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入式”教研模式在幼儿园新入职教师培养中的应用

    白霞 盛梅菊

    

    

    

    摘要:近年来新建幼儿园增多,新入职教师数量大增。“卷入式”教研模式针对这种全园皆新教师的情况,以全员、全程卷入为特点,通过自主发现、自主学习、合作研习等方法,使教师真正成为主动的教研者。

    关键词:新教师培养“卷入式”问题情境自主合作

    我园是一所新园,教师大都是入职未满三年的新教师。要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就必须充分发挥每一位教师的能动性,立足教师的专业标准,从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问题出发,构建新教师培养体系。根据上述实际情况,我园开展了“幼儿园新入职教师培养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结合教师在组织幼儿一日活动时出现的问题,构建了“卷入式”教研模式。

    一、模式的内涵

    “卷入式”教研模式是指围绕教研活动的预期目标,以全员卷入、全程卷入和实践性主题引领为特征,让不同层次的教师围绕问题展开研讨、制订实施方案,在方案中最大程度地体现教师的想法和需求,提高教师对活动的认同感和参与度。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作为“卷入者”,既是问题的发现者,又是问题的归纳者和解决者,能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自主解决问题,发展高层次的思维技能,提升自身教育教学水平。该模式的结构示意图如下:

    首先是收集现象描述,教师描述自己在平时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针对描述进行分析,假设需要解决的问题。接下来教师们分析问题,从理论学习和情境学习两个模块讨论需要学习的具体内容。然后分成两个小组进行自主学习研究,再把自己的所学带到小组里进行讨论、验证,对前面的假设问题进行修正、补充或替换,从而找准核心,确定最终的实施方案。在细化落实方案环节,从组织形式和任务上进行划分,细化到年级、小组以及个人等。方案实施之后要进行效果确认,检查实施的方案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针对目标达成情况不断地进行动态的调整,纠偏改进。在这种教师全程参与的“卷入式”教研的过程中,教师会以案例分享、心得体会总结、情景再现等方式来分享自己的收获,生成新的问题,继续进行下一轮“卷入式”的教研活动。

    二、基于益智区游戏材料投放的“卷入式”?教研模式案例分析

    1.问题描述

    教师们就自己在组织区域游戏时遇到的问题情境进行描述。不同年龄段的幼儿都表现出以下几个比较典型的问题:有的孩子在操作游戏材料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兴趣,玩过一次的操作材料不愿意去玩第二次;有的孩子玩游戏时不一会儿就换另外一个区;有的区域游戏材料甚至没有孩子去玩……

    2.问题假设

    根据上面描述的这些问题情境,教师们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区域游戏问题提出了假设:幼儿对区域材料不感兴趣、关注持久度不高的原因是“区域游戏中教师的指导策略和材料投放”出现了问题。

    3.找准核心,确定方案

    (1)分析问题,划分模块

    针对这个假设的问题,教师们从理论学习方面和情境学习方面讨论出需要学习的具体内容:在理论学习方面,可以参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国儿童发展纲要》来分析幼儿的年龄特点,参考《区域活动设计》《解码幼儿园区域游戏设计》等优秀案例集来寻找自己在区域材料投放方面的问题;在情境学习方面,进入真实的问题情境,通过观察,视频和表格的记录来进一步分析问题。

    根据两个模块,教师们分成理论学习组和情境学习组进行自主学习。

    (2)自主学习,小组讨论

    两个小组组员先分头搜集资料和信息资源,然后在组内进行交流、讨论,筛选和整合搜集到的信息,推选出一名教师汇报。在汇报研讨的过程中,教师们不仅要向别人分享自己的所学所想,还要运用新学到的知识和理论重新分析假设问题。

    (3)找准核心,确定方案

    经过前面的学习和分析,教师们重新评价、修正原有的问题的假设。原来教师们发现的问题是有的孩子对区域材料不感兴趣、关注持久度不高,经过分析,假设原因是“区域游戏中教师的指导策略和材料投放”出现了问题。通过分组学习,发现问题的核心聚焦在区域材料投放的层次性上。在幼儿园区域材料投放中,益智区材料投放的层次性较容易体现,所以我们把“益智区区域材料投放的层次性”作为教研的核心问题。

    4.实施方案

    (1)细化方案,落实方案

    根据前期的研讨和学习,形成了问题解决的具体方案,我们将方案进行了细化:人员分工,分配承担任务的班级或年级。

    理论学习方面:

    由教研组长带领全体教师以专业知识讲座、案例分析、学习故事等形式进行理论学习,同时还邀请了上海市虹口区XX幼儿园的黄园长给教师们做《幼儿园区域活动设计与观察指导》的专题讲座。(见表1)

    情境学习方面:

    集团三园开展“互评互观促成长,巧手巧思为幼儿”区域环境创设评比活动、分年级组开展“小材料、大智慧”区域游戏材料推荐分享活动;教师推荐优秀班级游戏材料,从游戏材料、游戏目标玩法以及游戏的层次性等方面进行介绍。(见表2)

    图1

    在大一班“孩子眼里看游戲”观摩活动中,教师们通过观察游戏材料投放的层次性、孩子的游戏行为以及各班级区域都有的《我的游戏我做主——幼儿记录表》,分析幼儿喜爱的益智区区域材料。

    全园开展“寻找游戏王”益智区材料评比活动,由幼儿担任评委,对每个班级推选出来的优秀益智区游戏材料进行试玩,最后孩子们给参赛作品投票,评选出最好玩的益智区区域材料。

    (2)效果确认,纠偏改进

    通过一系列学习之后,教师们在学习和活动中提高了对益智区区域游戏材料层次性的认识和理解,初步总结归纳出益智区材料层次性的投放策略:

    ①同一区域不同材料方面:可以由易到难,材料要具有一定的教育目标和暗示性,让幼儿在操作中达到目标。教师还可以根据幼儿对材料的利用程度和兴趣倾向,及时调整材料,满足幼儿的认知发展需求。

    ②同一材料不同难度方面:同一区域的材料要考虑幼儿不同的发展目标、兴趣需要以及年龄特点,对不同发展层次的幼儿都有所兼顾。

    案例:大一班的教师在前面的情境描述中提出,他们班的益智区材料——电影院,存在幼儿玩过一次就不想玩的问题。通过前期的现场情境观摩,我们发现:教师提供的任务卡过于简单,没有难度,孩子们在游戏时没有挑战性。(如图2)

    图2

    经过前期教研的学习,教师对任务卡进行了整改,在前期游戏的基础上增加了层次性,分成难度1星级、2星级、3星级等,增加了扑克牌、时钟、测量、立体图形的认识。有了层次性,既可以满足不同游戏水平幼儿的需求,又对能力较强的孩子有挑战性。(如图3)

    图3

    5.分享交流,生成问题

    在活动后的教研中,教师们围绕材料投放的层次性问题进行深入的交流。同时,教师们撰写教育笔记记录自己在观摩活动中的反思,分享自己在益智区材料投放方面的心得,提出在区域活动组织实施中的困惑。有些教师在教育笔记中写道:区域材料层次性的实现,前提就是要了解幼儿,了解幼儿的游戏情况,把握幼儿的游戏水平,然后再分析并设计游戏活动。有的教师提出了自己遇到的问题:幼儿游戏时,既要观察个别幼儿,又要关注全体,很难做到两者兼顾;孩子们在游戏结束时,不愿意整理复杂的益智区材料;等等。下一步将从这些生成问题中选取问题比较集中的、有针对性的情境描述,继续进行“卷入式”教研活动。

    实践证明,“卷入式”教研活动逻辑严密、计划性强、可人人参与,是一项注重连贯性、参与度和实效性的自主研究活动。它打破常规教研的一言堂模式,更加关注教师个体和团体的结合力量,竭力挖掘每位教师身上的闪光点,能促使每位教师均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实践者。

    责任编辑:黄大灿?赵潇晗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