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日”的本质是历史虚无主义

本刊特约评论员
前不久,有“精日”分子散布涉及南京大屠杀极端言论,还有两名“精日”分子在南京抗日碉堡前穿著日本军服拍照挑衅,引发全社会的强烈愤慨和谴责。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有代表、委员提出,严惩“精日”分子,加大打击力度,遏制“精日”现象。谴责之余,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精日”分子是群什么人,“精日”现象背后的原因又有哪些?
所谓“精日”,是“精神日本人”的简称。“精日”分子是在精神上向往日本文化和历史的一群人。他们盲目崇拜日本,甚至厌弃自己中国人的身份;他们罔顾历史事实,竭力为日本侵略罪行辩解洗白;他们言行十分极端,有损民族感情和国家尊严。他们因没有底线而引人关注,因游离管教而屡犯不改。近年来,“精日”分子动作频频,从动漫展上集会,到上海四行仓库前拍照,再到侮辱南京大屠杀遇难者,气焰十分嚣张,影响非常恶劣。
这个群体虽然在祖国大陆人数甚少,但在台湾地区却颇有市场。台湾当局的不少政客以“媚日”为荣,有的“精日”分子甚至还组建了所谓的“临时政府”,发放特制的护照、车牌,俨然形成了某种不以精神受虐为耻的“亚文化”。“精日”分子近年来在祖国大陆的拙劣表演,与台湾“精日”分子的喧嚣不无关系。
“精日”的动机有多种,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其言行表面看问题不大,但由于其扭曲历史、颠倒黑白,混乱社会思想、美化侵略历史,对社会尤其是青少年危害极大。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追根溯源,“精日”的症结在于历史观出了问题。“精日”用假设否定事实,用支流否定主流,用个别现象否定本质趋向,甚至编造历史、混淆是非,是历史虚无主义在当下的典型表现。历史虚无主义是“精日”这朵“恶之花”的思想根源。“精日”分子中的那些散布不负责任言论者、那些诋毁抹黑英雄人物者、那些娱乐历史消费历史者,是对严肃庄重历史的曲解,更是对浴血卫国先烈的大不敬。“精日”逆流值得引起我们高度警惕和重视。
对待“精日”,我们必须迎头痛击。当务之急是加大惩治力度,严惩“精日”言行,坚决打击“精日”分子的嚣张气焰。根除“精日”,要坚持标本兼治,从清除历史虚无主义这一滋生“精日”的土壤入手,正本清源、匡正视听,从根本上解决“精日”问题。要坚持正确历史观,用唯物史观来认识和记述历史。要坚决驳斥“精日”的错误观点,用严密的概念、生动的细节和铁一般的事实,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历史不可以、更不可能被颠倒过来。要创新宣传教育方式方法,把党史、国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让人们牢记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历史。此外,要加强新媒体管理,让网络空间更加清朗,坚决不给“精日”等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言行提供传播平台。
“看得见多远的过去,就能走得向多远的未来。”如何看待历史,决定着怎样走向未来。在奋进的新时代里,让我们高举历史的火炬,灼穿“精日”言行的根源土壤,照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行道路。
责任编辑 / 许 海
相关文章!
  • 政府动员、乡贤返场与嵌入性治

    李传喜+张红阳〔摘要〕乡村社会的困境为“乡贤回归”提供了可能的空间,但是“新乡贤”的回归有着独特的行动逻辑:政府动员是其动力逻辑,“污

  • 新中国70年公民政治参与的历史

    蒋国宏摘 要:政治参与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节约行政资源,提高行政效能,促进政府规范运作,减少和预防权力腐败,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新

  • 《东文选》首篇诗作《织锦献唐高

    [摘要]《东文选》收录的第一首诗作题为无名氏的《织锦献唐高宗》,据现存收录此诗的其余十五种中、韩古代文献,可知其为唐高宗永徽元年(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