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级中学历史教学路径探索

    于春梅

    摘 要:中华文明绵延至今,成为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之一,其中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凝聚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其中,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服务。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初级中学; 历史教学; 路径

    中图分类号:G633.51? ? ? ?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6-3315(2019)04-006-001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习近平在2018年举行的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初中生群体正处于心理和生理变化比较迅速的年龄段,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这一时期迅速形成,但是随着文化多元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部分初中生的思想道德出现了偏差,在价值取向、思想意识、道德标准等方面出现了诸多误区,系统的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先进的文化去影响人、改造人,可以使这部分学生走出误区,步入正轨。

    在初级中学各学科的教育教学中,历史学科比较特别,它既承担着历史规律和历史知识的传授,同时,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生中进行传播的重要渠道。那么,如何有效的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历史教学中?

    一、在历史教学中要区别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

    中华传统文化形成的历史背景是农业生产基础上形成的农业文明,它包含以孝为本的伦理纲常、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以及物我不分的认知方式。其中既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积极因素,如“天下为公”的家国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品德。也有如“三纲五常”的秩序观、“三从四德”的女性观,“天不变道也不变”的自然观,“别尊卑,明贵贱”的封建等级观等包含个人崇拜、等级观念的消极要素。

    我们在教育教学中,传授给中学生的是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素,我们的目的是用优秀的文化熏陶学生的心灵,用优秀的文化来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方面的全面发展。

    二、初中历史教师要全面提升自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

    2014年,教育部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全面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队伍水平的要求。初中历史教师的专业素质决定了历史课堂教学的质量。同样,如果初中历史教师没有相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储备,就无法很好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历史课堂教学中。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应利用外出考察、参观、听讲座、阅读专业书籍等方式,提升自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储备。历史教师还应该积极跟进学习国家社会热点问题,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历史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并将自己的心得体会传授给学生。

    三、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历史教学的全过程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教学中,历史老师可以结合我国传统节日及习俗,讲解这些节日、习俗产生的历史背景,延续下来的原因以及对现代生活产生的影响。还可以举办一些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礼制与礼俗,如每学期举办一个拜师礼,拜师礼由班长带领全班同学筹备,由他们负责查阅资料,制定流程,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

    在中国近现代史的教学中,可以结合“红色文化”,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在历史课上可以邀请参加过革命斗争的前辈现身说法,让学生自由的提问,在问答中不知不觉的影响学生。

    在世界历史的教学中,可以将同时期的国外状况与中国历史进行对比,分析我国古代在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长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原因,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通过全方位的教育,提升中学生的精神境界,加强其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

    四、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可以尝试引入经典诵读

    中华文明底蕴深厚,几千年积淀下来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经典文章就是中华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这些经典文章包含着浓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贯穿了国人“忠勤,仁义,厚德,睿智”的优秀品质,有些文章虽然年代久远,但是却一直为人们传诵,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品读文化经典,不仅是了解过去,也有利于了解现在和未来,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可以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将唐诗宋词、名人名言的诵读引入课堂,力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初中生中“诵读于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五、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当将地域文化融入其中

    中国幅员辽阔,独特的地理条件使得各个地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它们既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又具有区别于其它地域文化的鲜明特征。充分挖掘地方自身资源的优势和特色,将地域文化融入到历史课堂教学中,作为课程的必要补充,可以使传统文化更容易被接受、更具亲切感、亲和力。如可以组织学生到当地的博物馆或者历史遗迹进行参观,让学生对自己所处地区的历史更加直观的加以感受,这有利于他们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层次了解。

    初级中学是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德才兼备、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培养目标,必须重视对初中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通过历史课堂让初中生树立家国情怀,具有一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在内的高质量的历史教学,有利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刘林.诗词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D]曲阜师范大学,2014

    [2]刘根文.中学历史教学渗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

    [3]孟长玲.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J]西安教育学院学报,2003,03:37-38

    [4]李爱真,曲爱香.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傳统节日民俗文化教育[J]神州,2011,26:180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