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外迁企业员工思想疙瘩的对策建议

北京市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课题组
为深入了解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北京外迁企业员工思想状况,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积极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北京市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组成课题组,深入位于河北省大厂回族自治县的金隅现代工业园,对该园区内的北京企业员工的思想状况进行了调研。
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基本出发点,企业外迁不只是产能的疏解,还必须严格按照“人随功能走、人随产业走”原则,将人员一并转移。企业要可持续发展人是第一位的。调研中有企业反映,外迁后人才流失问题较为严重。要实现企业“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需要用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化解外迁企业员工思想上的疙瘩,打消对个人前途和利益的顾虑,增强对中央决策部署的信任、对企业发展的信心,从而坚定地走出去,积极融入当地安心工作。
做好外迁企业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加快市场机制建设的重要措施。需要思想先行,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切实破除“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打破行政和地域的局限,自觉认识和利用市场规律,加快完善和建立市场机制,真正有效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做好外迁企业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保持首都和谐稳定的客观需要。从调研情况看,外迁企业员工既有随企业外迁的,也有与企业解除劳动合同的;每个人的背后都关系到一个家庭,他们发展则家庭幸福有保障,他们安心则家庭安定、社会祥和有基础。通过调研,分析了解北京外迁企业经营发展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企业人员的利益诉求和思想困惑等问题,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外迁企业员工思想政治工作。
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进一步做好教育引导,不断增强员工对外迁的理解和认同。一是创新教育模式。深刻把握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规律,针对企业外迁带来的人员分散、需求层次多样等特点,指导企业创新教育模式,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及其他社会组织的作用,利用网络新兴媒体和内部刊物、板报、墙报等传统媒介,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和娱乐活动,丰富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二是加大教育投入。协调支持园区和外迁企业集中的区域建设公共图书室和文体娱乐设施;组织编写京津冀协同发展热点问题面对面,拍摄制作宣传教育专题片,系统阐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意义;解答外迁企业和员工关注的税收、交通、社保、医疗、教育、养老等问题,为企业开展教育活动提供保障。三是回应员工的关切。对调查中员工反映的“提高工资待遇、加强文化建设、关心员工生活、改善工作环境、加强关怀理解”等问题,要给予正面回应,能够解决的应立即解决,能给改善的应积极改善,不能解决的要作出解释。四是加强教育队伍建设。充实教育力量,健全教育组织,加强交流培训,切实增强企业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
加强组织协调,促进企业发展,增强员工对企业的信心。加强与天津市、河北省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加快建立沟通工作机制。一是建立行政执法协同机制。建立三省市工商、税务、质检、环保、交通等领域行政执法协同机制,解决企业跨区域转移带来的重复注册、认证、税收、评估和交通拥堵等问题,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二是建立员工联合教育培养机制。深化职业技术院校招生改革,支持和鼓励企业所属职业技术院校到企业迁入地招生。发挥好企业所在地实训培训基地的作用,为企业定向输送实用性和操作性人才,解决企业招工难的问题。三是建立外迁企业自我协调机制。支持以大型企业为龙头,建立行业协会或区域合作联盟,发挥企业在市场中的主体地位,以及行业协会、企业联盟自我管理、自我调节和自我保护的作用,合理配置产业布局和分工,形成上下联动、优势互补、分工协作、协调发展的外迁格局。
搞好政策协同,建立长效机制,解决员工后顾之忧。一是加强保障政策协同,实现公共服务一体化、均等化、精确化。研究制定外迁企业社保政策,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规范明确京籍员工社会保险延续和缴纳的具体办法;协同天津市、河北省,依托国家异地就医结算平台,深入推进京津冀整体联动,尽快实现京津冀三地异地就医费用直接结算,确保外迁员工社会保障标准不降、福利不减。二是加强户籍管理政策协同,促进人才合理流动。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协调天津市、河北省研究制定外迁企业员工户籍管理办法,为外迁企业员工落户提供便利。三是加强员工福利政策协同,实现同工、同酬、同福利。调整规范外迁企业工会会员缴费标准和方式,按照京津冀三地工会会员福利最高标准落实保障;将外迁企业所有员工纳入北京市工会会员互助服务范围,切实保护外迁企业员工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增强外迁企业的吸引力和员工的荣誉感。
引导企业有序外迁,争取有利布局,增强企业的吸引力凝聚力。加强与天津市、河北省及其他省份的沟通,系统了解各省市产业和重点功能区发展规划,综合考虑区位、交通、人口及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等因素,利用各省市建设的承接平台,研究制定我市企业外迁指导性意见,引导企业向生产、生活保障设施配套、人才聚集、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承接地和中小城市转移,为企业发展争取良好的社会人文环境。落实《京津冀協同发展规划纲要》,通盘规划企业和医院、学校的疏解,以及养老产业发展布局,做到一同规划、一同实施,切实提高企业迁入地教育、医疗和养老服务保障水平,并在一定范围内公布有关方案计划,加强政策引导,发挥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加强对外迁企业的宣传,提升首都企业、品牌声誉,升级再造企业文化。一是组织开展外迁优秀北京企业和员工评选。研究制定外迁优秀企业、优秀员工评选办法,明确评选标准和范围,指导外迁企业保持首善意识,诚信经营、依法经营、创新经营;鼓励外迁员工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奋发进取,勤奋工作,为首都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二是统一组织优秀企业和品牌推介。加强对外迁企业宣传工作的组织指导,充分发挥“首都国企开放日”平台的作用,扩大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外迁企业宣传范围;组织开展外迁企业和品牌专题宣传、推介活动,彰显“北京标准”的品牌价值,提升北京外迁企业的品牌竞争力和影响力。三是建立外迁企业网络宣传平台。利用《首都建设报》《首都国资》官方网站,开辟展示外迁企业建设发展的专栏,集中推介外迁企业建设成就和品牌,反映外迁企业员工的精神风貌,支持和引导外迁企业和员工做到社会责任不忘、质量标准不降、品牌信誉不丢,共同维护和塑造北京企业、北京品牌的良好形象。
(课题组执笔人: 尹新建)
责任编辑 / 沈 聪
相关文章!
  • 政府动员、乡贤返场与嵌入性治

    李传喜+张红阳〔摘要〕乡村社会的困境为“乡贤回归”提供了可能的空间,但是“新乡贤”的回归有着独特的行动逻辑:政府动员是其动力逻辑,“污

  • 新中国70年公民政治参与的历史

    蒋国宏摘 要:政治参与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节约行政资源,提高行政效能,促进政府规范运作,减少和预防权力腐败,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新

  • 《东文选》首篇诗作《织锦献唐高

    [摘要]《东文选》收录的第一首诗作题为无名氏的《织锦献唐高宗》,据现存收录此诗的其余十五种中、韩古代文献,可知其为唐高宗永徽元年(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