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意识形态教育的经验教训及其启示
孙自胜
〔摘要〕苏联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抵制资产阶级的思想进攻,促进广大群众对社会主义的价值认同,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培养人才的做法,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历史经验。但苏联在意识形态教育上出现的“人道主义”泛滥,丧失经济斗争意识和形式化的做法,又留下了沉痛的教训。这些经验和教训对我国如何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具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意识形态教育;价值观;软实力;知识分子;苏联
〔中图分类号〕D75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8048-(2015)02-0087-05
在意识形态领域,一直充满着无产阶级意识和资产阶级意识、先进意识和落后意识的斗争。70多年里,苏联意识形态教育是维护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重要手段,巩固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也由于其失误造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困境。尽管苏联已经解体,但苏联意识形态领域的是是非非,仍然是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我们认为,在当前意识形态斗争错综复杂的情况下,对苏联意识形态教育留下的历史经验和教训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一、苏联意识形态教育的历史经验
一是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抵制资产阶级的思想进攻。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范畴。马克思在批判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虚假性的基础上,得出了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存在的必然性。列宁在建设无产阶级国家的过程中,在继承了马克思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批判基础上,得出无产阶级亦有自己的意识形态或思想体系,即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的科学社会主义。
意识形态建设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俄国国内经济文化水平落后和国际帝国主义的威胁下,要巩固苏联社会主义政权,既要从经济政治等硬实力上打造稳定的基础,也要从思想文化上进行软实力建设。列宁认为,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在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对抗中发展,“或者是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或者是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这里中间的东西是没有的”。〔1〕用米丁引述斯大林的话来说就是:“为了在政治上不犯错误,便要以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原理为指南,便要知道历史发展的规律。”〔2〕在战时共产主义和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对如何建立苏俄意识形态已经做了深入的思考。他提出了要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来建立社会主义的生产秩序和社会纪律,并把工人阶级自发形成的“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称为共产主义的开端,“这是比推翻资产阶级更困难、更重大、更有决定意义的变革的开端”,因为这种活动能“战胜万恶的资本主义遗留给工农的习惯”〔3〕。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斯大林在建立经济上高度集中、政治上高度集权的社会主义模式同时,苏联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体系也相应地建立起来。斯大林建立意识形态的依据是,人类社会的发展遵循着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更替,所以,社会主义的建立是人类不可抗拒的发展规律,它比资本主义具有无比的优越性,至于如何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合理性,斯大林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书中进行了系统论述。
为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群众,列宁甚至不惜通过驱逐优秀人才的做法,来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新经济政策的转折时期,为了使广大群众的思想跟上社会变革的步伐,需要用唯物主义世界观武装干部、青年。列宁主张一方面通过教育方式,对旧社会遗留下来的资产阶级专家学者进行思想改造,使他们继续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另一方面,对那些不愿意与苏共配合的唯心主义、宗教有神论思想的专家学者,则采用行政、司法手段进行审判,还动用行政权力把他们强制驱逐出境,造成了苏联文化史上著名的“哲学船”事件。在短时期内,持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人销声匿迹,马克思主义在大学课堂上得到顺利传播,完成了“净化俄罗斯”的任务。
无产阶级政党只有牢牢把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开展共产主义教育,才能把广大人民群众争取到社会主义建设中来。苏联的意识形态是社会主义特定时期的意识形态,以列宁为首的苏联共产党开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做法,为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抵制资产阶级思想进攻的宝贵经验。
二是通过意识形态教育增进广大民众对社会主义的价值认同。苏共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出发,突出强调了物质本体论和两极对立的哲学思维,强调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直至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对以往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哲学学说的丰富,是根据工人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经验构建起来的,是完全彻底的科学世界观,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的“百科全书”,只有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认同,才能树立共产主义信念。突出唯物主义世界观教育,并把这一观点贯穿整个苏联意识形态教育之中。“辩证唯物主义是各国共产党的纲领及其战略、策略的理论基础和科学基础。”“苏联人民所以能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建设中取得伟大的胜利,是因为领导苏联人民的是有科学纲领和科学世界观即辩证唯物主义的共产党。”〔4〕这里就说明了俄国共产党领导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即共产党有辩证唯物主义的指导,而辩证唯物主义是科学的、彻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界、社会以及人类思维变化和发展的最一般的规律,并给客观世界的各种现象以唯物主义的解释,是无产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的理论武器,谁拥有了这一理论武器,谁就会在革命和建设中取得胜利。在具体科学领域,同样离不开辩证唯物主义。因为“研究辩证唯物主义,我们就能认识整个世界,而认识整个世界,就能帮助我们理解自然界和社会中的各种现象,因而也能帮助我们理解各种科学”。〔5〕学习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就是使广大人民掌握这一科学的理论武器,为共产主义而奋斗实现最高的人生价值。
一个国家政权能否得到巩固,除了强有力的经济、政治措施之外,意识形态的价值认同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世界分割为两大不同的阵营,分割成无产阶级政党和资产阶级政党两个党派,相互对抗。在对抗中,不仅需要共产党在实际行动中创造比资本家更多的物质基础来信服群众,而且需要从理论上灌输社会主义制度比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性与优越性,增强全体社会成员的凝聚力,为社会主义最终战胜资本主义奠定思想理论基础。在前苏联,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经历了从反抗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革命理论,转向抵御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进攻的建设理论,从被压迫阶级的意识形态向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意识形态的跃迁。在这一角色转换中,“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始终支撑着苏联意识形态的大厦。正如国内一些学者所说,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20世纪20年代、30年代完成的斯大林——苏联体制模式的哲学升华。由于言简意赅,通俗易懂,且囊括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各主要部分,极易被人视为哲学的‘精髓,因此指导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的思维定式。”〔6〕
苏联构建统一的价值观体系,曾经受到西方的诘难。事实上,历史上的任何国家都有自己的主流价值观,并且时刻保持着这一主流价值观在意识形态的权威地位,否则,国家政权将不复存在。苏联社会主义以马克思主义为意识形态基础对抗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以集体主义对抗个人主义的做法,尽管还有很多方面不成熟、值得完善的地方,但在苏联70多年的建设中,所起的作用有目共睹。帝国主义出于颠覆苏联政权的目的,一直对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进行大肆攻击,严重干扰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最终导致苏联意识形态建设的失败,是造成苏联共产党执政危机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培养人才。纵观整个世界的马克思主义运动,各国马克思主义者都是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和学习,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点而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共产主义信念的。历史地看,革命以前,俄罗斯人的整体文化素质不高,除了少数知识分子接受西方先进思想以外,大多数民众受到东正教的影响很深,内心充满着宗教迷信思想,科学的文化知识比较缺乏,一直相对应的是人们思想普遍保守,习惯于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特别是广大农民,小农意识浓厚,不善于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这样,就造成了十月革命以后,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一批资产阶级培养出来的知识分子,由于思想观念上的差异,不配合苏维埃建设,带来了严重的人才问题。
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苏联共产党发动了以经济改造和文化改造相结合的无产阶级文化革命运动。其目的是培养既有文化知识,又具有无产阶级思想的人。在国民教育中,需要普遍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使培养的新人不仅具备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具有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列宁甚至乐观地认为,“只要实现了这个文化革命,我们的国家就能成为完全社会主义的国家了”。〔7〕列宁的文化教育是改造旧思想和提高人们文化素质相统一的教育方式。把提高广大民众的思想水平和文化技能结合起来,最终的指向是实现物质技术与共产主义思想的有机统一。
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高度重视集体主义原则和共产主义精神的灌输,激发广大民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一批批具有专业知识和良好思想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走上工作岗位。诸如,20世纪30年代涌现的舍身忘我、努力工作的斯达汉诺夫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二战中一批批理论工作者放下书笔,自觉走上前线,奋勇抗击法西斯,战争结束以后,根据国家建设需要,他们又回归讲坛。这些自发的群众运动,都得益于苏联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根本性、基础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培养的成功。
在社会生活中,通过马克思主义教育带领前苏联人丢弃对宗教的盲目崇拜,走向科学与理性。在政教合一的前苏联,人们长期受到宗教的浸染,具有浓厚的宗教情结。这一宗教影响在塑造前苏联人的互助、忍耐、克己、热情好客和帮助弱者等优良品质的同时,也造成了有神论和迷信在俄国社会盛行,导致广大民众的封闭与落后,整体素质的低下。苏共首先面临的任务是开展唯物主义、无神论教育,批判和抵制唯心主义和宗教有神论的任务。通过传播无神论和无产阶级意识,开展唯物主义、辩证法教育,清除束缚俄罗斯人一千多年的宗教有神论观念对人们思想的禁锢,引导人们从对“天国”的崇拜转移到对“尘世”的斗争,在社会生活观念上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在与宗教的长期斗争中,苏共多次通过无神论教育的决议,还通过设立“反宗教科”,成立“无神论者协会”等形式,用唯物主义和无神论教育广大青年和群众。到1932年,会员达到550万人,到1937年,不少于1/3农村居民和2/3城市居民与教会脱离了关系。〔8〕
二、苏联意识形态教育的教训
一是抽象“人道主义”泛滥。斯大林逝世以后,在苏联上层出现了“人道主义”的观点,并逐渐形成一种哲学思潮。这种人道主义的出现,主要是赫鲁晓夫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的产物。赫鲁晓夫为了全面否定斯大林主义,势必要建立一种自己的学说。首先要否定斯大林主义的理论基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赫鲁晓夫接受了一些学者和西方社会流行的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见物不见人”的批判观点,把“人”作为自己新理论的基本范畴,宣扬全人类利益高于一切,提出一切为了人、为了一切人的利益的口号。在赫鲁晓夫的鼓动下,在苏联理论界掀起了一场“人道主义”的大讨论。赫鲁晓夫的“人道主义”,尽管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框架下,但他以抽象的人、人性和人道主义为出发点分析当时的苏联现实,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赫鲁晓夫“人道主义”的出笼,一方面出于批判斯大林主义的政治需要,一方面也是作为“马克思主义者”的赫鲁晓夫在理论上的浅薄和无知。而抽象的“人道主义”在苏联理论界和广大群众中能够得到广泛响应,一方面是苏联意识形态教育自身建设具有明显的缺陷造成的。另一方面,对苏联广大民众来说,马克思主义教育并没有真正入心、入脑的结果。今天来看,赫鲁晓夫已经在历史观上否定了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分析社会现实的原则,以人道主义来替代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实质上是否定了历史唯物主义。勃列日涅夫出于社会的稳定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宣传的需要,试图重新加强意识形态建设,收到一定成效,但在社会生活中,关于“人道主义”的研究和宣传一发不可收拾。
改革时期,戈尔巴乔夫延续了赫鲁晓夫的做法,从世界观的高度,重新提出了“人道主义”学说,并以此来代替历史唯物主义。戈尔巴乔夫从一切为了人的自由,为了维护人的真正权利,为了地球上的公正为出发点,强调人的绝对自由个性、民主权利与社会公正;它既是适用于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需求,也适用于国际关系领域的和平共处的理论。
“人道主义”是戈尔巴乔夫改革“新思维”的核心,也是其“民主的社会主义”理论基础,要让人民群众广泛接受,实现马克思主义向“人道主义”的转变,就要淡化甚至取消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从1986年开始,在苏联科学院等成立“人的问题综合研究委员会”,以哲学家弗罗洛夫为主的一批学者,从多角度对“人”进行研究,为抽象的“人道主义”摇旗呐喊。为了系统传播“人道主义”,戈尔巴乔夫亲自撰写的《改革与新思维》一书,以俄文和英文同时在苏美两国出版,并翻译成多国文字,在苏联国内外引起强烈的反响。尽管戈尔巴乔夫本人口头上还坚持社会主义,却大谈特谈“人道主义”的世界价值。他抛弃传统阶级斗争观念,有意识地抹杀“人道主义”的阶级属性,认为“人道主义”思想是全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没有必要将其区分为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和无产阶级人道主义。博尔金说,在改革之初,戈尔巴乔夫就表现出了理论上的摇摆性,在行动上逐步走向资本主义,“虽然他(戈尔巴乔夫)还在一本正经地大谈建设社会主义,大谈共产主义远景,但这些都是空话,如同一块遮羞布一样,在掩饰着见不得人的思想”。〔9〕可见,戈尔巴乔夫提出人道主义具有特殊的目的,就是要用“人道主义”来代替历史唯物主义,以达到颠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目的。今天来看,正是“人道主义”思想的泛滥,成为苏联共产党丧失领导地位,出现多党制,丢掉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动因。
二是意识形态教育丧失了阶级斗争意识。用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反对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在苏共历史上有很深的积淀。从实践上来看,在革命中,布尔什维克在反对各种各样思想派别的斗争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以后,从列宁到斯大林都一直主张警惕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渗透,坚持在经济政治和思想领域的阶级斗争。
但从赫鲁晓夫开始,在意识形态教育中逐渐淡化阶级斗争意识。赫鲁晓夫在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的过程中,在文学艺术领域开始“解冻”,对一些出版物的过激言论放松管制,对地下出版物任其蔓延。借口对斯大林《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教科书的错误观点进行清理,纠正对立统一规律中只强调对立面的斗争而不讲对立面统一的观点,抛弃了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越发展,阶级斗争越激化的错误观点,对思想理论教育工作的常态化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赫鲁晓夫在对斯大林个人崇拜和阶级对立观点进行批判的同时,错误地估计了苏联的社会现实,盲目地提出了“全民党”和“全民国家”的观点,放松意识形态领域的阶级斗争。在对外关系上,赫鲁晓夫主张与资本主义国家和平共处、和平竞争、和平过渡的“三和路线”,淡化国际领域的阶级斗争,为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打开了方便之门。 1956年5月13日,法捷耶夫在自杀之前写的《法捷耶夫临终前给苏共中央的一封信》中说到了列宁逝世以后的苏联思想解放现状。“列宁死后我们被贬低到小孩子的地位,被消灭,被意识形态恫吓,这一切还被称之为‘党性。而现在,当一切本可以改正时,肩负改正的人所变现出来的却是粗浅、无知和无以复加的自负。”〔10〕可见,在“解冻”年代,赫鲁晓夫在意识形态建设中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给苏联民众造成了思想上的混乱。毛泽东说,赫鲁晓夫批判斯大林的秘密报告“一是揭了盖子,二是通了娄子”。〔11〕这样的评论是恰如其分的。
三是意识形态教育中的形式化。在苏联,苏共中央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采取了多种措施,开展党的意识形态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由于教育思维和手段的单一化和僵化,致使思想教育一直流于形式,没有能够深入下去,出现了苏共不愿意看到的“异端分子”产生。M·H·波克罗夫斯基早在1926年就指出了苏共思想教育存在深度不足、广度有余的状况。他说:“……如果我们欲将我们的思想体系之影响的深度和广度上,我们就会看到,前者远远落后于后者。不是每一个高唱《国际歌》的人都是马克思主义者,不是每一个能在各种场合下道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这一国名的人都是真正的苏维埃人。对各种共产主义公式的灵活复述,也许掩盖着关于共产主义和共产党人的最大的无知。”〔12〕
20世纪50年代后,在苏联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出现了一股不同于正统社会主义信念的社会群体,他们主要以“六十年代人”、“夜间人”和“持不同政见者运动”①等不同名称出现。“六十年代人”又分化为“持不同政见者”和“夜间人”。在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社会各阶层的作家、科学家、教师和大学生等知识分子,以成立公开、半公开的形式建立组织,共同表达对社会的不满和政治愿望。这一特殊群体,尽管数量不多,但活动能量较大,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①“六十年代人”主要指世界观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即“赫鲁晓夫解冻时期”的一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他们崇尚自由人权,民主、公开性。“夜间人”是指20世纪70年代,白天与官方保持一致,到夜间则阅读地下出版物,交流政治笑话和批评时政的一些人。“持不同政见者运动”主要指勃列日涅夫时代,在苏联广泛出现的一种民间对抗力量或改革力量,是由于勃列日涅夫执政失误所引发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这一特殊群体的出现,表面上看是赫鲁晓夫时期“解冻”的产物,实质上是苏联意识形态教育形式化的结果。总体上看,这些人的价值观尽管当时还在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范围之内,但他们追求民主、崇尚自由,甚至崇拜西方的价值观,已经与苏联共产主义人的培养目标有了巨大不同。“六十年代人”的出现,由各种因素综合形成,但苏联意识形态教育的失误是一个重要原因。在几十年的苏联意识形态教育中,并没有真正使苏联广大群众,特别是知识阶层真正树立起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再加上西方意识形态宣传和渗透的影响,他们希望用人道主义改变苏联生活现状,以实现自身的价值追求。到了勃列日涅夫时代,由于改革停滞,收缩言论自由,使他们带来了更多的不满和怨气,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持不同政见者”运动。在苏联经济政治改革时期,这些“六十年代人”包括戈尔巴乔夫本人,希望通过社会主义的激进改革,来激发社会主义的生机与活力,但由于他们坚持的人道主义世界观,使苏联改革走上了民主社会主义的道路,最终导致苏联社会主义的失败。
三、苏联意识形态教育的启示
一是对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性和复杂性要有充分的认识。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不仅是经济、科技之间“硬实力”的竞争,而且是包括意识形态在内的文化“软实力”的竞争。作为统治阶级思想和观念的理论体系,历代统治者都把意识形态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赫鲁晓夫和戈尔巴乔夫弱化马克思主义,倡导“人道主义”,带来的是广大民众思想的混乱、信念的丧失,苏共和广大民众最终失去的是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加强意识形态教育,掌握马克思主义舆论阵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顺利发展的基本要求。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说:党校、干部学院、社会科学院、高校、理论学习中心组等都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必修课,成为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宣传的重要阵地。〔13〕所以,要充分认识到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性和复杂性,调动一切舆论宣传教育工具,才能牢牢把握意识形态教育的阵地。
二是在意识形态教育上要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历史证明,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是真理,只有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救中国,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在社会大变革、大发展时期,要抵制西方各种思想文化的渗透、干扰,需要我们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搞好我们的意识形态教育,教育我们的党员和干部。在关乎事业发展方向的重大是非问题上,来不得半点含糊和退缩。马克思说:“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14〕而苏联意识形态教育上,放弃阶级斗争意识,在指导思想上模棱两可,态度暧昧,其结果丢掉了思想舆论阵地,造成苏联社会主义的失败是必然的。
三是要正确处理好马克思主义和各种社会思潮的关系。在全球化时代,各种思想和理论相互碰撞,交锋交融,一些反马克思主义、反社会主义的思潮,来势汹汹,大有形成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围剿”之势。我们除了要在实践中切切实实地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成就,以事实说明这些思想理论的破产之外,在思想理论教育领域理应采取相应的策略,进行必要的控制和引领,不仅要打破这种“围剿”,而且要取得彻底的胜利。“生活世界是一切活动的现实基础和意义之源”〔15〕这就需要我们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直面现实存在的各种问题,保持对各种错误社会思潮的批判;在把握马克思主义主导权的前提下,展开与各种社会思潮的对话;要保持马克思主义先进性,勇于对各种社会思潮合理成分进行吸纳。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展开意识形态教育,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有效性和引导力。
〔参考文献〕
〔1〕 列宁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326-327.
〔2〕 〔苏〕米丁.论斯大林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M〕.杨献珍译,新知、读书、生活三联书社,1950.4.
〔3〕〔7〕 列宁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5.1,744.
〔4〕〔5〕 〔苏〕亚历山大罗夫.辩证唯物主义〔M〕.马哲译,人民出版社,1954.2-3,5.
〔6〕 姜长斌.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观正名——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再反思〔J〕.探索与争鸣,2006,(6).
〔8〕 苏共中央马列主义研究院.苏共领导下的苏联文化革命〔M〕.范益彬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145.
〔9〕 〔俄〕瓦.博尔金著.改革先锋——戈尔巴乔夫传〔M〕.吉力译,时代文艺出版社,2003.64.
〔10〕 沈志华等.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28册〔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108.
〔11〕 吴冷西.十年论战(1956—1966)中苏关系回忆录:上〔M〕.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7.
〔12〕 〔苏〕M·H·波克罗夫斯基.共产主义革命〔M〕.1926.19.
〔13〕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D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8/20.
〔14〕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2009.66.
〔15〕曾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生活世界视角〔J〕.理论探索,2013,(1).
【责任编辑:陈学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