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教学在动态中生成和发展
黄尚喜
【摘要】如何开展开放性教学活动,减少课堂教学的预设性和规定性,教师、学生和教材之间应建立一种理解、对话与超越的关系,让学生在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中主动构建知识,发展自我,让语文教学在动态中生成和发展,创造课堂教学的新局面。
【关键词】课堂教学;动态;生成;发展
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如何,课堂教学艺术水平高低,往往不只是看教师要达到的预期目标,而更重要的是要看在对课堂中生成性问题的处理与把握上。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从学生提出的大量问题中发现和提炼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呢,还是采取搪塞、应付、甚至回避不负责任的态度呢?这就关系到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行为、指导思想、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等问题。我们希望课堂教学中“节外生枝”,希望学生在课堂上不断“生成”新的教学问题和新的教学主题,让课堂教学在动态中生成与发展。
富有远见的教育家们早就呼吁:新课程改革必须重新审视教学设计与课堂操作的关系,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生长气息”;“把个体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叶澜语)。因此,教师要努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发掘课堂教学的多种教育功能,让课堂成为学生增长知识、开发潜能、发现自我、展示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乐园”,让学生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中自主发展和创新,教师就必须关注学生思维、知识和情感的发生过程,重视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问题。
一、以问题情境的创设引领学生思维的展开
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与发展必须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有疑可质,有问可提。创设情境,产生并形成有效问题是首要环节。语文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设要切合语文学科的特点、教学内容以及学生感兴趣等要求,力求形式多样。譬如利用MTV、图片、影像等多媒体手段,创设音像式情境,这种情境创设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通过自然真切的谈话,创设轻松、平等、和谐的谈话式情境,师生的心灵更为贴近,引导学生开启思维,主动走近老师、同学和文本,并产生深入探究的欲望;通过富有情趣的表演活动,创设表演式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体意识,从而激活思维,主动学习探究。
随着教师创设问题情境的意识不断增强,课堂上学生提问意识与提问习惯也逐渐养成,学生发散性思维得到发展。然而,提问也是一门学问,一开始许多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往往质量不高,问题多而不集中,缺少探究价值,教师要善于对学生提出的众多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引导、梳理、归纳,从而形成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发展,有利于课堂的教学目标实现的有效问题。
例如,在执教台湾诗人郑愁予《错误》一课时,我没有采取分析讲解的方式,而是学生提出问题,“世界上有美丽的错误吗?”“为什么说会是美丽的错误?”我顺势引导学生阅读,抓住诗歌最后两句“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展开讨论、分析。因为“美丽的错误”这一说法,粗看似乎矛盾,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通过讨论,学生发现这首诗的语言很美,很有吸引力。诗句本来顺序应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我达达的马蹄声是美丽的错误”,诗人在这里又用了一个倒装句。这样的安排造成了结构上的参差不齐,在不协调中焕发出光彩。结合全诗整体把握,学生认识到:有一种错误是美丽的,那便是爱的错误。诗人郑愁予运用神来之笔,把它描写得更加美丽,令我们不得不拊掌赞叹。“达达的马蹄声”敲响了思妇希望重逢的心灵,因而美丽。但是,这马蹄声并不为她的期盼而停驻,“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因此对思妇而言又是个错误,它表现出了相思女子的心理变化过程。
课堂教学中,教师善于创设合理的情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并重视和把握教学中的生成性问题,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创新潜能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二、语文教学中的留白艺术: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空白,是一切艺术的表现手法之一。音乐、绘画、雕塑、建筑、文学等艺术形式无不讲究留白,并将它作为艺术家造诣深厚的重要标志。语文教学也是一门艺术,同样要追求“无画处皆成妙境”“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语文教师不妨花一点心思,学一点技巧,留一些“空白”让学生去化虚为实,联想思索,主动求知。
1.创建教学内容上的“空白”。每一册教材,每一篇课文,每一堂课,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有许许多多。如果点点滴滴教师都用心去讲,必将使学生有“脑中灌糨糊”之感,不仅造成传授知识的繁琐重复,还浪费了大量的教学时间。学生也只能勉为其难地去记条条框框,囫囵吞枣地去生搬硬套,这就从根本上剥夺了学生的思考权利和自主学习的机会。教学时学生处于对问题的思考、探索之中,才能充满无穷的趣味。因此教师不能事无巨细,面面俱到,要学会创建教学内容的“空白”。有经验的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好像只是微微打开一个通往一望无际的科学世界的窗口,而把某些东西有意地留下不讲。”这样既节约了教学时间,又促使学生积极动脑,主动学习,表面上看教得少了,却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在这里,故意保留某些内容不讲,并不是对知识的舍弃,而是一种“欲擒故纵”的手法,起到了“吊学生胃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的作用。
2.保留教学时间上的“空白”。课堂上老师旁征博引,妙语连珠,将课文讲述得头头是道,分析得有血有肉,学生可能会听得如痴如醉,甚至佩服得五体投地。但如果整堂课老师只是一味地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不善于留出“空白时间”给学生,不善于在讲的过程中适当停顿断留,收到的教学效果往往不好。毕竟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老师的作用就是“点燃火把”。我认为,一个真正懂得教育艺术的老师,有时要在学生面前表现得弱一点、拙一点,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时间。语文教学是一种开放性、多向性、随机性、艺术性很强的动态的信息交流活动。叶圣陶先生曾作了精辟的论述:教师的作用“不在于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不能把学生束缚在自己的讲授上,捆在作业练习上,推进题海里,而要保留时间上的“空白”,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和自由发展,给学生留有思维驰骋的余地,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要在知识的衔接处留出时间让学生完成过渡;在重点难点处留出时间让学生细细咀嚼消化;在讲授高潮时留出时间让学生反复品味;在提出问题时留出时间让学生主动思考;在得出结论后,留出时间让学生判断思辨。有时甚至留出几分钟的“空白”让学生自由利用,或朗读、或演讲、或质疑、或讨论。当然,“空白”时间的设置要适可而止,遵循一定的规律。一个时间段不能太长,频率也不要太高,过多过滥必将使整堂课如一盘散沙,学生也将摸不着头脑,无所适从。
3.挖掘教学文本上的“空白”。刘熙载在《艺概》中说:“文有以不言者。”可见文章还可用“不言”传情达意。清人华琳也说:“凡文之妙者,皆从题之无字处来,凭空蹴就,方是海市蜃楼,玲珑剔透。”这里的“无字处”就是“空白”。好的文章或在开头,或在中间,或在结尾,等待读者去发现、填补和阐析。中学语文课文中,这样的“空白”有很多。有的由文字而来,有的顺情节而生,有的含于思想感情,有的存于人物形象……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如《桃花源记》中有“问所从来,具答之”一句,村人到底问了些什么,渔人又是怎样回答的?《故乡》中,宏儿和水生的友谊是否如“我”和中年闰土一样有隔膜?《石壕吏》中老妇人从“开门看”到“急应河阳役”有着怎样的内心活动?尤其是古代诗歌,更如司空图所言:“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简练传神地勾勒几笔而意境全出,其中的“空白”就更多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就要做个有心人,善于引导学生挖掘课文中的这些“空白”,并自由填补。学生依靠自己的知识积累和“前理解”,纵横思路,自由想象,这样学生学得主动、有趣、轻松,学习效率高,自信心也大增,其质疑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创新思维能力也就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当然,如果教师的“空白”太多,或是一片毫无意义的“空白”,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厌倦。
三、从授鱼到授渔:让学生理解知识的生成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关于方法与策略的知识越来越受到重视。新课程提出了教学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将学习能力与知识目标并提,重视教学过程和方法,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从过去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传授到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注重学生知识的自我建构,让学生理解知识的生成。
语文课堂教学不是简单预设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把自己能翻阅到的自认为精彩的片断、精辟的见解一股脑儿搬给学生,不顾学生能否接受,居高临下,一讲到底,以灌输教科书和教参的结论代替学生的知识构建;或者以自己对课文的认识和个人的生活体验代替学生的感受,不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观察、感受、类比、联想、想象、思辨、质疑、表达。这样的教学就算让学生记住了一些语法、概念、现象,也无法把学生真正培养成富有情趣、乐于求知、大胆创新、人格健全的社会栋梁。相反,语文教师若能把握学生的特点,增强教学的艺术性,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摸索并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给学生自主学习、消化吮吸、想象驰骋的充足时间和广阔空间,让学生“学会”、“会学”、“乐学”,真正做到自主学习、自主发现、自主探究,才是语文课堂教学开拓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的重要途径。
让学生深入学习的过程,掌握学习的方法,学生不但学得主动,且兴趣浓厚,知道如何阅读、分析、迁移、推断,如何从中发现规律性的知识,又如何进行知识迁移与应用,在知识的迁移与应用中又应该注意什么问题。这样,学生的学习,已不是教师的灌输,而是学生在学习中自我构建,自我生成。
四、以心契心的交流: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是新课程改革追求的重要目标,它的达成与认知目标的达成具有不同的特点和规律,必须在情感发生的基础上,通过学生积极的自主体验,才能对学生的情感发展产生影响;经过这类情感发生过程和自主体验的反复积淀,才能逐步内化为学生的情感品质。因此,情感教学目标仅仅靠过去教师说教已经无济于事了,教师要恰如其分地渗透在课堂教学之中,用名家大师的故事感染学生,用科学理念引导学生,用鲜活的事例教育学生,引领学生正确认识语文与人生。
比如,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问题。当代中学生生命意识淡薄,除了社会的功利主义泛滥,中国传统文化对死亡的漠视和推崇等因素外,家庭和学校教育也存在着很大的误区。家长和老师对生命话题的神秘和回避态度,助长了学生贬低、轻视生命的意识的形成。
新课程倡导以人为本,强调人文关怀,语文教材上的许多课文都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生动范例。因此,对于纠正错误的生命态度,重构学生的生命意识,语文教学必须也完全有可能担当一些责任。
例如教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时,我让学生充分阅读、探究,挖掘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史铁生作为一位残疾作家,“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他对自己当时的心路历程的剖析、对生死问题的深刻认识往往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心理震撼。如文中关于“我”的认识:出生是一个毋庸置辩的事实,而“死是一个必然到来的节日”,人主要思考的应是“怎样活的问题”,这些都是教育学生珍爱生命的最好的素材;关于地坛经历风雨沧桑而生命更为精彩、更为炽烈,使“我”认识到虽然残疾但还是要坚强地活下去,甚至是更为坚定地活下去。这些真实而深刻的人生解读,很容易让读者从中得到精神鼓舞,获得对生命意义的认识。作者瘫痪后,在十五年漫长岁月中,除了地坛这个精神支柱外,史铁生还从母亲身上读懂了她对待苦难的命运所表现出的坚强意志和惊人毅力以及她奉献给儿子的毫不张扬的无私的母爱。这又是很好的感恩素材,对于教育独生子女尊重、关怀、欣赏他人的生命,学会感恩,从感谢父母开始,感谢一切给予过自己帮助的人,从而更加热爱生命、关爱他人、收获平和与快乐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强化生命意识教育,我还给学生布置了一道作业:搜集整理高中第一、二册语文教材中关于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的论述,以“生命”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1500字的文章,班级内交流。学生交上的文章使我感到非常欣慰,他们从教材其他读物上搜集到大量关于生命意识与人生价值解读的文字,包括海子的《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司马迁的《报任安书》、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以及有关评析,并对于生命意识、人生价值、珍爱亲情、学会感恩、直面挫折甚至死亡等话题都有不少深刻而积极的认识,尤其是对史怀哲关于尊重生命伦理的认识、对罗素“我为什么活着”等问题的思考更为深入。
此外,通过师生共同拟定一个可供自主选择阅读的经典书目,一起阅读古今中外名著和名人传记,走进名著,走近名人,摘取其重要言论,讨论学习其可贵的品格,学生将其整理到“成长记录”的“阅读精华”和“心灵阳光”栏目中,教师或给予及时的指导,或通过适时的、持续的交流活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保持阅读与交流的延续性、有效性。这种以心契心的交流,能够激发学生健康的情感体验,并成为学生心灵健康成长的动力源泉。
总之,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师,应努力探求课堂动态生成的内在规律和意义,努力提高自己把握课堂动态生成的本领,使语文课堂能够呈现未曾预约的精彩!合理的动态生成性语文课堂教学形态能够使学生在心智得到充分发展的同时,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使课堂成为充满幻想的生命旅程,更富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