网络话语,正确引导舆论[5]。此外,在各级各类实体组织或网络虚拟组织中多开展有益的线下或线上活动,建设实体组织与网络虚拟组织齐头并进,满足大学生多样化的需求,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文章系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青年专项课题“首都大学生网络虚拟组织及其管理策略研究”(CJA10242)和国家社科基金“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教育学重点课题“学生网络生活方式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项目(ACA090008)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周颖洁,张长立. 试析西方组织理论演变的历史逻辑[J]. 现代管理科学,2007(5):68-69.
[2]张珂. 大学生网络组织理论综述[J].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1(4):39-41.
[3]孙也程,尚俊杰. 高校学生虚拟组织与虚拟领导力研究—以高校BBS 为例 [J].北京教育(高教版),2013(1):20-22.
[4]王功敏. 大学生网络组织参与特征及引导管理对策—基于广州市 8 所高校大学生的调研[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8):119-123.
[5]张彦,霍晓丹,孙也程. 高校网络舆论状况及舆论领袖的作用和特点[J]. 中国青年研究,2012(10):73-77.
(作者单位:汪 旸 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工作部;尚俊杰,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
[责任编辑:李艺英]
摘 要:在信息技术革命的背景下,一种全新的组织形式—网络虚拟组织正逐渐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并给高等教育带来了新的严峻挑战。本文梳理了组织的演进,分析了网络虚拟组织的形成原因及特征,归纳了网络虚拟组织对大学生组织归属感、虚拟领导力等方面的影响,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在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道路上对其进行更好的引导和培养。
关键词:网络虚拟组织;大学生;教育对策
组织的演进
1.传统组织
我国古代就有“国人树桑麻,习组织”的记载,这里的“组织”指的是编织、纺织,有按照一定的规律将事物分成纵横不同的隔断,并交织在一起之意。在国外,“组织”一词源自器官,最初被用来解释物。现代意义上的所谓组织,是指个体在社会群体交往活动中,为实现特定目的、协调个体间的行为,按照一定的关系建立起特定的规则,并经规范化、稳定化、形式化后形成的群体。西方工业文明时期,古典组织理论研究重点是组织的内部结构、运行模式和管理职能。[1]其理论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提高效率为手段,使组织机构合理化为核心。有主张实行职能管理制以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理论,有以大企业为研究对象以法约尔为代表的一般组织管理理论,也有以“组织理论之父”韦伯为代表的官僚制组织理论。
2.虚拟组织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人类社会步入知识经济时代。1989年,在美国由国家工程院和国家科学院联合举办的一次研讨会上,首次提出了“虚拟组织”(Virtual Organization)概念。当时的涵义指的是一些企业为了满足市场需求,通过信息技术共享技术、资金和人员,整合成一个跨地域、跨空间的临时型网络组织。虚拟组织是一种动态的联盟。当特定目标出现时,虚拟组织开始组建、形成并运作;当特定目标、任务完成时,虚拟组织便告解体。
将目光转移到大学校园里,同时存在着各类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如学校的党、团组织,各院系、学生会、工会、班级、教研室等都是典型的正式组织。但基于共同的理想目标、兴趣爱好、价值观或相近的社会背景,使得非正式组织已越来越成为一种常态,如老乡会、登山组织、学术沙龙、校园BBS、QQ群等。而这些正式和非正式组织,都有网络化、虚拟化的趋势,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以互联网为载体,产生了一大批网络群体、虚拟群体、网络社团、虚拟团队、虚拟社区等。
3.大学生网络虚拟组织及形成原因
所谓大学生网络虚拟组织,是指基于共同的理想目标、相同的兴趣爱好、相似的背景经历,由大学生建立或参与的以网络平台为载体,以信息技术为手段的网络组织,包括现实组织的网络化和基于网络诞生的组织。类型可分为“群”,如QQ群;“客”,如博客、微博;“吧”,如校园BBS;“面”,如社交网站;“游”,网络游戏公会等。[2]
大学生内心想和外界交流的愿望是迫切的,但他们往往并不想只与某一个人进行单独交流,这可能对一些人来说存在困难。以QQ 群为例,那些在里面很活跃、看似和谁都能搭上话的人,可能恰恰适合那些很少私聊并和其他人都比较陌生的人。多数大学生也表示,在虚拟组织中,成员哪怕在没有直接互动的情况下,也很享受共用虚拟环境,体验到高度的“社会临场感”(Social Presence)。斯坦福大学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的团队将这种现象称为“一起各自玩”。实质上,这一过程恰恰满足了大学生个体心理的需求。
大学生网络虚拟组织的特点
1.社会圈子的强关系和弱关系
社会学中有“社会隔离”的概念,认为社会圈子存在一条不能随意跨越的界限。在现实社会中,人和人构成一个个社会圈子,这些圈子虽有不同, 但受地域的限制,具有高度的同一性。一个人一旦被某个圈子排除出来,基本上其他的圈子也会在很短的时间内作出同样的反应。
与此同时,不同的网络虚拟组织载体给强关系或弱关系的产生提供了不同的土壤。在“人人网”等实名制的虚拟组织中,更倾向于产生强关系,好友之间互相结识,可能是同学、同事,这种维系不会轻易地改变,甚至进而深入到现实关系中。而弱关系更可能产生于豆瓣小组、微博小组等虚拟组织,成员间的纽带相对复杂,可能是通过地理位置、一部好看的电影或是一篇不错的文章而产生了互动和交流,多数情况下,相对脆弱的关系只是聊上两句就“相忘于江湖”。
2.平等性和不平等性
在传统组织里,社会人一般都承载了社会地位、社会角色等不同的社会属性,这些社会属性带有很强的等级特征,人际互动由这些社会属性所决定。对于网络虚拟组织一般都会产生这样的印象:网络上都是人人平等、拒绝权威、去中心化的,个人和组织都可以平等地享有网络上的资源。网络的平等性使得一部分大学生体验到在现实生活中难以体验的平等关系。当然,网络虚拟组织的领导者并不都是为了所谓的权力而去做“领导”或者“领袖”,更不会终身去做。在诸多校园BBS上,“维护版面(组织)秩序”“服务网友”几乎是所有网络虚拟组织领导者申请“版主”的理由之一。
然而,网络的平等性是相对的,在各类网络虚拟组织载体上,都会制定各种复杂的等级制度,这种制度的制定一方面是从总体上维持网络虚拟组织的秩序,另一方面则是作为一种激励手段不断刺激用户追逐更高等级。在校园BBS 里会有站务、区务、版务这一类的网络身份,不同的身份拥有不同的权限和功能。在游戏里则是打怪升级,游戏玩家们一般认为“练级是游戏最让人满意的一种反馈形式”, 而在网络游戏公会里,等级的划分可能并不亚于一个现实成熟组织的组织架构。
3.线上的组织,线下的活动
利用网络传播的媒体特性,发起者渴望“召唤” 随之带来“响应”。通过参与网络虚拟组织而参与该组织的线下活动也是一部分网络人的需求,线下活动是网络虚拟组织中的关系向现实关系转化的关键点,相比于从网络获取的信息,大学生还是对面对面得到的信息更为信任,如果说网络给关系的建立提供了机会,那么线下活动则是为关系的巩固奠定了基础。
目前来看,多数大学生均参与过各类网络虚拟组织引发的线下活动,其中聚餐是最常见的方式。线下活动的广泛参与度使其成为网络虚拟组织与现实活动交互的主要表现形式。这对主动参与活动者来说,增加了他们参加线下活动的机会。目前,固然有许多充满正能量且影响力较大的网络学习团体、网络公益组织等正进行着各类有益的线上及线下活动。值得关注的是,探讨社会问题渐渐成为各网络虚拟组织线下活动的基本议题之一,当然也有类似于“父母皆祸害”(Anti-Parents)这样的豆瓣小组,其内容令人瞠目。
网络虚拟组织对大学生的影响
1.看不见的影响
目前来看,大学生参与网络虚拟组织的涉入率极高,“微时代”带来移动化、即时化、互动性的生活方式,信息的裂变式传播,使得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利用碎片化甚至“粉尘化”的时间参与网络虚拟组织之中。而网络虚拟组织先天具有的前所未有的开放性,给对传统上被动接收的大学生群体进行了最大限度的解放,实现了信息的社会共享,并且正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衣食住行、学习、科研、恋爱、就业等方面。
一项对大学生参与网络虚拟组织影响的调查显示,网络虚拟组织对大学生的影响维度大致可分为知识技能维度、人际交往维度、自我调节维度三方面。政治面貌是群众的比党员、非独生子女比独生子女更能从网络虚拟组织中获得知识技能;而工科专业学生,女生比男生、高年级比低年级的学生更能从网络虚拟组织中获得人际交往;而女生比男生、低年级比高年级的学生、学生干部、城市生源更能从网络虚拟组织中得到自我调节。
2.看不见的组织归属感
在传统的组织里,人们之间为了争夺资源相互竞争主要依靠的是体力和脑力,组织要比个体更有力量,网络虚拟组织则改变了这种状况。假设大学生在通过电子手段进行交流时,他们所看到的仅仅是计算机屏幕。他们没有机会利用面部表情、姿势以及语音语调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所拥有的仅仅是字和词。对于交流者来讲,他所能够感受到的也仅仅是这些字和词。
在网络虚拟组织中,组织成员之间的交流最大的特征是“空间感”的消失,交流环境由“场景”转化为“屏幕+时间”,知觉者对被知觉者的认识主要是通过视觉和听觉的部分来间接地、选择性地感知的,而且这种感知是通过数字化处理过的,知觉和被知觉者一般不在同一个空间,交流的形式呈现为屏幕显示,时间效应被强化。上述调查还显示, 大学生群体中,男生比女生、参与过比没有参与过QQ群、校园BBS、网络游戏公会的大学生更不认为网络虚拟组织有组织归属感。
3.看不见的领导力
尽管大学生在QQ群、校园BBS、人人小站、豆瓣小组、网络游戏公会等常见网络虚拟组织的参与度很高,但多数人并不活跃,只是简单地浏览、潜水或者“轻交流”,其网络行为和网络意识更多的是受组织中的舆论领袖所影响。于是,在网络虚拟组织中,适时地出现了这样一类特殊群体,他们高度活跃,积极发表意见,并通过强大的人际影响力和号召力成为网络舆论风向标,对于校园生活、社会热点话题的舆论导向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这种虚拟领导力,往往是在网络中介因素的作用下,以网络媒体为沟通媒介,是领导者管理并引导组织成员实现个人期望,继而实现组织目标的一种能力。[3]“沉默的螺旋”理论很好地解释了这一现象。在网络虚拟组织中,充当舆论制造者的是少数积极用户。从国内某知名高校BBS每天的“十大新闻” 形成及结果可以发现,主要的话题来源于几个版块,主要的内容集中在几个问题上,主要的回帖力量也集中在少数积极用户上。
对网络虚拟组织中的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1. 高度重视,加强引导,构建新型校园实体组织社团模式
毋庸置疑的是,在经济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网络已成为大学生主要生活方式之一,网络虚拟组织的涉入率极高。但网络上各种信息鱼龙混杂,高校大学生网恋、网游上瘾,甚至由此走向犯罪道路的案例也不胜枚举。这就要求高校思政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大学生网络文明和网络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网络信息识别能力。此外,大学校园内的各类实体组织和社团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的大学社团管理体制行政指令式管理色彩浓厚,不尊重社团的主体性,影响大学生社团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4]。高校应建立具有较强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实体青年社团组织,充分发挥实体组织的开放性、包容性,以兴趣团聚人心,发挥社团的全面育人作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及相应的制度设计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锻炼能力。
2. 转变思路,提高认识,充分利用网络虚拟组织优势
高校思政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到网络虚拟组织已经成为大学生人际交往、知识获取、发表见解等不可或缺的媒介和平台。在日常思政教育过程中应牢牢抓住网络思政的主阵地,提升思政教育的吸引力、交流互动性,以当代青年更为喜欢的话语方式,以鲜明的主题特色,吸引大学生参与进来,便于掌握学生思想动态,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教育。在高校管理和教学中可以充分挖掘网络虚拟组织在传递和交流信息、组织学生活动、及时了解学生动态等方面的功能。坚持网络育人原则,将教务信息、学习资源、就业实习机会等关系学生切身利益的相关信息及时公开,形成学生的主动聚集,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交流氛围中,实实在在得到实惠,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
3. 创新形式,优化机制,加强实体组织与网络虚拟组织联系与合作
网络虚拟组织的产生和发展打破了传统学生社团、组织在联结大学生中的唯一性。这就要求现存各类社团及大学生自主积极创新组织覆盖方式,善于利用QQ、BBS、微博、微信等各类网络平台和载体来联系青年学生,建立规模合适的网络虚拟组织,把具有共同兴趣爱好的青年团结起来。同时,应注意对网络舆论领袖的培养,注意话语引导,充分发挥队伍优势,让广大共青团干部的工作触角延伸到各类大学生网络组织,主动设置议题、多用网络话语,正确引导舆论[5]。此外,在各级各类实体组织或网络虚拟组织中多开展有益的线下或线上活动,建设实体组织与网络虚拟组织齐头并进,满足大学生多样化的需求,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文章系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青年专项课题“首都大学生网络虚拟组织及其管理策略研究”(CJA10242)和国家社科基金“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教育学重点课题“学生网络生活方式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项目(ACA090008)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周颖洁,张长立. 试析西方组织理论演变的历史逻辑[J]. 现代管理科学,2007(5):68-69.
[2]张珂. 大学生网络组织理论综述[J].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1(4):39-41.
[3]孙也程,尚俊杰. 高校学生虚拟组织与虚拟领导力研究—以高校BBS 为例 [J].北京教育(高教版),2013(1):20-22.
[4]王功敏. 大学生网络组织参与特征及引导管理对策—基于广州市 8 所高校大学生的调研[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8):119-123.
[5]张彦,霍晓丹,孙也程. 高校网络舆论状况及舆论领袖的作用和特点[J]. 中国青年研究,2012(10):73-77.
(作者单位:汪 旸 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工作部;尚俊杰,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
[责任编辑:李艺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