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教学“有效”,不妨“退一步”
马跃
摘要:初中语文教学如果达不到“精彩”,不妨退一步,求得“有效”。比如,要练就在学生不预习情况下上出有互动的课,把文本的解读做得通俗一些,把学生的课堂活动设计简单一些。课堂做不到“精彩”,至少能让学生在课上能收获一些东西,这就是成功。
关键词:初中 ?课文教学 ?有效
上周参加了合肥市初中语文优质课评比的评委工作,听了20多节课,课文有散文、说明文,也有文言文,涵盖面还是较广的。课文的种类不同,课型也各有特点,总的来说,课的整体表现还是不错的,显示了20多位选手较好的语文综合素养,但真正可让人眼前一亮的“好课”很少。这反映的其实是本人长期坚持的一种观点:语文教学看似简单,但要想上“好”很难——不单单要看上得“精彩”如何,还要看看“效果”如何。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看,特别是从本人从事一线教学三十年的切身感受来说,更倾向于把课上得“实在”些、“有效”些。即使是这样的比赛课,参赛老师希望把学生调动起来,把课堂氛围营造出来,但这也当适可而止。假如自己没有相当的把握把这节课的“特色”突出,不妨“退一步”,求“有效”会更好。
一、把要上的课文当成学生没预习过的上
理想状态下,学生的预习是必需的,也是学语文最有效的环节之一,但千万不要按照这样“理想化”设计教学。要知道,现在的中小学课业负担之重不仅没有解决,反而在呈加重趋势,学生有没有预习的时间,有没有预习的兴趣,这都要打个问号。很多课堂沉闷的语文课,都是因为这些老师在设计时,把学生看成预习过了,而且还都认为学生是认真读过了、思过了,所以老师一上课就直接开始设问进行交流对答,结果把一堂课“上糟”了。原因出在哪里?这里面肯定会有不少学生没去读课文,即使读过也是匆匆浏览一下,更何况还过了一夜或半天又都没印象了呢!课文都没去读过,或者是印象一点不深,就算你老师几个问题“设计”得再高明,又怎能把他带入文本中?这样的一堂课下来,他会对课文有感触吗?若真这样,还不如在课堂上让学生大声读几遍课文,在读的基础上找几处感触最深的文段讨论讨论,这似乎更有效果。这种课型看似呆板、传统,但确实又比那云里雾里、不着边际的“问题交流”课有效。
语文课中有一个“结构性矛盾”困扰所有的上课人,那就是较长的文章与上课有限的时间的矛盾。这就需要老师思考如何让学生对文本的“读”与老师的“讲”融合在一起,即使是高水平的比赛课,也同样要在这一方面安排得当,这才是成功的关键之处。短文章可全篇读,长文章须在老师事先巧妙设计之下,或浏览,或选读,并边读边析,逐步深入,达到对文本的整体把握。一个有经验的优秀语文老师与一位普通的老师之间的区别,其实就表现在对课文的准确解读上。老师教学时应按照学生的认知与思维逻辑设计问题、循序推进,同时把对文本(段)的不同形式的“读”与引导性的“思”巧妙地结合起来。这样的课,才能取得实效。
二、把文本的解读做得通俗一些
想在这样较高水平的比赛课上有所出彩,在文本的解读上出一点新意,可以理解。但这就跟写作中的“创新作文”一样,风险极大:要么真是耳目一新,达到一鸣惊人的目的,要么就是偏离正题,一败涂地。比如有一个选手在设计《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教学时,按照“读出一点叙事味”再“读出一点抒情味”为主线来设计,有与众不同之处,但这确实又勉为其难了——“叙事味”与“抒情味”是怎么个读法?有什么不同?老师又能真正读出這两种不同的味儿来吗?显然这很难,结果老师没能示范,学生更不可能完成。这样的求深、求新设计竟成了败笔。况且,这是一篇文言文,最基本的是关于文言文的基础知识,比如重点字词意的掌握、重点句子的翻译等,这些必须要加以提醒与强调,结合写作背景理解作者的情感也必不可少。这些都应在这一课的课堂教学中要有体现。如果这些东西都不去讲,我们的文言文教学是不是有些变味了、走偏了?这些看上去都是些“通俗化”的东西,大家都会去这样教,这又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吗?该教的不去教,净教那些没用的,那才叫不妥呢!这样的“退一步”有何不可呢?在这一问题上,可能有些同志会有异议:老是纠缠文言字、词、句这些东西,都教腻了,太老套了,太陈旧了。是的,就本人来说都教了三十多年了,我也有点嫌“腻”。但这对于每一届学生来说,它都是“新”的篇目,新的知识,新的基本功,我们怎么能仅凭自己的喜好而就以己度人呢?“课改”是需要的,且很有必要,但不讲本质的所谓与众不同绝不“创新”。
三、把学生的课堂活动设计简单一些
有几节课的课堂问题一个接一个,整堂课几乎都是在师与生的问答中完成的,既不构成追问,又更多的是没有质量的随意之问,听得直让人发急,思维的注意力一点都集中不起来。这其中至少有两点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去反思:一是课堂教学的环节是不是太单一了?安排朗读有没有?停下来让学生讨论有没有?练习展示(或表演)有没有?像这样常用的方式都可对课堂进行调节,不至于沉闷。二是我们在备课设计时,应该想到,你教的对象只是十三四岁的中学生,除了积累必需的基础知识、培养基本能力外,应该还不具备过多的“创新思维”“创造能力”,所以,我们解析文章的问题设置应该简单些,推进的过程也应符合由易到难的逻辑。可以把环节设置得简洁些,方式采取多样些,在围绕一个主线的几个问题的引导下,有朗读,有交流,有讨论,或有展示,不求面面俱到,讲求张弛有度。一定不要把学生设想为非常有理性的“思想者”,会随着你的一个个“睿智问题”与你一道起舞。
一定不能少了让学生对课文(段)的朗读,否则“语文味”就少了许多,“哑巴语文”永远是对语文的戕害;也不能少了让学生讨论的环节,否则课堂就显得不够放松,更不会灵动;还要给学生留下记笔记的时间,不能只顾自己“陶醉式”的讲,也不见自己去板书,更想不起来让学生做笔记。这些看似并不高明的做法,也比那些听得让人不耐烦的设计要有用。每一位语文老师,无论平时上课还是比赛上课,都要记着,语文课是上给学生听的,不是上给评委听的,也不是上给自己听的。
如果做不到“精彩”,不如退一步求“有效”,这可能是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宝贵的经验”。
责任编辑:陆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