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文化背景下中学生同情心缺失问题及培育
杨小利
【摘 要】 本文主要针对当今社会中层出不穷的中学生校园暴力事件,通过对后现代文化背景的了解解读,从后现代文化思潮对我国当今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后现代文化思潮对于中学生的影响及其与同情心缺失的关系俩方面入手进行分析,笔者建议从中学生审美情趣的重建与培养、理想的树立与实践、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三方面实施,以期改善中学生同情心缺失的问题。
【关键词】 同情心;后现代文化思潮;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7)14-000-01
近年来在媒体记者的屡屡报道中,我们发现我国中学生校园暴力事件层出不穷,女生扒女生衣服,扇耳光,脚踹,语言辱骂等等。在我们将目光投向暴力施加者,并指责他们残忍冷漠的同时,却忽略了一个更大的群体——“旁观者”。面对身边同学的被凌虐被侮辱,大多数中学生以戏谑,冷漠,麻木的心态去凑热闹观看,他们拿出手机嬉笑拍摄,传到网上供他人娱乐。这不由令我们深思,我们当代中学生的同情心都去哪了?在人的成长过程中,中学阶段是学生培养道德情感的关键时期,而同情心是道德情感的重要内容。在后现代思潮的冲击影响下,中学生又受到了怎样的影响。
一、何谓同情
同情不仅是一种简单的情感施舍,它是一种感同身受。法国心理学家赖波特曾指出,同情心有三方面的意义:一是约束自己;二是把他人的痛苦视为自己的痛苦;三是对他人忠诚、宽容、博爱。①同情心是我们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社会道德情感。而在中学校园暴力事件中,作为旁观者的学生所表现的冷漠,麻木都不同程度与同情心的缺失有关。
二、后现代主义文化主要特征
后现代主义也称后现代文化,在后工业时代科技和经济迅猛发展的情况下,它以哲学为基底高举批判的大旗,对一切传统的事物概念持怀疑、批判、解构的态度。它表现出的特征:
1.反对权威,非中心性
它认为我们的世界是不断变化的,所以不存在普遍的理性与绝对的真理,其“上帝已死”的口号,更是表现了它对权威的强烈反对,它们倡导宽容的文化原则,和多重的标准,只求异不求同。
2.反对传统,非主体性
后现代文化追求所谓“纯客观化”,人的能动性与创造性不复存在。从代表艺术家杜尚,与他名为《泉》的一只工业化流水作业下的马桶,可以看出,在后现代文化思潮中,对于人与物的关系认识,仅局限于一次性的感官体验。
3.强调非本质性
后现代主义文化反对本质与现象的二元对立,认为“现象即本质”,这种平面化使得一切都被表面类象包围,没有真理,没有历史,没有深度。思维取向表现为偶然性、随机性和非理性。
三、后现代文化思潮对我国当今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
1.对崇高的瓦解,真善美的质疑
随着解构主义的深入人心,对一切事物的怀疑精神。人们开始对一切宣扬为正面形象的事、人开始否定,直接后果是,当我们社会权威媒体开始宣扬正面人物形象后,立马会有很多人跳出来指责其更多的缺点,人们不再相信真善美。
2.对信仰的嘲讽,没有信仰的社会
后现代主义的非主体性逻辑,否定了主体对客观世界本质规律的认识,主张“人”的虚化,从而否定了人的理想信念。②反对传统,破四旧,反对封建迷信,无神论,我们将信仰一步步驱逐出内心。没有自我内心道德标准的约束,金钱至上,利己主义已成为人们的常态。
3.社会诚信体系的崩塌
没有信仰,没有道德的约束,利己主义的深入人心,市场经济金钱的诱惑,让人与人之间最起码的信任开始崩塌。市场中各种假药,毒奶粉,食品化学添加剂的泛滥,使得人人自危。
4.活在当下观点的流行
今朝有酒今朝醉,事物的的不确定性,存在意义的瓦解。让人们不去过多考虑未来,对未来的多变与不可把握,让人们开始强调活在当下,过好今天,主流媒体亦是大肆宣扬。今天活在当下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普遍认知观念。
四、后现代文化思潮对于中学生的影响及其与同情心缺失的关系
人是群居动物,生活在同样的社会环境中,就必然会被所处的社会环境所影响。中学时期正是人生理心理的快速发展时期,面对后现代社会思潮对我国整个社会的影响渗透,中学生必然受到了巨大的影响。
1.个人主义的流行
在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非中心与个人情感体验的强调下中学生,表现出个人主义倾向与行为。表现为我行我素,集体观念的淡漠,对集体活动的冷漠,对他人情感的无视。有些中学生的动机取向带有明显的随意性,做事情不在乎是否有价值,只要自己高兴就好;不考虑后果,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情感的淡漠,道德的无约束,使得他们的同情心萎缩,缺失。
2.审美品位不高,追求世俗化,低层次倾向
部分中学生把自我的审美目光从高雅文化投向流行文化,市场上烂大街的古惑仔电影、黑帮电影成为中学生所追捧、与效仿的模板;网络色情暴力小说隐秘流传于中学生手中;对于人和人的情感认识和追求,局限于“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不切实际的盲目的恋爱追求,黑帮老大的侠义精神,造成许多中学生的爱恨情仇,因二男争一女,二女争一男的群体性打架事件层出不穷。而中学生面对打架事件更多的是看热闹,被打之人是活该,或无关个人高高挂起的冷漠心态。情感认知的错位,观念的偏差,导致同情心在本该发挥的时候无影无踪。
1.人际交往观念的改变
要让学生意识到只关注个人是非常态的交往模式,不能听之任之发展,要改变自己的交际观念。尊重和平等是人与人之间的首要条件,发觉身边人的优点与可爱之处,学会真诚的对待他人,尊重他人尊重生命。能感到他人之感,能和别人感同身受,这是同情的基本条件。
2.审美情趣的重建与培养
应规范网络秩序,杜绝色情、暴力的泛滥。社会、家庭、教师三方合作,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生活氛围,使学生体会高雅文学、音乐、影视作品的魅力。通过对真、善、美的感悟,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从而产生对他人恻隐之心即同情心。
3.理想的树立与实践
家庭与教师应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回归内心,找到自我的成长目标,树立自己的理想,制定自己的实践计划,让学生摆脱迷惘的困境,有目标的人生走起来才会更加铿锵有力。有理想对生活才会充满希望,作为人的情感才会饱满,这时候同情心理才会充盈。
参考文献:
①张玮.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大学生同情心缺失问题及其培育方法[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4,09:12-15.
②黄君华,后现代文化思潮對青年思想行为的影响[J].《中国青年研究》20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