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上眼,世界与我无关”

舒畅
【内容摘要】想象是诗歌审美鉴赏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心理活动。闭眼凝神,可以视为通往想象的一个入口。在诗歌想象的教学中,尝试采用三步:第一,闭目凝神,也作诗人;第二,编织细节,重回现场;第三,闭目描绘,体验分享。也许,能够完成想象并藉之获得审美体验。
【关键词】闭目凝神 编织细节 描绘分享 审美心理体验
已逝的朦胧派诗人顾城在他的诗作《生命幻想曲》里写下诗句:“合上双眼,世界就与我无关。”这句非常符合“童话诗人”的身份。闭眼,是简单的行为,却又能发挥奇妙的心理功能。睁开双眼,我们只可以看清眼前;合上双眼,却可以看到过去和未来。不妨试一试,眼皮一闭,会发现“往事历历在目”。
鲁迅笔下的阿Q,也喜欢闭眼。他在一次次闭眼中忘记了现实中所遭受的耻辱,幻想了他未来的荣光,实现了一次次精神胜利。闭眼之所以有如此功效,一定是因为眼皮一闭,瞬间便隔离了现实,肃清了眼前的扰攘,容留出一块别开生面的领地,在此假想的领地可以里横冲直撞、无所不能。只要想象足够天马行空,便可无限地开垦这块领域。也就是说,闭眼为想象提供了方便,提供了可能。
而想象,让我们超越平凡的现实生活,过上一种不可能经历的奇妙生活,获得精神的满足与喜悦。
一个真诚阅读文学作品、期望从中获得审美体验的人,在面对文字的时候,不可能不在大脑中自行构建一个世界。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加工想象构建的过程,那么就不能说是真正欣赏了这个作品。而诗歌作为文学样式中的精品,不但用字极其精简,而且用语与现代语言相距很远,如果再缺失想象,所获就将极其微薄。因此,我在诗歌教学中,总会有意识强化学生想象的训练。
而想象是一种内在的心理活动,不可能一声令下,全部学生就自动进入想象的程序,于是,我想到借助闭眼的方式,借助闭目通往想象,成为诗歌鉴赏的一个入口。
在诗歌《夜归鹿门歌》的教学课堂上,在先行完成了诵诗读注、初通诗意的过程之后,我有意识地对学生提出了三步要求:
一、闭目凝神,也作诗人
初通诗意之后,给学生六分钟时间,闭目凝神,将自己当作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构想诗中之境,在境中神游。学生开始时不好意思,彼此偷觑,掩嘴偷笑。但几十秒过后,他们开始闭上双目,渐入佳境。
课堂上出奇地静,窗外鸟儿鸣啭,绿叶浮动在枝头,学生们闭目凝神,表情寂静而空灵。六分钟的宁静让我感到,静谧的氛围在我们扰攘的现实生活中是何其珍贵。我无法知道他们的心理活动,但是他们游离迷失的表情使我相信他们已经从现实中抽身出来,像诗人一样,行走在另一个时空。
闭目凝神如同一种仪式,是通往想象的门径。没有这个仪式,难有静默的虚空,当眼耳充斥声色,现实与非现实都纷至沓来,要想和千百年前的诗人对话,恐怕并不容易。
二、编织细节,重构现场
闭目只是引发想象的一个入口,要做回诗人,重回现场,关键在于编织细节,构建现场。因此,我要求学生在闭眼想象时,要充实细节,形成清晰画面。比如,只想到,“树上的花儿很美,散发着幽香。溪水中游动着许多鱼。天上还挂着一轮月亮”。这种想象很粗放,不能形成画面,也无法获得真正的体验。要从想象中寻得美,便要将美具体化,使之生动可感。比如,眼前看到了花,花是什么颜色,什么状态,譬如,想到的花是“鲜红色的,还有一些紫红色的间杂其中,一簇一簇,坠荡在枝头。微风一动,四下便有温湿的香味荡了过来,似有似无。沿着小路走,才听到两声扑喇喇的水流声,便看到左手边山坡上横出一沟白色的溪水,走近一看,水流却是清澈的,眼前的那尾小鱼儿像触电般猛地一停,又忽地跑开……”。如此,想象之“我”应该调动一切感觉器官进行体验与行动,切换视角,变换远近高低,使想象之物有声有色有模有样有形有态。因为一切外物的万千形态,无不是藉由诗人行动感受得来。闭上了眼的学生,就像导演导戏,正在自编自导自演一场戏,在想象的心理世界里尽力驰骋。
三、闭目描绘,体验分享
想象是个体行为,本是一个极私密的心理过程,它完全应当属于我们自己。但是,既然是在进行教学,是刻意的训练,就应有意识让学生呈现想象之物。因此,我让学生自己组织语言,描绘想象之境,谈谈作为诗人的你在此间的行为及情感体验。在《夜归鹿门歌》课堂上,一位学生站起来描述他的画面,他讲了两句之后,忽然说:“老师,我还是想闭着眼睛说。”我意识到,闭眼有助于学生在描述过程中,心无旁骛再度进入“现场”。我当即让所有同学也全都闭眼聆听。如果说,先前六分钟的闭眼,是体验自己的世界;那么现在的闭眼,则是在领略他人的世界。
通过几位同学的描述,诗歌意境逐渐清晰。我们还发现,同样的诗,每个人想象的场景大相径庭,就像同样的剧本,不同的导演会演绎出不同的影像。这正说明想象是一种创造力的体现。比如在《夜归鹿门歌》课堂中,一位同学最后讲道,我一个人在朦胧月光下行走,在高大的松树林间流连忘返,忽然下起了一阵细雨,打湿了我的衣衫,但是很惬意,我享受这种山居的悠闲生活,甩甩头,在雨中傲然前行。而另一位学生,却讲到自己漫无目地在鹿门山行走,穿过花林,来到了一处断崖峭壁上,站在绝壁上,背着双手,回忆过去失意不得志的人生,感到心情寂寞寥落,甚至一度有跳下去的冲动。
两位同学,一位于优美的风景中看到人生的诗意,一位却在悬崖断壁上遭遇了人生的困境,这两种不同的情境,既显示了诗作本身富有丰富的意蕴,也可以看出,不同学生由于性情不同、知识储备不同、感受力不同,而产生想象差异。
由此,我追问学生,在过去的生活中,你有没有如刚才那般翻山越岭?有没有站在悬崖陡壁上沉思?有没有被贬官流放?没有。但是,想象却让一切皆有可能。借助闭目想象,我们穿越时空,超越了平凡甚至平庸的现实,与诗人互通款曲。如果我们能让自己知识更开阔,情感更细腻,思想更成熟,境界更高远,那么所想象的情境就越容易契合诗人的情感,我们所获的愉悦感也会越深刻。
《文心雕龙》中说道:“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这写的是创作主体在创作中构思想象的过程,我认为,鉴赏主体如果具备足够的文学素养,在鉴赏过程中,同样也能够和诗人共享这种神与物游的极致快乐。
教学生欣赏诗歌,若只做开膛破肚的工作,就无异于焚琴煮鹤,大煞风景。不妨告诉学生,“闭上眼,世界便与我无关。”让他们暂时逃离眼前的现实,放纵他们的内心左奔右突,想象一下他人的人生,不但有意义,而且十分有趣。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七中学)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