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写作中思维的训练

    黄爱群

    【摘要】思维的发散与集中是写作中常用的两种思维方式,本文从这两种方式的重要性以及它们实际运用的方法作一些探讨,使学生能写出材料丰富、论据充实、构思精巧、立论深刻的文章。

    【关键词】议论文写作;发散思维;集中思维

    议论文是高中阶段必须掌握的一种最重要的文体,但有的学生虽然手头的资料不少,写的时候还是皱眉蹙额,搜索枯肠,不知如何下笔,涂涂改改,反反复复,写出的文章结构不清,论证肤浅。如何激活学生大脑中库存的东西,写出“材料丰富、论据充实、构思新巧、立论深刻”的文章?首先就必须学会思维的发散与集中。

    著名心理学家吉尔福认为人的创造性最明显表现在发散思维上,他说:“正是在发散性思维中,我们看到了创造性最明显的标志。”发散思维又称辐射思维,是指沿着不同思维路径、不同的思维角度、从不同的层面和不同关系出发来思考问题,以求得解决问题的种种可能方法,并在此基础上优选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在作文中,发散并不是胡思乱想,你可以思接千载,也可以视通万里,发散的目的是根据需要按一定的顺序向各种方向运动,在发散中产生灵感,使写作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可驾驭与可调控。

    发散的方法很多,既可通过分析、比较不同事物的相似点发散,也可通过分析同一事物的不同点发散;思维可以在对比中展开,也可以在类比中进行……拿到一道作文题,在审清题意的基础上可以由相似点发散,由自然现象到社会现象;由动物到人到集体到国家;由古到今,由历史到现实;由中国到外国。由不同点发散,可由正面(反面)到反面(正面),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由形似到神似。

    例如话题“动力与欣赏”,这是一道关系型的话题,这里的“欣赏”是肯定、认可、赞赏的意思,议论的中心应是两者之间的关系。就欣赏的对象来看,可以有以下几种:(一)父母对子女;(二)老师对学生;(三)长辈对晚辈;(四)上级对下级;(五)自己(别人)对别人(自己);(六)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对应这些关系,思维发散可以联想到下列事例:

    (一)1.周弘对他的聋女儿周婷婷的欣赏,把女儿培养成中国式的海伦·凯勒。2.总统尼克松的母亲对另一位种土豆的儿子的欣赏。3.毕加索母亲对毕加索的欣赏:“孩子,妈妈相信你,要是你当兵,就能做将军;要是你当教士,就能当教皇。”

    (二)4.孙海平教练对刘翔的欣赏,才缔造了雅典神话。5.小学校长对罗杰·罗尔斯的欣赏,一句“你将来是要当州长的”,使罗杰·罗尔斯改掉恶习,发奋图强,成为美国第一位黑人州长。6.哈佛大学教授对一群资质一般的小学生做的著名实验,积极的暗示使这群学生变得聪明。

    (三)7.欧阳修对苏轼的欣赏和提携。8.屠格涅夫对托尔斯泰的欣赏,使托尔斯泰这颗巨星照亮了西方文学的天空。

    (四)9.周文王对姜子牙的欣赏。10.刘备对诸葛亮的欣赏。11.刘邦对韩信、萧何、张良的欣赏。

    (六)12.信陵君对侯嬴的欣赏。13.恩格斯对马克思的欣赏。14.钟子期对俞伯牙的欣赏。

    从相反的方向发散思维可以联想到:15.凡·高因得不到欣赏,在一片灿烂的向日葵中陨落。16.贾谊空有经天纬地之才,也得不到汉文帝的欣赏,只能屈于长沙,日日咳血而死。17.屈原得不到欣赏,屡遭贬谪,在楚国灭亡后抱石投江而死。

    再以话题“智慧”为例,发散思维可以先由自然万物到人,由古到今,由中国到外国,想想哪些人做过的体现智慧的事,从他们的智慧中表现出怎样的精神品格,如:1.溪水遇到阻碍百步九折流向大海;2.竹子、小草遇风低头而不是宁折不弯;3.掉进陷阱中的驴把猎人填进陷阱中要埋葬它的土抖落,变成垫脚土,成功逃出;4.王昭君出塞和亲,使汉匈连年的战争止息,这是由责任产生的智慧;5.司马光砸缸救小孩;6.邓小平“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7.在濮水中垂钓的庄子,不经意间推掉了在俗人看来千载难逢的发达机遇,这是一种超凡脱俗的大智慧;8.周总理面对故意刁难的外国记者时表现出来的智慧;9.苏格拉底有朋友到家中来,苏格拉底先被妻子臭骂一顿,接着一盆冷水从头淋到脚,苏格拉底笑着说:“我就知道,雷声过后必然是倾盆大雨。”10.林肯在任总统之后,经常受到攻击,他的智囊团要他作出回应,消灭敌人。林肯说:“把敌人变成朋友,我不是在消灭敌人吗?”11.毛泽东的四渡赤水;12.诸葛亮的空城计、草船借箭、七擒孟获等;13.勾践用计博得吴王信任,得以放回国,才有后来的三千越甲吞吴的壮举。

    由上面的两个例子可以看出,发散思维在作文中可以使思维得到充分的拓展,为写作准备了充足的“米”“粮草”。但在发散的基础上必须要有思维的集中,它是思维发散的目的和结果。思维的集中是为了对问题归一,对发散思维中联想到的东西进行筛选归纳,找出最优方案。集中思维必须运用到求同求异思维,找出发散思维中涉及的内容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这样可以确立论证的结构和论证的方法,使文章的思路明晰。

    如第一个话题“动力与欣赏”,文章应是揭示欣赏能产生动力,使人获得成功。但“动力”怎么体现,如果不具体化,文章就会显得比较肤浅,容易流于堆砌事例。集中思维就是对前面想到的东西进行分析、归纳、综合,就可以知道“动力”体现在:1.去掉自卑,培养自信和坚强的品格,能使人直面困难和挫折,这是成功的关键因素。2.激发潜能,使人成功。3.发现金子,使天才奋飞。4.为迷途的人指点迷津,走向光明大道。5.使臣下竭忠尽志,辅助自己成就伟业。

    有了思维的集中,可以使论证的结构清晰,你可以采用话题分解的形式,把每一小点作为一个小标题或分论点,使文章呈现出并列式的结构;也可以把文章安排为纵深拓展,由物及人,范围由小到大,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还可以正反对比,通过得到欣赏的人与得不到欣赏的人的不同结果对比,从而论证观点。

    有了思维的集中才能聚焦于议上,让论证的目标更明确。如话题一,议论时可以从方式上说,欣赏可以是一次鼓励的点头,一个肯定的眼神,一句赞美的话,一次温暖的拥抱。从欣赏对象来说,父母对孩子的欣赏是一种关爱和支持;老师对学生的欣赏是一种信任和鼓舞;上级对下级的欣赏是一种机遇和善待。欣赏能让真正的金子发光,一句句欣赏的话语,就是一份份的卡路里,成为激发内在潜能并朝成功方向加速前进的动力。从反面事例议论,可以说,没有了欣赏,如同深埋的金子,即使金光闪闪,也无人知晓;没有欣赏,多少英雄无用武之地,多少才子因怀才不遇郁郁寡欢,最终埋没于俗世。

    对“智慧”这一话题集中可以归纳出“智慧”的重要意义、作用或它表现出来的精神品格。如:1.化解矛盾,摆脱困境,回击敌人,化被动为主动。2.拯救别人,拯救国家,为国家找到富强之路。3.表现高洁品格,宽阔的胸襟。4.更易于获得成功。

    当然,在实际运用中,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是交替进行的,这两种思维是互补的,只有“发散”而不“集中”,找不出最优方案;只有“集中”而不“发散”,容易墨守成规,不能创新。

    发散思维是集中思维的基础和前提。发散思维能力的强弱决定着作文能否立意新颖,感受独特;构思时能否浮想联翩,思绪如天马行空。这种思维发散活动,建立在知识与经验的积淀上,是思维操作方法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在议论文写作训练中,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必须通过有计划指导阅读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只有在掌握了大量的科学文化知识后,思考问题才能从多方面发散,在这基础上才能进行思维的集中,离开了知识和经验,“发散”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思维集中也只能成为空谈。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