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理解诗歌的方法
于钦法
【摘要】高三诗歌鉴赏教学存在着一些误区:重技巧、轻理解。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整理归纳了一些有助于理解诗歌的方法,以便指导学生更好地进行诗歌鉴赏。
【关键词】理解;方法;诗歌鉴赏
高三诗歌教学,很多老师直奔主题,根据高考的要求“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大量讲解诗歌的术语,各个考点的应试技巧和各种问答模式,并且据此进行大量的针对性训练,以期取得好成绩。各种教辅资料也是在技巧方法上大做文章,俨然只要熟练掌握方法技巧,就能笑傲高考。但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虽然学生学了很多技巧,练了很多题目,但他们的答题水平仍然不令人满意,究其原因,就是老师们的重点抓偏了,不教学生怎样理解诗歌,只注重答题技巧的传授。
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自己整理了一些有助于理解诗歌的方法,按照诗歌鉴赏题的阅读顺序归纳如下。
1.细读题干总要求,尽可能多的搜集有效信息,比如题目要求中往往透露出诗歌的写作朝代。特别是在不熟悉作者的情况下,这是很关键的信息,它往往能让学生根据当时的时代特点理解诗歌。以2007年山东卷为例:
《出关②》
徐兰
凭山俯海古边州,旆②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
[注]①关,指居庸关。②旆(pèi),旌旗。
作者徐兰大家不熟悉,但从诗歌的内容来看,像边塞诗,很多学生思维定势使然,立刻想起盛唐边塞诗的思想感情,所以对诗歌的最后一句大都理解为“表现出作者勇敢的气势和坚强不屈的精神。作者一直按照旌旗的风影走下去,表现出作者坚定的信念”,如果学生细读总题干,就会知道这是一首清诗,清代文人早已没有盛唐时期的高昂斗志,联系清代的史实,作者的感情基调是低沉的。把握住这一点,就不会出现上述答案了。
2.揣摩诗歌的题目,细心搜索题目传达出的信息,特别是把握住题眼。如盛唐诗人张旭的《山中留客》,短短四个字传达了这样的信息:这首诗的主要事件是要留客。留客的地点是“山中”,而不是家中,留的目的无疑是要欣赏山中景色。所以诗歌的主要内容就能理解了。
3.看作者。这里分两种情况,如果作者是大家熟悉的,就要知人论世,回顾作者的生平经历和诗歌风格,这样有助于理解诗歌;如果是大家不熟悉的,多关注诗歌后面的注释,它往往会告诉我们诗歌的写作背景等有助于理解诗歌的信息。
4.注意诗歌里的标点符号,也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诗歌。标点符号的作用之一就是能够帮助我们分清句子的结构,辨明句子的语气。注意到诗歌里的标点符号,对我们理解诗歌的内容往往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仍以07年山东卷为例:诗歌的最后一句“出关争得不回头?”如果学生注意到这个问号,并用疑问语气读出来,就会很容易的发现它是一个反问句,直译一下就是出关怎能不回头呢?诗歌的主要思想感情就会比较容易的把握了。
5.阅读古诗碰到难处时,不妨运用文言文知识来理解它,往往会有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考试命题专家把“文言文阅读和诗歌阅读”合称“古诗文阅读”是很有道理的,我认为,我们不妨把古诗看成一种特殊的文言文,理解古诗时借助文言文的相关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的理解诗歌。
(1)结合倒装句式理解诗歌。
例如,读杜甫的《秋兴八首》,其中有一句形容当时长安物产的丰盛,景物的美丽的诗句“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如果按照正常的语序去理解,肯定讲不通了,怎么办?这时想到文言文的倒装句,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原来这是主宾倒置句,应为“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主宾倒置的同时,宾语“香稻粒”、“碧梧枝”还被拆开分属主宾位置。对于古典诗歌诗句的倒置,清人洪亮吉说:“诗家例用倒句法,方觉奇峭生动。”
(2)结合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理解诗歌。
如马戴的《出塞》“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过临洮。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兵缺宝刀。”最后一句的“缺宝刀”有不少学生理解为“缺少宝刀”,但是从整个语境来看,已经是“乱斫胡兵”了,所以理解为“缺少”是不恰当的,从文言文的词类活用角度看,可以理解为“使宝刀缺”,反映了战争的惨烈。
6.重点关注诗歌后面的注释,它一定对理解诗歌有帮助,向学生灌输这样一种思想:凡是试卷里出现的内容,必定有用,否则命题人就没必要安排它出现了。
7.借助诗歌的具体题目要求,搜寻有效信息。比如题目要求“这首诗反映出作者怎样复杂的感情?”这一“复杂”就暗示我们作者的感情不是单一的,就应该有意识的多角度思考思想感情问题。
当然,理解诗歌的方法是多样的,理解诗歌是鉴赏诗歌的前提,不理解,就无从谈鉴赏,做题技巧等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高三诗歌教学不要揠苗助长,构建“空中楼阁”,而应“正本清源”,扎扎实实夯实学生基础,学生能理解诗歌了,鉴赏技巧等就不在话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