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帮扶制度在贫困生心理健康发展中的作用

    舒暖?王斌

    〔关键词〕贫困生;心理帮扶;心理健康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对民族地区贫困学生的教育,“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就是一项重要的举措。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国家教育部联合实施“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在中西部21个省市开办宏志班,从中央文化事业建设费中,为宏志班每位学生统一支出三年的学习生活费用,共21300元,以保证贫困学子不因家庭经济原因失学。贫困生在物质得到保障的同时,因特殊的地域环境、贫困的成长环境,承担着比一般高中生更大的心理压力,表现出更为突出的心理问题。加强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消除其心理障碍,实施积极有效的心理干预,是当前贫困学生教育过程中关键而紧要的任务。湘西州民族中学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建立了心理帮扶制度,为贫困生心理发展全程护航,促进了民族地区高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开展。

    一、加强湘西州民族地区贫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背景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湘西州”)经济文化不发达,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严重滞后,民族贫困地区心理健康教育仍处于初级阶段,民族贫困学生心理现状尤其令人担忧。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地处湘鄂渝黔四省市交界处,总人口290万,其中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78%,是典型的“老、少、边、山、苦、穷”地区。湘西州民族中学是湘西州唯一一所州直省级示范性高级中学,学生来自全州七县一市。目前,学校少数民族学生占学生总数的88%,寄宿生占学生总数的54.1%,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占学生总数的30%。调查发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贫困生)在入学、分科、学考和高考时表现出来的焦虑、厌学、社会适应不良等心理及行为问题比一般学生严重,个别学生心理问题严重,以致于不能顺利完成学业。

    为使湘西州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迎头赶上,有效解决贫困学生的心理问题,湘西州民族中学从建立心理帮扶制度入手,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全程护航。

    二、构建心理帮扶教育机制,对贫困生心理健康予以全程指导

    学生心理问题绝非一朝一夕形成的,其原因包括学生自身的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

    湘西州民中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提出了“心理帮扶” 的概念。构建心理帮扶教育机制,由学校带动家庭、社会全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创设学校心理帮扶制度、家庭心理帮扶制度、社会力量帮扶制度,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有别于思想政治工作又不等同于心理治疗,营造出以学校教育为主导、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社会教育为依托的心理健康教育大环境,对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予以全程关注和指导。

    (一)家庭心理帮扶制度

    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第一环境,贫困学生来源于贫困家庭,家庭的物质贫乏使家长无暇顾及必要的家庭教育,任由孩子发展。大量农村留守儿童家庭中,父母根本无从了解孩子的情感活动,无法保证对子女进行正常的教育,还有些贫困家庭,家长不具备教育指导子女成长的能力。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双重贫乏,让贫困生产生偏激、自卑、孤僻等心理问题。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心理影响很大,在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所不能替代的。家庭教养方式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贫困生对学习、生活的积极态度,影响到他们是否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否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所以只有做好家庭心理帮扶,才能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切实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心理问题产生的首要因素是家庭教育,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因此建立家庭心理帮扶制度、改善家庭教育应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第一步。首先,为有预约的家长开放湘西州民中心理辅导中心。利用湘西州民中心理辅导中心温馨的环境感染来访家长,与家长共享心理学知识,为家长提供具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的教育建议,以提高家长教育和监护孩子的水平。其次,为家长提供心理帮扶平台。建立家长QQ群,开通热线电话,利用家校通信息平台,每周给学生家长发布一条消息,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与家长共享心理保健知识,探讨学生心理问题的疏导与心理行为的矫正,通过对家长进行心理教育帮扶,提高家长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同时,加强对家长或监护人的教育、培训。定期召开家长会,举行座谈会,举办专题讲座,开辟校园网“家教指导”“子女心理” 专栏,通过网络平台帮助家长了解孩子心理状况,向孩子不在身边的家长传授心理教育方法,指导家庭以正确的内容、良好的行为、恰当的方法影响和教育孩子。

    (二)社会力量帮扶制度

    社会环境因素是贫困生心理问题形成中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因素。全州各县市优秀学子由民族聚集地转到州府非民族聚居地学习与生活,现实生活环境与原有生活环境的强烈反差,使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冲击。家庭经济的贫困使贫困学生少与他人往来,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每遇矛盾冲突,便可能出现交往障碍,导致性格越来越封闭、孤僻、偏激,无法适应集体生活。

    “5<2” 说的是学校五天的教育效果不如社会上两天的教育效果,而贫困学子远离父母求学,课余时间普遍存在“无地方可去,无东西可学,无项目可玩”的“三无”局面,无疑也给他们问题心理的形成埋下了隐患,要达成理想的教育效果必须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文化发达地区已经开始倡导“全民健心”,《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用人单位、各类各级学校、媒体、社区、家庭都要关注精神卫生问题,共同维护和促进心理健康。

    湘西州民中向湖南省文明办、湘西州文明办汇报湘西州民族中学创建湘西州中小学校首个心理访谈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情况,取得了政府行政部门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心、支持和重视,以奖代拨,建设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站。学校主动争取关工委、文明办等有关部门以及社会爱心人士、优秀企业家、道德模范等人士的支持,除了在经济上对贫困学生进行帮助,还对贫困学生及其家长施以心理帮扶。不定期邀请关工委、文明办、妇联举行讲座,通过谈心、通信,帮助学生走出心理困惑,引导学生形成健康心理。

    借助湖南省教育学会学校心理教育专业委员会、州教育学会心理健康专业委员会、湘西自治州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团、湘西心理QQ群等平台,专业心理咨询师和热心于心理教育的教育工作者积极开展心理帮扶活动,保证了心理帮扶的专业化、科学化、规范化。

    同时,利用校园网、湘西教育E网、全民健心网,团结报、地区电视台,宣讲心理健康知识,推广心理健康研究成果,创建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注重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

    (三)学校心理帮扶制度

    如前所述,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更多的是一种社会问题,仅凭教师个人或者学校是无力解决的。但在现实中,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重任,却天然地落在了学校的肩上。对教育工作而言,家庭、学校、社会三个因素中,唯有学校因素最为可控。我校硬软件配套,高标准打造专业辅导中心,专门安排300平方米的场地,投入资金40余万元,建成“六室一网一线”,由湘西州教育心理学学科带头人主持工作。2013年8月,“湘西州民族中学心理健康辅导中心”成立,研讨、指导、组织实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开展的心理帮扶包括团体辅导、班级辅导、个别辅导三个层次。按教育、预防在先,疏导、矫正在后的原则,进行知识教育、心理疏导,开展心理健康活动,以调整学生认知、情感态度和心理行为为辅导目标。

    1.团体心理疏导

    团体心理辅导针对性强,辅导面广,效果理想,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切入点。以专家讲座集中疏导为主要形式,指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充实自己,培养高中生积极的生命态度,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人生观,学习规划美好的人生。高一年级举办“扬起自信的风帆”“从民中走向成功”专题讲座,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增强团队凝聚力;高二年级举行“换位思考轻松生活”“让生活更美好”团体辅导,对学生作心理调适、人际关系调整;高三备考,举办“开心快乐好人缘,幸福生活每一天”“展开腾飞的翅膀”等专题,减轻学生学习压力,对学生考试焦虑进行调适,调整高考心态。通过对不同年级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全面增强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及自信心。

    善抓契机进行团体辅导,高考百日誓师、学生成人礼、高校自主招生面试,以及每年5月的心理健康月,都是教育的契机。每年对参加清华北大推荐面试的贫困生做面试辅导,帮助学生轻松应试。满足学生的特殊心理需求,如对突发死亡事件恐惧的应急心理干预。高三某班一女生在家因煤气中毒不幸身亡,另有一男生暑假溺水身亡,因遭受死亡事件冲击,部分同班学生表现出情绪受挫、恐惧独行、睡眠障碍等现象。及时运用叙事谈话和“突发事件应急会谈”(CISD)法进行团体疏导,引导学生宣泄,给予学生强大的心理支撑,帮助学生勇敢坚强地走出了事件的阴影,扎实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维护了其身心健康。

    2.班集体疏导

    州民中宏志班学生均来自少数民族贫困家庭,心理健康问题相对集中,因此学校对宏志生从高一入校至高三毕业予以全程关注,每学期进行两次班级辅导。宏志班学生高一入校,即全体进行心理健康普测,建立心理测量档案。帮助高一新生尽快适应新环境、树立自信心,进行“树立自信迈步成功”的班级辅导;指导高二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最大限度地减少分科造成的心理不平衡,“做个秀外慧中的人”“认识自我幸福生活”是为高二学子专门准备的辅导内容;高考、学业水平考试来临时,“放飞梦想自由翱翔”专题辅导以消除学习焦虑、调整心态为心理帮扶目标。在学科教学中充分利用湘西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既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又传承创新民族文化,同时可以达到良好的心理放松效果。将苗族拳术等民间体育项目与心理学放松术结合起来,将土家族摆手舞、苗族鼓舞与营造快乐心情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学会心理自助,效果显著。利用班集体营造宽松和谐的班级心理环境,举办 “师生一家亲”等心理主题班会、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板报、诵读竞赛、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活动等,使学生学会团体合作、友爱互助,增强学生的良性竞争意识,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指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增强自我调控、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毕业之后,对进行过心理辅导的宏志班学生进行效果评估及去向跟踪。

    3.个体心理辅导

    针对个体进行差异化研究。在“湘西州民族中学贫困学生焦虑、厌学心理疏导研究”的课题研究中,运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系统(SAS)”设定焦虑一测、二测量表,编制高中生厌学情况调查量表,对全校贫困生进行测查;进行湘西州民中学生价值观调查、女生生活调查。心理健康辅导教师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建立个体心理档案,采用“随机有目的性抽样”方法从研究对象中确定最终的研究个体,进行统计与分析。把课题研究目标“消除焦虑情绪、矫正厌学行为”与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工作目标结合在一起,心理健康活动开展以学生为本,个体咨询时间以学生为主,以学生的课余时间为工作时间,一般定在中午或者课外活动时间。同时,运用“生—家—生—校”心理疏导方式,“情景假设—体验顿悟—行为指导—行为改变”(知情意行)策略,充分借助沙盘游戏室、心理访谈室、心理宣泄室、个体咨询测量室、音乐放松阅读室等功能室,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引导学生宣泄情绪,缓解学生焦虑情绪,给予学生强大的心理支持。

    同时,学生会成立心理健康部,部长一名、副部长两名,制订心理健康部的工作总则和宗旨,规定其中一名副部长必须由宏志生担任,以进一步增强对贫困生心理辅导的实效性,促进朋辈心理咨询的开展。

    湘西州民中注重个别疏导,培养个体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强调班级辅导以点带面,利用周末讲座和晚自习时间,以主题讲座的形式面向州民中全体学生推广实施,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实效性。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为教育者提供一种新的角度去认识、理解和看待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使工作从人性的角度去注重、发现并合理满足学生行为背后的心理需要,从而给学生更多接纳、尊重与积极关注。学校、家庭、社会已经认识到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在心理帮扶教育保障机制的推动下,由学校带动家庭、社会全员参与心理健康的全程教育,必能让湘西州民族地区贫困学子学会悦纳自我、适应社会,幸福成长。

    (作者单位:湖南省湘西州民族中学,吉首,416007)

    编辑 / 黄才玲 终校 / 于 洪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