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美术课上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

赵毅妹
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了培养学生审美素质的几个要点。
一、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
小学美术欣赏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主要方式有:
教师讲授欣赏学习法。即教师对美术作品或是对美术欣赏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进行讲解和说明。这虽是一种较为传统的方法,但仍有其积极的一面。适当的讲解在美术欣赏教学中是必要的,但要避免“一讲到底”的灌输式教学模式。
比较欣赏学习法。将层次不同、效果各异的美术作品并列展示,让学生判断作品各自的特色,不同作品的差异、优劣等,并说明其理由。
游戏欣赏学习法。这是把游戏的形式融入欣赏教学之中的一种教学办法。游戏形式的欣赏活动,不仅提高了欣赏的趣味性,丰富了学生的审美体验,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模仿造型欣赏学习法。在欣赏表现人物活动、情感的作品时,教师可在欣赏过程中引导学生模仿画面中人物的动作和表情,认真投入地进行“角色”体验。学生们在模仿的过程中会体验一种“活雕塑”的感觉。教师在教学中如果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则欣赏效果更佳。
二、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掌握学生的欣赏习惯和欣赏特点,只有做到与学生的年龄特点相结合,才能进一步引导学生欣赏作品、分析作品,培养他们的审美素质。
正确引导学生有目的地欣赏作品。艺术欣赏应重在对艺术的审美感受,不能生硬地给学生灌输教师自己的理解,而要让学生有感而发,是他说而不是老师说。例如,教师先出示作品,让学生仔细地看几分钟,然后再请学生说说对作品的印象和感受,学生表述时教师不要轻易打断,要让学生各抒己见。只要学生敢说,就让学生充分表达,待学生对作品有了一定把握时,学生自然会渴望得到确切的答案。这时才是老师总结、点评、深入与提升的最好时机。这样一来,这个课堂就不再是有形式没内容的无效课堂,而是一个螺旋上升、逐步深入的课堂。
以分组合作的形式,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从色彩、色调、构图、给人的情绪上细致地体味。当学生提出一些问题时,教师可采用合作的形式进行讨论,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帮儿童了解艺术中一些常见的表现手法。这是通过形式上的特征来表现其丰富内涵的。艺术作品所表达的内涵往往不同于作品表面所展示的特征,如一幅画从画面上来看是蓝色调,只有从隐喻的意义上去理解它才会知道它表现了忧郁或悲哀。因此,对视觉艺术敏锐感知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要善于正确地把握作品中线条的表现性,形成敏锐的线条韵律感、色彩感、形体感、质感和构图感。
回归生活,升华情感。贴近生活的美术课堂才是真实的、能与学生产生共鸣的美术课堂。例如,法国画家马蒂斯的创作理念和美学信息是不少艺术家和艺术理论家探寻研究的对象。在拓展欣赏环节中,教师可先告诉学生,马蒂斯的艺术风格影响了当代许多艺术家和设计师,他们也依着马蒂斯的风格创作出了大量作品。这时,教师再展示出许多带有马蒂斯风格的绘画和生活用品,学生就会从更深层次去了解马蒂斯这位艺术大师。
在美术欣赏课中,我们应以欣赏为线索,找准评述点,体现自主性,彰显创新能力,让学生在享受美中理解美,获取审美方法和经验。这样的课堂设计,尊重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回应了学生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才是有效的。美术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多种感官参与欣赏体验,通过多元化的美术欣赏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趣味,陶冶情操,丰富情感。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