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教育视阈下高职院校社区教育运行模式的构建
呼媛玲
【摘要】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开展社区教育是构建终身教育创新体系、建设学习型、创新型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是高职院校谋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分析高职院校开展社区教育的应然性,探讨在终身教育视阈下高职院校社区教育运行模式的构建。
【关键词】终身教育;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社区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794(2017)03003903
一、引言
2014年5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加强社区教育和终身学习服务”,为社会创新服务。截至2015年底,教育部已批准设立180个全国省市社区教育实验区及示范区,各省已设立逾500个省社区教育实验区及示范区,带动了全国近20%的区、县在社区教育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因此,大力发展以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为依托的社区教育势必成为社会治理创新、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创新体系建设的新常态。
二、高职院校开展社区教育的应然性
高职院校开展社区教育有多个层面的应然性:
(一)构建终身教育创新体系的需求
终身教育的概念源于1965年12月法国成人教育学家保罗.郎格朗(Paul Lengrand)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成人教育促进国际委员会上提出的“关于终身教育”的议案,他认为:“终身教育的含义是指某种理念或思想,或一系列的研究方法,而不是指某一具体事物。”1972年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部门负责人的埃托雷·捷尔比(Ettore Gelpi)认为:“终身教育把学校教育和毕业后的职业培训结合起来,终身教育以教育政策为中心,通过社区教育使不同年龄段的居民实现其教育目标,是学校教育和毕业后培训教育的综合发展。”他指出,终身教育强调“追求解放”、“自我实现”、“自我完善”。
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意见》中指出,发挥职业教育在提高社会成员素质以及满足终身学习、创新需求中的核心和骨干作用;引导和支持各类学校向社会开放学习资源,与社区融合。高职院校开展社区教育,使职业教育更好地为社区教育服务,要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深化体制機制改革,创新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模式,努力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高职院校开展社区教育,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学有所教的终身学习需求,将人民群众职前与职后的教育有效衔接,使高等职业教育在全民终身学习中发挥基础性的作用,提升社区居民的幸福指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终身教育创新体系的重要途径。
(二)高职院校运行机制市场化的需要
由于市场经济的不断变化,高职院校要改革职业教育理念,突出服务实体经济,适应日新月异的生产力组织形式,增强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驱动作用。经济基础的变化使得作为上层建筑的高职院校随之急速变化,高职院校的投资主体、办学模式日益多元化,高职院校的消费群体也呈现多样化、终身化的趋势,高职院校的教育规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以及教育形式、教育体制和教育制度等都处于动态调整之中。高职院校社区教育把职业教育置于社区,使社区学习化,这充分反映了高职院校开展社区教育的实质,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需求。
(三)高职院校利益相关者的需求
职业教育涉及多重利益相关者。高职院校开展社区教育是指高职院校和社区在教育需求上实现对接和融合,首先,高职院校是公益型组织,为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职业教育必须走向社区、利用社区、服务社区,把社区教育作为推动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新的增长点、纳入职业教育规划,使职业教育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其次,社区教育要获得可持续发展,必须与其他教育部门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尤其是高等职业技术类院校,利用其丰富的教育资源来为社区学员的学习服务。再次,在现代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职业技术教育的政策制定与实施都必须通过新的合作伙伴关系来实现。这种合作伙伴关系是政府、学校、行业和社会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最后,社区居民接受职业教育,就是期望职业教育能为其提供信息、知识、职业技能和社会生活能力。
社区教育和高职院校的有效结合,可最大限度的平衡与满足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可实现多元利益主体共赢。
三、高职院校社区教育运行模式的构建
姜大源教授指出:“职业教育不能只遵从教育规律、认知规律,还要遵循职业发展、职业成长的规律。跨界的职业教育必须有跨界的思考,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改革要逐步形成‘合作办学求发展、合作育人促就业的良性互动机制。”
(一)创建高职院校社区教育人才培养基地
创建高职院校社区教育人才培养基地的具体措施:
1推进社区教育教学
高职院校积极提供相应的教育教学服务,使之更加常态化地参与社区教育。在社区教育重要课题研究,社区教育示范区、实验区评估指标体系制定,社区教育教学大纲制定,基层社区教育学院教学指导,学习型社区评估验收以及所在地社区教育发展规划研究等方面发挥理论指导和咨询建议等智力支持作用,高职院校能够成为社区教育智库建设的重要基础。
编写国际水准的社区人才培养方案、教材或网络资源,使用高职院校一流的教师队伍,开展灵活多样的社区教学活动,在社区学院每月安排1-2场知名学者或校外教授的讲座,不断调整社区教育人才培养基地的办学模式,总结经验,创建符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培养模式,使得社区居民通过社区学习,投身创业创新,一展专才。
2提升师资队伍素质
社区教育人才培养基地的师资队伍建设要有长远规划,坚持高职院校师资和社区资源相结合的原则,以高职院校教师为主,社区教育系统教师、各类社会组织中有志于社区教育的人士、以及各高校专家学者为辅,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其进行分期、分专业培训整合,形成社区教育师资库;聘请专家、教授从事社区学院教学工作,鼓励中青年教师到社区学院兼职教学,建立一个有利于教授和优秀教师到社区人才培养基地上课的良性机制。
师资库的建设、管理及评价主要由高职院校全面负责。高职院校依据社区居民教育需求,从师资库中选择相应师资为社区提供配送服務。同时,高职院校通过组织相关人员不定期检查或抽查教学情况,开展社区教育满意度调查、课程开发质量、社区相关管理人员服务情况、志愿者服务意识调查等,及时反馈,以便管理部门进行管理、考核、评价及奖励。
3强化教学基本条件建设
高职院校开展的社区教育人才培养基地要提供高标准、高起点的学习条件,充分利用高职院校的实训、实习基地、图书资料和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为社区人才培养创造一流的学习条件,使社区居民在社区内就可以享受到先进水平的教育条件。
在社区教育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方面,遵从社区需求原则,重点开发以国际市场为向导,与区域经济产业布局一致的专业和课程,面授课程与网络课程相结合,培养通晓国际惯例的、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技能型的技术人才。积极开展特色课程教学,以当地的社会背景为基础,在广泛了解社区居民教育需求的基础上,开设具有人文特色、地域特色、民俗特色的课程,使社区居民在理解历史文化的同时,陶冶情操,提高人文素养,掌握一技之长,拓宽终身学习创新的通道。在高职院校社区服务功能得到有效释放的同时,使职业教育更好地为社区教育服务。
4做好与职业技能证书的有效衔接
高职院校要积极探索职业教育与社区教育相互促进的社区教育模式,举办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初步建立高等职业技术院校职业资格培训考核鉴定点及培训基地,以便帮助社区居民获得职业资格认证证书。社区是青少年步入社会生活的第一场所,是促进青少年社会化的中心环节,对青少年的人格塑造、价值观念的培养、道德行为的规范以及预防青少年犯罪、帮助其步入社会、参加工作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社区教育,做好未就业学生、下岗失业人员、外来务工人员、社区矫正人员以及社会闲杂人员等这部分社区人员的管理、安置和教育工作尤其重要。要努力发挥高职院校社区教育功能,在职业技能培训的基础上融合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等诸多内容,帮助这部分社区居民形成现代公民意识,接受职业培训教育,掌握一技之长,最终服务社会。
5成立社区教育志愿组织
高职院校拓展社区教育,要成立社区教育志愿组织,发挥组织功能,形成推进职业教育与社区教育融合发展的群众基础。挖掘社区中潜在的人力资源,做好登记,高职院校通过专业教师承担社区教育教学课程、专题讲座,组织社区志愿者进行相关专业理论学习与培训,社区教师培训等送教活动,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志愿者的服务品质和服务水平,开发符合市场经济发展、促进就业的特色教育模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技术人才。
(二)创建高职院校社区教育国际信息中心
1创建高职院校社区教育国际信息资源库
目前,国内学者对于社区教育信息资源库的研究还仅仅局限于整合国内社区教育资源信息的探索中,没有面向世界,面向国际市场。因此,高职院校社区教育国际信息资源库的建立,应充分汇集发达国家教育、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信息,汇聚国外各类优秀图书、杂志,方便社区居民在线阅览、查询、研究,使信息资源库成为社区居民博览世界、寻求发展的窗口。
2创建高职院校社区教育国际网络课堂
高职院校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借鉴国外优秀网络课堂资源,结合社区建设、居民需求,结合学生实训,搭建校社互动平台,打造具有国际特色的网络课堂。同时,网络教学与职业技能培养相结合,改进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式,使社区居民在多样化的学习过程中掌握职业技能,提升职业素养,为社会培养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
(三)创建高职院校社区教育国际交流中心
发达国家开展社区教育已经具有成熟的经验。杜威认为,“社区学校,是这样一种自由和非正式的场所,为满足所有学习和生活的需要服务,在这里,生活和学习融为一体”。高职院校创建社区教育国际交流中心,利用社区学院,在社区组织召开国际社区教育学术交流会,学习国外发达社区教育成果,增进国际间社区交流,满足社区居民对先进信息、知识、职业技能和社会生活能力学习的需要。同时,通过社区教育国际交流中心组织留学生进社区送教活动等,激发社区居民兴趣,增进国际间了解,促进社区向国际化发展。
四、结束语
社区教育的顶层目标是构建学习型社会,建成学习大国,加强社区教育自身的制度体系建设。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是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基础;完善高职院校参与社区教育的体制是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保障。以高职院校为依托的社区教育有利于传授技术、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促进就业、发展地方经济。以满足社区教育需求为根本建设的社区教育,适用范围是广泛的。高职院校只有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探索社区服务模式,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才能使社区教育充满活力,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姜大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理性追问[J].教育研究,2011(11):70—75.
[2]刘立新,李进.治理理论视域下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治理结构的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36):5—9.
[3]吴遵民.关于对我国社区教育本质特征的若干研究和思考[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3(3):25—35.
[4]阮李全,冯子轩.论我国社区教育体系的建构[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08(5):119—123.
[5]姜大源.职业教育必须有跨界思考[J].河南教育,2013(10):53—54.
[6]程仙平.社区教育特色化问题的研究与思考[J].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3(4):64—68.
[7]史艳红.我国终身教育体系建构研究的文献综述[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4):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