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学前教育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有效策略

    杨沙沙

    摘 要 行为习惯在本质上其实就是一个人在某种地方或者某种时间内自然地流露出来的行为或者是动作,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给其他人带来良好的印象,也可使其终身受益,因此,在学前教育阶段,要重视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

    关键词 学前教育 幼儿良好习惯 有效策略探讨

    0引言

    幼儿良好的习惯是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不断地重复思想行为所形成的,是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处事态度以及思维方式,它主要包括生活习惯、学习习惯、道德习惯以及劳动习惯的形成,是不需要意志的监督和努力的自动化行为的倾向。现阶段,我国的学前教育目标指出为了促进幼儿的身心和谐地发展,在学前教育阶段就要实施德智体美全方面的发展教育。在幼儿进行学前教育的阶段,首要的目标就是“体”,然后是“习惯”,“体”就是增强体质,促进幼儿身体协调正常的发育,“习惯”就是在学前教育阶段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生活、学习习惯以及对待周围事物的兴趣的培养,在学前教育时期,由于幼儿的可塑性比较强,因此一旦养成不良的习惯以后就很难再改掉了。据相关人员的调查可知,学前教育是幼儿进行教育最关键的时期,同时也是培养幼儿良好习惯以及建立常规的最佳时期。因此,我们要把握好对幼儿的教育阶段,帮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包括道德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等,除此之外,为了做到家校的教育理念一致,老师也应当及时地与家长进行沟通,最终达成双方的教育理念一致的共识。

    1对幼儿培养良好性格及行为习惯的必要性

    现阶段,所有的家长都期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都能成才,因此,家长在孩子还比较小的时候就开始重视对待孩子的特长进行培养,以及重视培养孩子的文化知识,而为了迎合家长的这种盼望孩子成才的心里,幼儿教师忽视了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性格与行为习惯,而放在首要位置的便是对幼儿智力的开发依旧对文化知识的教育。除此之外,现阶段很多的孩子都是受家里所有人宠爱的独生子女,因此,在学校中,教师也不敢采取严厉的措施,进而导致幼儿的心理素质比较低,实践能力也比较低以及判断能力比较差的情况,从而不能形成良好的性格和行为习惯,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最终使得这些幼兒长大后很难适应未知的社会,进而无法与人正常的交流,严重时还会危及他人的生命安全。

    因此,在幼儿的学前教育阶段,就要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加强教育其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性格,从而使得幼儿在面对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去处理,最终促进幼儿的身心能够健康的发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得他们知行合一。所以,教师在幼儿的学前教育阶段,要转变之前传统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模式,要对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全面地了解,从而才能采取措施来加强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良好的性格。

    2学前教育时期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策略

    2.1加强协调与家长之间的沟通

    家长在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与良好的性格期间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幼儿进行学前教育期间,教师应主动了解幼儿在家的表现行为,通过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从而与家长一起改正幼儿不良的行为习惯以及不好的态度。第一,在家中,为了能够使得幼儿感受到温暖,教师可要求家长给幼儿营造一个温馨的生活环境,从而使其萌发出自身的上进心与自信心,从而促进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性格。第二,为了向家长宣传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与知识,教师也可通过互联网渠道,比如微信或者QQ,提出适当的要求给家长的教育行为,从而促进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好的性格,必要时家长可对孩子进行严厉的批评教育。第三,在幼儿进行学前教育期间,为了促进学校、家长、教师以及幼儿的关系,学校还可组织一些亲子活动,邀请孩子的家长参加,或者是设立一些家长开放日,在此期间,对于表现比较好的孩子,教师可让其家长分享自己的教育孩子的经验,进行演讲,从而使其他的家长进行学习。

    2.2在情境中教育幼儿培养良好的习惯

    由于幼儿在学前教育时期,本身还处于对事物的理解与感知的初级阶段,并且处于好动,注意了不集中的阶段,因此,如果教师只是对幼儿强调良好的行为习惯的作用的话,是不能有任何的效果的。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可将设置情境的方式运用到学前教育的过程中,从而让幼儿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渐渐地养成良好的习惯。举例来说,教师还帮助幼儿认识1到10的数字的过程中,可设置做公交车的情景,首先教师将孩子们分成是十个组,在上车时要孩子们按照自己的组进行乘坐相应的公交车,并在此过程中告诉他们上车之后应主动给老年人、孕妇、残疾人让座,从而让他们既能学习到文化知识,又能提高自己的道德行为,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3对待幼儿要适时适当地进行赞赏

    现阶段,广大的教师已经认识到赏识对待培养幼儿自信心的重要性,并已经开始注重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因为,家长以及教师不断地对幼儿进行表扬与激励能够增长孩子的自信心,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强化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时,为了使得幼儿获得一定的成就感,家长以及教师可适当地给予表扬,从而增加其喜悦感,千万不可过度地进行评价否则会适得其反的。此外,家长以及教师还要在幼儿出现不良习惯时给予一定的惩罚,从而使其改掉不良习惯。

    3结束语

    综上所述,使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在此过程中,需要学校、家长以及教师的协调配合,从而逐步地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为以后步入社会的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 谭雅琴.学前教育中幼儿良好性格及行为习惯的疏导与培养[J].新课程(综合版),2018(03):138.

    [2] 王品玲.探析学前教育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有效策略[J].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6,25(02):108-111.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