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人物语言 成就课堂精彩
杨利娟
摘 要:有人说“读史使人明鉴”,也有人说,“读人使人彻悟”,《西门豹治邺》这则故事,一方面能从历史的辨踪,感受曾经的迷信,规划今日的步履;另一方面能以西门豹为镜,感受他的智慧,体察自身形象与质地。
关键词:读其言 品其妙 学其行 悟其道
一、设计思路
教材分析:《西门豹治邺》是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两千多年前,西门豹用妙计破除迷信,并大力兴修水利的故事。
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对封建迷信活动已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于是我引导学生抓住人物语言,进行探究性学习,以达到悟其慧及破除迷信、崇尚科学的目的。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本文在谋篇布局上主次分明的特点。2.方法与途径:通过反复朗读西门豹言语,领会其之妙,体会其尊重科学、破除迷信的品质。3.情感与评价:了解西门豹是位敢于破除迷信,拥有非凡智慧,能为民办实事的好官,受到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教育。
三、教学重点、难点
西门豹是怎样破除迷信的,西门豹是破除迷信妙在哪里。
四、教学过程
1.主人导入设悬念
2000多年前,他带领百姓破除迷信、崇尚科学;他把荒凉萧疏地变成了旱涝保收的良田。他就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西门豹。《史记滑稽列传》曰:“故西门豹闻名天下,泽流后世,无绝已时”。让我们一起看看西门豹到底是怎样治邺的?板书题目,口述:“西門”是复姓,“豹”是名字,“治”是治理,“邺”是地名。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由主要内容及后世对他的最高评价引出主人公,使学生产生悬念,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探究的兴趣。
2.纲举目张话治邺
(1)快速浏览课文填空:(1—12段)写破除河伯娶媳妇的事。(13段)写兴修水利。(板书:破除迷信兴修水利)
(2)作者重点写了哪件事?(破除河伯娶媳妇迷信)教师简介主次分明的写作特点。
设计意图:教给学生会把握课文内容,厘清思路,明晰写法。
3.发现问题查原因
(1)邺是怎样的地方?(田地荒芜、人烟稀少)师:当西门豹发现这个问题时怎么做的?(找原因,也就是调查研究)
(2)小组合作学习:分角色朗读2—9自然段,思考西门豹查明的原因是什么?(迷信和旱灾)(教学指导:先组内讨论,再班内展示)
设计意图:了解起因,培养学生概述能力,为下文做铺垫。
4.字雕句镂品送意
默读第11,12自然段,画出西门豹的语言,用心体会这些语言的言外之意和巧妙之处,选取其中你最有感悟的一句话小组交流。
教学指导:想一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议一议,这句话巧妙在哪里;读一读,读出这句话的巧妙。并在有感悟的地方做好批注。
句子一:“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教学指导:抓住“不漂亮”“不会满意的”“选个漂亮的”判断真假,明白真正目的──救出新娘,惩治巫婆,感受巧妙,在读中体会西门豹的“安排周密”之妙一。
句子二:“怎么还不回来,请你们去催催吧!”教学指导:读描写官绅的句子,体会妙之三:假戏真做。想象官绅怎么想、怎么说?“那些官绅都提心吊胆,连气也不敢出。”“这些官绅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把头都磕破了,直淌血。”
简评:文字无声,却能带给我们丰富的遐想。
西门豹破除迷信的方法就是在三十六计中的将计就计。可就在这时,人群中却有一个人小声嘀咕:“这西门大人权力大着呢!为什么不直接命人将那巫婆、官绅捉了去,丢进河里,何必如此大费周折呢?”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教学指导:2000多年前,许多人都非常迷信,只有让百姓亲眼目睹来龙去脉,才能从心底破除迷信,而劝说、命令自然达不到此功效!是啊,西门豹在治邺中充分显示了他的智慧,真是“治邺显其智,智在巧治中”啊!(板书:治邺巧治)
设计意图:本文西门豹的语言最能体现人物巧妙,把握这一条主线,删枝去叶,抓其言、品其妙、思其行、悟其道,将被动接受式学习转变为潜能释放的自主性学习。
5.兴修水利造福人
西门豹把惩恶作为治邺的突破口,成功破除了迷信,紧接着,他又做了(兴修水利,造福世人),齐读最后一段。
如果说惩恶救人送老百姓一个道理,那就是崇尚科学、不再迷信。(板书:崇尚科学)那么开渠治水又送给老百姓(幸福生活,一世安康)(板书:造福人类)可见,一个送字,贯穿在治邺的始终,也成就了这个历史故事永不褪色的精彩!
设计意图:将本单元的主旨——破除迷信与西门豹为民办实事的高尚品质融为一体,提升学生情感,熏陶学生情操。
6.以史为鉴读史书
小结:这节课西门豹用科学态度、巧妙智慧,惩治了恶霸、破除了迷信,告诉我们做人的处世之法,明确本文写作方法,详略得当,主次分明,这些收获与启迪都是这个历史故事送的,它的名字就叫——齐读课题。让我们记住:以史为鉴,可以明智。
作业:阅读历史故事:《草船借箭》《完璧归赵》《三十六计》。
设计意图:恰当的作业,不仅能达到复习巩固,还能把知识的学习从课内引向课外,努力体现“大语文教学观”。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