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伪分享”现象之探析

    高璇

    摘要:幼儿分享对其社会性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而在幼儿分享过程中出现的违背分享本质的“伪分享”现象,则对其社会性发展有着消极影响。幼儿教育者和家长应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及分享的内涵判别是否存在“伪分享”教育倾向,注意慎用表扬等强化手段,让幼儿在实践中明白分享的真谛,激发幼儿的内在动机,从而进行有度的分享教育。

    关键词:“伪分享”表现原因策略

    引言

    幼儿学会分享是其社会性不断完善的表现,更是亲社会性行为形成和发展的方式之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社会领域中也提出,分享有利于幼儿的人际交往,鼓励幼儿与大家分享东西。虽然幼儿园和家庭教育中比较重视分享教育,但幼儿的分享行为存在一些问题,导致了幼儿的“伪分享”现象。那么,什么是幼儿的“伪分享”现象?它有哪些表现?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现象?我们对此又有什么改进方法呢?这一系列问题都要求我们去探析幼儿“伪分享”现象。

    一、“真”与“伪”的概念界定

    分享属于广义上的亲社会行为,是指自己自愿主动与他人共享,并从中获取快乐的行为。分享的事物可以是物质上的,也可以是精神上的。从分享的定义上可以看出,真正意义上的分享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必须是出于自愿主动与人共享;第二,是双方的共享,而不是单向的拥有;第三,分享的目的是获取快乐的体验,而不是获取消极的情绪体验。

    分享能促使幼儿从以“自我为中心”向“去中心化”发展,是幼儿在与同伴的相处中社会化的过程。幼儿园非常重视分享教育,甚至开展了以“分享”为主题的特色课程或活动。但在各种分享教育活动中,逐渐出现了违背分享本质的现象,从而出现了“伪分享”。

    顾名思义,“伪分享”就是假的分享,即背离了以上分享的三个本质:第一,并非本人自愿;第二,单向地付出,而非共享;第三,没有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在这种分享行为下,幼儿“舍己”“利他”,受到外界的压力,被迫让渡所属权,分享成为违心的,甚至是掠夺的,让幼儿感受到不良的情感体验。这种分享忽视了幼儿的发展规律,违背了分享的本质内涵,甚至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二、“伪分享”现象的几种表现

    案例一:孩子?“被分享了”。

    在户外活动时,由于沙包不够,老师提出大家要分享沙包,一起玩。然然手里正好有一个沙包,而轩轩没有拿到沙包。然然正在开心地玩着沙包,突然轩轩一把抢过然然手中的沙包,并对然然说:“老师说过,我们要分享东西,所以你要把沙包给我!”就这样,轩轩拿到了然然的沙包,独自玩了起来。然然伤心地哭了起来,跑来老师这里告状,说轩轩抢了她的沙包。可軒轩据理力争,说:“我没有沙包,你就要分享给我!”

    案例二:我想让老师表扬我。

    琪琪放学回到家特别开心,妈妈问她遇到了什么开心的事,琪琪回答妈妈:“航航今天忘记带折纸,我把我的折纸给他了,老师表扬了我。”妈妈正准备表扬琪琪,可是琪琪说:“我其实不想给他,因为那是妈妈星期天才买给我的。”妈妈非常疑惑地问:“既然你舍不得,那你为什么还要给航航呢?”琪琪高兴地说:“给了航航,老师就能表扬我啊!老师就喜欢爱分享的小朋友,她说我是‘好孩子!”

    案例三:“小气”的默默。

    默默经常会带一些好玩的玩具到班级里来,其他孩子羡慕不已,围着默默看,有的孩子会向默默要来玩,可是默默十分不愿意。老师劝默默“好的东西要大家一起分享”,默默听了老师的话后表示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玩具,但等到有孩子真正要玩玩具时,默默又不愿意了。有时默默能借别人玩一下,可是当别人玩的时候,他就站在旁边,恋恋不舍地望着别人玩。

    分析:案例一中然然根本不是出于自愿去分享沙包,可以说是被抢了过去。轩轩虽满口“分享”,可并不明白什么是分享,觉得老师说了要分享,自己没有,物品的持有者就有责任给自己物品。这里的分享没有每个人都“拥有”,甚至没有彼此的尊重。案例二中可以看出琪琪不是为了通过分享获得快乐,而是为了获得老师的表扬,这带有强烈的功利性,从而丧失了自我,让分享走向了一个极端。案例三中默默和别人的分享刚开始只是停留在口头表达上,并没有付出实际行动,这是分享行为中知行不一的表现。而且像默默这种自我意识非常强的孩子,学会分享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在被迫分享自己心爱的玩具时,他内心的情感体验会非常糟糕。

    三、“伪分享”现象的形成原因

    1.幼儿阶段身心发展的局限

    幼儿首先是一个“自然人”,然后才是一个“社会人”,要在幼儿阶段做到“舍己利人”是非常困难的。“护食”是人的天性,而与人分享是人的社会性。孩子在社会化过程中,虽然对规则有了一定的了解,但由于受到物的需要的影响,也可能出现理解片面的情况。比如说,孩子知道自己应该和别人分享,但实在是太喜欢了,以至于不愿意和别人分享。同时孩子处于“前道德阶段”,在内心发生冲突时,规则意识不强,难以理解抽象的道德概念,难以自觉形成真正的分享行为。比如说,幼儿之间的分享有时像是交换,分享只是一种获得某种权益的工具,建立在功利性内在动机上,即“我可以给你分享某样东西,但你也要回馈给我某样东西”,这样分享不再是单一为了获得愉悦体验。

    2.教育中不当的强化

    强化在幼儿行为塑造中非常重要,强化是幼儿行为习得的催化剂,表扬、奖励等强化手段可以帮助幼儿保持行为强度。但在分享教育中,如果使用不当,幼儿将会为了得到奖励、表扬而“讨好”教育者,让分享“变了味”。如果在社会化进程中没有自我意识,孩子会逐渐忽视自己的内在需求,转而去做取悦他人的事。一个长期不能明确自身内在需求的人,在未来的人际交往中,会不能很好地把握别人的真正需求,从而造成人际交往障碍。另外,幼儿受到外部强化的影响,忽视了分享的内在动机——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这时做出的分享行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分享。

    四、“伪分享”现象的解决策略

    1.慎用强化手段,重塑分享教育

    教师和家长就是幼儿心中的权威人士,幼儿为了得到教师和父母的称赞,会努力做出符合成人期待的行为。而分享就是教师和家长所期待的,一旦幼儿做出分享行为,常会得到表扬或者奖励。为了成为大家心目中的“乖孩子”或“好孩子”,幼儿会更倾向于做出分享行为。虽然这是幼儿正常心理的体现,但当外在的强化手段使用过多之后,幼儿的分享行为会归结于这些外在动机。因此,作为教师和家长,要反思自己对幼儿的评价标准是否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和规律,不能依据成人的道德标准给孩子贴上“乖孩子”“好孩子”的标签,让幼儿长期处于被动的分享状态。

    2.重视精神分享,注重情感体验

    分享并非限定于物质的分享,还包括精神的分享。我们可以分享一个玩具,也可以分享一种快乐或悲伤的情感。由于幼儿年龄较小,教师和家长比较局限于物质上的分享,把食物、玩具等物品纳入分享的范围之内,而忽视了精神上的分享。精神上的分享能将彼此的情感更加直接地表达出来,甚至能达到移情的效果。感受对方的情绪体验,是分享的推动力,也是巩固分享行为的有效方式。因此,分享教育不能停留在口头的说教,要为幼儿创设情境,让其通过与同伴的交往,亲身体验分享所带来的快乐。

    3.允许幼儿“小气”,把握分享尺度

    幼儿的“小气”是自我意识的萌芽,和成人不一样,不具有道德性。每个幼儿都是在与环境、他人的交往中逐渐走向独立的,也正是在互动中发现自我、在逐步落实分享的过程中发展自我的。在分享教育中,我们要在满足幼儿自尊和自我肯定需求的基础上,让其学会和别人分享。幼儿“小气”的阶段是存在的,可能这一阶段并不会太长,我们要给幼儿时间,让他们自己做出取舍,而非代替他们做出决定。我们要允许幼儿的“小气”,但并不是一味地纵容孩子“自我”,在孩子已经“拥有”的前提下,给予幼儿足够的安全感,引导孩子主动地产生分享行为。

    总之,在幼儿的分享教育中,要做到去伪存真,应采取科学的态度,运用科学的方法,如此才能让分享成为互惠的果实,让分享成为快乐的前提。

    参考文献:

    [1]嵇珺,刘晶波.幼儿分享教育的价值与实践改进[J].学前教育研究,2011(12):5257.

    [2]张树俊.论幼儿分享局限与分享教育[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14):9395.

    [3]徐鸿.幼儿分享行为中的伪分享[J].教育導刊(下半月),2010(1):7778.

    著作类

    [4]李雁宁.爱孩子没那么简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3435.

    责任编辑:黄大灿?赵潇晗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