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标准在初中英语听说教学中培养思维品质
摘 要:近些年来,学科核心素养受到了英语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有关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也成为热点。作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思维品质体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心智特征。思维品质的发展有助于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从跨文化视角观察和认识世界,对事物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文章以一堂初中英语听说课为例,分析其中的教学行为和所体现的教学理念,探究如何在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关键词:核心素养;思维品质;初中英语;听说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24X(2020)23-0069-02
一、理论依据
1.课程内容的六要素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英语课程内容是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包含六个要素:主题语境、语篇类型、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文化知识和学习策略。主题语境涵盖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涉及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等内容,为学科育人提供话题和语境;语篇类型包括口头和书面语篇以及不同的文体形式,为语言学习提供文体素材;语言知识涵盖语音知识、词汇知识、语法知识、语篇知识和语用知识,是构成语言能力的重要基础;语言技能分理解性技能和表达性技能,具体包括听、说、读、看、写等,学生基于语篇所开展的学习活动,理解语篇和对语篇作出回应的活动;文化知识是指中外优秀人文和科学知识,是学生形成跨文化意识、涵养人文和科学精神,坚定文化自信的知识源泉;学习策略包括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交际策略、情感策略等,是学生形成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必备条件。
2.英语学习活动观
英语学习活动观是指学生在主题意义引领下,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体现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等特点的英语学习活动,是学生基于已有的知识,依托不同类型的语篇,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自身语言知识学习、语言技能发展、文化内涵理解、多元思维发展、价值取向判断和学习策略运用。这一过程既是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整合发展的过程,又是文化意识不断增强、思维品质不断提升、学习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
二、课例分析
1.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选自上海牛津版《英语》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The Earth第三课时 Listening and Speaking。上海牛津版《英语》每册教材安排四个模块,八个单元。从单元板块的整体设计来看,本设计为听说课的教学设计,本课讲述的是如何用英语谈论海洋环境问题及解决方案。
2. 学生分析
七年级学生具备初步的听说能力,关心自然界,愿意谈论与自然有关的话题。然而,提起海洋,七年级学生更多联想到的是海洋的波澜壮阔和无垠蔚蓝,而可能较少关心海洋的严峻形势,谈论此话题时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此外,虽然学生表达意愿比较强烈,但是一些学生缺乏相应的词汇来表达,或是不擅长运用课堂所学来谈论海洋环境。以上因素可能会对学生最终的口语产出造成一定的障碍。
3. 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学情分析,本课教学目标设定为:
(1)注意听力材料中的人名、地名和数字;
(2)运用课堂所学谈论海洋环境;
(3)预测听力练习中的关键词;
(4)辩证看待海洋环境;
(5)创造性地提出解决海洋问题的方案;
(6)提高保护海洋环境的意识。
4. 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运用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来谈论海洋问题。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进行预测听力练习,探讨海洋目前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三、教学设计理念
听说实践是语言学习的基本能力,也是提高语言知识质量的可靠保证。根据核心素养倡导的英语学习活动观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理念设计,以活动为中心开展教学,课堂活动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与合作学习的教学思想。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
1. 教师播放有关海洋的视频,并询问学生两个问题:
(1)What is the video about?
(2)What attracts you most?
学生回答:
(1)About the ocean.
(2)The beautiful sea and the lovely dolphins.
2. 教师引入听力材料话题:
“The ocean is really attractive. Now let's learn more facts about it.”
【设计意图】
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新课标明确提出思维品质,并按三个水平等级划分了思维品质。其中,思维品质的一级水平是根据所得的信息,提取共同特征,形成新的简单概念,并使用新概念解释新的问题,尝试从另一个角度认识世界。本活动是导入环节,教师通过生动的视频、适时地提问,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让学生根据视频内容提取出有效信息,创设真实的情境,吸引学生投入课堂学习。
环节二:听力活动
1. 要求学生预测数字和关键词。
2. 要求学生将图片放入正确的分类栏中。
3. 要求学生预测空缺词汇的词性。
【设计意图】
新课标指出,思维水平级别的差异主要表现在难易程度、复杂程度、深度和广度上。思维品质的二级水平是根据所获得的多种信息,归纳共同要素,建构新的概念,并通过演绎,解释、处理新的问题,从另一视角认识世界。本环节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听前快速浏览听力练习题目进行合理的预测,让学生带着任务来做听力练习。学生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理解加工,发生比较、分析、推断、归纳等心智活动,从而训練学生在听中迅速获取数字和关键词的能力,为接下来的口语输出作铺垫。
环节三:口语展示
1. 播放怪兽视频。
2. 要求学生以四人为一个小组,作保护海洋的演讲。
【设计意图】
根据新课程标准,思维品质的三级水平是指根据所获得的综合信息,归纳、概括内在形成的规律,建构新的概念,并在实践中用于处理、解决新的问题,从多视角认识世界。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思考海洋目前所面临的危险境况,鼓励学生谈论海洋环境,将本节课所学的有关海洋保护的词汇、短语和句型加以运用,尝试提出解决海洋问题的新方案,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从而让学生走进海洋,關心海洋,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保护海洋环境。
环节四:作业
四人一组,制作保护海洋环境的海报,鼓励提出创新性方案。
【设计意图】
创新思维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和方法。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多鼓励学生创造性地使用语言,促进他们语言水平的提高,也促进他们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本环节作业布置通过制作海报的形式巩固课堂英语知识、发展语言技能,从而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同时,以课堂教学活动为引子,将话题学习延伸到学生的课外学习和生活中,进一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帮助他们积累与话题相关的背景知识和词汇,体现核心素养倡导的培养学生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教学理念。
五、课堂教学的启示
1.注重课程内容要素在教学中的落实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语言学习的过程应该是基于语篇所提供的主题语境,师生合作开展主题意义的探究过程。在本课例中,主题语境突出,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导入部分,教师运用海洋视频引入海洋的话题,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随后通过听力练习,输入海洋动植物的词汇和句型,补充相关的话题语篇,将与海洋相关的词汇知识、语篇知识和语用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基于主题语篇,训练学生的听力和口语技能,加深学生对语篇的理解。这种方式较好地整合了课程内容的六要素,以海洋为主题语境,促进了其他各要素在教学过程中的落实。
2.以英语学习活动观促进思维品质的提升
英语学习活动观对学生思维品质的提高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在本课例中,教师创设了丰富的情境,以生动有趣的活动吸引学生,落实教学目标,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在第一段听力任务后,教师巧设情境:“The sea is beautiful, but it is sick now. What's wrong with our sea? Let's check it out!”这迅速将学生引入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第二段听力,既衔接自然,又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紧跟教师思路。在听力任务结束后,教师通过怪兽入侵地球的视频,将学生引入地球危机的情境,让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谈论保护地球的良策,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促进了学生综合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讨论海洋环境问题,发展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结 语
在英语学习中,学生的思维活动无处不在。思维品质的提升,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和形成跨文化意识。在初中英语听说课上,教师要创造性地整合主题语境、语篇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等课程内容六要素,要将这六要素落实在每节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将英语学习活动观融会贯通,巧设各种各样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合理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增强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和创新性,从而提高思维品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梅德明,王 蔷.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作者简介:赵鹏东(1990— ),男,甘肃武威人,中学二级教师,硕士,研究方向:初中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