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

[摘要] 深刻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内在逻辑,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基础上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全面深化改革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关键,确立抓主要矛盾的问题意识是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力,新发展理念是引领全面深化改革解决主要矛盾的先导,通过全面深化改革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然。
[关键词] 新时代; 全面深化改革; 社会主要矛盾
[中图分类号] D6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29-1445(2018)04-0039-04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是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全局的历史性变化,意味着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进程跃升到一个新阶段。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我们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关键一招,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因此,全面深化改革要科学把握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逻辑,着重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全面深化改革要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逻辑特征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标志,是确立党在新时代迈向新征程、擘画全面深化改革宏图方略的关键。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矛盾广泛而普遍地存在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分析各种矛盾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才能准确地找出不同历史时期主要矛盾及其阶段性变化特点,正确处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才能根据新时代社会矛盾转化人们需求的改变及时调整工作重心,调动一切经济社会政治文化资源,努力“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1。使科學的发展方式、包容的发展情怀与坚实的发展实效相互促进,相互支撑,是执政党决定改革战略举措的重要依据。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经历过不同阶段的不同表述,每一次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都对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产生深远的影响。改革开放40年,我们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带领全国人民不懈奋斗,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明显提升,贫困发生率下降到4%以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中国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生产力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生产力发展的新状况,表明在量变的过程中出现了部分质变,社会主要矛盾的基础性条件已经发生根本性变革,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是一个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阶段的客观反映。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既凸显了40年来改革开放取得的辉煌成就,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不断追求。这是关系到全局深刻而又巨大的历史性变化,要求我们紧紧扭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动摇,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动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思想在中国大地落地生根,进一步形成新时代改革大潮的生动实践。
确立抓主要矛盾的问题意识是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力
改革是由问题倒逼产生的。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抓住主要矛盾转化的契机,把解决主要矛盾和问题作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成功经验。抓住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找到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法,是唯物辩证主义的方法论,是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前提,也是我们党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的方法论。改革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是由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决定的。事物是由多种矛盾构成的复杂体,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因而矛盾具有普遍性,人类认识、改造世界的过程就是发现矛盾和解决矛盾的过程。因此,改革永远在路上。过去40年,我国的改革主要是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中心,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发展中也出现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比如: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依然粗放,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困难,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突出,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等等。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改革开放中的矛盾只能用改革开放的办法来解决”,全党要“更加深刻地认识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更加自觉地把握改革开放的规律性,更加坚定地肩负起深化改革开放的重大责任”。
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阶段的变化,科学分析社会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涉险滩、动奶酪、啃硬骨头,坚决推进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的全面深化改革,使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新时代的全面深化改革着重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一是努力推进“全部人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二是加快推进“全部地区的发展”和“各地区的全面发展”;三是大力推进“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发展的全面性”;四是始终针对体制机制上的弊端,始终着力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五是把党的全面领导与全面从严治党紧密结合,使党全面领导深化改革的能力更加坚强有力。
新发展理念是引领全面深化改革解决主要矛盾的先导
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只有坚持新发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形成开放、改革、稳定与发展互为支撑的良性循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胜利,很关键的一条是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推动落实新发展理念。要围绕形成有利于落实新发展理念的体制机制,加大改革力度,直面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面临的矛盾和挑战,对准瓶颈和短板,精准对焦、协同发力,努力在增强创新能力、推动发展平衡、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开放水平、促进共享发展上取得新突破。”1这段话深刻阐释了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新发展理念之间的关系,全面深化改革是推动落实新发展理念,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根本动力,新发展理念是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导航仪。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线,发展理念问题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为核心和需要解答的问题之一,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金钥匙”。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同时又是变化发展的,联系和发展是辩证法的总特征。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发展过程,是一种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过程;也是人的本质、人的价值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念是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开放发展理念的思想渊源和立论基础。40年来改革开放成为中国的鲜明特色,通过改革经济体制和上层建筑的某些约束生产力发展的因素来推进社会的发展,成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繁荣富强的强大动力。从邓小平同志提出“发展是硬道理”“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江泽民同志提出要积极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到胡锦涛同志强调,要把改革开放贯穿中国社会发展的始终,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人民的新期待,高瞻远瞩,统揽全局,深思熟虑,提出了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并从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系统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进一步明确了发展依靠谁、为谁而发展、发展由谁享用的问题。“新发展理念是针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世界经济复苏低迷形势提出的治本之策”2,是统筹解决新的社会矛盾续写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的大思路大智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成为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一个重要方面。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性变革基础上提出来的。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我国社会已经摆脱了物质匮乏、生产短缺的窘境,摘掉了社会生产落后的帽子,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但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也非常突出。只有坚持新发展理念,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创新能力,更好推动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才能有效回应人民的关切和期待。只有坚持创新发展,才能提质增效,提高实体经济水平,补齐民生领域短板,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解决人民群众在就業、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的难题,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只有坚持协调发展,才能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只有坚持绿色发展,才能换来绿水青山,才能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美好家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化生活环境的需要;只有坚持共享发展,才能逆转发展的不平衡,消除社会发展的不充分,从而解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只有坚持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才能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又好又快发展。
通过全面深化改革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然
中国共产党建党之初就将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和历史使命。人民性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方法论的根本价值立场,是他牢牢把握共产党执政大逻辑,及时回应人民所想所需所求的使命担当。我们党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说明,一切伟大事业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只有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才能从历史走向未来,从胜利走向胜利。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道路,以惠民益民为民为宗旨,是执政党的初心使然。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社会生活的主人,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险阻的力量之源,是我们党成功的历史经验。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1。改革实质上也是一种利益关系的调整,社会主义的改革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出发点,最终目的是要在保障人民根本利益的前提下实现共同富裕。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从顶层设计理念出发,综合运用利益表达、利益协调、利益保障等机制,能够有效地解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凝聚改革共识,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实现提供内生型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讲话中强调使命、责任和担当,这就是对人民、对党的使命意识、问题意识和答卷意识的体现。
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既是改革的目的,也是检验改革成效的标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指出,“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任何情况下“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为此,我们党领导人民抓住全面深化改革,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重要途径,就是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更多人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使人民获得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展现的是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需要,而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则展示的是新时代党执政的使命自觉,二者统一于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使命担当。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孙兰英,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 / 梁齐勇
相关文章!
  • 政府动员、乡贤返场与嵌入性治

    李传喜+张红阳〔摘要〕乡村社会的困境为“乡贤回归”提供了可能的空间,但是“新乡贤”的回归有着独特的行动逻辑:政府动员是其动力逻辑,“污

  • 新中国70年公民政治参与的历史

    蒋国宏摘 要:政治参与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节约行政资源,提高行政效能,促进政府规范运作,减少和预防权力腐败,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新

  • 《东文选》首篇诗作《织锦献唐高

    [摘要]《东文选》收录的第一首诗作题为无名氏的《织锦献唐高宗》,据现存收录此诗的其余十五种中、韩古代文献,可知其为唐高宗永徽元年(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