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现在完成时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语法教学一直是英语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多讲多练”的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不佳,困扰着师生。笔者立足教学实践,运用思维导图这一新型教学方法,以教学“现在完成时”为例,从其定义、构成、标志性副词和时间狀语、短暂性动词到延续性动词的转变,以及和一般过去时的区别等多方面分析了这一重要时态,让扑朔迷离的现在完成时态变得浅显易懂,实现了语法教学上的深入浅出。

    关键词:思维导图;英语语法;现在完成时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文章编号:2095-624X(2020)24-0025-02

    引 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语法教学课分为体验、归纳、控制性联系和自由运用四个教学环节。简单的语法知识可以通过听来感知和体验,而复杂一些的语法知识需要通过阅读来感知和体验。然而要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新学的语法知识,学生必须再通过仔细观察相关的大量语法知识来归纳其中的规律,最终实现自由运用[1]。现在完成时作为初中英语教学中最重要的语法点之一,也是教师教学的难点。如何让学生掌握其规则、能够自由运用这一语法点,是教师值得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思维导图概述

    20世纪60年代,英国心理学家东尼·博赞(Tony Buzan)最早发明了思维导图。这是一种瑞士军刀般的图解化思维工具,旨在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思维导图作为一种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将文字、关键词与色彩图文相结合,使知识体系层次分明,易于归纳,可应用于繁杂的语法教学,具有有效性和可行性[2]。

    二、现在完成时的教学现状

    语法教学一直是英语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多讲多练”的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不佳,大多是死板地让学生记忆一些语法规则,缺少通过活动使学生体验、领悟语法结构的机会。简单的归纳法、演绎法也无法真正实现学生对语法的自由运用。因此,传统的语法教学模式急需改革。思维导图教学法顺势而生,给现在完成时的教学实践提供了改革的契机。教师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有效实现“形式—意义—使用”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提高语法教学效率。

    三、思维导图在现在完成时教学中的应用

    1.时间轴对比理清基本定义

    现在完成时表示从过去持续到现在的动作或状态,或已经完成但对现在有一定影响的动作。此定义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动作发生在过去;二是对现在有一定的影响。

    学习现在完成时最大的干扰是一般过去时。现在完成时和一般过去时都表示过去做的动作,但是现在完成时强调动作对现在产生的结果和影响,而一般过去时只表示过去的事实,不表示和现在的关系。

    时间轴一(见图1)呈现现在完成时发生的区间,时间轴二(见图2)汇总现在完成时遵循的三条原则。

    原则1:该动作或状态是否还有继续发生或存在的可能?有,使用现在完成时。(虚线1)

    原则2:该动作或状态是否对现在产生顺理成章的影响?有,即为现在完成时。(实线2)

    原则3:作者是否关注该动作或状态对现在所产生的影响?有,确定为现在完成时。(实线3)

    E.g. (1)He has made many friends.(还可能继续交朋友)

    (2)He has seen this film.(看过电影,顺理成章知道电影内容)

    (3)He has lived in London for 2 years.(已住了两年,现在还在伦敦,有可能继续住下去)

    如果用原则1和原则2来做下面这道题,就会陷入无解的情况,即A和B都对。

    He? ? ? ? ? ?in London for 2 years.

    A. lived? ? ? ? B. has lived

    分析:A表示“住过”,B表示“住过且现在还住着”。

    结论1:A和B都可能持续发生,存在可能。

    结论2:A和B都有可能对伦敦很熟悉。

    所以解答这道题,必须参照原则3:作者只关注“居住2年”的事实,不关注对现在的影响(还来不来住?对伦敦熟不熟悉?)选A:他在伦敦住过2年。作者既关注“居住2年”的事实,也关注此动作对现在的影响(一直住,熟悉伦敦,还可能继续住),故选B。

    时间轴让复杂的定义归于简洁,加深了记忆。

    2.花式ABC归类不规则动词

    现在完成时的动词构成:“have/has+动词的过去分词”。“动词的过去分词”这个概念第一次在现在完成时的构成中被提到,如果教师不做任何铺垫,直接提出,学生很难理解甚至进一步熟练应用。因此,教师讲解动词的过去分词时,要追根溯源,落到动词本身,如由动词原形“do”引出过去式“did”,再来讲授过去分词“done”。这样层层递进的教学方式更契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可以观察到do-did-done这三种形式,各不相同,可以归为一类,即ABC型,同理,可以把其他不规则动词做如下归类:AAA型、ABA型、ABB型(见图3)。经过这样的思维过程,学生对动词的过去分词不再陌生,为深入学习奠定了良好基础。

    3.故事主线揭秘since的用法

    since作为现在完成时句式中的关键标志,用法主要有三种(since+从句/过去时间点/段时间+ago)。初学者对其易混淆。教师若巧妙地使用思维导图,添加故事主线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将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初二的学生大多数在14岁左右,从出生到步入少年,青春的故事精彩纷呈,借助since句式,讲述属于自己的小故事,趣味性将中和语法记忆的枯燥性(见图4)。

    I have changed a lot since I was born/since 2006/since 14 years ago.

    学生可以通过替换主句中“have changed a lot”部分来分享故事,巩固since的用法。

    E.g. I have lived in Suzhou since I was born/since 2006/since 14 years ago.

    4.求同存异整合标志性词语

    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现在完成时,最简便的方法是找此时态的重要标志。如标志性副词:already, yet, recently等;標志性时间状语:since+三种用法,for +段时间,several times, so far, over the past years等;特殊句式:It's the first time that...这些重要标志繁多杂乱。教师应引导学生在“求同存异”的理念下,借助思维导图找出它们之间微妙的联系,加以整合,从而强化记忆。例如,already VS yet,利用含有already的肯定句和含有yet的否定句、疑问句之间的句型转换,强化记忆;since VS for,借助同义短语转换,实现记忆再现,since+段时间+ago=for+段时间;多种“至今”“过去这些年”等在思维导图中越发直观、易懂(见图5)。

    5.图文并茂解惑“去回长短”

    现在完成时包含两种功能:一是“表示过去发生的对现在有影响的动作”;二是“表示过去某时间开始一直延续到现在的动作”。光看这两功能是无法区分have gone to和have been to的不同,仅靠简单解释为“去了”和“去过”也是很难将其分清楚的。教师如果利用思维导图法,可以实现情节细化:“Have gone to”表示去了未回,有可能在去的途中,也有可能已经到达,但是还未回来,或不再回来;“Have been to”则表示去过已回。在分清楚这两个“去回与否”的基础上,进而讲解瞬间动作go和延续性动作be in的转变过程。

    E.g. They have gone to Suzhou.——They have been in Suzhou for two weeks.

    他们已经去了苏州。——他们在苏州待了两周。

    图文并茂使“去回长短”这一难点跃然纸上,脉络清晰,简明易懂。学生顺其自然地掌握了“未去过某地”的两种表达“have never been to”和“haven't been to”(见图6)。

    结 语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新式高效的思维工具,在错综复杂的语法教学中另辟蹊径,冲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禁锢,满足了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具有时代的前瞻性。因此,今后的语法教学中融入思维导图教学法将是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

    林立.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初中英语[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宋银燕.思维导图优化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探析[J].名师在线,2020(06):61.

    作者简介:孟亚莉(1978.12—),女,江苏灌南人,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初级中学备课组组长,一级教师,曾获区优质课一等奖。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