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政治生活》教学中学生公共参与素养的实践探究
王小菊
摘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课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增强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的综合性、活动型课程。笔者作为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在带领学生探究高一年级必修二《政治生活》时,有的放矢地对高中生的公共参与素养和公共参与能力进行了积极的实践探究,本文对此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公共参与 ?社会实践 ?情境创设 ?调查研究 ?社会责任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这要求教学者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学科基础知识的讲授,更要注重学科素养的培养。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显得尤为重要。为此,笔者在担任高一年级《政治生活》的教学工作时,结合高中思想政治课紧密联系社会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对高中生的公共参与素养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探究。
一、请学生努力做社会实践的主体,有序参与公共事务
众所周知,素养作为人的一种品质,对人产生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进入高中阶段的青少年学生,其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这一时期是其各种素养形成的关键时期。公共参与素养也不例外。高中生的公共参与素养的形成,主要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将思想政治课的基础知识内化为自己正确的情感,再将这种稳定的情感表现在自身的行为、能力上。笔者在日常课堂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将《政治生活》的教材知识与学生的自身特点结合起来,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生活实践来培养其有序参与公共事务、承担社会责任的素养和能力。例如,笔者在《政治生活》“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教学过程中,布置了以下几项供学生选择的社会实践活动。其一,走进自己所在的居民委员会,了解居委会主任是如何产生的。其二,探究居民委员会平时是如何为居民服务的。其三,探究居民在居民委员会中发挥什么作用。其四,为自己所在的居民委员会做一件你认为有意义的事。学生们参与社区实践活动的热情非常高,他们自行分组后积极地参与,走访各自所在的居委会,深刻地理解了居民委员会的主任及成员是居民通过直接民主选举产生的,居民的事由居民会议讨论决定,居委会工作要接受居民监督。学生们通过自己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培养了公共参与意识,而且体验了作为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的自豪感,同时也深刻体会到将来走上社会,作为一名普通公民也应该有主人翁意识。通过做实践活动的主体,学生体会到政治生活离自身并不遥远,明白政治生活与自身息息相关。
二、请学生做创设情境的主体,有序参与公共事务
广泛的公共参与,是高中生作为公民具有高度责任感和义务感的体现,也是高中生积极参与公共生活、自觉履行作为公民角色义务的意识和主动关注公共福祉、维护公共利益的意识的体现。高中阶段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成长规律说明这一阶段的学生具备模拟情境的能力,并能通过这种活动彰显其身为公民,有权行使应该享有的政治权利,也有助于更好地表达民意、集中民智,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笔者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指导学生开展“模联社”“时政前沿社”等与思想政治课有关的众多社团活动,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让学生创设情境模拟政治生活,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例如,笔者在带领学生探究《政治生活》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二框题“民主决策:作出最佳选择”时,让学生搜集本市最近一次公交车票价改革的相关信息,并根据课文“探究活动”,模拟举行一次听证会,讨论本市公交车票价改革问题。笔者在课前将学生分成六组,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搜集最近一次本市公交车票价改革方案。
第二,了解听证会流程。
第三,明确参加听证会各方代表。
学生们自行组织,各自模拟不同身份。第一、第二小组模拟消费者代表身份,从不同的消费者层次对公交车票价的两个方案发表作为消费者所持的观点。第三小组模拟专家身份,指出方案设计应充分考虑到本市的具体实际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情况。第四、第五小组模拟人大代表身份,根据自身职责,指出票价改革要符合广大市民的需求,政协委员们则发挥民主协商、参政议政的作用。第六小组模拟新闻媒体的身份,对听证会的流程进行了实时播报和舆论监督,发挥了大众传媒的作用。模拟听证会结束后,笔者让第六小组的同学模拟新闻记者,随机采访几位同学对本次模拟听证会的收获。学生们发出以下感慨:“本次听证会,模拟了消费者身份,体验了自身的价值,明白了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真的能检验一个人的公共参与素养。”“作为一名高中生,以后对身边的公共事务不再冷漠对待了,作为公民一定要勇于行使公民应有的权利”等等。合理创设情境,模拟不同身份参与政治生活,让学生在情景中理解了作为普通公民有必要参与到公共事务中去,更让学生们认识到在参与公共事务的过程中,应该发挥社会各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在情景创设中,增强了学生作为公民应有的社会责任感。
三、请学生做调查研究的主体,有序参与公共事务,培养公共参与素养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研究的作用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笔者在教学中,为鼓励学生有序参与公共事务,承担社会责任,有的放矢地让学生们开展多方面的调查研究。例如,笔者在带领学生探究《政治生活》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二框题“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时,引导学生开展“政府自觉接受监督的表现:政务公开”的调查研究。学生们在了解课文基础知识,明确政务公开包括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等内容后,分组对自己所在的街道相关部门进行了实地调查。通過调查,学生明确了政府政务公开的流程、内容,不仅理解了我国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政府工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也理解了政务公开有利于规范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等等。同时,学生通过分门别类的实地调查研究更深刻地认识到,培养公共参与素养,有益于增强作为公民的公德意识和有序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四、请学生做宣传的主体,有序参与公共事务,培养公共素养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不断采取不同方式促使学生有序参与公共事务,当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公共参与素养后,笔者引导学生做宣传的主体,倡导学生参与到公共事务中去。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围绕公共参与素养的主题,引导学生布置班级文化展板,营造氛围,安排一期黑板报,完成一次手抄报,设置一次有意义的签名活动;围绕公共参与素养的主题,走进自己所在的社区宣传作为公民,应该努力参与公共事务,承担社会责任,积极行使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权利的重要性;同时,围绕公共参与素养主题,组织学生进行一次班会主题课活动,要求学生展示、宣传自身参与公共事务的具体事项,发挥学生作为宣传主体的作用,使其有序参与公共事务,培养其公共素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高中思想政治课对立德树人的作用更不容忽视。笔者作为一名普通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将继续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尊重高中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努力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以提高学生公共事务参与能力。
责任编辑:陆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