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区高职专业设置现状及问题分析
张棋++韩雪涛
摘 要:北京地区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中存在片面追求专业设置的大而全、专业设置同质化严重、专业的科类设置不平衡、新专业报批过多、专业变换频繁、部分专业定位不准确、内涵建设不足、个别专业在招生市场遭遇的冷热度与就业市场需求不匹配等问题,相应提出高职专业建设中应注意的原则和建议。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问题分析
专业是人才培养的载体,也是联系生源市场和就业市场的纽带,它决定着学校的办学特色,体现着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水平,因此专业建设是一个学校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强调内涵发展和建设,必然要关注专业的建设和改造。
北京地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片面追求专业设置的大而全
多数高职院校在可能的情况下都经历了一个专业的快速扩张期,片面追求学科门类的多样和丰富,以体现学校办学的档次,在专业设置甚至名称上追求与本科的类似,导致部分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较多,且缺乏特色。然而,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毕竟是两个不同类别的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强调的是以能力为本位,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突出的是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如果高职院校意图朝建立综合性大学方向努力,其开设的专业不仅在名称上与本科院校雷同,而且在专业设计上也完全照搬照抄,课程内容上仅仅是一个本科课程的“压缩版”,非但不能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的技能特色,也难培养出适合生产岗位第一线的合格劳动者。
2.专业设置同质化严重
高校专业的同质化是一个共同问题,从本科到专科都较为普遍地存在。以北京地区2013年招生专业为例,计算机应用、物流管理、会计等8个专业在除本科院校以外的10所以上独立设置高职院校共同招生。重复率较高的专业总计23个,总计划5,458人,占总计划的54 %。
综观重复开设较多的专业,一是社会热点专业较多;二是偏管理类、财金类专业较多;三是基础类专业较多。究其原因主要是:市场有需求;部分专业的准入门槛低,投入成本少;迎合考生心理。但在生源逐步减少的大形势下,过多重复设置的专业为院校带来生存压力;在市场需求量有限的情况下,难以承受供大于求的就业群体,导致社会、高校、学生多方资源的浪费;一定程度上,过多重复设置的专业挤占了社会急需的特色专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3.专业的科类设置不平衡
目前,围绕第三产业或服务性行业的专业较多,偏管理类的专业较多,主要理由:一是这类专业设置成本较低,无需建设大规模的实训实践场所或基地;二是易于教学,对于师资要求相对简单;三是更易于迎合中国人喜爱管理的官本位思想,因而可以较好地聚拢生源,较快地收到办学收益。而另一些需要投入较大成本以满足学生实习实训要求、对教师理论实践结合能力要求较高且真正与高等职业教育定位相一致的工科类专业或技能型专业则开设较少。这些专业往往正是社会经济发展紧缺的实用技能人才培养来源。
4.新专业报批过多,专业变换频繁
近年来,随着生源形势的变化,高职院校新专业的申报活动也进入了一个“快车道”。部分新专业开设往往是为了追逐社会的一时热点,缺少科学性和严肃性,追求短期利益的心理明显;部分专业甚至是为迁就已有师资团队而建设或改造;部分新专业因其先天不足,必然造成招生的不足,而招生数量对于高职院校生存的巨大作用又往往使得学校不能给予新专业一定的涵养期,从而造成了个别新专业的生命短暂,浪费了有限资源。频繁的专业变化使得专业设置和建设缺少相对稳定性,也不利于已申办的专业成为学校的骨干和特色专业,无法形成学校的品牌效应。
5.部分专业定位不准确,内涵建设不足
一是部分专业的内容陈旧,有些旧专业多年未有改进,课程内容理论与实际相脱节;有些即使为迎合市场进行了改造而形成新专业,但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无大改进,仅是更换了名称或增加了专业方向,依然缺少与时俱进的内涵建设。二是部分专业无论从名称上还是课程设置上,基本贴近本科同类专业,明显与潜在的生源水平不对称,与高职教育应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定位不匹配,也不具备充足的师资力量储备。往往这类专业在并不具备办学优势的前提下强行开设,也导致了少部分本应专业性很强的专业,因师资水平与生源水平的双重限制,变成了简单的入门型专业或基础应用型专业,失去了开设专业的价值。还有一些新兴专业的设置主观性强,缺少对市场和就业前景的客观分析和预判,有些片面追求名称的新奇、高端,但界定不清晰,特点不突出,名称晦涩难懂,针对性不强。
6.个别专业在招生市场遭遇的冷热度与就业市场需求不匹配
专业的存在价值一定程度上是由招生和就业市场来检验的,而招生市场的冷热与就业市场的需求并不是完全匹配的,招生市场的热门专业往往不一定如考生所期盼的,有着令人满意的就业渠道和市场,以及今后长远的发展前景;而部分冷门专业却因其特殊性或市场的需求而成为稀缺资源,不仅学生就业不成问题,未来的发展也会大有可为。
对北京地区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和改造的思考
1.专业建设和改造的必要性
统计数据表明:一直到2020年前后,我国18岁高考适龄人口总体趋势依然下降明显。生源的不足直接影响到高等职业教育的生存和发展。以内涵求发展,以特色谋生存是高职院校的必然选择。对于北京地区的高等职业教育来说,因其特殊的地理和行政位置所面临的形势更严峻,压力更大,进行专业的建设和改造,谋求特色发展和生存空间的任务更紧迫。只有那些办出特色,拥有广阔的生源市场需求,可以让毕业生过上体面生活的专业,才能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在招生困境中保生存,求发展,进而带动整个社会人才观念的转变,切实将高等职业教育办成与高等教育并驾齐驱的专业类别。因此生源的压力可以说是高职院校不断进行专业建设和改造的外在压力。而提高办学水平、办高水平的高等职业院校则是专业建设和改造的内在动力。
2.进行专业建设和改造时应注意的原则
专业的建设和改造涉及两个层面:一是专业的设置,二是专业内容的改造。在进行这两个层面的建设和改造过程中应该注意如下原则:
第一,针对性。一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是第一线的技术应用人才,在专业设置时首先要有市场针对性,要面向市场,有对应的职业岗位需求。二是高等职业教育担负着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责任,所以在专业设置时还应考虑区域针对性,即与本地社会经济发展形势相适应,面向本地区市场和行业需求进行专业设置。三是还应考虑生源群体的针对性。高等职业教育面对的生源总体来说是一些动手能力强于文化知识学习能力的群体,过多的理论课程和知识传输不适用于他们,突出岗位能力和实践技能的专业更有利于未来岗位一线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第二,科学性。专业的设置要与所在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相一致,并充分做好前期市场调研和论证,即充分考虑办学的硬件条件,如教学配套设施和实训场地等;充分储备师资力量以满足进行正常的教学活动的需要;充分了解市场是否有对人才的需求;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符合行业标准;毕业生的能力素质能够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学生适应培养标准和培养过程,可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同时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学习与应用能力。只有坚持专业建设和改造的科学性,才能避免劳民伤财的盲目性。
第三,经济性。在进行专业建设和改造时应遵循经济和效益的原则,还应优先考虑运用现有资源,并进行合理的优化配置,尽量实现资源共享。应将“专业群”的建设提上议事日程,即围绕一个精心打造的核心专业建设若干个相关的专业或专业方向,使之共同成为一个专业群,有利于大部分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的共享,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同时专业之间又各有特色,与行业中不同的岗位点更紧密对接,方能体现高职教育的经济性原则。
第四,实用性。所谓实用是指所开设的专业是否能与社会行业或岗位相呼应,即专业是否可与就业岗位挂钩,是否有企业需求。高职院校应及时了解和掌握当前或今后一段时间北京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所需的岗位以及人才需求量,把北京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作为专业建设和改造的重要依据,切实把有限的资源利用好,开发有实用价值的专业。此外,高职院校在开设专业后也应时时关注市场的变化,及时掌握行业和企业对人才规格的需求变化,以便随时调整课程内容,保持教学与市场需求同步,保证开设专业的实用价值。
第五,特色性。众所周知,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办出特色才是高等职业院校的立校之本、生存之道,一所高职院校首先应该定位自己的办学方向和办学优势,寻找到适合本校的特色专业,投入人力、物力,将之培育为“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拿得出手的特色专业、王牌专业,同时围绕特色专业构建结构合理的专业群。一旦拥有了与众不同的特色专业,就有助于增强学校的办学吸引力,也可以起到有效聚拢生源的作用,保证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坚持专业建设和改造的特色性原则,还有利于与其他同类型高职院校进行“错位”发展,避免盲目的重复建设,节约有限的办学资源。
第六,稳定性。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与改造应注意保持相对的稳定性。一个本着科学的原则、严谨的态度开发建设的新专业,从调研到论证再到建设,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开设之后到办成规模,也应有一段不断进行培育和完善的时间。保持专业规模和开设专业的相对稳定,有利于保持教育的连续性和涵养的周期性,有利于专业走向成熟和长远发展,进而形成特色专业和骨干专业。目前,北京地区高职院校内存在着一些招生形势不甚理想,但确实有较强的市场需求,且是部分高职院校的代表性特色专业。对于此类专业,应尽量保持其稳定发展,而不应简单地以生源市场作为评判的唯一标准。
第七,灵活性。稳定与灵活是一对永远的矛盾。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特点决定了它必须适应社会、行业和企业的变化,因此,高职院校专业的建设和改造在保持稳定性的同时也必须遵循灵活性的原则。
对于专业的建设和改造保持适度的灵活性,可以使专业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有利于保持专业的活力和新鲜,也有利于督促在职教师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保持专业的生命力和实用性。要想做到专业建设和改造的灵活自如,打造和完善一个稳定的核心专业,塑造一支专业面宽、迁移能力强的专兼职教师队伍二者缺一不可。有了稳定的核心专业和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可以使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和改造在稳定中保持灵活机动,对市场的适应更加主动化。对核心专业下的专业分支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投入成本相对较小,调整时间也相对较少,可尽快保持与经济社会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相适应。
3.建议
从院校角度来看,必须要重新梳理和定位现有专业,一是选择与高等职业教育相适应的、有对应岗位需求的专业;二是选择与本校办学能力和水平相适应的,可与同类型专业形成错位发展的有特色的专业;三是建立核心专业群,形成开放的、可持续发展的,可较快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或行业变迁的,有外延空间的专业群落。同时应勇于对一些定位模糊、办学条件不完备、难以形成精品,缺少竞争力的专业说“不”,坚决“关停并转”,以节约有限的资源集中精力办好优势专业;四是重视“订单培养”,促进专业人才培养的岗位针对性。
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说,高职教育的普遍遭遇冷门,这不仅是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问题,而且与高职教育所处的“生态环境”密切相关。整个社会的价值体系、人才评价标准、甚至个别招生录取政策等,不利于考生选择高等职业教育,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职教育的发展,也不利于人才培养的多样化。呼吁招生管理部门在招生录取政策上能够给予高等职业院校一定的政策倾斜,以保护其相对脆弱的生源群体和发展中的高等职业院校本身,如坚持年度计划的严肃性,为高职招生录取保留一定的生源数量。对于确有需求的弱势专业,能够从政府层面上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吸引部分学生投身其中,保护专业的生存和发展的可能性,也保证行业人才的培养渠道,如提供资金上的支持,免收部分专业学费;或在录取的门槛上给予院校一定的自主权,打破逢录必考的录取模式。此外,希望从国家的层面赋予高等职业教育应有的地位,消除编制等就业市场人才流动的障碍,让高职院校毕业生与本科毕业生享有同等就业机会和薪酬待遇,提升社会认可度,引领提升高职教育受教者的自信和自尊,从而吸引更多的人接受因材施教的教育。
参考文献:
[1]方光罗.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原则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8(5).
[2]张莉莉等.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影响因素的调查[J].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2(2).
[3]李月清等. 高职毕业生就业状况对专业设置的启示[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7).
[4]李永生.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原则及存在问题剖析[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5]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与改革的若干意见[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19).
(作者单位:张棋,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招生就业处;韩雪涛,北京教育考试院高招办)
[责任编辑:卜 珺]
摘 要:北京地区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中存在片面追求专业设置的大而全、专业设置同质化严重、专业的科类设置不平衡、新专业报批过多、专业变换频繁、部分专业定位不准确、内涵建设不足、个别专业在招生市场遭遇的冷热度与就业市场需求不匹配等问题,相应提出高职专业建设中应注意的原则和建议。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问题分析
专业是人才培养的载体,也是联系生源市场和就业市场的纽带,它决定着学校的办学特色,体现着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水平,因此专业建设是一个学校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强调内涵发展和建设,必然要关注专业的建设和改造。
北京地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片面追求专业设置的大而全
多数高职院校在可能的情况下都经历了一个专业的快速扩张期,片面追求学科门类的多样和丰富,以体现学校办学的档次,在专业设置甚至名称上追求与本科的类似,导致部分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较多,且缺乏特色。然而,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毕竟是两个不同类别的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强调的是以能力为本位,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突出的是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如果高职院校意图朝建立综合性大学方向努力,其开设的专业不仅在名称上与本科院校雷同,而且在专业设计上也完全照搬照抄,课程内容上仅仅是一个本科课程的“压缩版”,非但不能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的技能特色,也难培养出适合生产岗位第一线的合格劳动者。
2.专业设置同质化严重
高校专业的同质化是一个共同问题,从本科到专科都较为普遍地存在。以北京地区2013年招生专业为例,计算机应用、物流管理、会计等8个专业在除本科院校以外的10所以上独立设置高职院校共同招生。重复率较高的专业总计23个,总计划5,458人,占总计划的54 %。
综观重复开设较多的专业,一是社会热点专业较多;二是偏管理类、财金类专业较多;三是基础类专业较多。究其原因主要是:市场有需求;部分专业的准入门槛低,投入成本少;迎合考生心理。但在生源逐步减少的大形势下,过多重复设置的专业为院校带来生存压力;在市场需求量有限的情况下,难以承受供大于求的就业群体,导致社会、高校、学生多方资源的浪费;一定程度上,过多重复设置的专业挤占了社会急需的特色专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3.专业的科类设置不平衡
目前,围绕第三产业或服务性行业的专业较多,偏管理类的专业较多,主要理由:一是这类专业设置成本较低,无需建设大规模的实训实践场所或基地;二是易于教学,对于师资要求相对简单;三是更易于迎合中国人喜爱管理的官本位思想,因而可以较好地聚拢生源,较快地收到办学收益。而另一些需要投入较大成本以满足学生实习实训要求、对教师理论实践结合能力要求较高且真正与高等职业教育定位相一致的工科类专业或技能型专业则开设较少。这些专业往往正是社会经济发展紧缺的实用技能人才培养来源。
4.新专业报批过多,专业变换频繁
近年来,随着生源形势的变化,高职院校新专业的申报活动也进入了一个“快车道”。部分新专业开设往往是为了追逐社会的一时热点,缺少科学性和严肃性,追求短期利益的心理明显;部分专业甚至是为迁就已有师资团队而建设或改造;部分新专业因其先天不足,必然造成招生的不足,而招生数量对于高职院校生存的巨大作用又往往使得学校不能给予新专业一定的涵养期,从而造成了个别新专业的生命短暂,浪费了有限资源。频繁的专业变化使得专业设置和建设缺少相对稳定性,也不利于已申办的专业成为学校的骨干和特色专业,无法形成学校的品牌效应。
5.部分专业定位不准确,内涵建设不足
一是部分专业的内容陈旧,有些旧专业多年未有改进,课程内容理论与实际相脱节;有些即使为迎合市场进行了改造而形成新专业,但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无大改进,仅是更换了名称或增加了专业方向,依然缺少与时俱进的内涵建设。二是部分专业无论从名称上还是课程设置上,基本贴近本科同类专业,明显与潜在的生源水平不对称,与高职教育应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定位不匹配,也不具备充足的师资力量储备。往往这类专业在并不具备办学优势的前提下强行开设,也导致了少部分本应专业性很强的专业,因师资水平与生源水平的双重限制,变成了简单的入门型专业或基础应用型专业,失去了开设专业的价值。还有一些新兴专业的设置主观性强,缺少对市场和就业前景的客观分析和预判,有些片面追求名称的新奇、高端,但界定不清晰,特点不突出,名称晦涩难懂,针对性不强。
6.个别专业在招生市场遭遇的冷热度与就业市场需求不匹配
专业的存在价值一定程度上是由招生和就业市场来检验的,而招生市场的冷热与就业市场的需求并不是完全匹配的,招生市场的热门专业往往不一定如考生所期盼的,有着令人满意的就业渠道和市场,以及今后长远的发展前景;而部分冷门专业却因其特殊性或市场的需求而成为稀缺资源,不仅学生就业不成问题,未来的发展也会大有可为。
对北京地区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和改造的思考
1.专业建设和改造的必要性
统计数据表明:一直到2020年前后,我国18岁高考适龄人口总体趋势依然下降明显。生源的不足直接影响到高等职业教育的生存和发展。以内涵求发展,以特色谋生存是高职院校的必然选择。对于北京地区的高等职业教育来说,因其特殊的地理和行政位置所面临的形势更严峻,压力更大,进行专业的建设和改造,谋求特色发展和生存空间的任务更紧迫。只有那些办出特色,拥有广阔的生源市场需求,可以让毕业生过上体面生活的专业,才能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在招生困境中保生存,求发展,进而带动整个社会人才观念的转变,切实将高等职业教育办成与高等教育并驾齐驱的专业类别。因此生源的压力可以说是高职院校不断进行专业建设和改造的外在压力。而提高办学水平、办高水平的高等职业院校则是专业建设和改造的内在动力。
2.进行专业建设和改造时应注意的原则
专业的建设和改造涉及两个层面:一是专业的设置,二是专业内容的改造。在进行这两个层面的建设和改造过程中应该注意如下原则:
第一,针对性。一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是第一线的技术应用人才,在专业设置时首先要有市场针对性,要面向市场,有对应的职业岗位需求。二是高等职业教育担负着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责任,所以在专业设置时还应考虑区域针对性,即与本地社会经济发展形势相适应,面向本地区市场和行业需求进行专业设置。三是还应考虑生源群体的针对性。高等职业教育面对的生源总体来说是一些动手能力强于文化知识学习能力的群体,过多的理论课程和知识传输不适用于他们,突出岗位能力和实践技能的专业更有利于未来岗位一线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第二,科学性。专业的设置要与所在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相一致,并充分做好前期市场调研和论证,即充分考虑办学的硬件条件,如教学配套设施和实训场地等;充分储备师资力量以满足进行正常的教学活动的需要;充分了解市场是否有对人才的需求;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符合行业标准;毕业生的能力素质能够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学生适应培养标准和培养过程,可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同时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学习与应用能力。只有坚持专业建设和改造的科学性,才能避免劳民伤财的盲目性。
第三,经济性。在进行专业建设和改造时应遵循经济和效益的原则,还应优先考虑运用现有资源,并进行合理的优化配置,尽量实现资源共享。应将“专业群”的建设提上议事日程,即围绕一个精心打造的核心专业建设若干个相关的专业或专业方向,使之共同成为一个专业群,有利于大部分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的共享,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同时专业之间又各有特色,与行业中不同的岗位点更紧密对接,方能体现高职教育的经济性原则。
第四,实用性。所谓实用是指所开设的专业是否能与社会行业或岗位相呼应,即专业是否可与就业岗位挂钩,是否有企业需求。高职院校应及时了解和掌握当前或今后一段时间北京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所需的岗位以及人才需求量,把北京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作为专业建设和改造的重要依据,切实把有限的资源利用好,开发有实用价值的专业。此外,高职院校在开设专业后也应时时关注市场的变化,及时掌握行业和企业对人才规格的需求变化,以便随时调整课程内容,保持教学与市场需求同步,保证开设专业的实用价值。
第五,特色性。众所周知,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办出特色才是高等职业院校的立校之本、生存之道,一所高职院校首先应该定位自己的办学方向和办学优势,寻找到适合本校的特色专业,投入人力、物力,将之培育为“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拿得出手的特色专业、王牌专业,同时围绕特色专业构建结构合理的专业群。一旦拥有了与众不同的特色专业,就有助于增强学校的办学吸引力,也可以起到有效聚拢生源的作用,保证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坚持专业建设和改造的特色性原则,还有利于与其他同类型高职院校进行“错位”发展,避免盲目的重复建设,节约有限的办学资源。
第六,稳定性。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与改造应注意保持相对的稳定性。一个本着科学的原则、严谨的态度开发建设的新专业,从调研到论证再到建设,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开设之后到办成规模,也应有一段不断进行培育和完善的时间。保持专业规模和开设专业的相对稳定,有利于保持教育的连续性和涵养的周期性,有利于专业走向成熟和长远发展,进而形成特色专业和骨干专业。目前,北京地区高职院校内存在着一些招生形势不甚理想,但确实有较强的市场需求,且是部分高职院校的代表性特色专业。对于此类专业,应尽量保持其稳定发展,而不应简单地以生源市场作为评判的唯一标准。
第七,灵活性。稳定与灵活是一对永远的矛盾。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特点决定了它必须适应社会、行业和企业的变化,因此,高职院校专业的建设和改造在保持稳定性的同时也必须遵循灵活性的原则。
对于专业的建设和改造保持适度的灵活性,可以使专业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有利于保持专业的活力和新鲜,也有利于督促在职教师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保持专业的生命力和实用性。要想做到专业建设和改造的灵活自如,打造和完善一个稳定的核心专业,塑造一支专业面宽、迁移能力强的专兼职教师队伍二者缺一不可。有了稳定的核心专业和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可以使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和改造在稳定中保持灵活机动,对市场的适应更加主动化。对核心专业下的专业分支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投入成本相对较小,调整时间也相对较少,可尽快保持与经济社会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相适应。
3.建议
从院校角度来看,必须要重新梳理和定位现有专业,一是选择与高等职业教育相适应的、有对应岗位需求的专业;二是选择与本校办学能力和水平相适应的,可与同类型专业形成错位发展的有特色的专业;三是建立核心专业群,形成开放的、可持续发展的,可较快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或行业变迁的,有外延空间的专业群落。同时应勇于对一些定位模糊、办学条件不完备、难以形成精品,缺少竞争力的专业说“不”,坚决“关停并转”,以节约有限的资源集中精力办好优势专业;四是重视“订单培养”,促进专业人才培养的岗位针对性。
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说,高职教育的普遍遭遇冷门,这不仅是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问题,而且与高职教育所处的“生态环境”密切相关。整个社会的价值体系、人才评价标准、甚至个别招生录取政策等,不利于考生选择高等职业教育,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职教育的发展,也不利于人才培养的多样化。呼吁招生管理部门在招生录取政策上能够给予高等职业院校一定的政策倾斜,以保护其相对脆弱的生源群体和发展中的高等职业院校本身,如坚持年度计划的严肃性,为高职招生录取保留一定的生源数量。对于确有需求的弱势专业,能够从政府层面上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吸引部分学生投身其中,保护专业的生存和发展的可能性,也保证行业人才的培养渠道,如提供资金上的支持,免收部分专业学费;或在录取的门槛上给予院校一定的自主权,打破逢录必考的录取模式。此外,希望从国家的层面赋予高等职业教育应有的地位,消除编制等就业市场人才流动的障碍,让高职院校毕业生与本科毕业生享有同等就业机会和薪酬待遇,提升社会认可度,引领提升高职教育受教者的自信和自尊,从而吸引更多的人接受因材施教的教育。
参考文献:
[1]方光罗.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原则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8(5).
[2]张莉莉等.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影响因素的调查[J].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2(2).
[3]李月清等. 高职毕业生就业状况对专业设置的启示[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7).
[4]李永生.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原则及存在问题剖析[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5]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与改革的若干意见[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19).
(作者单位:张棋,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招生就业处;韩雪涛,北京教育考试院高招办)
[责任编辑:卜 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