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采若云月 高深若山海

张瑶
《左传》,原名《左氏春秋》,到东汉班固时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据传,《左传》一书是以孔子所著的《春秋》为本,以具体史实做注而成的一部史学著作,与《公羊传》《谷梁传》并称“春秋三传”。《左传》作者至今成谜,司马迁和班固都认为是鲁国史官左丘明,现在一般人认为是战国初年人所著。
《左传》全书共计35卷,在宋朝时被列入“十三经”,是古代读书人的必读书目,其中不仅记述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至鲁悼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年),共255年各诸侯国政治上的动荡与变故,还记录了春秋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等。
从文化价值层面,《左传》对后世具有深远影响,这种影响首先体现在史书撰写方面。《左传》不仅继承并发展了《春秋》的编年体叙事方式,还开创了“君子曰”的评论模式。除史学价值外,《左传》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全书以叙事为主,代表了先秦叙事散文的最高成就,对后世的《战国策》《史记》的写作风格产生很大影响。
《左传》长于叙事、善于写人、工于记言。它注重完整地叙述事件的过程并揭示事件之间或内部的因果关系,将史实与传说、传闻以及卜筮、祥灾的记录融合在一起,再加上作者自身的感受、想象,赋予枯燥的历史以故事趣味,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其中的战争描写,尤为出色。作者并不局限于交战过程的记录,而是将每一战役都放在大国争霸的背景下展开。《左传》还善于利用矛盾冲突立体化地表现人物性格,并通过细节尤其是对话和行动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从而描写出许多性格鲜明的历史人物。
从思想道德层面,《左传》的观念较接近于儒家,它不但强调等级秩序与宗法伦理,重视长幼尊卑之别,同时还具有浓厚的“以民为本”思想。如,桓公十六年,季梁有言,“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又如,昭公十八年,子产云:“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何以知之?”再如,襄公十四年,师旷曰:“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一人肆于民上,以从其淫,而弃天地之性?必不然矣。”从选言、记言中可见,作者希望统治者们不可逞一己之私欲,而要从人民的角度和国家长远利益的角度思考问题。
除此之外,《左传》还对统治阶级的残暴和荒淫作了无情的暴露和鞭挞,对那些正直无私、有远见、有作为的政治家给予了高度赞扬,如对无视“民为邦本”的晋灵公、骄奢淫逸的陈灵公等的批判,以及对子产、晏婴、赵盾的褒奖和赞颂等。
《左传》中所投射出的思想光芒有着深远的教育意义。其蘊含的民本思想、人道思想、尊礼尚德思想等,其对国家、社会、政治、文化等的思考,时至今日依旧熠熠生辉。
(作者:中国传媒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研究员)
责任编辑 / 金蕾蕾
相关文章!
  • 政府动员、乡贤返场与嵌入性治

    李传喜+张红阳〔摘要〕乡村社会的困境为“乡贤回归”提供了可能的空间,但是“新乡贤”的回归有着独特的行动逻辑:政府动员是其动力逻辑,“污

  • 新中国70年公民政治参与的历史

    蒋国宏摘 要:政治参与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节约行政资源,提高行政效能,促进政府规范运作,减少和预防权力腐败,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新

  • 《东文选》首篇诗作《织锦献唐高

    [摘要]《东文选》收录的第一首诗作题为无名氏的《织锦献唐高宗》,据现存收录此诗的其余十五种中、韩古代文献,可知其为唐高宗永徽元年(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