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落中寻求统一

    王樱

    面对语文课程课文多,课时紧,教学任务重等问题,教师们在如何取舍教材阅读文本上作出了不同的尝试,比如系统归类教学、长文短教等,且已不同程度地达到了师生共同的期待结果,教学还是颇为高效的。

    但同样是在紧张的教学过程中,在作文教学中该如何安排这一问题时,教师们只好匆忙行走,特别是高一写作教学,几乎被挤压得没有多少有效提高的空间和时间。学界对作文教学的探索一直没有停止,但多关注高考作文。其实,高一阶段是学生写作能力实现过渡性调整和形成基本习作概念的重要阶段,对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并初步养成富有自我个性的习作风格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在综合多次学生习作和考场状况之后,我发现,作文教学亦可于忙乱中取巧,只要用心安排指导,学生习作就会出现可喜的进步。笔者结合高一写作教学尝试,试就高一作文教学作大致地整合,亦力求系统完善。

    一、 提升随笔“习、析”效率,淡化“文体中心”教学阶梯

    继九义教育阶段课文后,教师们发现,刚入高中时学生的作文状况也出现了教师们无法接受的“语言文字基础”断层现象。为此,教师所坚持的“随笔”写作的确能较科学、自由地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较大改善。“随笔”是一块让学生能细致记录生活,历练文字的有效平台。虽然各校学情有异,“随笔”练习受到青睐是语文老师们的一致选择。

    每1-2周一次写作实践是必要的,但教师们总是无奈于“写作点评”课时间珍贵且着力点分散。从初期语言表达上的满目疮痍,到周记式的白开水文,或抒发抽象空洞的忧郁闲散式文字,再到眼前基本能把握随笔“随意”而不“随便”的宗旨,入笔有所间架,语言普遍通顺,并能出现属于自己思想性文字的学生渐多改进,笔者作了一下尝试。

    (一) 找准症结,专题点评

    高一学生对高中生活充满好奇。笔者起初有意让学生自由写作“散漫”的随笔作文,只要能抒真情,语言不空洞,不求华丽,能敏锐观察生活即可。实现这一过渡后,学生主动提出了对随笔写作效果的质疑。零散而无中心。为此,坚持多次认真批改是必要的。

    综合近一年的随笔课堂专题点评,以肯定学生进步、点评优秀习作为主,笔者基本“吞并”可当堂命题作文的课时安排,结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学生能“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文字”、“书面表达要观点鲜明”、“以负责任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等书面达标教学标准,先后进行了错别字及语病、学生随笔常见写作素材和值得拓展的生活素材、写作中大语文意识的培养、文章的思想如何从初中“进化”、选择并可模仿适合自己的文章风格等10多次随笔专题点评教学。

    同时,写作模式也随之有了一定改变。由起初的自由命题,至高一下学期学生们开始主动提出要求摆脱“心情类”文章主题泛滥的束缚,并建议提供写作命题、话题的改变,可见学生对随笔问题真正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这一转变对考场作文和日后的写作训练都起到了很好的定位作用。

    (二)自由中设置规则,整合写作课形式

    在随笔作文教学过程中,笔者始终没有提出特别的文体规范要求,没有刻意要求学生按照“文体中心论”模式去习作。一般而言,高中作文教学会自然接受较为科学的教学过渡训练模式:即高一以复杂的记叙文为主,学习夹叙夹议的写法;高二以简单议论文训练为主;高三以复杂的议论文为主,要求有综合把握文体和语言的能力。但教学课时的现实压力,让教师不得不脱离一定的规范,“信马”当然不能“由缰”。

    笔者一直敞开着“文体”自由的大门,但伴着阅读教学作用的发挥和学生自身阅读量的增加,学生们已能有意识地写作议论文,即使不是十分规范。但随着学生思考能力的增强,感性文字逐渐减少,随着理性文字的增加学生的文字侧重意识也在发生改变。

    由于随笔点评课时间的铺展,笔者基本合并了当堂命题作文课时,同时针对历次考场作文出现的学生审题偏离题现象、文章缺乏构思等问题,把“如何初步处理材料作文、命题作文和话题作文”、“如何审题切入”等写作专题指导融入随笔课教学。对于高一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意识,初步明确基本的写作规范,为高年级写作教学铺垫。

    二、 适时处理教材“写作”专题,融合阅读与写作教学

    结合高一语文必修教材各写作专题的教学取舍,谈谈较为适时、适量地处理教材写作专题,相对应的阅读专题的一些尝试。

    写作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教材安排上,不再以文体区别安排写作专题,而侧重配合整套教材的人文教育阅读主题,各专题写作指导多与该专题的阅读文本相结合,在阅读文本所涉及的“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个维度引领下,四册教材分别由“生活的重要性”、“独立思考、善于发现”、“写作需要真诚平等意识”、“写作要求‘言之有文”四大写作观统领,分册设置了激活诗情、议论文观点和写作手法、写景状物;详略得当要求、如何生成诗歌意象、写出人物鲜明个性、议论文论据的选取;议论文的各种论证方法、记叙文中的描写意识、文学短评写作等写作指导方向。

    综观之,写作专题在引导高一学生把握高中阶段需注意的基本写作问题,引导他们能从深入观察生活开始,表达自己的思想,用真情实感作文,最终逐步达到“文质兼美”的美文要求等诸方面下了功夫。且各写作指导专题能较好地结合相应阅读教学专题的人文主题,顺势点拨,如有充裕时间,相信师生会有更全面的收获。但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在仍然需要保留较大课外相关知识拓展量的语文课堂能充分利用这部分“写作专题编排”的情况并不容易,甚至在写作教学时,我们往往容易忽略这些专题的功能。

    在公认现行教材明显偏重人文性的背景下,面对写作教学这一更不得“功利”的语文天地,我们可以结合学情和写作课教学进程,适时适度选择针对性强,既能很好地巩固该专题阅读教学的效果,又可以顺势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供给他们以“工具性”指导的专题写作理论和实践,与随笔点评教学进行整合。为此,教师可以不拘专题教学顺序,或把相应专题进行系统分类,实施综合讲解,或调整相应的写作指导,以适应学生变化着的习作状态。

    如,针对必修四“文学短评写作”这一写作专题 指导,我对“文学短评文”的外延作了一定延伸。在学习《鸿门宴》《离骚》和唐诗宋词等课文或专题后,学生必然会对经典作品和历史人物形成自己的点评观点。教师顺势利用这一专题的“写作指导”让学生明确基本的文学短评文章规范,之后分别进行“对以上作品所涉及的人物”进行点评的写作练习。在肯定优秀习作时,便可以把写作中普遍存在的“写作方法”问题进行点评。综合历次鉴赏短文,学生们的习作水平还是让老师欣慰的。同时,这样的专题写作,也激起了学生课外阅读《史记》等历史文学著作的兴趣,写作“源于课堂又超越课堂”的目标也由此可实现。

    又如,许多教师都会反复强调“独立思考,善于发现”在习作时的重要性,但实践却比较难贯彻。按照人正常的心理发展规律,如果说人生写作往往会经历简陋阶段,堆砌阶段和质朴简约阶段三个阶段,那么高中生明显尚处于“简单堆砌阶段”。在教学《想北平》时,学生对老舍朴实真诚的文字缺乏足够的感知能力就是很好的典型。学生们习惯了从书本、概念出发,抒别人的情,却对身边人事物熟视无睹,或者表现出对真情的不屑一顾。在浮躁的学习状态中,学生们不习惯去主动思考。

    而必修二在提出写作观时,不仅是针对该模块所特别注重的“训练学生对自然、人文社会(包括战争和对生命的价值观)的思考”这一教学要求,其指导价值对任何时候的写作实践都是不容忽略的。为此,在进行必修二文本教学之前,教师便以这一写作观为引导,做了以下专题实践:

    一是和必修一写作观“你的生活很重要”相结合教学。如“向青春举杯”专题中的写作实践:从高中生的角度,发现父母亲人的美,写出细节处的感动美,并适当要求进一步对亲人的爱做深入理性思考。这次习作,不仅引导学生需要用心体味生活,善于发现细微处的深情美,并站在特有年龄的高度上,去感恩一份份真情,当学生写到“一个男孩读懂他父亲时,他已经长大了”;“酒与骂人是我想到父亲后最先浮现的,但我并没有讨厌他,反而更站在他一边,因为酒本不属于他,我看到的是他在命运重压下的挣扎。”——这些动人的语句,让我们明白学生能尝试去发现生活背后隐藏着的社会的影响因素。当然教师的要求一开始不能过高,学生们能写上一两句真实的体会、评论性语言即可。

    二是对必修一、二中学生们观察能力范围内可以发现的外延、值得并有能力思考的人生、社会现象做串联点拨。必修一、二两册教材所选阅读文本均交叉着“人与自我、社会、自然”三个横向的阅读思考,但“自我”主要包括对青春和生命的探讨;“社会”涵盖历史与文化、战争与和平、故乡和民族这些广阔的领域;“自然”蕴含着自然美及其给人的心灵带来的震撼。我分别选择了这三个角度中的一个外延做了三次写作练习,让学生尝试写他们所能发现的社会、自然和自我之间的一些现象和关联。在体味文本中名家观察、发现和思考大千世界的感情的同时,多次“熏陶”之后,学生已能慢慢较自然地从“自己的视角去动笔用心体察世界,他们从史铁生、安妮、贝尔曼等真实或作品人物身上受到触动,在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的能力上已为高年级写作奠定了基础。

    总体而言,对于作文,初中讲求的是文法语句章法,高中讲求的是在前者的基础上的个性风格,文化底蕴,需要一种厚积薄发的功力。我们为求切实地帮助高一学生实现对高中语文作文要求的满足过渡,在培养高一学生看问题的思想性,真实性等方面,做了以上努力。

    初高中作文教学背景最重要的差别就是课内阅读和课外延展的差别,以及学生接受程度和认知深度的差别。但是,高一学生在这一差别度上区分不明显。期间做过如“高中生课外阅读状况”等问卷调查,结果如所料的不尽如人意。终究,一线教师的用心,能改正学生的一些陋习,让他们能感受到一年“零落”的作文教学,其实教师在带着他们有系统地前进,能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足矣!

    (作者单位:绍兴市绍兴县

    柯桥中学)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