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初中历史课堂即兴表演的教学实践

    摘 要:具身认知理论是一种新的认知理念,它强调一种全身心都参与的主动的体验式学习。历史课堂中的即兴表演为学生提供了一种“身在历史”的体验,通过参与历史表演来创设历史情境,再现历史事件,在“鲜活的历史”中构建学生的认知、情感、思维等心理活动,使学生的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在初中历史课堂中落地生根。

    关键词:具身认知理论;即兴表演;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24X(2020)23-0075-02

    一、历史课堂即兴表演的必要性

    1.即兴表演符合学生心理特征

    历史课本剧迎合了初中生心理,符合初中生的认知特点。历史剧表演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亲自体验历史的过程中,消除对历史的陌生感和距离感,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和探究的兴趣,促使学生很快进入历史情境之中,从而激活思维,主动去感悟历史;在特定的历史情境中,学生通过模拟历史场景和历史人物,身临其境,与历史人物同呼吸,共命运,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意识得到强化,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学生学习的兴趣、探究的欲望、创造的快乐将被充分调动,从而真正体现新课程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发展的理念[1]。

    初一学生正由童年走向青年,他们还保留着爱动、爱讲话、爱表现的特点,“吵”可能是对初一历史课堂的一种形象的概括,往往一个问题下去,课堂就“沸腾”了。但不可否认,学生的理性思维也在慢慢萌芽和发展。因此,融合了口头、肢体语言表达活动,又需要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的历史表演既符合初一学生的年龄特点,又有利于初一学生的发展。

    2.即兴表演契合具身认知理论

    具身认知理论,其核心强调认知是具身的,即身体在认知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人的认知是通过身体的体验和相对应的行为活动方式而形成的。具身认知理论详细研究了人的身体在各种认知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及作用,总结出人的认知过程具有涉身性、体验性与情境性等特点,即认知结果反刍于认知,促进认知。具身认知理论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指学生只有亲身参与到各种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积极利用多重感官接受知识和技能,才能顺利建立认知,并实现知识技能的内化和应用[2]。

    历史课堂上的这种即兴表演,通过学生的身心参与,体验具身,在自己创造的历史情境中去亲近历史,去感悟历史,进而习得知识,提升能力,内化情感。通过参与历史剧表演,学生学习的兴趣、探究的欲望、创造的乐趣将被充分调动,其主体意识、自主探究和表达能力也能得到锻炼和强化,从而逐步培养自身的核心素养。

    3.传统历史剧表演存在诸多问题

    (1)“表演”流于形式。一些年轻教师为了活跃課堂气氛,纷纷采用了历史剧的元素,但在很多的公开课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些历史剧的表演只停留在“表面”而没有深入,既没有教学目标,也没有预设生成,只剩下了热闹。

    (2)“表演”过犹不及。还有一些历史剧表演堪称专业,从服装到道具再到台词,一应俱全,但试想一下,创作和编排课本剧需要占用教师和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而要达到公开课的效果甚至是舞台演出的效果,则会给学生造成很重的负担,而且也无法在常规教学中得以推广。中学生学习任务重、压力大,没有那么多的时间用于“小学科”的“玩耍”。即兴表演,由于几乎不要准备,不会占用学生宝贵的课余时间,是切实可行也是经济实惠的一种课本剧表演形式。

    二、历史课堂即兴表演的教学策略

    如何学习历史,如何让学生喜欢历史,学好历史是每一位教师一直在探索的课题。学生即兴表演时,手头虽然没有现成的剧本,但由于所要表演的主要内容都在课本中,其主要内容在教材中就有较为详细的描述,学生完全可以以教材为抓手去做准备,以教师指令为向导去发挥。没有剧本,也就逼着学生去预习课文、自主学习。没有剧本,也就没有了束缚,正可以给学生的表演留下足够的发挥空间。

    从内容来看,初一学习的是中国古代史,久远而陌生,它不像近现代史有很多真实的视频资料、新闻图片,古代史留给我们的更多的是考古发现,历史想象,是一些出土文物和历史古籍。教师在教学中经常会使用一些电视剧的片段,如在讲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时,有教师就使用了《锦绣未央》的片段,在讲玄奘西行时,用到了《西游记》的画面,在讲赤壁之战时,截取了《三国演义》的片段……除了看电视剧之外,让学生去演历史剧无疑更符合初一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也是教学手段多样化的需要。当然,课本剧的即兴表演也不能沦为小品表演,更不能占用课堂的大块时间,无论在内容选择上还是在教学设计上都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1.内容选择的针对性和适合性

    即兴表演是具身认知的一种载体,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方式,但并不适用于每一节课,在内容的选择上必须遵循适合的原则。合适的才是最好的,就中国古代史(七年级上册)而言,在教学实践中可以进行即兴表演的主题有很多。比如,七年上册第一单元中,可以选择“北京人的一天”“河姆渡人的一天”“大禹的一天”等内容进行即兴表演;七年级第二单元中可以选择的主题有:“商鞅与立木取信”“陈胜吴广在大泽乡”“百家辩论会”;七年级第三单元中可以选择的主题有:“李斯与王绾的辩论”“招贤令现场”“汉武帝与张骞13年后的重逢”;七年级第四单元中可以选择的主题有:“我的赤壁之战”“北魏孝文帝迁都董事会”。

    上述用于即兴表演的课堂实例,有的是帮助学生还原历史场景,体验古人的生存状态;有的是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去感受历史的选择;有的则是让学生直接化身古人,去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总之,即兴表演的内容在选择上必须符合课程目标,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符合核心素养的要求。

    2.教学设计的趣味性和历史性

    现在的初中生普遍学习任务重、压力大。因此,他们最大的期望就是课堂能轻松一点、有趣一点、好玩一点。轻松、有趣、好玩的历史课离不开好玩的即兴表演,因此历史课堂即兴表演的设计一定要具有趣味性。在语言的运用上要尽量口语化,也不妨加入一些当下的流行语,实现历史与现实的连接。另外,在台词的设计上要尽量简短,当然也要保留一定的历史味道,体现历史的学科特色。当他们亲自演绎历史的时候,才能走进历史,才能欣赏到历史的原状原貌,品尝到历史的原汁原味。比如,在讲授“赤壁之战”这一课时,教师可以为课堂即兴表演设计如下脚本。

    脚本1:《赤壁之战》片段

    孙权:曹操又来挑衅了!瞧瞧这战书,公瑾啊,你怎么看?

    周瑜:主公莫怕,曹操乃汉之奸贼,他这是来送死的(就算来碰瓷也没门)!

    孙权:难道你已经知道怎么对付曹操了吗?

    周瑜:哈哈,我与孔明贤弟早就想好怎样对付他了。

    孙权:愿闻其详!

    诸葛亮:曹操兵马虽多,但都是乌合之众,不堪一击也,如若咱们两家联手必能打败他。

    周瑜:曹操士兵多来自北方,水土不服,疾病盛行,军心不稳。

    诸葛亮:据探子报,曹军为保持船的平稳,将船首尾相连,假使黄盖诈降,借助东风,必能克之。

    周瑜:官渡之战曹贼大胜,如今定然目中无人,主公兵精粮足,又占据长江天堑,我们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必能取胜啊!

    孙权:二位所言甚是,传令下去,立即集结兵力,部署战船,准备迎战。

    这一段即兴表演的设计既具备了历史的语言,又融入了现代思维,简洁生动的语言再现了赤壁之战前曹操、孙权和刘备三方的实力对比和策略使用,学生亲身参与,通过口头语言和身体语言完成了历史的穿越,在具身中实现了对历史的认知,在体验中习得了历史,比教师单一的讲述,比视频展示更容易得到初一学生的喜爱,也让学生更加喜爱历史这门学科,学习历史的兴趣也会更加浓厚和长久。

    3.课堂教学的生成性和有效性

    在初一阶段,在学生刚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学生的即兴表演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只有在教师指导之下的即兴表演,才能防止表演的随意性和无效性。教师在设计脚本的时候也需要有一定的教学预设,即设置通过课本剧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如在设计“北京人的一天”即兴表演时,主要就是通过表演让学生了解北京人的生产和生活状态。教师可以事先在PPT上准备一些素材如山洞群居、大火燃烧的场景;木棒、打制石器等工具的图片。教师还可以预先编写一些简单的脚本。

    脚本2:《北京人的一天》

    一群(5~6个学生)北京人站在山洞口,手里拿着木棒、粗糙的石头

    场景1:敲打石块,捡树枝

    场景2:出外找獵物

    场景3:电闪雷鸣、森林起火

    场景4:带回被烧死的猎物和火种

    场景5:一起分享食物

    学生通过3分钟左右的表演可以体验到北京人的生产和生活特点,如他们过着群居的生活,使用木棒和粗糙的打制石器,在大自然中学会了使用天然火并保存火种。当然,随着学习的深入,后期在课堂即兴表演时还可以增加“找茬”的环节,可以设置一些错误的情节去让学生发现,激发学生的探知欲和成就感。随着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脚本,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具身认知理论重视情境性、体验性和生成性,与历史课堂的即兴表演不谋而合,从“离身”到“具身”的转变,是历史教学的一次革新和进步。从教师的语言描述中去了解历史,从图片史料、视频资料的呈现中去想象历史,从具身参与即兴表演中去感悟历史,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有它独特的魅力,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正所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相信历史核心素养必将在多彩的初中历史课堂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张仲琴.历史课本剧的尝试——《戊戌变法》一课教学构思与实践[J].历史教学问题,2003(6):79.

    [2]黄思源.具身认知理论对课堂教学的启示[J].教育评论,2019(9):157-160.

    作者简介:汤红琴(1977— ),中学高级教师,硕士,研究方向:中学历史教学。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