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2050年强化科协组织政治引领吸纳的战略研究

[摘 要]本文顺应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全视图”“拐点”中所确立“三步走”战略目标的要求,顺应科协服务科技强国战略责任与使命要求,顺应未来30年国际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格局发展与深刻变革对科协组织政治引领吸纳的影响,从哲学战略思维高度对未来30年强化科协组织政治引领吸纳战略进行研究。其战略研究涵盖了实践基础、方法论体系、历史使命、对策建议等四方面内容,为中国科协领导机关规划纲要编制和政策制定提供新思路、新方案。
[关键词]面向2050年 科协组织 政治引领吸纳 战略研究
面向2050年强化科协组织政治引领吸纳的战略研究,是保持增强科协组织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本质属性的必然要求,是夯实党在科技界的执政基础、践行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的必然要求,是应对未来30年國际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格局发展与深刻变革对科协组织政治引领吸纳影响的必然要求,是科协60年发展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理论逻辑的必然结果。
根据政治学和政治心理学理论[1],政治引领吸纳是科协组织与科技工作者之间心灵与行为契合互动不可分割的复杂政治心理过程。其内涵两个子过程:政治引领是科协把党的主导要求转化为科技工作者主体需求的心理行为过程;政治吸纳是科技工作者对政治引领内容认知、认同、认行过程,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心理行为过程。其中政治引领是政治吸纳前提基础,政治吸纳是政治引领逻辑结果,两者统一于科协政治引领吸纳全过程之中。
一、面向2050年强化科协政治引领吸纳战略研究的实践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政治引领吸纳的丰富实践,为强化科协组织未来30年政治引领吸纳功能奠定了深厚实践基础,积淀宝贵经验,形成可循规律。
(一)领域与路径
1.引领科技工作者全面领会、深入贯彻党的重大理论、重大决策部署[2]。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引科技工作者争做新时代创新先锋的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中国科协与中央文献研究室联合编辑出版《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一书,推动科技界学习领会这一思想;举办新当选两院院士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讨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国情研修班、科协九大代表学习班,各地方科协举办科协委员、学会负责人相关学习活动;开展科学家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巡回报告活动,举办中国科协成立60周年百名科学家、百名基层科技工作者座谈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通过形式多样的学习宣讲活动,使科技界思想统一聚焦到切实担负起进军世界科技强国的时代使命上。
2.引领科技工作者率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3]”。大力宣传优秀科学家、杰出科技人物、基层一线及青年科技人才先进事迹和精神内涵,实施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开展向优秀科技工作者黄大年学习活动,召开科技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座谈会,发布《科技工作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议书》,出台《关于在科技界开展“作精神文明表率”活动的意见》,发出《科技中国梦建功新时代倡议书》,号召广大科技工作者作坚定理想信念表率、践行核心价值观表率、思想道德建设表率、为国创新奉献表率,得到科技界广泛响应。开展“全国科技工作者价值观人生观状况调查”,为加强核心价值观建设提供依据。开展“创新争先行动”和“讲理想、比贡献”活动,将科技工作者的个人理想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将共同理想寓于科技创新贡献之中,为打造世界领先科技价值共同体聚精凝神。
3.引领科技工作者大力弘扬科技界“四种精神”和中国科学家精神。我国科技界长期形成的“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探索精神,团结协作、淡泊名利的团队精神,报效祖国、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是契合当代中国精神要求的中国科学家精神内核。中国科学家精神生命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总和[4],是中国精神在科技界的辩证转化,具有重要精神引领作用。中国科协组织专业团队研究凝练中国科学家精神元素,提炼阐释新时代中国科学家精神内涵,多次组织研讨会,引领科技界弘扬中国科学家精神,塑造实现创新强国目标的创新氛围。举办“弘扬西迁精神座谈会”、发出《弘扬西迁精神争做新时代科技创新先锋倡议书》,引领科技界发扬自主创新为国献身精神,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构筑精神高地。
4.引领青年科技工作者开展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中国科协联合五部委在高校、科研单位的青年科技工作者中开展科学道德学风建设宣讲活动,是探索对青年科技工作者政治引领吸纳的成功范例。担任宣讲的专家院士是身体力行科学道德及优良学风道德楷模,极具感召力、说服力。根据青年学子和新晋升研究生导师的现状特点编辑出版学习指南——《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学习参考大纲》,使活动有了科研行为规范与准则。针对学术论文“撤稿事件”,联合调查提出惩治意见,制定《发表学术“五不准”》《关于准确把握科技期刊在学术评价中作用的若干意见》,国办印发《关于优化学术环境的指导意见》和加强科研诚信意见,把教育、监督、查处、治理、制度建设有机结合[5],成为引领科技界进军世界科技强国的道德学风保障。
5.引领科技工作者“学习运用唯物辩证法,指导科研教学生产”。不管自然科学家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他们还是得受哲学的支配[6]。科学巨匠爱因斯坦说,“哲学是其他一切科学的母亲”。树立辩证科学思维是指导科学家取得创新成果重要思想动因,也是科协政治引领吸纳的重要方向。老一辈科学家李四光、钱学森是运用唯物辩证法指导科研为国做贡献的一代楷模。李四光潜心学习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创建地质力学“构造体系”理论,根据这个理论预言发现了大庆、胜利、大港三个大油田[7]。钱学森运用科学哲学思维创建并运用系统工程论,领导并组织“两弹一星”大科学工程,他还提出“政治文明”概念,10年后中央正式采纳并提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概念和命题[8]。中国科协有关全国学会多次召开李四光、钱学森科学哲学思想研讨会,在科技界开展学哲学、用哲学活动,举办经验交流会,引领科技界自觉树立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科学观和方法论,指导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活动。
6.引领科技界自觉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有机结合。科学精神要与人文精神相辅相成,协同作用,才能促进社会的和谐和人的自我完美,二者缺一不可[4]。科学精神关注的是科学自然观、科学观、生态观的树立,人文精神关注的是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树立。只有加强自然科学工作者与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两科联盟”,才能有效促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有机融合。延安《自然科学研究会宣言》就强调,“运用唯物辩证法研究自然科学,促进自然科学界与社会科学界建立统一战线,推进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界更高度的发展”[9]。中国科协常务委员会下设决策咨询专门委员会,履行“引导科技工作者对科技活动进行深层次的人文思考,加强科技工作者与社会科学工作者交流合作,促进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共同发展”的职责,联合举办跨两大科学的综合性学术研讨及科技传播活动,促进两大科学精神的借鉴与融合,对科技工作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塑造自我人格完美起到精神引领作用。
(二)特点与模式
科协政治引领吸纳功能除一部分直接体现之外,大部分是隐喻于与科技创新活动一起结合去实现,有四种行为模式[10]:
1.直接型。直接体现“引导群众听党的话、跟党走的政治任务”。如中国科协与中央文献研究室联合编辑出版《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开展“科技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座谈会,发布《科技工作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议书》,出台《关于在科技界开展“作精神文明表率”活动的意见》,举办“科技梦·中国梦——中国现代科学家”主题展,实施“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活动,凝练弘扬中国科学家精神,举办有关学习十九大精神研讨班活动,发出《科技中国梦建功新时代倡议书》,都是直接彰显科协人民团体紧跟党中央战略部署的政治态度及对科技界政治引领力和号召力模式。
2.联结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融入科技活动之中,起到联结先进文化与科技工作者媒介作用。如科协在企业科协广大科技工作者中开展的“讲理想、比贡献”活动,就是将科技工作者的个人理想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之中,将共同理想寓于实际贡献之中的一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结合模式。近年在科技界开展的“创新争先行动”就是把创新中国战略与科技工作者创新贡献结合的模式。
3.渗透型。表面看是科技业务活动,实质背后渗透着强烈政治动因和旨归。如科协为“国家级科技思想库”建设所开展决策咨询活动,表面看是软科学研究内容,实质是“同群团组织履行政治职责紧密联系起来”,因为思想库就是“独立的、不以利益为基础、非营利性的政治组织”[11],其终极目标是促进党和政府决策科学化,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服务的。
4.融合型。如科协实施的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印发《关于优化学术环境的指导意见》、文化建家、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等活动,其既是科学文化建设内容,又是政治文化建设内容,是政治文化附着于科学文化之中的完美融合模式。
(三)经验与规律
1.坚持主导要求与主体需求相契合[10]。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引导科技工作者与党同心同德,夯实党在科技界执政基础、践行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是党对科协政治引领吸纳根本要求。坚持以科技工作者为本,体察服务于科技工作者心理需求,把科技工作者培养成担当建设科技强国重任的时代新人,是科协政治引领吸纳建设根本目标。坚持主导要求与主体需求契合,使政治引领吸纳站位高远、行稳致远。这是科协政治引领吸纳的方向。
2.坚持政治话语转化成科协话语相契合[10]。在政治引领吸纳过程中,不当“传声器”和“转运站”,而做“转换器”和“加油站”,即是善于把党的政治主张和要求创造性地转化为科协组织的意见和安排,再最终转化成科技工作者建设科技强国的自觉行动和强大力量。这是科协政治引领吸纳的关键。
3.坚持政治引领与政治吸纳相契合。政治引领吸纳是科协组织与科技工作者心灵与行为契合互动不可分割的复杂政治心理过程。政治引领是科协把党的主导要求转化成科技工作者主体需求的行为过程,政治吸纳是科技工作者对政治引领内容心理认知、认同、认行过程,也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过程,构建两者互动契合关系是政治引领吸纳的前提。
4.坚持政治引领与科技创新活动相契合。坚持与科技创新活动一起结合去搞,克服“两层皮”“孤岛”“碎片化”现象,是科协政治引领吸纳突出特色。通过科学文化创新展现政治文化建设效果,最终实现其政治旨归是科协引领吸纳的特征。
5.坚持正面教育、自我养成为主与警示制度治理相契合。针对科技工作者自觉意识、理性意识较强的特点,坚持正面引导和自我养成为主,同时辅助于反面警示、制度治理结合,实践证明这是科协政治引领吸纳的有效途径。
6.坚持科学性与针对性相契合。要遵循科技创新规律、创新人才成长规律和青年科技工作者政治心理吸纳认同规律,突出科学性;也要考虑科技工作者各个年龄段、职称、职业群体具体状况,结合国内外形势发展新趋势和科技工作者队伍结构和思想状况新变化,有针对性地实施政治引领吸纳,实现实效性。这是科协政治引领吸纳的方法。
以上研究概括的科协政治引领吸纳六个领域与路径,研究凝练的六条基本经验与规律,共同构成未来30年科协强化政治引领吸纳功能需要遵循的内涵与原则,并在实施中不断赋予其新内涵、新时代特征。
二、面向2050年强化科协政治引领吸纳战略研究的方法论体系
(一)全面把握科协科技性与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关系[12]
科协一些同志偏重于科技性属性,而忽略自身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属性,因而政治引领吸纳意识淡薄。科协的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是党领导下人民团体的本质属性,科技性是科协独特功能属性。其中政治性是科协灵魂和第一位要求,离开政治性而单纯考虑科技性,科协就会成为一般科技社会组织,甚至会庸俗化走向邪路。因此,面向2050年强化科协组织政治引领战略研究,要在堅持政治性属性主导前提下,把科技工作者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夯实党在科技界的执政基础、践行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作为战略研究的旨归与方向。
(二)全面把握科协科学共同体一部分与政治共同体、社会共同体一部分关系[13]
科协一些同志只把自己看作是科学共同体和社会共同体一部分,却忽略自己也是政治共同体一部分,因而政治引领吸纳站位不高。政治共同体是指有共同政治理想、共同政治追求和政治行为的社会群体与个体。王沪宁认为,构成政治共同体有两个要素:“一是,组成共同体的部件……包括各种人类共同体的基本部件,如家庭、社会组织、社会团体、宗教团体、种族团体、政治组织、公民团体、民族集团、阶级集团等各项因素;二是,一定的政治体系是政治共同体得以形成的重要前提……政治共同体以固定的政治体系为基础[14]”。按照政治共同体这两个界定条件,包括科协在内的人民团体是中国政治体系内的基本力量,是执政党的执政要素,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一种顶层设计与安排,也是我国人民团体的一大政治优势。科协等人民团体在这个政治体系内围绕实现党的意志、主张和要求开展众多政治活动,践行自己政治行为,彰显自身政治价值,因此包括科协在内的人民团体也是这个政治共同体一部分。而科协政治职能和政治行为除一部分是直接表现出来,大部分是结合科技创新活动一起去搞而间接体现出来的,即驱动科技创新活动背后的是自己历史使命与责任的政治动因,在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时要有高度的政治自觉意识和坚持人民团体的党性原则。因此,面向2050年强化科协组织政治引领吸纳的战略研究,首先要在坚持科协是政治共同体一部分根本前提下,把引领科技工作者与党同心同德作为政治引领的根本目标。
(三)全面把握科协“科学社会化”与“政治社会化”关系
一些同志眼睛只盯在科协的科学社会化活动上,却忽略自身政治社会化活动,因而缺乏政治引领吸纳的自觉意识。科学社会化是指将科学知识及蕴藏在知识背后的科学方法、科学信念、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等通过一定的渠道渗透到社会之中,为广大公众所理解和接受,并内化为自觉的社会生活规范的过程[15]。科学社会化主体责任最终要落脚到科学家身上,“从事科学的人,能以牺牲他们一部分或甚至于全部的时间和精力来做科学社會化的工作”[15]。科学社会化建设主体是科技工作者,工作对象是广大公众;“政治社会化指的是一个政治共同体内部传播政治文化的过程,政治社会化所要分析的就是这个过程以及与其相关的各种机制和机构”[14]。“个体在政治社会上不断地获得社会化的价值观念,学会各种知识和技艺,接受政治文化的基本成分,形成权利与义务的观念,步入逐渐扩大的政治领域,非政治的人成为一个政治的人,形成‘政治自我”[14]。政治社会化主体是科协及所属团体的各级党组织,工作对象是科技工作者,这是科协科学社会化与政治社会化工作主体与对象的差异。科协“政治社会化”过程,即是把党的意志和主张转化成科协的意见和安排,把政治话语转化为科协话语,最终转化为引领科技工作者建设科技强国实际行动的过程。政治引领吸纳过程实质就是科协“政治社会化”过程,因此面向2050年强化科协组织政治引领吸纳战略研究,要积极探索创造出更多让青年科技工作者容易接受的政治引领吸纳社会化领域、路径、平台、载体和与其他部门社会化合作模式。
(四)全面把握科协的“科学文化”与“政治文化”关系
一些同志眼睛只盯在科学文化和创新文化建设上,却忽略自身政治文化建设,因而缺乏政治引领吸纳文化氛围。“社会成员将其在参加政治活动过程中获得的政治知识和政治信念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并且通过自己的政治实践反馈到社会中去,从而丰富了政治文化内涵”[1]。作为人们主观心理世界所反映的政治取向模式,政治文化主要由政治心理(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动机、政治态度构成)、政治思想(政治理想、政治信仰、政治理论构成)和政治价值观(对待政治系统、政治事件、政治活动的态度和行为取向)三个层面的要素构成[1]。很显然,科协组织政治引领吸纳主要是政治心理层面的组成部分,政治心理作为一种精神现象,其“基本过程包括内过程(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动机、政治态度)和外过程(各个层次的群众或团体的心理影响)[1]”。政治引领吸纳是科协组织与科技工作者心灵与行为契合互动不可分割的复杂政治心理过程,很显然,政治心理只是政治文化第一层面内容,要逐渐进入第二层面即政治思想层面和最高层面政治价值观层面的全过程,不是光靠科协组织单打独斗就能完成的,还要靠科技工作者所在单位的各级党政组织结合科技创新活动来完成。更需要科协组织扩大基层组织覆盖面和科技工作者涵盖面及最终建设“精神科协”之家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实现的。因此面向2050年强化科协组织政治引领吸纳的战略研究,要充分考虑政治引领吸纳的全过程、全领域、全方位、全覆盖所涉及的各种要素作用。
(五)全面把握科协“政治引领”与科技工作者“政治吸纳”的关系
政治心理过程包括两个基本关系紧密的子过程,即科协对科技工作者的政治引领过程和科技工作者对政治的自觉吸纳过程,两个过程的统一构成了科协政治引领吸纳的政治心理过程。政治引领是科协把党的主张要求转化为科技工作者的主体需求的心理行为过程,政治吸纳是科技工作者对科协政治引领内容认知、认同、认行的过程,也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心理行为过程。科协政治引领吸纳是相对的,对科技工作者而言是政治引领,科技工作者自身是政治吸纳;而对于实现党的主张和要求而言,科协又是政治吸纳,即把主张要求转化为主体需求,把政治话语转化成科协话语的过程。因此面向2050年强化科协组织政治引领吸纳的战略研究,要增强政治引领吸纳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既要遵循科技创新发展规律和创新人才成长的普遍规律,又要深谙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政治吸纳心理特征和对先进文化认同的特殊规律;既要考虑科技界政治思想整体状况,又要考虑科技工作者各个个体群体的具体状况,有针对性地实施政治引领,做好心理疏导工作,更好引导科技工作者与党同心同德。
(六)全面把握科协“公转”与“自转”关系[16]
一些同志在谋划政治引领吸纳服务工作中往往把眼睛盯在领导机关要求上,而忽略了科技工作者的需求和诉求,这种不对称做法,不利于科协引领与科技工作者吸纳的心灵互动与契合。为此,面向2050年强化科协组织政治引领吸纳战略研究,既要对标中央要求,主动融入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又要考虑科技工作者职业心理需求,从党和政府所求、科技工作者所需、科协组织所能的契合点上谋划政治引领吸纳服务战略,做到科协“公转”服务与“自转”服务有机结合。
(七)全面把握“世界视野”与“历史纵深”的关系
视野格局不高,必然导致面向2050年强化科协组织政治引领吸纳能力不强,所以面向2050年强化科协组织政治引领吸纳战略研究,要充分估量未来30年国际社会经济政治格局变化对科协组织的影响:一是要充分估量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历史交汇期重大影响;二是要充分估量科技产业变革与创新组织方式历史交汇期的重大影响;三是要充分估量全球人才流动变化趋势可能出现重大转折的影响;四是要充分估量科技社团从本土化、区域化向全球化、中心化拓展进而演化为国际科技组织的发展趋势及其影响[17];五是要充分估量未来30年世界政治格局变化对科协政治引领吸纳影响,既要考虑未来30年给科协组织强化政治引领吸纳带来的机遇,又要考虑国际社会经济政治格局变化对强化科协组织政治引领带来的挑战,在主动识变应变求变中谋划科协强化政治引领吸纳战略方向,实现从传统联系服务向更加有效政治引领吸纳转变。只有这样,才能使未来30年强化科协组织政治引领吸纳战略研究视野高远、行稳致远。
(八)全面把握长远规划与阶段安排和五年规划与年度计划的关系
面向2050年强化科协组织政治引领战略研究,既要勾画出未来30年科协长远规划蓝图的指引,同时又要考虑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视图”中确立科协组织“三步走”所规划三个时间“拐点”任务对科协政治引领战略要求的衔接;既要考虑五年实施,又要考虑年度行动,做到“长远规划、阶段安排、短期实施、年度行动”,环环相扣、步步衔接递进的科协政治引领规划纲要编制要求。
三、面向2050年强化科协组织政治引领吸纳战略的历史使命
以前瞻性思维作预判、以世界眼光作思考、以历史纵深作感悟,研判未来30年强化科协组织政治引领吸纳战略的历史使命。
(一)未来30年世界发展大势给科协带来的战略机遇期
纵观未来30年,将是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美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国家[3],是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关键时期;将是人类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格局发生大变革、大转型,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与创新组织方式的历史交汇期;将是“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时期[18]”,将是“中国科技实力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全面提升的重要时期[18]”;将是中国科协发展面临的重要历史战略机遇期。我们要与历史交汇期同频共振,科学把握未来30年世界发展大势对科协组织的影响,这是科协政治引领吸纳战略研究的关键。
1.世界科学中心转移给科协带来战略机遇期。根据科学发展贝尔纳-汤浅规律(即世界科学活动中心转移规律),如果一个国家科学成果数能够占到全世界的25%,该国就成为这个时期的世界科学中心。从近现代科学史看,这个中心是不断转移的:依次转移为意大利(1540—1610年)、英国(1660—1730年)、法国(1770—1830年)、德国(1810—1920年)、美国(1920年至今),各国科学中心平均周期大约为80年。沈爱民认为,学会发展也存在类似规律,科技社团伴随科学技术发展而发展,伴随科学中心转移而转移。16世纪意大利是文艺复兴发源地和世界科学活动中心,也是科技社团出现最早最活跃国家之一;17世纪英国是最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和世界科学活动中心,也是科技团体主要发源地,当时出现了世界最重要科技团体——英国皇家学会;20世纪美国成为世界科学活动中心,美国科促会也逐渐成为世界最重要科学团体之一。他预判我国正在从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方向发展,伴随我国经济社会科技发展,也将涌现一批在国际上享用声誉的一流学会,成为世界科技团体发展的重镇[19]。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对我国科技整体发展的评价及预判:“我国对世界科技创新贡献率大幅度提升,我国成为全球创新版图中日益重要的一极”,要“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18]”。届时世界科技活动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科技人才中心、科技社团中心将向中国转移,全球科技、人才、信息、知识资源将向中国流动,为中国科协“成为世界一流学术交流中心、一流高端人才创新中心、一流国际科技组织总部中心、一流科学文化传播中心、一流科技思想库中心,科技社团本土化、区域化向全球化拓展,进而演化为国际科技组织”和“建成具有强大引领力、全球辐射力、战略动员力、社会吸引力的中心枢纽型世界一流科技工作者综合型团体”提供历史性机遇[17]。
2.世界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交汇期给科协带来战略机遇期。根据创新经济学理论创始人熊彼特关于经济周期是由科技创新周期造成,将经济发展与创新发展视同一物的观点[20],科学社会学者李万忍研究了科学活动中心与经济发展中心之间内在规律性后指出“科学技术发展中心的转移,导致了经济发展中心的转移[21]”。他列举了1870—1976年间英、法、德、美、日5国钢产量(传统经济发展的主要标志),与科学发展中心周期进行比较,发现了经济发展中心周期转移与科学中心周期转移的内在高度关联性、规律性。学者蔡跃洲研究发现,世界制造业中心转移规律与经济中心轉移规律、世界创新中心转移规律与制造业中心转移规律的正相关度关系[22]。这些研究结果证明了世界大多数经济学家关于202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科技创新中心和2030年左右中国GDP将赶超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预测是符合上述规律的,也与十九大作出到2035年“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和2050年我国将建成科技强国,“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科学判断相契合。科技创新与产业变革互动互促规律,为科协组织更好融入科技创新和经济建设主战场,成为新时代科技创新赋能型组织,进而成为国际科技创新行动者和引领者提供机遇[17]。
3.科技产业变革与创新组织方式历史交汇期给科协带来战略机遇期。后金融危机时代催生了“两个变革”“两个革命”的大趋势,即全球掀起的发展方式变革、产业升级变革,科技革命、世界结社革命[23]。这些发展给科协及其科技社团的创新组织方式及转型升级带来战略机遇。一是根据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需要,大幅提升智库、学术、科普的国际化、信息化、协同化水平,构建体系健全、结构优化、运行高效适应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和基层群众需求的科协组织;二是根据2035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的发展要求,打造国际高端的智库、世界一流的学术、惠普创新的科普,建成体系完备、充满活力、联系广泛的世界一流的形成较强国际影响力的科技组织;三是前瞻2050年科技强国目标,建成具有强大引领力、全球辐射力、战略动员力、社会吸引力的中心枢纽型科技组织[17]。在预见研判基础上,因时而变,应势而动,在主动识变应变中谋划科协组织转型升级的战略方向,实现从传统联系服务向更加有效的政治引领政治吸纳转变;从服务科技创新向生态营造并重转变;从组织硬实力建设向软实力巧实力并重转变;从利用国内资源向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转变;从建设物理之家向智慧之家、精神之家转变[17]。科协组织功能也将发生新变化:一是准确把握党领导下人民团体政治属性,强化政治引领吸纳功能;二是引导科技工作者弘扬中国科学家精神,树立创新自信,塑造实现强国目标创新文化功能;三是适应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塑型服务国家目标的群团组织功能;四是构建服务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社会服务功能;五是服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引领面向全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的人文交流功能[17]。
(二)未来30年世界发展大势对科协政治引领吸纳的影响
未来世界发展大势对科协组织政治引领吸纳不仅带来机遇,而且也带来挑战。
1.世界科技革命对科协政治引领吸纳的挑战。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重构产业和经济生态,塑造政府与企业等社会主体之间的关系。数字经济、智慧社会蓬勃发展,以区块链技术、社交平台为代表的发展力量,推动去中心化的社会联系和治理体系深刻变革,信任替代权威,多中心的网络治理趋势不可扭转,对意识形态引领和社会治理提出重大挑战[17]。科协组织政治引领政治吸纳的战略研究要预判这种发展趋势,未雨绸缪,提早做出应对之策。
2.充分估量未来30年世界政治格局演变趋势对科协政治引领吸纳的挑战。研究科协组织政治引领政治吸纳战略,不能不涉及未来30年世界政治格局演变趋势对科协政治引领吸纳的影响。这种考量基于以下两个趋势:“一是谋求共同安全和共同发展,建设世界命运共同体成为世界共识和发展大趋势。在这种理念指导下,中国大国地位未来30年将发生不可逆转提升,中国精神和中国模式将为更多国家所认同和接受,世界政治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二是建立新型大国关系大势所趋。世界政治格局演变中,中美两国关系又起着关键作用。美国面对中国迅速崛起,为保持世界霸主地位,发布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和国防报告,把中国视为主要战略竞争对手和假想敌,由过去合作遏制转变为遏制合作,对中国突显出‘五反‘五化‘四信策略特点。‘五反即政治崛起反崛起、经济制裁反制裁、军事围堵反围堵、科技封锁反封锁、意识形态渗透反渗透;‘五化即对我国采取西化、分化、丑化、淡化、腐化等手段;‘四信即妄图使我国产生信仰、信任、信念、信心危机,以达到‘颜色革命的目的,这种斗争有时异常激烈,博弈力量彼消此长,正义和人民力量不可战胜[23]”。这种政治格局演变无疑会给科协政治引领政治吸纳带来挑战。
3.充分估量未来30年全球人才流动变化趋势对科协政治引领吸纳的挑战。科技工作者是我国人才队伍主体,人才是发展第一资源。未来30年,伴随中国进一步加快对外开放合作步伐,国内创新文化浓厚氛围吸引全球人才资源向中国流动成为大趋势。一方面全球顶尖级创新人才涌入对我国提升创新水平是个促进;另一方面也客观形成与本土人才的竞争态势,形成对国内人才的竞争心理压力,无疑会给科协政治引领吸纳带来更多的课题。
4.充分估量未来30年科技社团从本土化、区域化向全球拓展,进而演化为国际科技组织发展趋势对科协政治引领吸纳的挑战。伴随我国科技社团逐渐走向国际化,科技社团从本土化、区域化向全球拓展进而演化为国际化科技组织的发展大势锐不可当,与各国科技界合作,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成为中国科协对外交流发展主基调。在进军世界科技舞台中央过程中,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不同政治制度下世界科技界政治文化互动互通互融的共享模式与路径;如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积极参与主导政治文化建设议题,都给强化科协组织政治引领吸纳带来新课题。
(三)面对未来30年中国科协在政治引领政治吸纳中的使命
面对未来30年的机遇与挑战,中国科协政治引领吸纳发展战略的总体目标应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时代先锋[17],成为引领世界科技界面向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的人文思想交流互动中心,引领世界科技界弘扬优良科学道德和学风、引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合发展中心,彰显中国科学家精神和中国特色群团发展道路优越性的话语传播中心。打造科协组织的硬实力、软实力和巧实力,把中国科协建设成为具有强大引领力、全球辐射力、战略动员力、社会吸引力、中心枢纽型的世界一流科技工作者综合性团体,把中国科技工作者锻造成堪当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引领世界科技发展战略方向重任的时代新人。中国科协政治引领政治吸纳使命神圣而光荣,任重而道远。
四、面向2050年科协政治引领吸纳战略的对策建议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科协强化政治引领吸纳功能密集发力,实现了历史性的重大变化。但是目前科协政治引领吸纳的视野和格局还不高,整体性系统性顶层设计规划还不够,體制机制与资源配置还不集约,政治引领吸纳的系统能力和整体效能还不强。未来30年,为实现中国科协政治引领吸纳建成“一个时代先锋,三个中心”的战略目标,其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实施行动、保障措施建议如下。
(一)指导思想
强化政治引领吸纳功能是科协组织必须长期坚持的战略任务。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切实担负起加强科技界思想政治建设历史责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保持增强科协组织“三性”为要求,以培养科技工作者担当建设世界科技强国重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以引导科技工作者与党同心同德为政治任务,坚持主导要求和主体需求相契合等六个基本原则,为夯实党在科技界执政基础、践行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做出新担当,为实现“一个时代先锋,三个中心”新使命,为在2050年把科协组织建设成为具有强大引领力、全球辐射力、战略动员力、社会吸引力中心枢纽型的世界一流科技工作者综合型团体做出新贡献。
(二)目标任务
未来30年科协强化政治引领吸纳路线图、时间表,要遵循“两个维度、七个层面、三个阶段”展开。两个维度,即“内聚力量、外树形象”,发挥外溢效应;七个层面,即七大行动;三个阶段,即三个时间“拐点”目标任务。
1. 2020年建设目标任务。根据建成创新型国家和全面小康社会发展目标要求,科协“三性”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四个自信”更加自觉,政治引领吸纳成为科协首位性、全局性、常态性工作;构建体系健全、结构优化、运行高效,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要求和科技工作者需求的中国特色科协政治引领吸纳综合体系基本完成;各级科协党组织主体责任机制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基本形成,政治引领吸纳工作队伍整合成型;引领路径平台载体进一步扩展完善,七大服务行动进一步展开,政治引领力、动员力、影响力和组织力进一步增强。
2. 2035年建设目标任务。根据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的发展目标要求,科协“三性”全面强化,“四个意识”“四个自信”更加自觉;中国特色的科协政治引领吸纳综合体系臻备、充满活力、联系广泛,以各级科协党组织为主体责任机制建立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全面成熟;一支政治坚定、具有全球视野、广博知识背景,具有前瞻谋划战略引领能力、善于开拓引领新领域新路径复合型专业队伍作用突出;实施七大服务行动成效显著,政治引领吸纳能力显著增强;主动利用国际科技资源、努力构建世界科技组织合作共赢格局全面形成,把科协组织打造成具有很强引领力、吸引力和较强国际影响力和组织力世界一流科技工作者综合性团体。
3. 2050年建设目标任务。根据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世界科技强国的发展目标要求,把科协真正办成“一个时代先锋,三个中心”组织,成为引领世界科技组织精神的核心主导力量,形成具有强大引领力、全球辐射力、战略动员力、社会吸引力的中心枢纽型世界一流科技工作者综合性团体,使中国科技工作者成为堪当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引领世界科技发展战略方向重任的时代新人。
(三)实施行动
1.实施建设中国特色的科协政治引领吸纳综合体系行动。(1)加强政治引领吸纳的系统能力整合和整体效能的提升。2020年前建立全领域(由单领域引领向全领域引领转变)、全覆盖(由个别群体引领向覆盖整个科技界引领转变)、全过程(由局限政治心理引领向政治心理、政治思想、政治价值观引领全过程转变)、全方位(由局限政治资源向政治、文化、科技资源,由局限科协自身资源向社会资源,由局限国内资源向国内国际两个资源利用转变)集合开发利用科协政治引领吸纳资源,全面改革完善引领吸纳各项体制机制,全面提升科协政治引领吸纳能力的综合体系。(2)与中办联合起草《关于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科协政治引领吸纳综合体系的意见》,争取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委员会会议通过,成为新时代中国科协强化政治引领吸纳工作的纲领性文件。(3)召开中国科协政治引领工作会议,按照中央部署研究落实措施,成为科协首位性、全局性、常态性工作,创造出更多的有号召力、动员力、影响力的政治引领品牌。
2.实施杰出科学家和一线优秀科技工作者宣传行动。(1)2020年前完成“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启动“20~30部科学大师、100部杰出科学家电视专题片制作工程”,把宣传科学大师、杰出科学家作为科协宣传常态化行动。(2)2035年前陆续启动“50~100部科学大师、500部杰出科学家电视专题片制作工程”,宣传我国科学大师、杰出科学家突出成就、高尚品格,塑造中国科学家精神;陆续启动“1000部基层、一线和青年科技人才电视专题片制作工程”,宣传中国科技工作者自主创新突出业绩和感人事迹。(3)2050年前陆续将其推向世界,塑造中国科学家的世界形象,成为引领世界科技界的精神旗帜。
3.实施营造“智慧科协、精神科协”建设行动。(1)2020年通过优化中国科协系统“两个”主流网站功能,推动“智慧科协”建设,作为提升引领吸纳服务能力的发力点。将“网上科技工作者之家”易名“中國科技工作者网站”,打造服务9000万科技工作者的网上交流平台,使上网浏览量年达1亿人次以上,发挥其引领、凝聚、教化、服务主流舆论阵地功能作用。中国科协网站要突出做科技工作者“人”的工作信息量。(2)基层组织通过建家交友推动“精神科协”建设。体察科技工作者思想脉搏,突出个性化引领吸纳服务水平,加强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实现中国科协政治引领吸纳实效落地开花结果。(3)2035年前建成“国际科技工作者网站”,搭建与国际知名科技社团合作交流平台,成为与各国科技界思想精神沟通的渠道,成为宣传中国科学家故事的阵地。(4)2050年前建成“三个中心”主打网站,成为传播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中国科学家精神、中国特色科技群团发展道路的主流媒介。
4.实施政治引领教育基地创建行动。(1)在扎实推进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基础上,进行提炼调研规划筹备,2035年前建成“中国现代科学家陈列馆”及虚拟陈列馆。(2)2049年前建成“建国百年科技成就展览馆”,2058年中国科协100周年诞辰时,建成“百年中国科协成就展览馆”,突出三馆“引、藏、展、研、宣”综合功能,使其成为我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和广大青少年进行政治引领吸纳教育基地。(3)将三馆推向世界,成为中国科技界、中国科协的形象标识,引领各国科技界吸纳中国科学家精神、科技发展模式、科协发展道路。
5.实施对科技界“关键少数”和重点人群关怀行动。(1)两院院士、高水平青年科技领军人才、中国科协常委及重点高校领导班子成员等是进军科技强国的骨干力量,是科技界政治引领吸纳的“关键少数”。2020年前创办科技界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学院,与中组部、中宣部、中央党校等定期联合举办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科技创新重大战略部署专题讲座活动,把科技界“关键少数”普遍轮训一遍;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处建立与科技界“关键少数”联系制度,定期举办联谊会或座谈会,在科技工作者日、科学家生日或住院时进行探视和慰问;联合各大新闻媒介开辟专栏专题报道科技界“关键少数”学习体会,形成良好政治引领吸纳心理氛围。(2)把30岁以下青年科技工作者作为引领吸纳关怀重点人群,把关心其成长成才作为科协重点关注内容。要研究这个特殊群体政治吸纳心理特征和对先进文化认同的规律,有针对性实施关怀行动;深入实施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以发现培养高精尖缺人才为急需,资助32岁以下青年科技人才自主选题,开展原创性研究,2020年托举400名明日科技之星,2035年前托举2000~5000名明日科技之星,2050年托举8000~10000名明日科技之星;建立以“中国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奖”为重点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奖励制度体系;鼓励学会开展青年科技人才托举行动和学科年度科技人物评选推介活动,打通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由同行认可走向政府、社会认可通道。
6.实施提升科协组织力与世界科技界合作力行动。(1)把提升科协组织力建设摆在服务科技强国目标突出位置,作为强化政治引领吸纳功能重要前提。改变目前全国3/4科技人员尚游离于科协组织之外,约有80%以上规模以上科技型企业、69%高校、72.7%高新技术开发区、68.5%经济开发区未成立科协基层组织,三甲医院、高职技术院校科协基本空白情况[23]。在2020年前,40%规模以上科技型企业,60%以上高校、科研院所,30%以上的三甲医院、职业院校、科技创新园区建立科协基层组织,使占队伍总数40%以上的科技工作者成为各级科协学会会员,把80%现有学会、基层组织建成科技工作者之家。构建体系健全、结构优化、运行高效、适应科协政治引领吸纳第一阶段目标要求的组织载体。(2)在2035年前,80%规模以上科技型企业,100%高校、科研院所,80%以上的三甲医院、职业院校、科技创新园区建立基层组织,使占队伍总数60%以上的科技工作者成为科协学会会员,把100%现有学会基层组织建成科技工作者之家。构建体系充满活力,具有很强引领力,较强国际影响力和世界一流科技工作者综合性团体目标要求的科协组织。(3)2035—2045年间,形成中国科协与国际科技组织融合发展趋于一体化格局。通过多角度扩大国际会议在华举办权,全方位参与主导国际科技计划、多领域与知名国际科技组织合作、多方面鼓励我国一流科学家领衔成立国际科技组织和满足国际科技组织在华发展需求,增强中国科协在国际科技组织中话语权。(4)到2050年,把科协组织建设成具有强大“四力”的中心枢纽型组织,使80%以上全国性学会从本土化向全球化拓展演进为国际科技组织,使80%以上的各国科技社团,世界科技队伍总数60%以上的科技工作者成为其个人会员,发挥一流国际科技组织总部中心的合作力、引领力作用。
7.实施提升科协政治引领吸纳研究力行动。(1)2020年前创建“政治引领吸纳研究中心”,研究各个层次特别是30岁以下青年科技人员的政治吸纳心理特征和对先进文化认同规律;研究中国科学家与国外科学家精神特质的异同点;研究科协政治文化构成要素及对科协引领吸纳功能影响及机理;研究基于区块链技术、社交平台为代表发展力量,对科协引领和治理提出重大挑战及应对之策;研究基于中国全方位开放合作、全球人才竞争流动给我国科技界带来心理压力挑战及应对之策。(2)在2035年前,创建“国际科技界政治引领吸纳研究中心”。该中心主要任务是:研究在进军世界科技舞台中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对之策;研究不同政治制度下世界科技界政治文化互动互通互融的共享模式与路径,为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界政治引领吸纳“三个中心”提供学理依据与学术支撑,为发挥中国科协政治引领吸纳外溢效应提供思想动力源。
(四)保障措施
1.把思想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指导强化新时代科协政治引领吸纳建设的基本遵循,是科协谋划政治引领吸纳的行动指南。冲破在政治引领吸纳方面存在的“片面论”“虚体论”“替代论”“自发论”等思想藩籬,为提升科协政治引领吸纳能力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2.强化各级科协党组政治责任与主体责任。(1)加强各级科协党组织对政治引领吸纳工作主动权、话语权和领导权。本着守土有责原则,加强对有关论坛决策咨询活动引导,理直气壮地坚持政治属性。(2)提高网上群众工作水平。及时感知科技工作者思想脉搏,加强网上互动,实现网上联系、服务、引领、吸纳。(3)加快推动以制定《关于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科协政治引领吸纳综合体系的意见》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建设,使其成为科协首位性、全局性、常态性工作。(4)建立政治引领吸纳大数据库。融合“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整体调查”、“政治引领吸纳状况专题调查”和全国科技工作者调查点即时调查数据,摸准科协政治引领吸纳指向,为提升政治引领吸纳能力提供依据。
3.构建“党组织主责,职能部门主管,各个部门协同,政府社会协作”的政治引领吸纳工作体系。(1)将科协常务委员会“科技工作者道德与权益专门委员会”更名为“政治引领政治吸纳专门委员会”,将“两科联盟”工作职责划归该专门委员会。(2)各级科协党组织负责“统领全局、把握方向、运筹大事、协调各方”政治引领吸纳主责作用。(3)调研宣传部负责“政策制度制定、年度计划制定、活动组织实施、与有关部门协调合作”职能主管责任,其他部门自觉把政治引领吸纳结合各自业务活动一起去搞。(4)学会党工委及学会党组织通过党建渠道,将科协政治引领吸纳要求转化为广大科技工作者与会员具体行动。(5)加强对地方科协基层科协指导与服务,把引领吸纳资源向基层延伸,强化系统效应。(6)形成政治引领吸纳“大联合、大协作”社会格局。“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宣讲教育领导小组”易名为“全国科技界政治引领吸纳建设领导小组”,扩大成员单位和整合工作职能,印发有关《强化对科技工作者政治引领吸纳的意见》等指导性文件,联合举办相关活动。
4.建设一支政治坚定,具有全球视域及前瞻谋划能力和广博知识面,善于开拓政治引领新领域新路径的专业团队。(1)加强科协政治引领吸纳专业队伍建设。把各级科协党组、机关党委、学会党工委、学会党组织党建工作队伍,各级科协代表、委员、常委、主席副主席和学会理事会成员团体工作队伍,各级科协调宣、组织人事职能工作队伍整合成科协政治引领吸纳队伍。(2)加强政治引领吸纳工作人员培训。学习政治学、心理学、思政学等专业知识,提升其政治引领吸纳服务能力和执行能力。(3)建立政治引领吸纳科学考核、评价、统计指标体系。强化绩效导向的目标管理,把引领工作由虚变实、由无形变有形、由定性转向定量。
参考文献
[1]舒放.政治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2]中国科协.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3]習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4]李醒民.科学的文化意蕴[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5]尚勇.充分认识优化学术环境指导意见的重要意义[J].科协研究,2016(2):4-9.
[6]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李庆臻.简明自然辩证法词典[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6.
[8]吴伟文.科协往事[J].科协论坛,2008(7):2-3.
[9]中国科协.科学技术团体史料(内部版)[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出版社,1984.
[10]胡祥明.科协文化建设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科技出版社,2016.
[11]王春法.把中国科协建设成为国家级科技思想库几点思考[J].科协研究,2011(2):7-13.
[12]胡祥明.略论科协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J].学会,2016(8):26-33.
[13]胡祥明.略论科协政治属性、政治职能、政治文化[J].学会,2012(11):35-42.
[14]王沪宁.比较政治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15]段治文.中国现代科学文化的兴起(1919-1939)[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16]胡祥明.加强县级科协组织建设研究[J].学会,2017(7):37-48.
[17]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中国科协规划纲要编制专题研究的通知(科协办发计字〔2018〕14号).
[18]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EB/OL].http://www.cast.org.cn/n200680/n202392/c58086.
[19]沈爱民.卅年风雨同舟 改革一路同行[J].学会,2012(11):13-19.
[20]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
[21]李万忍.科学技术的社会经济功能[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22]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3]胡祥明.“五大发展理念”统领下的科协创新发展战略研究[J].学会,2017(1):14-24.
[Abstract]This paper conforms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three-step strategy” goal established in the turning point of our Party and national undertakings full view in the new era, conforms to the strategic responsibility and mission requirements of the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vicing for the technical powerful nation, and conforms to the influence of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profound changes of international society, economy, polit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the next 30 years, studies on strengthening political guidance and political absorption of the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the next 30 yea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hilosophical strategic thinking. Its strategic research covers the four aspects of the practice foundation, methodology system, historical mission, and countermeasures, so as to provide new ideas and new plans for the outlines and policy formulation of the leading bodies of China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ey words]toward 2050; the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tical guidance and political absorption; strategy research
相关文章!
  • 政府动员、乡贤返场与嵌入性治

    李传喜+张红阳〔摘要〕乡村社会的困境为“乡贤回归”提供了可能的空间,但是“新乡贤”的回归有着独特的行动逻辑:政府动员是其动力逻辑,“污

  • 新中国70年公民政治参与的历史

    蒋国宏摘 要:政治参与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节约行政资源,提高行政效能,促进政府规范运作,减少和预防权力腐败,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新

  • 《东文选》首篇诗作《织锦献唐高

    [摘要]《东文选》收录的第一首诗作题为无名氏的《织锦献唐高宗》,据现存收录此诗的其余十五种中、韩古代文献,可知其为唐高宗永徽元年(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