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不玩手机的“挑战”

@邸燕茹(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手机在给人们提供便捷的资讯服务和无限娱乐空间的同时,也使人们对手机形成高度依赖。南京大学商学院研究生会组织发起的“挑战21天上课不用手机活动”,其结果充分验证了手机对学生生活的影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部分师生认为如果课堂生动有趣,能吸引学生,自然就不需要强调“上课不玩手机”了。至于对策,部分师生认为,对大学生最好从侧面引导、培养自觉性,而非禁止。这样,“上课玩手机”就形成了教师不好管、学生不愿听的尴尬局面。笔者认为,上课玩手机一定会让学生分心,影响学习成绩,干扰课堂教学。玩手机的学生会分心,不玩手机的学生在旁边也难以专心听课,学生只顾玩手机、不与教师互动交流势必影响教师的情绪。同时,上课玩手机也是对教师的不尊重和对课堂纪律的蔑视。因此,应该将“学生上课不拿手机”作为学校的一项规定。没规矩不成方圆,社会不能单纯靠道德教化形成良好风气,既要倡导自觉遵循道德规范,也要通过法律制度约束人们的行为。只有将自律和他律结合起来才能形成良好风尚。
@袁本文(北方工业大学文法学院党委书记):
学生上课玩手机,既影响授课者的热情和效果,也分散听课者的注意力。能不能让学生上课不玩手机?据悉,南京大学商学院研究生会组织200多名学生参加“上课21天不用手机活动”。一天活动结束,只有不到10名学生做到。这似乎是一个无解的难题。“学生上课不玩手机” 真做不到吗?否!那么,怎样做到?须三管齐下:第一,教师是关键。教师不仅要不断提高教学艺术和水平,而且要言传身教,真正成为学生喜爱的师长。教师要积极运用新媒体提高教学效果,让手机成为有利载体;教学内容要有感染力,方法要有吸引力。正人先正已,教师行为要有感召力,自身做不到,就不能要求学生做到。第二,学生是主体。要鼓励学生加强自律,自觉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第三,学校须引导。制定细则,引导并规范学生行为,让良好行为变成习惯。前述活动结果不能过于悲观地解读,至少证明了在一天内“上课不用手机”不是不可以做到的。如果活动持续,21天后会有多少人做到?一旦学生们形成习惯,效果会如何?笔者持乐观态度!
@姚治兰(首都体育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
依赖新媒体,喜欢新事物,寻求新刺激,是网络环境下长大的“90后”,大学生共同的时代印记。手机已成为他们的伴随式媒体,犹如穿衣吃饭一样不可或缺。手机里的世界是一个充满诱惑、充满希望,能够共情、共景、共经历、共体验、共吐槽、共分享的世界。要求大学生上课不玩手机,在几十分钟内远离这个世界,那就是一场争夺学生眼球与注意力的大战:是讲授内容吸引力大于手机吸引力的挑战、是教师颜值高于网络红人的挑战、是教学方式大于游戏的挑战、是忍耐力大于依赖症的挑战、是自律大于放纵的挑战……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如果把手机当假想敌,那就化敌为友。想象一下,有一种课堂,扫二维码、游戏闯关、分享点赞、实时讨论、实时统计,根据表现送分数红包,比学赶帮,那何惧手机这个“敌人”呢?当然,把手机从假想敌变为真队友,除了不断借用手机里的丰富世界来为我所用外,把自己变得更好、更有力量,让课堂更有新意、更接地气、更有活力,也是互联网+时代教师应该不断努力的目标。
@刘凌(华南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华南师大报》策划了《低头,你看见了什么?》的专题报道。绝大多数受访者认为使用移动终端可以更加随时便利地学习;也有半数的受访者感觉到,“学习正变得缺乏连续性与专注性”;真正能做到“更好地利用学习资源”的受访者仅占两成。课堂上移动设备使用情况的调查结果更令人忧虑,虽然有55%的受访者使用移动设备协助学习,但66%的受访者用其查看社交软件,而玩游戏、漫无目的地看视频或阅读的,也各有两至三成人。在新常态下,高校的教师群体要有积极的心态来转变自身在课堂教学中的传统角色定位,不仅要提高授课质量,更重要的是转变教学理念,实现多维互动,真正用内容、方式和人格魅力来抓住学生的心。同时要善用新媒体技术和知识,探索在课堂上将手机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通过手机和学生进行互动。手机可能是教学的干扰,也可以成为教学的同盟军,关键看教师如何应对。2013年以来,华南师大先后推出利于移动终端客户进行学习的凤凰微课、掌上图书馆以及集社交、咨询和多项使用校园功能于一体的校园APP “华师小木”,让学生充分享受移动终端带来的便利。
@李爱民(中央财经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
自2012年以来,许多地方政府和高校都已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科技人员离岗创业的政策措施。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作出的部署安排,更为高校科技人员离岗创业提供了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这对于促进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以创业创新带动就业、加快民营经济发展、解除科技人员创业的后顾之忧等诸方面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但从目前情况看,这项政策要想成功“着陆”还需要克服一些“障碍”。首先,是高校科技人员创业胜任力问题。科技人员与企业家是两种不同性质的职业身份,角色的成功转换需要特定的素质能力。如果对自身能力与资源评估不足就盲目“下海”,会难以真正做到离岗成功创业。其次,是高校岗位与编制的管理问题。教师离岗创业后仍然占用编制,为了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就需要新增编制。如果几年后离岗教师再回归,就会形成一岗多人。此外,还有离岗人员的职称评聘问题等,都会给高校管理带来困扰。因此,高校科技人员离岗创业从“听上去很美”到“梦想成真”,还需要进一步积累经验、完善制度保障。
@张小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高校科技人员离岗创业,与大学生保留学籍创业一样。唯一不同的是,高校科技人员离岗创业成功了很可能就脱离了高校,由教书匠摇身一变成为老板或企业人员,而大学生创业成功后很可能还会继续学业,直到完成全部学业、拿到毕业证书。直观判断,高校科技人员离岗创业者人数不会太多,所以不用担心高校科技人员离岗创业会对高校教学科研工作带来多大的冲击。从这个意义上考虑,高校科技人员离岗创业未尝不可。若再换个角度考虑,允许高校科技人员离岗创业,恰能更好地解决部分高校教师在社会上兼职取酬从而影响本职工作的矛盾。在高校,科技人员就应该把心思和主要精力放在科研和教书育人上,不应搞“身在曹营心在汉”那一套。若在课堂上冠冕堂皇地教诲学生要敬业爱岗,下课之后就去社会企业中兼职赚钱,这样的教师,很难保证科研和育人的质量、水准,其职业操守值得怀疑,也是高校所不倡导和应该禁绝的。允许高校科技人员离岗创业,也就是说,要赚钱干脆离岗,不要两头兼顾,这样就避免了跌入“义利难全”的漩涡,岂不皆大欢喜!
@蓝晓霞(北京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4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表示,将继续部署促进就业鼓励的创业,支持高校院所专业人员在职和离岗创业。这一举措无疑为怀揣技术、有创业梦想的高校科技人员吃了定心丸,也给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新的动力,对改变我国长期存在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创业热情,提升科技创新转化效能乃至整个高校协同创新能力都是利好消息。但要把政策用好,关键还在于进一步细化有关规定,要重点解决两个问题:一是高校科技人员离岗创业的身份待遇保留问题。应深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出台离岗创业人员收入分配等人力资源管理细则,既保证高校教师从技术转化中受益,又要兼顾校内公平。二是高校教师职务发明成果的收益归属问题。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方面缺乏成果共享及利益分配机制是当前制约我国科技创新潜能迸发的主要障碍之一。现在各地对高校科技人员职务发明成果收益分配的具体制度安排也不尽相同,应进一步改革高校科技管理体制,完善成果转化激励机制,进一步明晰责权利,最大限度地调动科技创业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
@韩宝志(天津大学档案馆馆长):
高校科技人员离岗创业理论上是行得通的。高校教师离开岗位,将自己的梦想付诸实践,本身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给学生以启迪,让学生勇于实践。教师到社会中去检验科技成果,积累实践经验,对丰富教学内容,也有借鉴作用。但有两个问题:第一,教师的科技成果如果是承担国家项目,那么用项目的成果来搞创业,首先需要解决知识产权的法律问题;第二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即在社会中的教师与高校之间的关系认定问题,也就是教师离开高校之后,还可以回到高校的问题;目前,各高校教师名额有限,人员不足,如果离职创业,回来后教师资格是否有效、工龄等是否认可的问题。这也是社会保障体系是否完善的问题。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