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现代文阅读应试技巧及规律新探

    雷 泽

    【摘要】要改变高考语文文学作品阅读得分不高的现状,师生须从命题者、作者、答题者、阅卷者全方位、多角度地去研究文章本身与应试规律的关系(“博弈理论”),树立“一切答案皆在文中”的意识,全面破解答案构成要素,从考点、考题、答题、评分标准等进行全面研究,把握语文本质,总结现代文阅读应试规律与技巧,使学生成为真正的赢家。

    【关键词】高考阅读;答案研究;应试规律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历的考生参加的选拔考试,高校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而阅读理解作为高考最能考查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题型,备受出题者的青睐,更受到师生的重视。讲解阅读的文章可谓不计其数,师生讲练的文章也不少,但学生的阅读解题能力和分数却鲜见提高,这不得不令我们反思。我们必须重新研究现代文阅读,把师生从无序、混乱、低效中解放出来,发现其中的考试规律,使我们在解答现代文阅读试题时思路清晰、方向明确、思维全面、表述准确、省时高效,力争高分。

    考试,从本质上讲就是一场博弈。因此,我们必须全面地重新来认识考试特别是阅读考试的全过程,我将之称为“博弈理论”。用图表示为:

    

    首先作者写成了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必定具备文章的要素,体现作者的写作目的。这需要答题者通过阅读、理解并找出文章的要素,与文章交流对话,领会作者的意图;与作者交流对话,更好的把握文章的中心和主旨,为答题作好准备。答题者还必须明确命题者命题的形式与特点、命题的范围、相关的考点,去发现命题人要求的相关的词、句、段和篇甚至标点符号、语法、逻辑关系等,特别是其中的隐性考查点,发现识别命题的出题陷阱,并按命题者的要求进行解释、归纳概括、推理、评价、鉴赏等,并合理加工、整合、提炼。按要求答题,这既是对命题者的尊重,也是得高分的前提。当然命题的依据一是考纲和考点,二是文章本身。

    当然答题者始终是考试的主角,是应试的主体。我们常讲:“是学生自己去参加考试。”因此老师教授的知识、方法规律及技巧,必须要学生真正的领会、掌握并能熟练运用,形成自己的个性化的解题思路、方法和经验,在考场上才能游刃有余。所谓“阅读”,当然首先要读,而且要会读、善读、认真地读,因为“一切答案皆在文中”。然后,还要调动阅读积累、生活经验、生活常识帮助学生去理解文章,排除陷阱,整理答题思路,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敏捷、全面、深刻、严谨。规范训练和总结后,在考场上学生不是做不到,而是想不到,发现不了、搭建不起已有知识、阅历和试题之间的联系与桥梁。2006年高考文学作品阅读五大题17题(1)题,考查虚实结合的写法,很多同学知道古诗鉴赏中常用此种手法,却很少有人知道现代文学作品阅读中也可用此种手法,导致严重失分。所以要想取得高分,作为答题者要主动去发现、总结考试规律,培养能力,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形成自己的东西。

    最重要的是答题者千辛万苦做出的答案最终是拿给阅卷者评阅给出分数的。所以我经常给学生讲:“你心目中一定要有阅卷老师!你与文章对话、与作者交流、与命题者较量,更要学会与阅卷老师交流,你的答案如果阅卷老师看不懂或无法领会你表述的真正意图,就会影响你的得分甚至得零分。”答题者要学会站在阅卷老师的角度来反思自己的答题,必须熟悉评分规则和标准以及答案构成的要素,产生形成的过程以及与各方面之间的联系等。很多答题者最常犯的错误就是不能很好地从多个角度和方向全面地思考和认识现代文阅读应试的规律。看文章匆忙,不认真领会文章的要素和主旨,不思考作者写作的目的与背景,不重视命题者的要求与设置的陷阱,更没考虑到自己的答案是由阅卷者来评判的,最终成为输家。

    考试的结果最终要形成答案,并体现在分数上。因此,在有了“博弈理论”的指导以后,我们还是要落实到研究答案上来,这是破解现代文阅读应试规律的最后一座碉堡。

    我通过对2006年四川高考现代文学作品阅读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深入分析和研究,对如何回答文后问题,我有如下收获和体会:

    (一)一切答案皆在文中

    文章是作者思想观念的载体,是命题者命题的重要依据,也是答案制定和评分标准制定的基础和来源。因此,学生必须抓住文章这个根本,特别是文章的要素及构成。包括:1.文章的思路与结构:题目(体裁)、作者、开头、过渡、结尾以及写作的时间、地点、注释等。2.语言与表达:树立语境意识,字→词→句→段→篇,理解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全面理解相同语言层级单位和不同语言层级单位之间的联系,整体全面地理解其本义、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修辞义、情感义,特别是言外之义,寻找并能理解文章的关键词、关键句、关键段(精美、深刻、奇警、有内蕴),分析其表达效果和修辞效果,学会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分析或全面分析。3.内容与选材。4.中心与主题。

    以上文章的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是命题者考查的重点和命题的主要方面,理所当然也应成为学生平时阅读和解题的关注点,答案与文章的关系应成为我们研究的重点,找到答案与文章相关的词、句、段、标点、修辞等,以及如何使用文章的关键词、句进行加工、整合、提炼,处理好变与不变的关系。为了提高效率,也可采取读写结合的方式同时进行。

    (二)学会研究答案

    在这里,我要特别强调一下,这里讲的研究答案,主要是指研究历年特别是近三年来全国或各省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的答案,因为高考的选文、题型设计、考查范围、角度乃至表述相对都要严谨、规范、权威得多,答案的设计也会全面、周密、清晰、可信得多,也更具指导意义和研究价值。

    1.分不同的侧重点研究。

    考什么?从考点角度入手研究;怎样考?从考题的题型、陷阱、命题方式研究;怎样答?从答题的范围、角度、专业术语的使用、答案关键词的提炼、运用、思路(过程)等进行研究,学会按要求加工的技巧,研究评分标准和执行细则,提高答题的效率和准确性、思维的全面性。特别是很多评分标准中有“意思对即可”,那如何回答表述才是意思对,这应成为师生研究的重点,因为很多学生的答案不可能与试题答案一模一样。

    2.学会全面研究。

    可从以下方面进行研究,如研究答案与考点的关系,思考如何结合考点作答;答案与文章的关系,答案与题目的关系;如何按命题者的要求加工作答,找准试题关键词,特别关注题目中的陷阱和隐性考查点;答案与评分标准的关系,学会分点、分条作答,据分作答,会整理答题思路,找准答案关键词、得分点,弄清答案各要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试题题目与文章的联系,试题题目与考点的关系等。

    3.学会将自己的答案与参考答案对比研究。

    主要是找出自己答案中的差距与不足,并找到解决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寻找自己答案与参考答案之间的差距,寻找思维能力上的差距,寻找专业术语使用上的差距,寻找自己知识储备与积累上的差距,找准了问题和差距就找到了提高和完善的途径与方向。还可将自己的得分低的答案与得分高的同学的答案对比研究。

    4.研究怎样的答案才能得高分、满分。

    就像高分作文必备一定的条件和要素一样,阅读题要得高分也有一些必备的条件。作答要求:准确,找出答案中得分的关键词句;具体,哪些是阅卷老师读懂的必不可少的词句;全面,思维全面、要点全面。专业术语使用规范、恰当:勾划出答案中的语文专业术语以及揣摩如何运用专业术语结合文章及主题全面、深入地分析,体现语文学科特色。思维全面,答题思路过程清晰:如从主观与客观、空间与时间、直接与间接、正面与侧面、现象与本质、因与果、虚与实、动与静、景与情、形式与内容以及多角度、多侧面等进行思考。准确、全面表述答题的思路和思维推理过程,是对高中生语文素养的重要要求,同时这也是现在学生的思维缺陷,需要重点和大力训练提高。语言优美、连贯、得体,书写整洁、美观。这样易被阅卷老师理解接受,易受到阅卷老师欣赏。这也是由语文的语言美和语言这种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的本质决定的。

    对答案的研究,不应仅仅是答题者(学生)的事,而最好是师生共同研究,相互交流心得体会,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不认真研究答案、不知如何研究答案的老师,上课评讲试卷恐怕就只会照本宣科念答案了,这不是一个高素质语文老师的体现,而是对学生不负责任的表现。学生要求做到的,老师要率先示范研究,特别是对近三年的高考题和大型语文诊断试题答案的研究。学生可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先读文章,重点理解文章要素,想答案,然后研究答案。有了一定的感悟和方法总结之后,再深入一步,按文章要素全面理解文章,再按照“博弈理论”的指导解题,尽量详答,然后将自己的答案与参考答案对比研究,发现问题与差距,弥补、完善、提高,然后再进行强化、迁移,举一反三式的训练,全面总结解题规律、解题思路与方法,提升阅读能力,同时带动写作水平的提高和整体语文素养的提升,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让学生(答题者)转换角色,当一回命题者,出几篇现代文阅读题;或当一个阅卷者评判一下自己或同学的试题试卷,并制定出规范标准的评分细则与答案;或拿出自己的考场佳作现身说法,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与意图。这样全方位、多角度进行换位思考与体验尝试,将使答题者(学生)更深刻、全面地体验和感悟到考试的规律与本质。只有这样,他们才会真正地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从容面对高考,从而成为真正的赢家。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