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教学中教师的作为
钱正昂
语文教师在课堂中的作为无疑是一堂课成败的关键。在苏教版语文教材中,散文的量比较多,对于散文的教学显得尤其重要。那么,在散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该做些什么呢?笔者以杨绛的《老王》为例,谈一下语文教师在散文教学中的作为。
一、课堂教学内容的确定
当下,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确定带有很大的随意性,主要是缺少一个标准和依据,以致于有时候耕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我觉得在教学内容的确定上,教师应该是有所作为的。作为一堂散文阅读课,品味语言,似乎是抓住了语文教学的本质。然而真的是如此吗?小说教学难道不需要品味语言?诗歌教学不需要品味语言?戏剧教学不需要品味语言?所以,本人认为,需要抓住散文语体的特点来品味语言。
所谓语体,就是人们在各种社会活动领域进行交际、交流情感时,所形成的运用语言材料和表现手段上具有不同特点的语言表达体系。学生通过学习这一篇文章,了解和掌握这一类语体文章的特点,从而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对于杨绛的《老王》,我觉得从散文语体的角度,可以确立这样的教学内容:
1.从现代散文语体的交流属性与对话方式看,杨绛的《老王》是独语体。作者在自叙过程中,并不需要他者的介入,而将视野转向主体的心灵深处,依照自己的内心去说话。在这种交流方式中,自我始终在场,“我”是整个交流的本心和重心,是“我”与“我”的对话。这就可以用来解释最后一段中提到的若干年以后的“我”和前面与老王交流时的“我”的不同。所以,可以将两个“我”的交流作为教学的内容。
2.从现代散文语体的叙事方式来看,杨绛的《老王》是属于移情式叙事。所谓移情,是指在审美活动中主体的精神、情志移入客体对象,使人与物发生同情与共鸣,达到物我交融的心理现象。在作者看似平淡的叙述中,其实已经将自己的情志融入了,作者是袒露出一颗真诚的心。所以,可以将杨绛对老王的独特的感受作为教学的内容。
3.从现代散文语体的个性风格上来看,杨绛语言简洁沉淀,初看平平淡淡的,细看匠心独运,那些经过漂洗和苦心经营的朴素中,总会流露出本色的绚烂华丽, 总是在冷静的叙述中,给读者以思考的余地。杨绛先生是有大智慧大学问的,但她的性格淡泊、宁静而坚韧,文如其人。所以,可以体味杨绛先生语言的特色作为教学的内容。
二、学生学情的了解
“针对不同的学生,选择或创生有所差异的语文教学内容,从而使他们逐步达成共同的课程目标,这是一堂语文‘好课的最高境界。”(王荣生)对于杨绛的《老王》,有人读出对底层的同情,有人读出对善者的缅怀,有人读出对人情的鄙薄,有人读出对社会的批评,有人读出对自我的反思。学生读出了什么呢?怎么读出来的呢?这些其实都需要了解,然后才确定哪些可以不讲,哪些需要提供知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这也是需要教师主动去做的,老师可以采用课前随机采访的形式,也可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
三、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
“教什么”是教师经过分析调查后,依据自己的学识可以确定下来的,“怎么教”才有效果,这也是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大有可为的地方。我觉得语文教师的专业性在这里要发挥出来,有时候需要介绍一些陈述性的知识,有时候需要提供一些程序性的知识,有时候要设计一些活动。总之,教师的架桥梁、搭梯子、给把手则起到“启迪思维和教给方法”的作用,苏立康教授称其为“支架理论”,在文本和学生之间要塔一支架,使学生走进文本,又能走出文本,走向另一个文本。
不妨以下面一段对话为例来看怎么帮学生理解:
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
“早埋了。”
“呀,他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仔细阅读这几句话,特别是说话的口气,很容易联想到《孔乙己》和《祝福》里相似的对话。
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忆一下类似的语句。《祝福》中:
“祥林嫂?怎么了?”我又赶紧的问。
“老了。”
“死了?”我的心突然紧缩,几乎跳起来,脸上大约也变了色,但他始终没有抬头,所以全不觉。我也就镇定了自己,接着问:
“什么时候死的?”
“什么时候?——昨天夜里,或者就是今天罢。——我说不清。”
“怎么死的?”
“怎么死的?——还不是穷死的?”他淡然的回答,仍然没有抬头向我看,出去了。
还有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在旁人眼中,孔乙己是个可有可无的人。而老王呢?就是碰到了老李时,也只是问了几句无关痛痒的假话:“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老王的状况作者也是非常清楚的;至于好些没有,我想只要见到老王最后一次上作者家时的模样,就都知道老王是好不了的,横在他面前的,只有死路一条。所以作者向老李询问老王的近况,看似关心,实则虚伪。反过来想,要是没碰见老李呢?或许就可以化用《孔乙己》的结尾句: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老王的确死了。经过这样的比较阅读,学生对于当时杨绛对老王的一种情感就有了一个基本的把握。
其次提供给学生一种比较的思路。一方是“有钱”的“我们”,另一方是贫病交加的老王,不妨比较一下他们各自向对方有着怎么样的付出(可以组织学生讨论):
一方是付出所应该付出的,另一方却是付出超过应该付出的;
一方已知对方生病却无主动关心,另一方明知不久于人世,带了食物送人。
还可以进一步:
一方,因为金钱和劳力已经做了平等的交易,心里不觉得不安;另一方觉得读书人不嫌弃自己,将自己平等看待,是何等感恩!
这里就从“我”和老王的不同中可以读出很多东西。当然,还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探究,我也不是心里一直平静。
课堂上经过这样的设计,就能带学生走进文本,同时也让学生了解读文本的一些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阅读与欣赏一栏中提到: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那么,在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就应该有所作为,努力搞好对话的同时,要做组织者和促进者,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水平。对于散文教学而言,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抓住散文文体的特点,进行教学设计,提供解读支架,提供解读方法。
——————
参考文献:
1.陈日亮《如是我读——语文教学文本解读个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贵志浩《话语的灵性——现代散文语体风格论》,浙江大学出版社。
(作者单位:象山第三中学)