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堂教学节点的有效把握

    倪育华

    就语文课堂教学的规律而言,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很难在整节课堂中维持比较亢奋和聚精会神的状态。对于教师而言,要善于把握这种规律,有效利用课堂教学的节点进行精心设计,将自己的最佳设计和学生的最佳状态结合起来,寻求课堂教学的最高效。特别是对于语文教师而言,更要抓住学生的兴趣与“口味”,结合课堂教学的规律,让学生沉浸在课堂教学中,而不是无意识地自说自话、自得其乐。本文就以笔者的具体教学实践来谈谈如何对课堂教学节点进行有效把握和设计。

    一、激趣引导,助推融入情境

    一般而言,每节课的开始是学生心理状态最好、最活跃的时候,因为经过课间的休息,学生的思维和精力已经恢复到学习的最佳状态。但是,这个时候也是学生最躁动的时候,课间的玩闹,上节课的余韵还没有完全消失,大脑中还处于相对比较混乱的氛围。这个时候,作为教师应该趋利避害,通过课堂前5分钟的节点进行有效设计,使得学生迅速安静下来,融入到当前的学习情境,为整节课奠定下一个比较好的学习基调和氛围。

    如笔者在教学作文课《精彩的细节描写》一个专题时,就抓住课堂教学的一开始进行有效设计,快速引导学生进入教学主题情境。当我走进课堂时,学生已经安静下来,但我从他们脸上红扑扑的样子,知道他们还处于课间打闹的状态之中,此时他们的思维虽然活跃,但是心却静不下来,还需要进一步调适。于是,我故意不喊上课,在黑板上用粉笔画了一个类似椭圆的图形。果然,不少学生愈发好奇,一瞬间他们都不知道我要做什么,都将注意力集中到黑板上。于是,我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很多学生都在猜,但都摇头,猜不出来。于是,我继续在里面画上叶子的经络,学生大喊叶子;我擦掉,在椭圆形的周围加上光芒,在形内加上小的椭圆,眼尖的学生说是UFO、飞碟;于是继续擦掉,我在椭圆里面加上眼睛、鼻子、嘴,在外面加上长耳,学生大笑说是一个长脸驴头……这成功地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与所有专注力,因为大家都不知道我究竟要说明什么。

    等学生笑完,我开始发问:“是的,本来只是一个大家什么都猜不出来的椭圆,加上不同的、更加细致的笔触后,大家立马就能认出了,这说明什么?这说明精彩的细节可以传神,精彩的细节会说话,它会告诉大家它是什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如何写出精彩的细节,上课!”至此,看着学生明亮地充满求知的眼神,我知道我已经顺利地把握住课堂教学的节点,让学生进入到教学的情境了,底下的教学自然是水到渠成了。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师就应该把握住这样的时机,顺势而为,找寻到这样能够引发学生求知欲的节点进行巧妙设计,使得学生尽快融入学习情境,从而更加集中精神于学习,也从而更加容易接受到知识的传播。

    二、激情互动,活跃课堂氛围

    当一节课上到15-20分钟左右时,学生的生理状态也好、心理状态也好,都将进入一个懈怠期,开始容易走神。这个时候如果教师不改变教学节奏,依然一板一眼地进行教学时,就很难得到学生比较有创造性的回应,更多是机械式地应付。此时,教师应该变换授课方式,放下课本,有意识地放松学习的紧张状态,可以考虑设计一些互动等来活跃课堂氛围,帮助学生度过心理疲劳期,同时也是换一种方式教学,从而更好地实现多样化教学的需要。

    还是以笔者教学《精彩的细节描写》这一专题为例,当课堂教学到一段时间后,我明显发现不少学生的注意力已经不再集中了,特别是不少学生都有点无精打采了,我意识到此刻已经不能再进行纯粹的理论教学了,而应该让学生动起来,于是我设计了一个专门的练笔活动,而这个活动是需要互动的,足以让大家都动起来。于是,我布置了这样的练笔题目:同学们,刚刚我们学习了细节描写的一些具体例子和理论,我看到不少学生都有点蠢蠢欲动了,那么心动不如行动。下面请大家就我们周围任意一位学生写一小段细节,但是不得出现姓名和明显的提示,那么谁写得越形象,读出来大家能众口一词地猜出是谁就胜出,并且被描写的人可以加以评论。

    这个题目一宣布,仿佛一个石子丢进湖里,大家都活跃了起来,感觉很新鲜,而且很有趣。于是纷纷动起笔来,有的开始偷瞄班上某位同学,有的故意遮掩自己的本子不让别人知道自己在写谁。等写完,很多学生都争抢着读自己写的片段,我发现每一位同学写得都很有意思,形象生动之余,让人分明感觉到同学之间的那种和谐与友爱,当一位学生刚读几句时,班上就已经众口一词叫出姓名了,而被描写者也站起来进行辩解说明,这是一个活跃的互动,却让学生训练了如何写得更加生动、更加形象。从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我已经知道,这个设计是成功的,成功地活跃了课堂氛围,成功变换了课堂教学节奏,让学生始终围绕主题在学习。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这样的节点还有不少,因为作为学生一节课始终保持聚精会神是一件不太可能的事情,那么作为教师就要敏锐地发现这种情况,进行针对性地应变,特别是在课前教学设计时,应该有意识地围绕课堂教学设计一些互动的题目,以便于在出现这样情况时,引导学生换一种学习的节奏,从而在活跃氛围的同时,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激励深入,引导学习外延

    一堂课的结尾,往往是学生注意力相对较分散的时候,因为此时教学的主要内容已经结束,学生下意识地认为课堂上没有什么重要内容了。其实不然,每节课堂最后几分钟如果运用得恰当,反而能成为每节课的精华。这个时候如果放任学生,那么就很可能损失了这最为宝贵的时机。那么无论是做最后的小结还是有重点地布置作业,都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此刻其实不如引入更加深入的内容,引导学生将课堂学习的内容带到课堂外。

    同样,以笔者教学《精彩的细节描写》这一专题为例,在课堂教学的结尾,我没有像往常一样布置作业,也没有进行简单的小结,而是转换了一个新的话题。我这样对学生说道:其实老师也写了一篇文章,写的是你们,是老师平时对你们观察之后写下的5个细节片段,串成了对大家的感性认识,但是老师并不知道这种认识准确不准确,而且在这些细节片段中,老师觉得自己有十大得意之处,同时还精心设计了五大败笔,下面发给大家,请大家找出来,并说明理由:精彩何在,失败何在,如何改写。接着,我将事先准备好的复印材料发给大家,果然大家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急于寻找到我所谓的得意之处和败笔所在,我知道他们课后肯定会更加深入地去挖掘细节描写的精彩内涵,他们会互相讨论,会在讨论中明白如何更好地写出精彩细节。因为这等于是给了他们一个难得的批改教师作品的机会,实在是比较难得。

    果然在第二天的语文课中,很多学生都将那些细节中所谓得意之处一一找出,并且很详细地帮我分析哪些地方写得很精彩传神,哪些却并不那么准确,自然也有不少学生挑出了我的败笔大加挞伐,并且告诉我该如何修改,从中我感受到了他们真正掌握到了细节描写的精髓,我知道他们在课后真正花了功夫去学习和研究,我也明白给他们布置这个任务最终达到的效果是非常显著的,而且他们养成了互相学习、共同学习的好习惯,这也正是我设计的初衷所在。在课堂教学中,并不是所有的教学结尾都需要如此,而是基于学习的需要,不必为了延伸而延伸,要视实际情况与效果而定,不能额外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其实,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对节点的有效把握,就是对教学规律的认知与利用,这一切都需要在教学实践之中摸索,但是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并精心设计,我想我们必能抓住教学节点,实现教与学的双赢。

    (作者单位:苏州市相城区渭塘

    第二中学)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