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STEM教育中工程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张璐

    

    【摘要】在幼儿园STEM教育中,工程教育存在将动手操作等同于工程教育;重作品呈现,轻探索过程;教师指导失当等问题。教师应当审视并重新定位工程教育,系统规划幼儿工程学习经验,为幼儿提供适宜的发展支架。

    【关键词】幼儿园;STEM教育;工程教育;工程思维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9)1/2-0012-03

    STEM教育是集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和数学(Mathematics)于一体的综合理科教育,强调跨学科内容的整合与运用,重视提高学习者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和创新、合作的能力。然而,在具体的幼儿园教育实践中,STEM教育更多是指代科学(S)和数学(M)教育,“‘E(工程)基本是沉默无声的”。〔1〕美国国家教育进步评估机构(National Assessment of Educational Progress)发布的《技术与工程素养框架》(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Literacy Framework)将工程定义为“为满足人类需求和愿望而系统、反复地设计对象、过程和系统的一种途径”。〔2〕通过这一途径,学习者可以基于真实的问题情境,融会科学、技术、数学等学科内容去解决问题。可以说,在STEM教育中,工程教育不仅有效联接了理论世界和现实世界,更是通过手、脑的协调实现了跨学科内容的理解与应用。因此,本文着眼于分析幼儿园STEM教育中工程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相应对策,以推进幼儿园STEM教育实践。

    一、工程教育存在的问题

    1.将动手操作等同于工程教育

    工程教育不等同于动手操作,它是将动手操作作为解决问题的一种途径,其目的在于验证假设、猜想或通过设计与建构直接解决问题。然而,在幼儿园STEM教育实践中,部分教师将动手操作等同于工程教育,表现为将建构区作为实施工程教育的主要场域,重视建构区内材料投放种类、难度层级等问題,却忽视了问题情境创设等工程教育所应关注的重点。常见的结果是幼儿在建构区忙忙碌碌,却缺乏问题意识及对材料的思考和质疑。这类活动充其量是建构游戏,而非工程学习。

    2.重作品呈现,轻探索过程

    在开展工程教育时,部分教师的问题意识较弱,因此会忽视工程教育的精髓,即不重视幼儿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而是更重视作品呈现,认为这样才是“学有所成”。基于这一理念,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所经历的尝试、检验、调整等重要的工程学习行为被忽略甚至是被无视了,那些无法呈现实物作品的工程教育资源也被丢弃了。例如,在“环保小创客”活动中,幼儿尝试用纸箱搭建“房屋”。其中一组幼儿使用了大小不一的纸箱搭建“房屋”,导致墙面凹凸不平。于是,有幼儿提议改用尺寸统一的纸箱。改造后的“房屋”虽墙壁平整,但面积较小。于是,幼儿决定改用大纸箱,但尝试后发现大纸箱盖出的“房屋”面积更小。幼儿又换回小纸箱……由于纸箱材质较软,“房屋”经常塌陷,幼儿便在纸箱里塞了纸团、毛绒玩具、娃娃衣服等材料。幼儿千方百计地探索解决各种问题。然而,在一周后的交流分享环节,教师只是让幼儿介绍、展示自己的“房屋”,并让幼儿投票选出“最漂亮”“最牢固”的“房屋”,却很少提及“为什么”“怎么做”等问题。在为期一周的活动中,幼儿表现出的丰富的探究行为及贯穿其中的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均未得到教师充分关注。

    3.教师指导失当

    在工程教育中,幼儿的有效学习有赖于教师积极有效的引导。然而,在幼儿园STEM教育实践中,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及对STEM教育本身的不自信等原因,部分教师在实施工程教育时会出现指导失当的问题,表现为教师无法准确把握指导的时机和方法,强势介入幼儿的自主探究过程。例如,教师习惯走马观花地在活动室内扫视一圈,随意向幼儿提问工作进程、搭建物名称、搭建动机等,而非仔细观察幼儿整体的探究过程,并有针对性地给予支持,如适时提醒幼儿关注过程中“是什么”“如何做”等问题,以致幼儿的工程学习最终成了“手工活动”或“科学活动”。

    二、改进工程教育的对策

    1.审视并重新定位工程教育

    美国K-12工程教育委员会在《K-12教育中的工程》报告中强调要重视工程思维习惯的培养,包括系统思维、创造力、乐观主义、合作、沟通交流、伦理考虑。〔3〕教师应当认识到,在幼儿园STEM教育中,工程教育不等同于动手操作,也不只体现为某一具体的作品,而是一种跨学科的项目活动,旨在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科学探究及解决问题的机会。

    2.系统规划幼儿工程学习经验

    工程原意是指设计或发明,其流程一般包括识别需求、定义问题、头脑风暴、进行调查、理解限制条件、提出多种解决方案、评估并选择最优方案、制作模型、交流想法、测试改进、制作成品。美国波士顿儿童博物馆设计出幼儿工程学习的五个环节,包括问题辨识、想象、计划、探究、改进,还在每个环节附加若干参考问题(见下表),有助于教师引导幼儿系统规划工程学习经验。

    当然,在工程教育中,根据特定项目需要,各环节可以灵活组合。教师在引导幼儿进行工程学习时,不必刻板遵循上述工作路径。〔4〕教师应当准确区分工程思维和科学思维,引导幼儿将归纳、演绎、类比、推理等科学思维应用于解决工程教育项目活动中的实际问题。

    3.为幼儿提供适宜的发展支架

    工程教育注重培养幼儿的工程思维,〔5〕而幼儿工程思维的形成有赖于教师为其提供适宜的发展支架。首先,教师要具备一定的教育敏感性,帮助幼儿提炼生活中的问题,为幼儿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并非所有问题都适用于开展工程教育。教师引导幼儿选择的问题应具备以下特征:一是开放性,即该问题包含多种可能的解决方案;二是可操作性,即上述解决方案契合幼儿的能力水平,有被付诸实践的可能;三是生长性,即该问题能够持续引发新问题,促进幼儿不断更新已有经验。其次,教师要基于问题情境和幼儿实际的操作水平提供适宜的材料。材料的种类应尽可能丰富,包括主要材料和辅助材料等。材料的性质与功能应当丰富多样,能在组合使用时发挥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从而最大限度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最后,幼儿的工程学习是不断试误的过程,教师要在细心观察的基础上因人、因势提出启发性问题,引发幼儿的认知冲突,进而促进幼儿提升工程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3〕〔5〕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Standards? ?for K-12? engineering education〔M〕.Washington,DC:National Academies Press,2010.

    〔2〕赵中建.美国中小学工程教育及技术与工程素养评估〔J〕.全球教育展望,2016,(12):3-24.

    〔4〕MICHAEL? A,CATHY? P? L,CAROLYN? D,et al.Catching? ?the? ?wind:Designing? windmills〔M〕.Boston,MA:Museum of Science,2008.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