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路径分析
高珍珍
[摘 要] 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重点阐述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培养路径的相关问题,先阐述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现状,再针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实际情况,介绍了学生综合素养培养的基本路径,希望能对相关人员工作有所帮助。
[关 键 词]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质;素质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7-0213-01
幼师的科学素质对幼儿的学习与生活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些因素会影响幼儿未来的成长。由此可见,有关幼师的科学素质培养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实际上,我国学前教育专业在学生科学素质培养中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一些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不达标,将会影响其未来的学前教育水平,这对幼儿成长是不利的,因此应该得到相关人员的关注。
一、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现状
在第五届亚太地区传媒与科技和社会发展论坛上,中华女子学院公布了自己的调查结果:在受访的近500名幼儿教师中,具有科学素质的比例不足3.0%[1-2]。由此可见,现阶段幼儿教师科学素养偏低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这就要求在学前教育专业教学阶段,采用多种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从学生构成来看,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多数为女生,并且文科学生数量要名学多于理科。在这种现象的影响下,在学前教育专业的科学素养培训中,很多学生对理科内容缺乏学习兴趣,再加之高等教育阶段的科学素养教学没有对学生进行深入的引导,最终导致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偏低。
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路径
(一)设置与科学素养有关的选修课
受专业性质的影响,在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的过程中,学校不可能盲目地大量设置科学素养培育课程。因此针对这种现象,就应该设置与科学素养有关的选修课,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在选修课设置中,教师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学前教育本身的特点,所设置的课程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也要保证课程内容能够对学生未来工作有所帮助。因此,所设置的课程应该分别从生物、地理、天文等方面入手,这些课程设置方法不仅能够进一步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涵养;也能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幼儿教育要求,真正成为带动幼儿成长的“引路人”。
根据上述要求,可以设置不同的选修课选题,例如海市蜃楼、星空的变化、复杂多变的天气等,通过这些课程,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的乐趣。同时,在选修课的内容选择中,教师也必须要考虑到学生学习负担的问题,为了能够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在选修课的实施阶段可以将化学、物理、天文等课程做有效整合,帮助学生自己建立科学知识学习体系,能够有计划地参与科学素养教育,帮助学生更好地介绍科学知识教育,提高其科学素养水平。
(二)多渠道開展科学素质教育,加深学生对科学的理解
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中,多渠道开展教育有助于让学生深层次地了解科学的定义与内涵。因此在实施阶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教育:
1.推广与学前教育有关的小实验。探究是幼儿的本能,为了能够更好地推动幼儿成长,幼师就应该为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探究空间。为了能够达到这个要求,在教学阶段,教师应该鼓励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走进实验室,根据自己的理解或者学生小组讨论的成果开展科学实验练习,加深学生对科学实验的理解,逐步积累自己的科学理论知识。
2.开展科学知识讲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学校内开展科学教育知识讲座,邀请专业人士来到学校,为本专业的学生进行教育宣讲,让学生掌握我国在先进技术上取得的突破,或者相关技术发展对社会的影响,让学生能够对先进的科学技术有一个基本的了解。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微信、微博等“微技术”对学生开展教育,在微博、微信公众号传播有关科学知识讲座的视频,并依靠微博、微信公众号所具有的推送功能,将视频推送到每个学生的手机上,方便学生查阅。
3.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为了能够让学生对科学技术有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参观本地区的污水处理厂、化工厂等,通过对这些企业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能够切身体会到科学技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这对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对学生日后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从本次研究可知,当前我国的学前教育专业在学生科学素养培育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低,难以满足未来教育工作的要求。因此针对这种情况,必须要从多方面入手,在完善课程设置的同时,还要从多个维度入手对学生进行教育,最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
参考文献:
[1]周李哲.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现状的调查与研究:以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广西教育,2017(11):14-15.
[2]周世华.提升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策略[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31(12):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