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职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文化导入研究
朱璐
[摘 要] 语言是在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不断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交际工具,同其所处的使用环境、使用人群、传统文化、地域差异都具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必须注重该门语言的文化背景。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实现教学实效性的提升,就必须高度重视文化背景的渗透,使用文化导入的方式开启中职英语阅读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的同时了解英语的使用环境和文化背景,提升学生英语学习的效率。
[关 键 词] 中职英语;阅读教学;文化导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7-0136-01
语言类学科都是应用性、交际性、人文性、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和使用的环境有密切的联系,和所处地域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也有密切的联系,所以在语言类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必须结合该语言的文化背景进行深入的剖析,才能提高语言的学习
效率,增强使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在此,我们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英语阅读教学中使用文化导入方法加强中职英语教学效果的策略进行浅要的探究,以期英语学科教学的效果提升和学
生综合素养的水平提高。
一、最基本的文化导入方法——对文化背景的讲解
因为汉语的文化背景和英语的文化背景之间差异很大,在教学内容中有很多知识点都蕴含着非常深厚的文化背景,如果学生不能对文化背景有一个广泛深入的了解,那么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就不会完全理解文章的内容及含义,这对中职英语阅读教学效果来说也将产生了很大影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当通过讲解的方式对文化背景进行介绍,一次进行文化导入。例如,在外研版基础英语第一册Unit 10 Fun Time教学中,是以中西方的传统节日为教学内容的,其中About Halloween的阅读中,需要教师对万圣节进行介绍,对其名称的由来、南瓜灯的由来、流行的地区以及各地的不同节日习俗进行介绍,尤其是孩子最喜欢的“不请吃就捣蛋”的活动——trick or treat,教师就应当进行详细的介绍,这是万圣节晚上的主要活动。小孩子会装扮成各种恐怖的样子,挨门挨户地按响邻居家的门铃,索要糖果。孩子的行为只是一种恶作剧或者童趣的表现,而并不是真正的强要或者“吃霸王餐”。假如学生对这种特殊的文化背景没有深入的了解,在阅读过程中就有可能闹出笑话。
二、最有效的文化导入方法——对中西文化的对比
当前英语学科教学不断普及,但是学生整体的英语表达能力提升却并不显著,甚至还许多“中国式英语”的出现,比如“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就翻译成“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翻译得不伦不类。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学生还没有真正熟练掌握英语语法,没有真正掌握英语的表达方式,另一方面就是学生对英语的使用环境和文化背景没有深入的了解,对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不了解,造成学生用汉语的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来衡量英语,那就失之毫厘,谬之千里了。因此,在日常的中职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中西双方文化的对比教学,帮助学生了解文化的差异,避免在阅读中再发生令人捧腹的现象。例如,在与对方打招呼的时候,我们称呼一般都是姓在前,名在后如李明、王芳,李、王是姓氏,明、芳是名字;但是在英语中是名在前姓在后,如James Green,Green才是姓氏,James才是名字。在见面互致问候的时候,向老师问好,可能有的学生会说:“Good morning,teacher Wang.”其实这是错误的,正确的说话是:“Good morning,Mr.Wang.”或者“Good morning,Miss.Wang.”这就是由中西方的文化差异造成的,如果不注意,必将出现误会。
三、最有趣的文化导入方法——对特定情境的创设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中职教师在英語阅读教学中,可以为学生创设多种形式的特定情境,然后组织学生开展多种主题的实践活动、游戏活动,增强文化导入的效果。例如,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观看国外的原声电影,让学生真实感受英语文化背景下的语言习惯;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进行情景剧表演,借此提升课堂活跃程度,增加学生对英语文化背景的探究。例如,组织学生阅读英语名著,让学生在增进对西方文化的了解程度之上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习惯等。
总而言之,毕竟英语同汉语的使用环境和文化环境存在极大的差异,仅凭理论知识和语法知识往往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英语知识,不能让学生真正了解英语的独体使用环境,这就使中职英语阅读教学效率的提升受到了严重制约。所以在中职英语阅读教学中采用文化导入方法,丰富学生的英语使用文化储备,才能保证学生使用英语进行沟通交流的能力,促进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得到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行.中职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文化导入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5(6):50-51
[2]刘源.浅析文化导入模式在中职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中国人,20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