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课程整合
赖福建
【内容摘要】生物作为初中阶段的基础课程,相对于语数外等课程来讲,更需要生动、形象的信息展示和大量的学习资料提供给学生。本文笔者从教学实践出发,对初中生物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信息技术 生物教学 整合
一、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教学
1.信息技术应用于初中生物备课环节
任何优秀的教学都要以充足的备课和教学准备为基础。通过充足的备课,教师能够提前预见到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设身处地地体会学生的思维方向,更好地引导学生的学习、讨论、练习过程,进而提高教学效率,帮助学生学好、学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兴趣。因此,仅仅局限于课本的备课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当寻求更多、覆盖面更广的学习资料和教学源来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网络上有关方面的课件、音频、影像资料、成型的课件等无疑是绝佳的选择。比如,在初中生物《营养物质》一节的教学过程中,课本提供的信息有限。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查阅文献资料,了解不同食物中存在的营养物质和食物的热价;学习不同营养物质对人体的作用。从大量的关于营养和食物的信息中提取与课本知识相关程度高的信息,教授给学生。这种以网络为辅助工具的备课方式大大节约了教师查阅纸质资料收集信息的时间,提高了备课效率,也提升了备课的质量。
2.信息技术应用于生物初中生物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信息技术应用的重要方面。高效率的课堂教学能够直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和学生学习成绩、思维能力的提高。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比如动画课件、多媒体声像资料等,向学生们展示生物体的复杂结构和生理活动等方式,更加形象生动,便于理解。比如“细胞分裂”的教学过程,普通的一分为二、二分为四的表述不易理解,而动画制作的细胞分裂更加生动、准确,能够直接避免了“原来的细胞是否存在”这种简单问题的出现。再比如,对于“心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学习过程中,运用多媒体展示心脏的构造和工作过程,向学生展示心房、心室的分开收缩舒张以及瓣膜的开闭,更加准确、形象,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3.信息技术应用于初中生物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在初中生物的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实验,学生能将所学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实验课程中,比较常见的一节课就是“生物切片标本的制作和观察”。在大多数学校,学生通常使用显微镜观察切片。教师需要对每一张切片进行检查、筛选以保证其质量。实验过程中,必须保证学生人手一台显微镜和一套切片。实验课堂上,教师经常要反复给很多学生调整显微镜的放大倍率、切片视野等等,影响了讲授知识的时间。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不但费时费力,而且学校批量购进的显微镜无法保证对细微结构的清晰显示,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当前先进的电视显微镜技术,将显微镜与投影设备连接到一起。由教师调节一台显微镜,即可将细胞中细微结构放大显示到荧幕上或者电视上,使学生看得更清楚、目的性更强。在实验课上能够收到更好的效果。
二、整合模式的构建
1.讲解演示型模式
以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讲解演示模式,示意图如图1。
所谓讲解演示型模式,是指在班级授课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作为使用信息技术的主体。通过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教师展示给学生生动形象的生物内容。这样,既能够营造情境,激发兴趣,又便于在信息技术应用程度相对较低的学校应用。作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最基本的层次,这一模式对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于教学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学实例:在《人体消化系统》一节的教学中,教师通过网络获得对消化系统工作过程的演示课件,将食物从吞咽开始,经过食道到达胃,通过胃的蠕动磨碎后再排入小肠,小肠消化完全后进入大肠,最终形成粪便排出体外,这一复杂过程通过动画的形式进行演示。学生在观看动态资料的同时,对食物消化过程和各个器官的功能的理解更加深刻。
2.自主学习型网络教学模式
自主学习型的网络教学模式,是指以学生使用信息技术为主体进行课堂学习。具体有两种方式。一是网络自主学习模式,二是网络协作学习模式。
自主学习型网络教学模式首先进行情景创设,以问题为学习驱动。先由教师提供特定的生物教学资源。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和文献,对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并与同学交流,相关问题提请教师解答。教师可以通过主机观察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效果,实现对教学过程的实时监控和管理。这种网络化的教学模式真正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师生的角色发生了根本转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高,主动性更强。而教师作为此种教学模式的指导者,仅需起到辅助作用。
教学实例:在传染性疾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给每个学习小组分配不同的病种,让学生自行搜集资料进行学习。比如在肺结核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网络搜集信息,了解结核病的历史、肺结核的病原体、易感人群、预防和治疗方法等知识,小组汇总后向教师汇报,由教师进行分析、点评。再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补充教授,在讲授知识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结语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21世纪是大势所趋。生物教学作为初中教学的一门基础课程更应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生动、形象的教学。作为一项综合性的教学工程,涉及到基础设施、教学模式、政策实行等方方面面。这就需要生物教师与学校、信息技术部门良好沟通,不断开创新的教学模式,为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整合这一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单位:江西省于都县第五中学)
【内容摘要】生物作为初中阶段的基础课程,相对于语数外等课程来讲,更需要生动、形象的信息展示和大量的学习资料提供给学生。本文笔者从教学实践出发,对初中生物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信息技术 生物教学 整合
一、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教学
1.信息技术应用于初中生物备课环节
任何优秀的教学都要以充足的备课和教学准备为基础。通过充足的备课,教师能够提前预见到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设身处地地体会学生的思维方向,更好地引导学生的学习、讨论、练习过程,进而提高教学效率,帮助学生学好、学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兴趣。因此,仅仅局限于课本的备课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当寻求更多、覆盖面更广的学习资料和教学源来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网络上有关方面的课件、音频、影像资料、成型的课件等无疑是绝佳的选择。比如,在初中生物《营养物质》一节的教学过程中,课本提供的信息有限。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查阅文献资料,了解不同食物中存在的营养物质和食物的热价;学习不同营养物质对人体的作用。从大量的关于营养和食物的信息中提取与课本知识相关程度高的信息,教授给学生。这种以网络为辅助工具的备课方式大大节约了教师查阅纸质资料收集信息的时间,提高了备课效率,也提升了备课的质量。
2.信息技术应用于生物初中生物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信息技术应用的重要方面。高效率的课堂教学能够直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和学生学习成绩、思维能力的提高。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比如动画课件、多媒体声像资料等,向学生们展示生物体的复杂结构和生理活动等方式,更加形象生动,便于理解。比如“细胞分裂”的教学过程,普通的一分为二、二分为四的表述不易理解,而动画制作的细胞分裂更加生动、准确,能够直接避免了“原来的细胞是否存在”这种简单问题的出现。再比如,对于“心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学习过程中,运用多媒体展示心脏的构造和工作过程,向学生展示心房、心室的分开收缩舒张以及瓣膜的开闭,更加准确、形象,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3.信息技术应用于初中生物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在初中生物的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实验,学生能将所学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实验课程中,比较常见的一节课就是“生物切片标本的制作和观察”。在大多数学校,学生通常使用显微镜观察切片。教师需要对每一张切片进行检查、筛选以保证其质量。实验过程中,必须保证学生人手一台显微镜和一套切片。实验课堂上,教师经常要反复给很多学生调整显微镜的放大倍率、切片视野等等,影响了讲授知识的时间。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不但费时费力,而且学校批量购进的显微镜无法保证对细微结构的清晰显示,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当前先进的电视显微镜技术,将显微镜与投影设备连接到一起。由教师调节一台显微镜,即可将细胞中细微结构放大显示到荧幕上或者电视上,使学生看得更清楚、目的性更强。在实验课上能够收到更好的效果。
二、整合模式的构建
1.讲解演示型模式
以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讲解演示模式,示意图如图1。
所谓讲解演示型模式,是指在班级授课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作为使用信息技术的主体。通过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教师展示给学生生动形象的生物内容。这样,既能够营造情境,激发兴趣,又便于在信息技术应用程度相对较低的学校应用。作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最基本的层次,这一模式对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于教学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学实例:在《人体消化系统》一节的教学中,教师通过网络获得对消化系统工作过程的演示课件,将食物从吞咽开始,经过食道到达胃,通过胃的蠕动磨碎后再排入小肠,小肠消化完全后进入大肠,最终形成粪便排出体外,这一复杂过程通过动画的形式进行演示。学生在观看动态资料的同时,对食物消化过程和各个器官的功能的理解更加深刻。
2.自主学习型网络教学模式
自主学习型的网络教学模式,是指以学生使用信息技术为主体进行课堂学习。具体有两种方式。一是网络自主学习模式,二是网络协作学习模式。
自主学习型网络教学模式首先进行情景创设,以问题为学习驱动。先由教师提供特定的生物教学资源。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和文献,对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并与同学交流,相关问题提请教师解答。教师可以通过主机观察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效果,实现对教学过程的实时监控和管理。这种网络化的教学模式真正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师生的角色发生了根本转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高,主动性更强。而教师作为此种教学模式的指导者,仅需起到辅助作用。
教学实例:在传染性疾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给每个学习小组分配不同的病种,让学生自行搜集资料进行学习。比如在肺结核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网络搜集信息,了解结核病的历史、肺结核的病原体、易感人群、预防和治疗方法等知识,小组汇总后向教师汇报,由教师进行分析、点评。再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补充教授,在讲授知识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结语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21世纪是大势所趋。生物教学作为初中教学的一门基础课程更应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生动、形象的教学。作为一项综合性的教学工程,涉及到基础设施、教学模式、政策实行等方方面面。这就需要生物教师与学校、信息技术部门良好沟通,不断开创新的教学模式,为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整合这一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单位:江西省于都县第五中学)
【内容摘要】生物作为初中阶段的基础课程,相对于语数外等课程来讲,更需要生动、形象的信息展示和大量的学习资料提供给学生。本文笔者从教学实践出发,对初中生物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信息技术 生物教学 整合
一、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教学
1.信息技术应用于初中生物备课环节
任何优秀的教学都要以充足的备课和教学准备为基础。通过充足的备课,教师能够提前预见到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设身处地地体会学生的思维方向,更好地引导学生的学习、讨论、练习过程,进而提高教学效率,帮助学生学好、学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兴趣。因此,仅仅局限于课本的备课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当寻求更多、覆盖面更广的学习资料和教学源来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网络上有关方面的课件、音频、影像资料、成型的课件等无疑是绝佳的选择。比如,在初中生物《营养物质》一节的教学过程中,课本提供的信息有限。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查阅文献资料,了解不同食物中存在的营养物质和食物的热价;学习不同营养物质对人体的作用。从大量的关于营养和食物的信息中提取与课本知识相关程度高的信息,教授给学生。这种以网络为辅助工具的备课方式大大节约了教师查阅纸质资料收集信息的时间,提高了备课效率,也提升了备课的质量。
2.信息技术应用于生物初中生物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信息技术应用的重要方面。高效率的课堂教学能够直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和学生学习成绩、思维能力的提高。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比如动画课件、多媒体声像资料等,向学生们展示生物体的复杂结构和生理活动等方式,更加形象生动,便于理解。比如“细胞分裂”的教学过程,普通的一分为二、二分为四的表述不易理解,而动画制作的细胞分裂更加生动、准确,能够直接避免了“原来的细胞是否存在”这种简单问题的出现。再比如,对于“心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学习过程中,运用多媒体展示心脏的构造和工作过程,向学生展示心房、心室的分开收缩舒张以及瓣膜的开闭,更加准确、形象,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3.信息技术应用于初中生物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在初中生物的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实验,学生能将所学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实验课程中,比较常见的一节课就是“生物切片标本的制作和观察”。在大多数学校,学生通常使用显微镜观察切片。教师需要对每一张切片进行检查、筛选以保证其质量。实验过程中,必须保证学生人手一台显微镜和一套切片。实验课堂上,教师经常要反复给很多学生调整显微镜的放大倍率、切片视野等等,影响了讲授知识的时间。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不但费时费力,而且学校批量购进的显微镜无法保证对细微结构的清晰显示,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当前先进的电视显微镜技术,将显微镜与投影设备连接到一起。由教师调节一台显微镜,即可将细胞中细微结构放大显示到荧幕上或者电视上,使学生看得更清楚、目的性更强。在实验课上能够收到更好的效果。
二、整合模式的构建
1.讲解演示型模式
以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讲解演示模式,示意图如图1。
所谓讲解演示型模式,是指在班级授课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作为使用信息技术的主体。通过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教师展示给学生生动形象的生物内容。这样,既能够营造情境,激发兴趣,又便于在信息技术应用程度相对较低的学校应用。作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最基本的层次,这一模式对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于教学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学实例:在《人体消化系统》一节的教学中,教师通过网络获得对消化系统工作过程的演示课件,将食物从吞咽开始,经过食道到达胃,通过胃的蠕动磨碎后再排入小肠,小肠消化完全后进入大肠,最终形成粪便排出体外,这一复杂过程通过动画的形式进行演示。学生在观看动态资料的同时,对食物消化过程和各个器官的功能的理解更加深刻。
2.自主学习型网络教学模式
自主学习型的网络教学模式,是指以学生使用信息技术为主体进行课堂学习。具体有两种方式。一是网络自主学习模式,二是网络协作学习模式。
自主学习型网络教学模式首先进行情景创设,以问题为学习驱动。先由教师提供特定的生物教学资源。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和文献,对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并与同学交流,相关问题提请教师解答。教师可以通过主机观察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效果,实现对教学过程的实时监控和管理。这种网络化的教学模式真正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师生的角色发生了根本转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高,主动性更强。而教师作为此种教学模式的指导者,仅需起到辅助作用。
教学实例:在传染性疾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给每个学习小组分配不同的病种,让学生自行搜集资料进行学习。比如在肺结核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网络搜集信息,了解结核病的历史、肺结核的病原体、易感人群、预防和治疗方法等知识,小组汇总后向教师汇报,由教师进行分析、点评。再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补充教授,在讲授知识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结语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21世纪是大势所趋。生物教学作为初中教学的一门基础课程更应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生动、形象的教学。作为一项综合性的教学工程,涉及到基础设施、教学模式、政策实行等方方面面。这就需要生物教师与学校、信息技术部门良好沟通,不断开创新的教学模式,为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整合这一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单位:江西省于都县第五中学)
【内容摘要】生物作为初中阶段的基础课程,相对于语数外等课程来讲,更需要生动、形象的信息展示和大量的学习资料提供给学生。本文笔者从教学实践出发,对初中生物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信息技术 生物教学 整合
一、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教学
1.信息技术应用于初中生物备课环节
任何优秀的教学都要以充足的备课和教学准备为基础。通过充足的备课,教师能够提前预见到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设身处地地体会学生的思维方向,更好地引导学生的学习、讨论、练习过程,进而提高教学效率,帮助学生学好、学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兴趣。因此,仅仅局限于课本的备课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当寻求更多、覆盖面更广的学习资料和教学源来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网络上有关方面的课件、音频、影像资料、成型的课件等无疑是绝佳的选择。比如,在初中生物《营养物质》一节的教学过程中,课本提供的信息有限。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查阅文献资料,了解不同食物中存在的营养物质和食物的热价;学习不同营养物质对人体的作用。从大量的关于营养和食物的信息中提取与课本知识相关程度高的信息,教授给学生。这种以网络为辅助工具的备课方式大大节约了教师查阅纸质资料收集信息的时间,提高了备课效率,也提升了备课的质量。
2.信息技术应用于生物初中生物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信息技术应用的重要方面。高效率的课堂教学能够直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和学生学习成绩、思维能力的提高。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比如动画课件、多媒体声像资料等,向学生们展示生物体的复杂结构和生理活动等方式,更加形象生动,便于理解。比如“细胞分裂”的教学过程,普通的一分为二、二分为四的表述不易理解,而动画制作的细胞分裂更加生动、准确,能够直接避免了“原来的细胞是否存在”这种简单问题的出现。再比如,对于“心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学习过程中,运用多媒体展示心脏的构造和工作过程,向学生展示心房、心室的分开收缩舒张以及瓣膜的开闭,更加准确、形象,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3.信息技术应用于初中生物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在初中生物的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实验,学生能将所学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实验课程中,比较常见的一节课就是“生物切片标本的制作和观察”。在大多数学校,学生通常使用显微镜观察切片。教师需要对每一张切片进行检查、筛选以保证其质量。实验过程中,必须保证学生人手一台显微镜和一套切片。实验课堂上,教师经常要反复给很多学生调整显微镜的放大倍率、切片视野等等,影响了讲授知识的时间。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不但费时费力,而且学校批量购进的显微镜无法保证对细微结构的清晰显示,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当前先进的电视显微镜技术,将显微镜与投影设备连接到一起。由教师调节一台显微镜,即可将细胞中细微结构放大显示到荧幕上或者电视上,使学生看得更清楚、目的性更强。在实验课上能够收到更好的效果。
二、整合模式的构建
1.讲解演示型模式
以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讲解演示模式,示意图如图1。
所谓讲解演示型模式,是指在班级授课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作为使用信息技术的主体。通过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教师展示给学生生动形象的生物内容。这样,既能够营造情境,激发兴趣,又便于在信息技术应用程度相对较低的学校应用。作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最基本的层次,这一模式对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于教学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学实例:在《人体消化系统》一节的教学中,教师通过网络获得对消化系统工作过程的演示课件,将食物从吞咽开始,经过食道到达胃,通过胃的蠕动磨碎后再排入小肠,小肠消化完全后进入大肠,最终形成粪便排出体外,这一复杂过程通过动画的形式进行演示。学生在观看动态资料的同时,对食物消化过程和各个器官的功能的理解更加深刻。
2.自主学习型网络教学模式
自主学习型的网络教学模式,是指以学生使用信息技术为主体进行课堂学习。具体有两种方式。一是网络自主学习模式,二是网络协作学习模式。
自主学习型网络教学模式首先进行情景创设,以问题为学习驱动。先由教师提供特定的生物教学资源。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和文献,对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并与同学交流,相关问题提请教师解答。教师可以通过主机观察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效果,实现对教学过程的实时监控和管理。这种网络化的教学模式真正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师生的角色发生了根本转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高,主动性更强。而教师作为此种教学模式的指导者,仅需起到辅助作用。
教学实例:在传染性疾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给每个学习小组分配不同的病种,让学生自行搜集资料进行学习。比如在肺结核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网络搜集信息,了解结核病的历史、肺结核的病原体、易感人群、预防和治疗方法等知识,小组汇总后向教师汇报,由教师进行分析、点评。再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补充教授,在讲授知识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结语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21世纪是大势所趋。生物教学作为初中教学的一门基础课程更应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生动、形象的教学。作为一项综合性的教学工程,涉及到基础设施、教学模式、政策实行等方方面面。这就需要生物教师与学校、信息技术部门良好沟通,不断开创新的教学模式,为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整合这一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单位:江西省于都县第五中学)
【内容摘要】生物作为初中阶段的基础课程,相对于语数外等课程来讲,更需要生动、形象的信息展示和大量的学习资料提供给学生。本文笔者从教学实践出发,对初中生物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信息技术 生物教学 整合
一、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教学
1.信息技术应用于初中生物备课环节
任何优秀的教学都要以充足的备课和教学准备为基础。通过充足的备课,教师能够提前预见到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设身处地地体会学生的思维方向,更好地引导学生的学习、讨论、练习过程,进而提高教学效率,帮助学生学好、学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兴趣。因此,仅仅局限于课本的备课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当寻求更多、覆盖面更广的学习资料和教学源来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网络上有关方面的课件、音频、影像资料、成型的课件等无疑是绝佳的选择。比如,在初中生物《营养物质》一节的教学过程中,课本提供的信息有限。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查阅文献资料,了解不同食物中存在的营养物质和食物的热价;学习不同营养物质对人体的作用。从大量的关于营养和食物的信息中提取与课本知识相关程度高的信息,教授给学生。这种以网络为辅助工具的备课方式大大节约了教师查阅纸质资料收集信息的时间,提高了备课效率,也提升了备课的质量。
2.信息技术应用于生物初中生物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信息技术应用的重要方面。高效率的课堂教学能够直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和学生学习成绩、思维能力的提高。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比如动画课件、多媒体声像资料等,向学生们展示生物体的复杂结构和生理活动等方式,更加形象生动,便于理解。比如“细胞分裂”的教学过程,普通的一分为二、二分为四的表述不易理解,而动画制作的细胞分裂更加生动、准确,能够直接避免了“原来的细胞是否存在”这种简单问题的出现。再比如,对于“心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学习过程中,运用多媒体展示心脏的构造和工作过程,向学生展示心房、心室的分开收缩舒张以及瓣膜的开闭,更加准确、形象,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3.信息技术应用于初中生物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在初中生物的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实验,学生能将所学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实验课程中,比较常见的一节课就是“生物切片标本的制作和观察”。在大多数学校,学生通常使用显微镜观察切片。教师需要对每一张切片进行检查、筛选以保证其质量。实验过程中,必须保证学生人手一台显微镜和一套切片。实验课堂上,教师经常要反复给很多学生调整显微镜的放大倍率、切片视野等等,影响了讲授知识的时间。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不但费时费力,而且学校批量购进的显微镜无法保证对细微结构的清晰显示,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当前先进的电视显微镜技术,将显微镜与投影设备连接到一起。由教师调节一台显微镜,即可将细胞中细微结构放大显示到荧幕上或者电视上,使学生看得更清楚、目的性更强。在实验课上能够收到更好的效果。
二、整合模式的构建
1.讲解演示型模式
以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讲解演示模式,示意图如图1。
所谓讲解演示型模式,是指在班级授课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作为使用信息技术的主体。通过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教师展示给学生生动形象的生物内容。这样,既能够营造情境,激发兴趣,又便于在信息技术应用程度相对较低的学校应用。作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最基本的层次,这一模式对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于教学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学实例:在《人体消化系统》一节的教学中,教师通过网络获得对消化系统工作过程的演示课件,将食物从吞咽开始,经过食道到达胃,通过胃的蠕动磨碎后再排入小肠,小肠消化完全后进入大肠,最终形成粪便排出体外,这一复杂过程通过动画的形式进行演示。学生在观看动态资料的同时,对食物消化过程和各个器官的功能的理解更加深刻。
2.自主学习型网络教学模式
自主学习型的网络教学模式,是指以学生使用信息技术为主体进行课堂学习。具体有两种方式。一是网络自主学习模式,二是网络协作学习模式。
自主学习型网络教学模式首先进行情景创设,以问题为学习驱动。先由教师提供特定的生物教学资源。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和文献,对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并与同学交流,相关问题提请教师解答。教师可以通过主机观察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效果,实现对教学过程的实时监控和管理。这种网络化的教学模式真正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师生的角色发生了根本转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高,主动性更强。而教师作为此种教学模式的指导者,仅需起到辅助作用。
教学实例:在传染性疾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给每个学习小组分配不同的病种,让学生自行搜集资料进行学习。比如在肺结核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网络搜集信息,了解结核病的历史、肺结核的病原体、易感人群、预防和治疗方法等知识,小组汇总后向教师汇报,由教师进行分析、点评。再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补充教授,在讲授知识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结语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21世纪是大势所趋。生物教学作为初中教学的一门基础课程更应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生动、形象的教学。作为一项综合性的教学工程,涉及到基础设施、教学模式、政策实行等方方面面。这就需要生物教师与学校、信息技术部门良好沟通,不断开创新的教学模式,为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整合这一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单位:江西省于都县第五中学)
【内容摘要】生物作为初中阶段的基础课程,相对于语数外等课程来讲,更需要生动、形象的信息展示和大量的学习资料提供给学生。本文笔者从教学实践出发,对初中生物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信息技术 生物教学 整合
一、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教学
1.信息技术应用于初中生物备课环节
任何优秀的教学都要以充足的备课和教学准备为基础。通过充足的备课,教师能够提前预见到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设身处地地体会学生的思维方向,更好地引导学生的学习、讨论、练习过程,进而提高教学效率,帮助学生学好、学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兴趣。因此,仅仅局限于课本的备课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当寻求更多、覆盖面更广的学习资料和教学源来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网络上有关方面的课件、音频、影像资料、成型的课件等无疑是绝佳的选择。比如,在初中生物《营养物质》一节的教学过程中,课本提供的信息有限。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查阅文献资料,了解不同食物中存在的营养物质和食物的热价;学习不同营养物质对人体的作用。从大量的关于营养和食物的信息中提取与课本知识相关程度高的信息,教授给学生。这种以网络为辅助工具的备课方式大大节约了教师查阅纸质资料收集信息的时间,提高了备课效率,也提升了备课的质量。
2.信息技术应用于生物初中生物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信息技术应用的重要方面。高效率的课堂教学能够直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和学生学习成绩、思维能力的提高。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比如动画课件、多媒体声像资料等,向学生们展示生物体的复杂结构和生理活动等方式,更加形象生动,便于理解。比如“细胞分裂”的教学过程,普通的一分为二、二分为四的表述不易理解,而动画制作的细胞分裂更加生动、准确,能够直接避免了“原来的细胞是否存在”这种简单问题的出现。再比如,对于“心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学习过程中,运用多媒体展示心脏的构造和工作过程,向学生展示心房、心室的分开收缩舒张以及瓣膜的开闭,更加准确、形象,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3.信息技术应用于初中生物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在初中生物的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实验,学生能将所学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实验课程中,比较常见的一节课就是“生物切片标本的制作和观察”。在大多数学校,学生通常使用显微镜观察切片。教师需要对每一张切片进行检查、筛选以保证其质量。实验过程中,必须保证学生人手一台显微镜和一套切片。实验课堂上,教师经常要反复给很多学生调整显微镜的放大倍率、切片视野等等,影响了讲授知识的时间。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不但费时费力,而且学校批量购进的显微镜无法保证对细微结构的清晰显示,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当前先进的电视显微镜技术,将显微镜与投影设备连接到一起。由教师调节一台显微镜,即可将细胞中细微结构放大显示到荧幕上或者电视上,使学生看得更清楚、目的性更强。在实验课上能够收到更好的效果。
二、整合模式的构建
1.讲解演示型模式
以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讲解演示模式,示意图如图1。
所谓讲解演示型模式,是指在班级授课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作为使用信息技术的主体。通过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教师展示给学生生动形象的生物内容。这样,既能够营造情境,激发兴趣,又便于在信息技术应用程度相对较低的学校应用。作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最基本的层次,这一模式对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于教学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学实例:在《人体消化系统》一节的教学中,教师通过网络获得对消化系统工作过程的演示课件,将食物从吞咽开始,经过食道到达胃,通过胃的蠕动磨碎后再排入小肠,小肠消化完全后进入大肠,最终形成粪便排出体外,这一复杂过程通过动画的形式进行演示。学生在观看动态资料的同时,对食物消化过程和各个器官的功能的理解更加深刻。
2.自主学习型网络教学模式
自主学习型的网络教学模式,是指以学生使用信息技术为主体进行课堂学习。具体有两种方式。一是网络自主学习模式,二是网络协作学习模式。
自主学习型网络教学模式首先进行情景创设,以问题为学习驱动。先由教师提供特定的生物教学资源。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和文献,对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并与同学交流,相关问题提请教师解答。教师可以通过主机观察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效果,实现对教学过程的实时监控和管理。这种网络化的教学模式真正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师生的角色发生了根本转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高,主动性更强。而教师作为此种教学模式的指导者,仅需起到辅助作用。
教学实例:在传染性疾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给每个学习小组分配不同的病种,让学生自行搜集资料进行学习。比如在肺结核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网络搜集信息,了解结核病的历史、肺结核的病原体、易感人群、预防和治疗方法等知识,小组汇总后向教师汇报,由教师进行分析、点评。再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补充教授,在讲授知识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结语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21世纪是大势所趋。生物教学作为初中教学的一门基础课程更应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生动、形象的教学。作为一项综合性的教学工程,涉及到基础设施、教学模式、政策实行等方方面面。这就需要生物教师与学校、信息技术部门良好沟通,不断开创新的教学模式,为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整合这一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单位:江西省于都县第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