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

吴宏岐+李银兴+韩玉强+李小斌
[摘 要]为国家经济繁荣和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地方普通院校面临的现实课题。采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学校专业优势和企业生产优势,能够较好地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企业输送符合要求的应用型人才。学院通过与企业的密切联系,设立产学研工作室、共建实践教学团队和联合进行科技项目开发等合作,探索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教学模式,并通过实践,获得了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校企合作;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C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7-0020-04
一、引言
当前我国正面临着从世界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等问题,迫切需要造就规模宏大的应用型人才队伍。尤其中小企业,面对国内外市场的激烈竞争,对具有一定工程知识、技术创新能力以及综合素质较高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更迫切。应用型人才侧重知识的应用和技术创新,能够在社会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解决实际问题,他们是我国人才队伍中的骨干力量,在国家建设中肩负更多的责任和使命。然而,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地方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理论联系实际不够,培养的人才与企业生产所需人才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学生普遍存在实践能力不强、缺乏工作经验、岗位环境适应能力差等问题。主要原因是地方性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因此,地方高校必须积极进行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以市场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加强校企合作,注重学生的实践技能,为我国社会经济转型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二、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突出问题
应用型人才就是应用客观规律和科学原理为社会直接创造财富、谋取利益的人才。应用型人才要处理工作中出现的各种技术问题,必须要有很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一定的工作经验。实际上,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中,由于精英教育的影响,出现了一些问题,比较突出的如下:
(一)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不合理,未能体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化走到了大众化的阶段,可是很多普通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仍然采用精英教育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整合力度不够,不能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教学过程中出现重理论轻实践,严重的理论脱离实际等现象。实践教学内容陈旧且课时安排得偏少,实验按照实验指导书的内容按部就班且重复,实习大多是参观,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很多都是纸上谈兵。缺乏激励学生认真、踏实完成实践工作任务的措施,使得大学生无法做到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从学校到社会的顺利转化。由于学生接触生产实际的机会太少,缺乏必要的工作锻炼,其实践能力达不到企业的工作要求,从而严重影响了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二)教师的实践能力不强,难以保证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要培养优秀的应用型人才,就必须要有工程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普通本科高校对教师队伍实践能力的发展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存在投入不足、考核缺失等问题。一些普通高校教师队伍出现断层,有一定实践经验的教师相继退休,年轻教师占大多数。这些教师尽管有着博士、硕士学位,专业理论功底厚实,但由于他们是从学校直接到学校,基本没有接触社会、接触企业,其实践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普遍不高。还有一些是政策问题,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才难以引进到高校。因此,普通高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上不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教学上无法有效地指导学生工作,导致不少高校实践教学流于形式,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无法保障。
(三)没有稳定的实习基地,实习效果不佳
我国目前已经进入了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企业间竞争激烈,为了生存和发展,工矿企业都在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为了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及安全生产,大多数企业都不太愿意接受学生进厂实习。普通高校各个专业院系为了完成这项工作,通常都是通过各种关系联系企业实习,但都难以签订长期的实习基地协议。实习单位通常安排的实习内容也不是非常充实,实习项目和实习中所需要的技术资料很少。企业临时安排的技术人员大多只是简单介绍、不太耐心指导,使得学生对待实习企业意见很大,也就不认真对待实习。这两方面的因素,使得学校专业实习无法固定到某一企业,系统地进行专业技能训练。另外,一些高校实习单位难以落实,就让学生在假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学生往往只是找一个单位在实习证明上盖个章应付。以上实习中出现的各种情况,使得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的实习教学比较薄弱,对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影响很大。
(四)教师和学生的考评机制不完善、影响实践教学效果
大部分普通高校都没有建立有效的实践考评机制,来促进教师积极接受实践能力培训和从事实践教学工作,只是在口头上激励教师参加企业实践活动。学校最关心的是教师所发表的SIC、EI等核心期刊论文,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市厅级科技项目。对教师指导大学生电子大赛、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以及工程项目实训等工作,没有合理的激励措施,使得能定下心来从事实践教学研究工作的教师不多。学生学业考核主要是理论考核,实验、实习和课程设计的考核不严,导致学生也不认真对待实践活动,其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
三、校企合作是地方院校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的教学模式,它是以职业为导向,充分利用学校内外不同的教学资源和环境,把以课堂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企业工作有机结合,贯穿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国内外实践证明,这种模式能较好地提高学校教育对社会需求的适应能力。
(一)校企合作能有效地实现理论教学联系生产实际
学校和企业合作,可以及时将社会经济发展动态和一些新型的高新技术反映到课堂教学中去,将教学扩展到企业内部,同时又能将企业活动中的问题带到课堂上讨论研究。将学生带到企业现场,同企业的一线工作人员直接交流,并进行现场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对企业的生产操作流程有所了解,了解和掌握生产设备操作,最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在工矿企业进行生产学习过程中,学生对行业动态能有一定的了解,可拓宽知识面,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二)校企合作能有效地提高教师的实践工作能力
校企合作办学有利于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师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决定性因素,是一个院校办学成功与否的重要保障,这就要求学校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复合型的教师队伍,校企合作办学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学校聘请一些企业技术员和专家当兼职教师,不仅缓解了专业教师师资短缺的局面,同时也弥补了专业教师在实践能力方面的不足。教师到合作的企业中参与项目的开发研究,能丰富教师的实践知识、提高教师的工程技术水平,并拓宽教师的视野,丰富教师课堂教学素材。
(三)校企合作能有效的建立稳定的实践基地、保证实习质量
稳固的实习基地的建立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它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在校企合作中,通过产学研技术合作,对企业职工进行培训,学生顶岗工作等服务,企业能够从中受益,企业就愿意作为学校一个长久的实习基地,并在合作中认真制定学生工作计划,开放生产设备,让学生在生产技术岗位上锻炼,并安排专业技术员对学生进行指导。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场所和专业技能提升的社会环境,为学生了解社会、融入社会提供了条件,还能使学生在专业实习过程中找到服务社会、认识自己的准确定位。这种真正融入企业,进入生产第一线的实习过程,对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起到了关键作用。
(四)校企合作能有效地使企业招聘到符合要求的毕业生
校企合作中,无论是到企业实习,还是跟随教师为企业做项目,学生的技术能力和社会能力都可以得到很大提高。学生通过岗位操作和科技项目研究,可将所学专业知识融会贯通,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通过与企业不同岗位人员的接触、交流、沟通,提升自己的协调能力,明白认真、谦虚和团结合作的重要性。经过锻炼,学生能充分认识自己的不足,从而更努力工作来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企业在管理和指导学生实践活动中,能清楚地了解学生的工作能力,对表现突出的学生可以预录用。在合作中,企业可根据自己的用人情况,向学校定制一批应用型人才,学生毕业就可以直接到企业工作。
四、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探索
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我们这所地方院校通过校企合作综合高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以促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缩小社会需求与学生知识结构之间的距离,提高大学生综合实践能力。近年来,我们做了如下工作。
(一)修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以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我们深入多个合作的企业中,了解企业对毕业生知识结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需求;走访了在企业工作的毕业生,听取他们对应用型人才课程设置的意见;并邀请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高级工程师,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结合地方院校的学科建设实际和企业产业升级人才需求情况,我们对课程体系进行整合、优化和再造,使之面向工程实际,注重学生综合实践技能的培养。通过减少理论课时,增加课程实验课时和专业实习周数,加强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教学,从而构建强化实践能力的课程体系。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把培养学生工程意识与基础实践能力的问题放在突出的位置,使学生具有综合利用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能力。
(二)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工程实践能力
所谓“双师型”教师,是指既有扎实的学科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较强实践能力的教师。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条件。①我们学院在教师引进方面,即重视学历又重视实践能力。近几年我们招聘的教师,很多都是本科毕业在企业工作了几年后,又考取了硕士、博士研究生的人才。还有一些是从企业直接招聘的具有高学历、高职称的工程技术人员。②对于直接从高校招聘的高学历的年轻教师,根据其个人实际情况,将其中一些安排到合作企业挂职锻炼,积累实践经验和提高实践工程能力;一些先到实验室工作锻炼,并在假期跟随老教师带领学生进入合作企业参与生产实习,从而提高实践技能。③学院要求教师既要做好教学工作,又要积极从事纵向科研项目和横向科研项目研究工作。教师通过参与合作企业中的技改项目工作,可以增强其科学研究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联合企业建立产学研工作室、参与企业科技项目研发工作
为了加强与地方企业的密切联系,我们学院在一定规模的企业内建立了产学研工作室。同时,将校内一些理论水平高、工程实践能力强,拥有博士、硕士学历的高水平教师派驻到产学研工作室工作,让他们参与企业科技项目开发工作,帮助企业完成产品研发、设计和制造。这样使企业确实能在校企合作中受益,提高企业技术研发能力和其产品质量,给企业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一些年轻的教师在学校有计划的安排下,跟随博士进入研究室做一些辅助工作,在工作中可以了解企业新技术、新工艺,以此增强实践技能,积累实践工作经验,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学生进厂实习时,也能在产学研工作室校企双方人员的指导下,在生产一线做一些具体工作,减轻企业的用人负担,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
(四)重视实习基地建设,确保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要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就必须建设好实习基地。我们充分利用宝鸡这个重工业城市拥有着众多大中小型企业的优势,积极与地方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进行密切合作,与数十家企业签订了专业实习基地协议,确保各个工科专业的学生顺利进行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并且我们也与陕西周边省份企业,如河南的洛拖和许继、甘肃的长风和兰电、重庆的嘉陵、四川的长虹、宁夏的机床和湖北的二汽建立了友好实习关系。学生通过实习不仅能学习专业技能,还能深入了解优秀大型企业文化,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五)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提高社会贡献率
在我国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形势下,地方中小微型企业众多,他们更需要高校的技术支持。在陕西省实施开展中小企业“首席工程师”工作以来,我院多位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师被选派到宝鸡地区中小企业担任首席工程师。他们协助中小企业组织实施研发活动,解决中小企业生产和新产品研发中的技术难题,提升企业产品竞争力;并且组织协调中小企业与派出单位开展技术合作,为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和社会科技进步贡献力量。为更好地做好产学研工作,我院成立了自动化研究所,组建了三个方向的研究团队,积极与企业合作,承担完成了多项合作项目,有效地服务地方企业,为地方经济建设做出了一定贡献。
(六)建立了全国应用型人才培养工程基地,加强大学生岗前培训力度
今年教育部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校企合作委员会启动了“全国应用型人才培养工程”项目,工程包括专业培训、权威认证、就业实训、创业资助等多项内容。其以“万企千校平台”做依托,融合产学各自优势,实施校企有效对接,全面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我院积极参与到这个工程项目中,获批建立了“全国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我们按企业参与制定的大纲要求,对学生进行电气工程师岗前培训;引导学生参加“万企千校青年创客协会”组织的创新创业系列活动,接受协会的辅导、资助、项目孵化等支持;始终重视学生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研究工作,已完成几十个项目的研究工作;认真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德州杯电子大赛、博创杯电子大赛、TI杯电子大赛,取得了较好的比赛成绩。
(七)聘请企业工程师来校担任兼职教师、加强实践教学工作
优秀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离不开企业工程师的参与,工程师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宝贵人力资源。企业工程师具有较高的综合实践技能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参与到教学工作中,可以较好地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我们经常请一些本地区大型国企的高级工程师来校做学术讲座,他们通过企业中的实际工程案例分析,将企业设备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与书本理论知识相联系,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与地方企业长期进行产学研合作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技术高、责任心强的工程师,就积极与他们交流协商,聘请他们为我院的兼职教师。他们参与到一些专业课程、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和专业实习指导等教学工作中,达到了很好的人才培养效果,受到了学生的好评。工程师在教学工程中,发现一些实践能力强且有潜力的学生,也会推荐给其所在企业,使企业在我校招聘到了一些合适的人才,达到校企双赢的目的。
五、结束语
校企合作是地方高校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有效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它可以较好地解决高校与企业之间人才供需矛盾,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可用技术人才;能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还能共享人力资源,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企业科技实力。地方普通高校应加强与企业的密切联系,把教学活动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科技开发和技术推广结合起来,建立以学校为主体,企业深度参与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为地区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以促进地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杨凯,安江.构建基于工程实践的“工程化”师资队伍和教学模式[J].中国大学教学,2010(2).
[2] 李东升,李文军,毛成.校企工程教育深度合作模式的初步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3).
[3] 黄新波,邵文权,张永宜.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4(5).
[4] 张德江.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问题及模式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1(18).
[5] 向梅梅,刘明贵.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研究[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8).
[6] 王家忠,戈景刚,孙维连,马跃进.工程教育CDIO指导下的校企合作改革与实践[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2(12).
[7] 杨永利,刘毅敏.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4(32).
[8] 宋杰光,王秀琴,李世斌,李养良,纪刚昌.地方院校办学模式现状及改革创新思路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5(4).
[责任编辑:刘凤华]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